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地震局的内设机构
市地震局设置3个职能处室:(一) 办公室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协调机关各处室和所属事业单位的政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全市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负责局目标管理工作;负责机关效能建设、政务公开工作;负责局机关的文秘、档案、信息、保密、财务、统计、工资福利、政工、行政后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及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指导所属事业单位的财务、文档等工作;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二)震害防御处(法规处)负责全市震害防御和法制工作。负责本行政区贯彻国家和安徽省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的起草和监督实施工作;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和震害防御工作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本行政区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工作;负责防震减灾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参与震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规划的制定;负责制定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县区加强对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指导有关学会、协会工作;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负责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资格审查及登记备案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活动;承担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市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制定全市地震应急工作计划及地震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制定我市地震应急预案,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各级地震应急预案;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各级地震应急预案;负责全市地震震情、灾情速报系统建设;负责全市地震系统应急培训与演练;指导、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做好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与培训演练、应急疏散通道以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有关学会、协会工作。(三) 科技监测处监督管理全市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市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全市地震监测台网(站);负责地震测报数据收集与处理并报上级防震减灾部门;组织召开地震监测专业会议,进行震情分析研究,编写半年及年度地震趋势会商研究报告;负责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各种地震宏微观异常的调查与核实;负责防震减灾信息网络及通信传输管理工作;负责地震局门户网站及局域网更新和维护工作;负责地震科学技术的科研、应用与交流工作。
合肥市地震局的领导信息
局长、党组书记:张立副局长、党组成员:许海东副局长、党组成员:钱诚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各成员工作分工如下:张立负责市地震局全面工作,分管干部、人事、财务、档案、保密、政务公开和党建工作,分管办公室。许海东协助党组书记、局长分管监测预报、地震应急、信息化建设和纪检、机关党支部、工会工作,分管科技监测处、监测中心。钱诚协助党组书记、局长分管震害防御、法制建设、行政许可、防震减灾宣传和科普基地建设工作,分管震害防御处(法规处),联系合肥地震学会工作。
安徽省地震局的领导成员
张鹏【局长、党组书记】张鹏,1955年11月生,汉族,山东莱阳人,1973年6月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入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1973年至1976年在五河县国营新集园艺场及县造纸厂宣传科工作,1976年至1980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地球物理专业学习,1980年至1981年在蚌埠地震台工作,1981年至1984年在安徽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任助理工程师,1984年以来,先后任人事教育处主任科员、计划财务处副处长、震烁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至2005年任副局长、党组成员,2005年10月任安徽省地震局局长、党组书记,现兼任安徽省地震学会理事长、安徽省灾害防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安徽省科协委员等职。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安徽省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安徽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姚大全【副局长、党组成员】姚大全,1956年8月生,汉族,安徽桐城县人,1975年3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入党,理学硕士,研究员。1975年至1978年插队知青,1978年至1982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学习,1982年至1984年在国家建材局西北地质公司工作,1984年至1987年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硕士研究生,1987年以来,历任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室主任、副院长、院长,2001年至今任安徽省地震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首次提出活断裂变形物质中粘滑与蠕滑微观识别标志。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四等奖1项,省级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 项。曾被授予“安徽省地震系统科技新星”、“安徽省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及全国、全省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现兼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组成员、安徽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王跃【副局长、党组成员】王跃,1958年4月生,汉族,安徽泗县人, 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77年7月入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1976年至1977年插队知青,1977年至1978年淮北电厂工作,1978年至1982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数学系学习,1982年至1985年黑龙江省鸡西矿一中教师,1985年以来,历任安徽省地震局人事教育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局科技监测处副处长,省地震监测中心副主任、主任,局计划财务处处长,局长助理,2005年10月任安徽省地震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曾多次被评选为安徽省地震局先进工作者,2003年度被安徽省直文明委授予省直机关优秀公仆,2004年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刘欣【副局长、党组成员】刘欣,1962年5月生,汉族,安徽嘉山人, 