舞剧白毛女原唱是谁
舞剧白毛女原唱是杜近芳。杜近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女,1932年生于北京。她曾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和平联欢节金质奖章。京剧演员,工旦行,师承梅兰芳 ,王瑶卿 。从1951年起成为国家演员,在中国文化部中国戏曲研究院的实验京剧团工作。杜近芳幼年随京剧名家律佩芳学习青衣,10岁起即登台演唱,曾受陈世鼎、刘玉芳等艺人指教。1945年拜“通天教主”王瑶卿为师,受到王瑶卿悉心教导,并向王瑶卿子侄、梅兰芳的琴师王少卿学习《宇宙锋》、《凤还巢》、《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梅派戏。扩展资料:1949年底经王瑶卿推荐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受到梅兰芳悉心指教。也曾问艺于徐兰沅、周昌泰、姜妙香等与梅兰芳合作过的前辈或琴师。1951年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中国京剧院前身),长期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等艺术家同台合作演出。杜近芳凭着先天的聪颖和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创造了大量感人至深的舞台艺术形象。50、60年代她主演的《柳荫记》、《白蛇传》、、《白毛女》、《西厢记》、《佘赛花》、《柯山红日》等新编或改编戏充分展示出她深厚的传统戏功底和创作演出新编戏的能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杜近芳
舞剧白毛女原唱是谁
你好!舞蹈《白毛女》中的插曲原唱是中国著名女高音朱鹏博。梅兰芳(公元1894-1961年),原名梅兰,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1.梅兰芳是杰出的戏剧家,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人物。在长辈的影响下,梅兰芳从小就喜欢看戏、看戏。8岁开始学习戏曲,10:《天仙配》岁登台表演。他融合了青衣、花旦、京剧蓝调的表演风格,创造了醇厚优美的唱腔,形成了独特的梅派。他在京剧的唱、念、舞、乐、装等方面进行了独特的艺术创新,奠定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坚实基础。之后勇于创新,编创演出新剧,全方位革新京剧,演出《贵妃醉酒》等剧,反响很大。他被称为梅派大师,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影响深远。2.梅兰芳是使京剧走向世界的先驱,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1919年4月,梅兰芳应邀赴日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剧目。一个月后回国,反响热烈。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演出京剧,获得巨大成功。当地报纸评论说,中国戏曲不是现实真实,而是艺术真实。是一种常规的表现方法,比生活的真实更深刻。在此期间,他被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1935年,梅兰芳率团赴苏联、欧洲演出,考察外国戏剧。在京剧艺术家中,梅兰芳是访华次数最多、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一位。他向全世界人民介绍了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们的谦虚和朴实。人们称他为20世纪二五十年代中国京剧的文化使者,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3.梅兰芳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梅兰芳不仅品德高尚,演技精湛,在艺术界和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誉,而且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爆发后,日伪曾试图用梅兰芳收买人心,润色和平,但数次被拒绝。他必须聪明,过着隐居的生活。后来考虑到不能在上海久留,1938年梅兰芳去了香港,在香港演出了《梁红玉》等剧,激发了人们在抗日战争中的斗志。内容提要:梅兰芳是我国杰出的戏剧家和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人物。梅兰芳不仅是中国京剧走向世界的先行者,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具有高尚的品德、高超的演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因此,她在艺术界和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杜近芳生前在业内处于什么地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京剧院艺术风格创始人之一、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杜近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17日22时26分逝世,享年89岁。