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监测网

时间:2024-07-07 23:29:09编辑:揭秘君

全球地震监测网的国内应用概况

1983年5月中国地震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开始规划设计中美合作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到1986年建成了由北京、佘山、牡丹江、海拉尔、乌鲁木齐、琼中、恩施、兰州、昆明等9 个数字化地震台站,以及CDSN 维修中心、数据管理中心组成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地震台网.1991 年和1995年又分别增设了拉萨和西安2个数字地震台站.1993—2001年,中美双方对CDSN 进行了二期改造,使台网的硬件、软件系统符合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协会(IRIS)在全球建立的数字地震台网(GSN)的技术规范.至此,CDSN 是GSN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什么组成。

不同的地质条件存在有不同类型的地震,为了全面获得地震观测资料,更好地捕捉震前异常。监测实行分级、分类、多测点、多方位布设。承担监测全国地震活动的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组成。  编制地震监测台网规划,应当坚持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相协调。


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实行怎样的制度?

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的制度。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实行统一规划,建立多学科地震监测系统,按照国家级地震监测台站、省级地震监测台站和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站分级管理。将台站分级与其所配置的学科观测站数量、测项相联系,明确学科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国家级地震监测台站由中国地震局认定,省级地震监测台站由省级地震工作部门认定,并报送中国地震局备案,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站由市级地震工作部门认定,并报送省级地震工作部门备案。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第三章地震台站中的学科观测站3.1地震监测台站中的学科观测站学科观测站是地震台站观测技术的基本组成单元,地震监测台站依托其学科观测站的监测运行,获取观测资料、进行设备维护与更新、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学科观测站包括:测震学科观测站、形变学科观测站、电磁学科观测站、地下流体学科观测站。学科观测站台站上测项手段的学科属性和技术归口特征。通过各学科观测站的设置运行状况,反映各级地震监测台站的综合技术能力。在一个地震监测台站上,应具有多个或至少一个学科观测站。目前,大部分地震监测台站的学科观测站都布设在同一院内;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地震监测台站,既有布设于院内的学科观测站,又有与台站空间位置相距一定距离的学科观测站,但均由台站对其行使其监测运行、产出管理等职能。3.2学科观测站的测项根据测震、形变、电磁、流体学科的分类,通过对目前地震监测台网中观测手段遴选,选择在台网中具备一定数量规模、投入正式监测运行、反映本学科主流技术领域的测项,确定为本次各学科观测站的主要测项;此外也考虑技术发展、将一些正在建设形成台网规模的测项,一并纳入学科观测站测项。通过上述考虑,由此确定这次台站分级分类中的学科观测站基本测项如下。地震监测台站上,学科观测站的主要测项手段可归纳如下:测震学科观测站:测震短周期观测站、测震宽频带观测站、测震甚宽频带观测站、测震强震动观测站;形变学科观测站:重力观测站、地倾斜观测站、地应变观测站、GNSS观测站;电磁学科观测站:地磁观测站、地电阻率观测站、地电场观测站;地下流体学科观测站:水位观测站、水温观测站、氡观测站、汞观测站。对于上述学科观测站,其命名可遵照:“学科名+测项名+观测站”进行,如:测震学科甚宽频带观测站、形变学科地倾斜观测站、电磁学科地磁观测站、流体学科水位观测站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地震监测台站