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8月入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1978年至1982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学习,1982年至1987年在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大队工作,1987年以来,历任安徽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地方地震工作处、预测预防处)副科长、副处长,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院长,2005年10月任安徽省地震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曾多次被评选为安徽省地震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 项,2001年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03年、2005年被评为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姜久坤【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姜久坤,1962年1月生,汉族,山东嘉祥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1982年至1986年云南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学习,1986年至1989年山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工作,1989年至1995年先后任人事教育处科员、主任科员、处长助理,1995年至1997年山东省无棣县大山镇挂职锻炼(镇党委副书记),1997年以来,先后任山东省地震局计划财务处副处长、处长、人事教育处处长,2010年11月任安徽省地震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曾多次获得山东省地震局嘉奖,2007-2008年度被评为山东省地震局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2005年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合肥市地震局的简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安徽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2003年10月市政府发布了《合肥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上,向社会提供服务。市地震局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审批窗口,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核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1996年,合肥市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1998年市政府发布《合肥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004年初市政府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修订了《合肥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地震局,承担领导小组处理防震减灾的日常工作,指导县、区人民政府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方案;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协调、检查、督促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方案的准备落实情况。合肥市现有测震、应力、水位、水温、动物宏观等地震前兆观测手段,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震情信息,每年召开半年和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编写半年地震趋势会商会议纪要和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报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合肥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又是中国地震局确定的全国5个重点防震减灾示范城市之一。“合肥市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专题研究是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攻关项目,2000年完成以原中市区为示范区的专题研究,建立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项目通过验收并获安徽省地震局科学进步壹等奖,提升了合肥市防震减灾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合肥市地震局1994年被评为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获市政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获全省防震减灾先进集体, 2002年获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获全省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第二名,2005、2006年荣获全省防震减灾综合评比第一名,全省防震减灾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考评一等奖。2003、2004、2005年获全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优秀奖、地震灾害防御工作和法制工作单项奖,2006年荣获全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第二名。2004、2005、2006年连续三年获合肥市目标管理考核“优秀责任单位”称号,2007年7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发文通报表彰市地震局。
安徽省地震局的下属单位
1 安徽省地震预研究中心负责全省震情监视和预测预报工作,提出全省地震中长期、短临地震趋势预报意见和本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强化全省震情跟踪;负责全省地震监测台网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工作和地震编目工作;负责制定震后趋势快速判定预案;承担核实地震前兆异常工作;开展地震预报方法及有关应用技术和理论的科学研究。2 安徽省地震监测中心负责省属地震台站及数字化遥测台网室、仪器维护室、综合管理室的管理。负责震情值班、地震速报以及仪器设备的标定、维修工作。负责全省测震数据的汇集、传输、入库及归档工作。负责省属台站观测资料的检查与评比工作。承担省局专业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3 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承担全省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从事工程检测、形变观测等地震科技开发应用工作。承担地震现场的震灾考察和地震地质宏观异常的调查核实;负责震害预测和震灾损失评估工作;负责地震地质考察及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负责地磁、重力、短水准的流动测量工作。4 安徽省地震信息中心负责制订全省GIS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协调各地理信息分中心、培训中心开展工作;承担省政府GIS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网络中心及区域无线通信网的管理工作。负责全省地震前兆数据的汇集、资料的及时传输、入库、上报、归档工作。负责防震减灾数据库更新和管理工作。负责全局办公自动化建设及协助搞好密码通信工作。5 机关服务中心承担局卫生绿化、安徽地震局的日常工作;负责安全、保卫、户籍、医疗、通讯保障、报刊分发以及房租、水电、电话费的收缴工作;负责局打复印工作;承担全局办公用房及职工住宅公共部位的日常维修工作;承担局第三产业项目的经营管理及开发创收工作;负责工作用车等后勤行政服务工作。
安徽省地震局的人员结构
安徽省地震局现有在职人员238人(截至2007年12月底)。其中机关工作人员40人,占总人数的17%,二级机构事业单位198人,占总人数的83%,其中地震台站65人,占总人数的27%。全局处以上干部38人,其中局级干部5人。全局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35人,工程师72人。全局在职人员中,硕士研究生22人(另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97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74人,占总人数的73%。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是否有地震?