她在京剧艺术上继承了王派()和梅派(梅兰芳)的特点,将两派艺术结合起来,建立了具有一定意义的“杜派”。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建筑学派,因为她只是融合了两个学派的艺术,并加入了一些她自己的特色。但是说到建立一个造山的学校,那就不是真正的学校了。最多是在两个学校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动。如果把两个艺术流派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自己的特色,就算是创派了,京剧的流派也太多了。一般创始学派没有过去的东西,虽然会参考过去的基础,但是本身的创新内容超过80%。杜派艺术中包含了王、梅两派的内容,可能占了80%以上,所以即使不是一个派别,也算是一个流派不是杜近芳的功夫不到位,而是在梅兰芳这棵大树下另辟蹊径不容易。毕竟大树下虽然凉快,但养分不足以长成一棵同样高大的树。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大树,种一棵不一样的树。所以杜近芳不能说是他创立了杜派,京剧里一般也没有杜派这个东西。杜近芳先生早年随京剧教育家王瑶卿先生学习丹行表演,后又师从京剧大师梅兰芳,正式学习梅派艺术。他被封为“小梅兰芳”!杜先生的戏路很宽。她曾成功跨越青衣和萧声两大行当,演出京剧《谢瑶环》。她还在《柳荫记》中出演了一个由川剧改编的创新角色。她与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合演的京剧电影《野猪林》,成为中国戏曲电影的经典,无人能超越。她也是当年“四大顶级品牌”中唯一的女性,有“东方女王”的美誉!尽管有上述荣誉和成就,杜老师却没有开创自己的学校,这是她卑微低调生活的真实写照!新流派的出现是基于继承。只有通过全面的继承,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才能创造出新的唱段。排演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自身风格特征,得到行业内外的认可,可以称之为新体裁。可见,创造一个新的流派并不容易!总之,的京剧艺术:和梅兰芳给了杜早期的基础;杜近芳有非常高的情商和智商,社交和学习理解能力;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结识了、李、等良师益友。最终成就了杜近芳的艺术人生。在声音上,杜近芳曾经提到张君秋让她钦佩。《西厢记》中,张君秋和叶盛兰都是著名演员。她是一个新星,但她学得快,玩得好。她不逊于著名演员,甚至有自己的光彩,这是非常难得的。杜近芳在京剧《白蛇传》中的唱腔时而婉转,时而响亮,时而多情,与剧情契合得天衣无缝,处理得恰到好处。关于艺术表演,杜近芳曾对叶少兰说:事实上,我从你父亲那里学到的比你父亲教给你的还要多。他们一起排练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叶盛兰有着极其丰富的舞台经验,潇洒的台风,犀利的眼神,优雅搞笑,坚韧勇敢的演技,可以自由变换,来去自如。对年轻的杜近芳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叶盛兰和杜近芳取得了电影舞台效果和京剧效果完美结合的艺术成就。李、等的合作。杜近芳也是顶点。凤还巢京剧听闻姐姐嫁给了朱千岁,她的失落和喜悦转换,眼神情感表达之准确,身姿表情之细腻的确难出其右。杜近芳是旦角艺术家的佼佼者,也是幸运者,这和她的情商智商双高有关。杜近芳正如她自己说的,她是幸运的,更是勤奋的,热爱京剧,享受京剧,她是难得的京剧艺术家之一。
西方芭蕾舞蹈作品
西方芭蕾舞蹈作品有《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吉赛尔》、《堂吉诃德》、《睡美人》。1、《天鹅湖》在芭蕾舞剧当中,要说推荐首当其冲的一定会是《天鹅湖》。据说在国外每一位芭蕾舞演员都以出演《天鹅湖》首席作为代表自己真正实力的代表作。这是一部真正的芭蕾杰作,一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芭蕾舞之一。2、《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基于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芭蕾舞,故事非常著名。这部芭蕾舞最初于193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首演,经过重大修改之后,于1940年在俄罗斯列宁格勒重新上演。这是一部非常美丽的芭蕾,以至于人们无从评论,但必须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之后,才能充分理解由衷热爱。3、《吉赛尔》《吉赛尔》是芭蕾舞剧史上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从1841年《吉赛尔》在巴黎歌剧院首演大获成功之后,就成为了长盛不衰的浪漫主义芭蕾舞剧代表,各大知名芭蕾舞团都演绎过这部著名舞剧,它也是继《天鹅湖》之后,上演场次最多的一部芭蕾作品。4、《堂吉诃德》这部舞剧不同于多数古典芭蕾舞剧中以王子公主、神话传说为题材,而是以当时西班牙的市井街头,贫民百姓生活为基调,让观众感受到故事有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台上台下更容易产生共鸣。故事的发生地在西班牙,这里有一群热情似火、能歌善舞的人们,给这部舞剧提供了深刻而独特的舞蹈素材。5、《睡美人》魔仙女卡拉包丝由于未受邀公主奥萝拉的洗礼仪式而心中嫉恨,对公主下毒咒。随后丁香仙女将致死毒咒转换成了百年的长眠。英俊的王子菲列蒙德在仙女的指引下,遇见并爱上了沉睡的公主。最终,通过爱情力量他战胜了重重困难,与公主奥萝拉终成眷属。