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实行怎样的制度

地震台站各类建筑物建设要符合建筑物防雷标准,避雷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仪器设备、电源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4Ω。避雷设施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建设台站避雷接地体、避雷塔、仪器接地网,安装电源、信号线路避雷器等设施,避免雷电对台站职工人身安全、仪器设备造成破坏。避雷针、接地体、仪器接地体(网)及其接地引出线按防雷标准设计、施工。1、交流电线路应安装2到3级避雷器;2、进入市内的电话、网络线、数据专线、天馈线要安装线路避雷器;3、地震台站各类仪器机房建设要采取防雷、防静电安全接地措施;4、社会地震台站由建设单位根据自身的需求参照上述各类台站建设,各级地震部门应给予必要技术支持与指导。全球地震台站主要用于控制全球大的活动和构造,应配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观测技术系统,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生活条件,服务于全球地球科学的研究。各类台站中无人值守台站的建设力求简洁,建筑面积一般控制在40平方米以下。扩展资料:地震台站建设分类第六条地震台站根据承担主要任务与规模不同,分为全球地震台站、国家地震台站、区域地震台站和社会地震台站四类分别建设。第八条国家地震台站主要用于控制我国主要活动与构造,应配置测项比较齐全、水平先进的观测技术系统,具备开展多学科、多测项的地震与地震前兆、地球物理场观测的条件。能够承担地震与地震前兆学科的野外观测试验及地球科学研究任务。第九条区域地震台站主要用于本区域地震速报与预报,应配置测震与前兆测项相对齐全的的观测技术系统,观测环境满足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服务于当地的地震监测预报及研究工作。国家地震台应配置测项比较齐全、水平先进的观测技术系统,具备开展多学科、多测项的地震与地震前兆、地球物理场观测的条件。能够承担地震与地震前兆学科的野外观测试验及地球科学研究任务。区域地震台主要用于本区域地震速报与预报,应配置测震与前兆测项相对齐全的的观测技术系统,观测环境满足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服务于当地的地震监测预报及研究工作。全球地震台主要用于控制全球大的活动和构造,应配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观测技术系统,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生活条件,服务于全球地球科学的研究。地震台技术系统配置要根据各级台网整体布局及配置要求进行建设,并应做到台站各种观测仪器布局合理,尽量做到整个台站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集成建设。全球地震台至少应配置1-2套国际先进的地球物理场观测仪器,以完成对全球某一或多个场的监测(宽频带或宽频带地震观测、地磁绝对与相对观测、重力观测、GPS观测等)。国家地震台应配置齐全的测震、前兆及地球物理场观测仪器。根据所处台网的位置来选择配置测震、重力、倾斜、应变、水平与垂直形变、水物理、水化学、地电场、地磁场、电阻率等观测项目中的先进观测仪器,以完成对我国大的构造与活动的监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震监测台站建设暂行规定

南阳地震监测台网有哪两种

南阳市地震监测台网共由测震、强震和电磁三大观测系统组成,其中测震系统由地震观测网、强震观测网和水平形变观测网组成;强震观测网共有7个强震观测站点,由洛阳测地所负责建设运行;电磁观测网共有2个地磁观测站点、5个电磁基准观测站点和11个电磁前兆观测站点,由郑州大学负责建设运行。因此,南阳地震监测台网有3种。【摘要】
南阳地震监测台网有哪两种【提问】
南阳市地震监测台网共由测震、强震和电磁三大观测系统组成,其中测震系统由地震观测网、强震观测网和水平形变观测网组成;强震观测网共有7个强震观测站点,由洛阳测地所负责建设运行;电磁观测网共有2个地磁观测站点、5个电磁基准观测站点和11个电磁前兆观测站点,由郑州大学负责建设运行。因此,南阳地震监测台网有3种。【回答】


南阳地震监测网台有哪两种

1. 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南阳地震监测网共有两个监测站台,分别是南阳地震台和南阳北湖地震台。2. 南阳地震台主要用于监测地震的震级、震源及地震波传播路径等信息,是全省地震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阳北湖地震台则主要负责监测地壳形变及地震前兆等信息,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3. 两个监测站台所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共同用于地震预测、震害评估、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震台网是怎样测地震的

