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安全教育小口诀
夏天是溺水的高峰期,每年全国都会发生无数的溺水悲剧,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有类似的事件接踵而至,朝气蓬勃的生命就这样被水夺走,不免令人惋惜。下面就由奇闻君来给大家讲一讲如何预防溺水事故吧!有兴趣的不妨一起来看看~~。
淹死。
淹死就是淹死,淹死就是淹死,淹死是淹死,淹死是淹死。
其中水吸入性肺中湿溺占90%或干喉占10%,常见症状为神志丧失、昏迷、呼吸停止等,湿溺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脑水肿。
进入污水中的肺可发生肺部感染。病情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呼吸急速、低氧血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除此之外,还有化学物质中毒作用。
六不准溺死。
不允许私自下水游泳;
不得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允许没有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去游泳;
禁止在不熟悉的水域内游泳;
禁止进入没有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懂水的学生擅自下水救人。
溺死表现为临床症状
严重的人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淡水淹溺者表现为血液稀释和溶血,海水淹溺者表现为血液浓缩和高血钾;
面部肿胀,结膜充血,口鼻有血泡,皮肤粘膜青紫,肢体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呼吸不清,肺部罗音,心音弱而不整,上腹胀满。
溺死的自救方法
不要慌张,一旦发现周围有人,要马上呼救。
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身体下沉时,可以将手掌压向下方。
如果在水里突然抽筋,又不能靠岸,立即求救。如果周围没有人,可以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把抽筋的那条腿伸直,用手把脚趾往上拧,以解除抽筋。
溺水已在各地发生过。
一、6月18日17时,长沙市芙蓉中学4名初二学生在放学后来到浏阳河上的万家丽大桥下游泳。四人之中,只有小雨(化名)略识水性。那时小雨先下水试过,没有出现意外情况。小勇(化名)不太懂水的性质,下了河后不慎脚下一滑,当即被水冲走。小雨点急忙上前救人,奈何河水汹涌,两人都被河水吞没。岸上仍有两个小孩立即求救。警察很快赶到了,但是因为河水湍急,两个人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根据调查,这两个人只有14岁。
二、日前,河南省郑州市5名初三学生在中考前一天不幸溺水,最终仅有一人获救。
三、桂林三名儿童落水失踪事件最新消息,其中一人已被找到,但再也没能回来,其余两人仍下落不明。
四、昨日,桂林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灌阳高考状元邓海龙686分被水浸死”的相关视频触动了不少善良群众的心,网友纷纷在自己的群中转发,发表对逝者的哀悼,还警告游泳等安全问题。
5月1日下午6点,在望城县坪塘镇附近的靳河流上,6名14岁左右的中学生下河游泳,其中2人不幸溺水。因为河里的水很深,没多久就听到小孩的呼救声,附近居民闻声立刻赶来救援,将其中4人救上岸后,其他两名中学生也不见了。警察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搜救。该段水流虽不急,但深度达5米以上,非常危险,给搜救造成了困难。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两个孩子的尸体才被发现。
6月16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西关小学3名学生在新墩镇白塔村滨河新区建设工地的水潭边游泳时,不慎滑向溺水而死;
7月15日下午,湖南省涟源市金石镇湖广丰年小学3名学生因放学后结伴到白杨桥附近河里洗澡,不幸溺水身亡;
8月3日下午,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留庄镇石庄村发生一起溺水事故,5名儿童(3男2女)溺水身亡。
9月12日,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苍台镇第一中心小学一名老师4名学生在溺水事故中死亡;
十、“六一”前夜,在国防科大附小五年级读书的小胜,因骑车出汗,便下楼去湘江边洗澡。意想不到的是,看似平静的江面上潜伏着漩涡,江水很快淹没了他,随后消失。离湘江不到5米的小胜住宅小区,只有一条河堤和几个台阶,水面附近没有栅栏和警示牌。
以上奇闻君为大家盘点了各地已经发生的溺水事故,以及溺水六不准和自救方法,大家一定要加强对溺水的安全防范意识,生命是可贵的,愿大家都能珍惜生命!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是什么?
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学生私内自下容河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学生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学生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私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度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