芭蕾舞作品
芭蕾舞(意大利语:balletto;法语、英语:ballet),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芭蕾舞孕育于十四世纪[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降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芭蕾在近五百年的持久历史成长过程中,对世界列国影响很大,传布极广,已成为世界列国都全力成长的一种艺术形式了。形式:1、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鞋用脚趾尖端跳舞2、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3、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现代芭蕾舞白毛女的作曲是谁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1964年首先由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故事片,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作曲。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是文化大革命中八个样板戏之一。【摘要】
现代芭蕾舞白毛女的作曲是谁【提问】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1964年首先由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故事片,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作曲。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是文化大革命中八个样板戏之一。【回答】
作曲是马可【回答】
浅析芭蕾舞剧白毛女几个主题音乐的表现
芭蕾舞剧《白毛女》可谓家喻户晓,由序曲、序幕《压不住的怒火》、《深仇大恨》、《冲出虎狼窝》、《要报仇》、《盼东方出红日》、《红旗插到杨各庄》、《见仇人烈火烧》、《太阳出来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八个场次组成。它创作演出至今有46年,是国内上演次数最多的舞剧,至今已达1700多场,广受观众的好评,在芭蕾创作上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是中国芭蕾创作上的一座丰碑,为芭蕾艺术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强而有力的推动作用。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研究舞剧《白毛女》音乐上的特色,对当今的舞蹈创作和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舞剧《白毛女》的音乐脱胎于歌剧《白毛女》,其主体皆源于歌剧,或根据此主题变化发展,如原曲《北风吹》、《扎红头绳》等,改编曲有《控诉》、《我要活》等,也增加了许多场景、舞蹈段落的创作,如《大红枣儿甜又香》等曲。它的音乐既融合了歌剧《白毛女》的旋律,又符合了舞蹈音乐的节奏;既有西洋化的特色,又有民族化的特点,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创作手法中西结合
舞剧《白毛女》音乐创作上呈现中西结合艺术特征。由于原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已经深入人心,而且极具民族特色,舞剧《白毛女》大量地使用原歌剧的音乐素材,同时又吸取了西洋舞剧音乐的旋律性强,节奏鲜明,对比强烈,速度、情绪变化多样的特点,使其具有舞蹈性,适合做舞蹈的大跳、中跳、小跳。在演奏乐队采用双管编制的基础上,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吹奏乐(长笛)、弦乐(板胡和三弦),让音乐演奏呈现交响化的同时,又有民族色彩。如在舞剧第四场中表现喜儿深山艰苦生活“进深山”的舞蹈段中,作曲家充分地发挥了管弦乐队的优势,即它的艺术表现与描写功能:通过竖琴的刮奏和管乐器的强音和弦,描写深山老林险恶环境;通过单簧管在鼻音区与小提琴在高音区的独奏,表现喜儿不屈、倔强的性格;随后乐队用竹笛演奏出变化了的喜儿主题。
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舞剧《白毛女》的音乐以鲜明的旋律刻画人物的性格,以内容为出发点,服务于舞蹈,塑造出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杨白劳、喜儿、黄世仁三者的音乐主题交错贯穿全剧,随着事态剧情的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变化。杨白劳是受压迫的阶级代表,其音乐主题深沉有力,在压抑的情绪中含有反抗的精神。喜儿的形象有欢快天真又不失淳朴的一面,也有坚强反抗的一面,她的音乐主题主要来自歌剧《北风吹》和《要报仇》的曲调,她的音乐主题的两面在不同的场次中,交替出现,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变化。黄世仁是一个反面的人物形象,作曲家在“黄世仁逼债”的舞段中采用音色暗哑的大三弦表现出黄世仁阴险、恶毒、狡诈的性格。
三、舞剧加唱别具一格