你好亲,你查询的信息内容为:地震台网测地震的工作原理:地震台可以探测到地震发生最初时发射出来的无破坏性的地震波(纵波即P-波,primary wave),而破坏性的地震波(横波即S-波,secondary wave)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则会延后10~30秒到达地表。深入地下的地震探测仪器检测到纵波(P-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震级、烈度、震源、震中位,于是预警系统抢先在横波(S-波)到达地面前10~30秒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并且,由于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得更快,预警也可能赶在P波之前到达。【摘要】
地震台网是怎样测地震的【提问】
你好亲,你查询的信息内容为:地震台网测地震的工作原理:地震台可以探测到地震发生最初时发射出来的无破坏性的地震波(纵波即P-波,primary wave),而破坏性的地震波(横波即S-波,secondary wave)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则会延后10~30秒到达地表。深入地下的地震探测仪器检测到纵波(P-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震级、烈度、震源、震中位,于是预警系统抢先在横波(S-波)到达地面前10~30秒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并且,由于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得更快,预警也可能赶在P波之前到达。【回答】
地震台网(seismologic network)由各级地震台、站所构成的观测网络。按其控制震级的大小分为微震台网和强震台网;按监视范围分为全球地震台网、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地震台网;按台站仪器设置分为长周期地震台网和短周期地震台网;按信息记录方式还可分为模拟地震台网和数字地震台网等。地震台网内观测数据由各台站定时发往地震数据处理及分析预报中心 中心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编辑和储存以及对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为记录不同震级和距离的地震 一般要设置短、中长和长周期地震仪;相应的记录器也要有大、中、小的振幅类型 才能获得适合于分析用的真实的记录【回答】


中国地震网?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中国地震局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核心技术平台和基础信息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着全国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级地震台网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类地震监测数据的汇集、处理与服务;地震信息网络和通讯服务以及地震科技情报研究与地震科技期刊管理等。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04年10月18日成立,由原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更名,由原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技术部及预报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前兆信息等4个单位(部门)为主整合组建。

这个图形,是以中国四千年传承的《周易》中“文王八卦”为基础,取其“震”卦之形演变而来。卦形空白处恰为“土”字,引其意为“地震”来表达行业特征。在文王八卦方位图中,震卦位于东方,而中国传统文化里,东方是苍龙之位,因之喻为“中国”。图形为一方红色印章,以示权威,配以兰色英文缩写,象征安全、科技。
此图形也表示,对地震的观察、研究和预测,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在继承、吸收和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成立将推动地震监测、预报和研究工作在继承传统、融汇中外的基础上,迈向现代科学的崭新阶段。


国家对地震台网的建设,实行什么管理

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地震监测台网规划。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国家级地震监测台网、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网组成,其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扩展资料: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保证建设质量。地震监测台网不得擅自中止或者终止运行。检测、传递、分析、处理、存贮、报送地震监测信息的单位,应当保证地震监测信息的质量和安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单位为地震监测台网的运行提供通信、交通、电力等保障条件。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海域地震活动监测预测工作。海域地震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及时向海洋主管部门和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等通报情况。火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利用地震监测设施和技术手段,加强火山活动监测预测工作。国家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地震监测设施遭到破坏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修复,确保地震监测设施正常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观测环境。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划定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确实无法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的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不能增建抗干扰设施的,应当新建地震监测设施。对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项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依法核发选址意见书时,应当征求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的意见;不需要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征求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的意见。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提供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将地震监测信息及时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监测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将地震监测信息及时报送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全球地震监测网的发展概况

全球最早系统化的地震监测网为1960年代美国海岸与大地测量局(United States Coast & Geodetic Survey)于世界各国建置之世界地震观测网(World-Wide Standardized Seismographic Network, WWSSN),此地震网目的为核爆监测,从而推测对手的研发程度,属于冷战时期的附属产物。由于世界地震观测网的建置,提供丰富的天然地震观测资料,促使观测地震学领域蓬勃发展。 全球最著名且广泛应用的地震监测网,即一般所指的“全球地震网络”或“全球地震监测网”(GSN)是由美国地震学研究机构联合会 ﹙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简写为IRIS﹚、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及美国地质勘探局建立并持续运作的,法国、日本、英国、墨西哥、加拿大、意大利共同参与建立、提供和接收地震数据,同时,支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活动进行的数据和信息交流的国际网络系统,该计划由国际地震合作研究组织进行管理。 为各大学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研究中心,藉由搜集与提供全球地震观测资料,致力于地球内部构造研究的课题,主要运作经费来源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邦机构、大学与私人赞助。 IRIS共有128个超宽频高品质地震观测站,统称为世界地震网。 IRIS所管理的地震资料,皆透过所属资料管理系统汇整,提供会员或其他研究人员索取。

上一篇:dizhenwang

下一篇:全球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