在舞剧《白毛女》中有20多首伴唱,以独唱、合唱、重唱多种形式出现,为芭蕾舞剧的创作增加了一种表现手段。加唱的形式促进了舞蹈创作的互动,感人的歌声激发出舞蹈演员的创作热情,渲染了舞剧气氛,推进了舞剧剧情的发展,揭示了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等作用。歌唱成了舞剧《白毛女》的一大特色。喜儿在黄世仁家里遭受了非人的迫害,也激发出她反抗的信念,通过“鞭抽我,锥刺我”的唱段,宣泄出她慷慨悲壮的情绪,配合舞蹈动作的转和跳,表达她冲出虎狼窝的决心。舞剧歌唱唱段加深了观众对舞剧的理解,使观众深受感染。舞剧中担任独唱的演员朱逢博,还因为《白毛女》的唱段一举成名,她甜美的音色、民族的韵味和高亢的声音也为舞剧增色不少,当“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声音响起的时候,人们首先会想到天真、活泼、善良的喜儿形象。舞台上的喜儿通过形体的舞姿,用肢体语言演示着角色在不幸遭遇中的情绪,而朱逢博用歌声在倾诉着喜儿灵魂深处的全部情感。
专辑介绍
这个72年录音版本的《白毛女》是乐迷的必备之选。这套录音保留了原来舞剧八幕共超过一百分钟的音乐,而最重要的是该录音灌录时,正是文革高潮时期,演奏之严谨是现在的年轻人想象不出来的。
此录音经过数码处理后的效果,不仅背景噪音极低,序幕管弦乐齐奏的的整体音色之美,令人惊讶,由于这个舞剧音乐与一般舞剧有很不同的地方,在于加有大量歌唱部分,既有独唱、领唱,也有混声大合唱,这使录音时要照顾的因素和困难均大大增多,很显然的,人声的处理效果便不及乐队有光彩,但是整体录音仍是令人赞赏的地方多,第三幕丰富的音乐形象和色彩的变化,便令人耳不暇听,第四幕的低音与高音层次更是精细无比,效果绝妙,当然,对喜爱旋律的朋友来说,《白毛女》由无数优美动人、且富民间色彩的旋律,乃是最大满足感的来源。
人们经常说:时间是音乐作品最无情的考验。任何权威乐评家的评判,都无法抵挡时间之神的判决。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舞剧音乐,但在芭蕾舞剧方面,至今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便只有《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这三出剧了。
芭蕾舞《白毛女》是从创作于四十年代的新歌剧《白毛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故事反映了40年代的中国社会,地主恶霸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刻画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对地主阶级的反抗。这种题材正好配合了共产党当时的政策,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此剧在五十年代初被改编成电影,在世界几十个国家放映。六十年代初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改编成芭蕾舞,并带到中国演出,六五年上海舞蹈学校再次改编成现在这个版本的芭蕾舞。
正是这么一部充满了革命激情、歌颂工农兵革命斗争的作品,在沉寂了十几年后,为什么从九十年代以来依然吸引着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士呢?
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音乐本身,二是故事本身的精神。
芭蕾是西方最典型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都有意识地将中国音乐的因素融入了芭蕾音乐的体裁和结构中。
在形式上,芭蕾舞《白毛女》不仅保留了原歌剧中的“扎红头绳”、“北风吹”等脍炙人口的唱段,还创作了好些独唱、齐唱、合唱,用以刻画人物,渲染气氛。这种将声乐引入芭蕾音乐形式中的探索,不仅在舞剧的表现力上显得更丰富,更充实,由于语言本身的特殊色彩,也就使舞剧音乐的民族性更加突出。
在创作手法上,《白毛女》不单直接采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和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还将戏曲音乐素材、唱腔、表演手法、技巧等用到音乐和舞蹈编排上,因而建立了一种特别的风格。这种以民间音乐为本的创作手法,具有一种民族的生命力,也就很容易地引起广泛群众的共鸣,此外,在西洋管弦乐中加入中国管弦乐器的做法,亦增添了民族色彩。
从音乐创作来说,《白毛女》是很成功的例子,其原因是剧中人物的主题旋律,不仅动听,而且音乐形象和人物性格配合,音乐发展和剧情发展亦结合得很有戏剧性效果,情节发展颇引人入胜,并且脱离了舞蹈而单独存在的芭蕾音乐,在欣赏上却更能引人遐想。
这种遐想的引发,可以说是音乐与故事本身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于对强权、对恶势力的抗争,这种具有强烈革命斗争意识的精神,虽然难免会使人敏感的回忆起令人恶心的残酷政治权力的斗争,但《白毛女》的革命精神,却是发自老百姓,发自民间的,和政治权力的争逐毫无关系。
曲目介绍
01.序曲
02.压不住的怒火
第一场:深仇大恨
03.北风吹
04.窗花舞
05.阶级情义深
06.仇恨怒火燃胸怀(男声独唱)
07.迎爹爹
08.扎红头绳
09.黄世仁逼债
10.杨白劳奋起反抗
11.喜儿哭爹(女声独唱)
12.大春怒斥黄世仁
13.大春与狗腿子搏斗
14.大春举斧独舞
15.参加八路军
第二场:冲出虎狼窝
16.喜儿与张二婶共患难
17.狠毒的地主婆
18.喜儿遭受迫害
第三场:要报仇
19.我要冲出这虎狼窝
20.张二婶掩护喜儿
21.狗腿子追赶喜儿
22.喜儿藏身芦苇丛
23.狗腿子悻悻而回
24.要报仇(女声独唱、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