【龙虎网报道】2009年4月6日22时22分,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5级地震,震中位于梁园镇境内。由于震源深度较浅,大约8公里,震中区震感较为强烈,合肥地区普遍有感,巢湖、滁州、芜湖、蚌埠、淮南、六安等地也有震感。据安徽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调查,本次地震未发现人员伤亡和其他灾情。 迄今为止,震中及周边地区没有异常地震活动,所谓地震部门的有关内部预测意见均属谣传。最近两天震中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地震谣言,对蓄意制造和传播地震谣言的极少数不法分子,有关部门一经查实,将依法予以严惩。 郯庐断裂带是怎么回事?安徽段影响有多大?安徽省地震局有关专家给出了详细介绍。 安徽段发生破坏性地震频率偏低 省地震局专家介绍,郯庐断裂带在安徽境内北起宿州泗县,南至安庆宿松。自有记载以来,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其附近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5次,其中最大的一次为1829年的五河5级半地震。相比较来说,安徽段的地震活动水平偏弱,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频率偏低。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深大断裂带,南起湖北武穴地区,向北经安徽、江苏、山东,跨越渤海,经东北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共分三段,北段主要在东北地区,中段主要在山东境内,安徽位于南段。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带为界,两边各1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7次,其中最大的1次为1668年山东郯城-莒县间8级半地震。而类似于后者这样巨大地震的复发周期一般都很长,甚至长达几千年。 近期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根据地震观测、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等资料分析,省地震局专家会商认为,近期震中及周边地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实际上,迄今为止,震中及周边地区没有异常地震活动,与预测意见是完全吻合的。 地震谣言损失可能甚于地震 地震谣传是指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将要发生地震的传言。地震谣传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一场范围较大的地震谣传,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可能不亚于一个破坏性地震。 省地震局专家介绍,有感地震后发生地震谣传是屡见不鲜的现象。例如,1998年3月江淮大地骤降大雪,天气反常,加上其他一些诱发因素,致使合肥市、滁州市、巢湖市出现地震谣传,许多群众对地震传言盲目听信,部分居民甚至搬到防震棚居住。因天气寒冷,有些人在防震棚中生起煤炉取暖,结果造成滁州市来安县、定远县共9人因煤气中毒死亡。 本次合肥3.5级有感地震发生后,震中及周边地区也出现了所谓的地震部门发布的有关内部预测意见的谣传,该谣言已导致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离家避震,极大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为了防止地震谣传,维护社会稳定,省地震局呼吁,每一个人在地震谣传面前都要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及时报告”,维护好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和生活环境。 如何识别地震谣传 凡“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传闻是谣传,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怪传说的地震传闻是谣传。识别谣传最简单的办法是问一问当地政府或地震管理部门,或查询地震部门网页信息公告,或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媒体信息公告,一来消息的真伪可以立刻水落石出,二来也可以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情况,迅速平息谣传。
肥东地震的简介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年7月25日0时48分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2.0度,东经117.5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据安徽省地震网测定,4月6日晚22时22分,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发生里氏3.5级地震,震中位于永安镇、梁园镇之间,合肥市部分居民感觉到明显震感。地震时合肥市区震感明显,瑶海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均有明显的感觉。地震时,大部分市民都在家中休息,“先是忽然感觉到接连两三下的晃动,房子像树枝一下的摇晃,稍微停了约10秒,又晃动了一下。”历史上,安徽省破坏性地震大都分布在霍山,六安地区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其中Ms≥5.0级地震23次,最大为1813年凤台6.25级和1917年霍山6.25级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畜伤亡和房屋破坏。
肥东地震的介绍
2009年4月6日晚22时22分,安徽肥东县永安镇和梁园镇之间震中位于梁园镇境内(北纬31°58′,东经117°30′)。发生里氏3.5级地震,合肥市区震感强烈,而南京并无震感。肥东地震发生后,省暨合肥市地震部门立即派人到现场监视震情,了解震区情况。截至4月7日傍晚,地震部门没有监测到余震发生,震区也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的情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年7月25日0时48分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2.0度,东经117.5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
合肥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划有哪?
合肥市辖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庐江县,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代管县级巢湖市,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要求:行政区划应保持稳定,必须变更时,应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根据上述规定和要求,应该由各级人民政府制订区划调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我们相信,随着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的部分行政区划有可能做相应的调整。8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临安撤市设区,成为杭州第十区,城市发展也将翻开新的篇章。8月15日消息称,陕西汉中市南郑县撤县设区已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南郑县位于陕西省西南、汉中盆地西南部,地处汉江南岸,与汉台区隔江相望,为汉中“双百”城市组成部分。8月2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称,国务院正式批复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同意撤销九江县,设立九江市柴桑区,以原九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柴桑区的行政区域。8月21日四川省民政厅官网消息称,国务院已下发《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德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罗江县,设立德阳市罗江区,以原罗江县的行政区域为罗江区的行政区域。8月15日上午,青岛即墨市副市长宋宗军做客青岛广播电视台行风在线时明确表示:“关于即墨撤市设区,已递交国务院,但是目前未收到批复文件,有最新消息会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近年来,中国大城市县(市)改区步伐进展很快,根据民政部数据,全国市辖区数量从2000年的787个增至2014年的897个,县级市则从400个下降到361个。而在2016年,就有西安户县、成都郫县、上海崇明县、大连普兰店市,分别改为城市市辖区。参考资料新闻资讯.合肥网第一生活门户[引用时间2018-1-15]
庐江有发生过地震吗
庐江有发生过地震,安徽省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01月19日21时23分在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北纬31、17度、东经117、30度,发生2、5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Km。
庐江县,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毗邻巢湖市、无为县、枞阳县、桐城市、舒城县、肥西县,毗邻水域包括巢湖和长江。
庐江县境内大部属淮阳山字型前弧东翼部分,有郯庐断裂带经过。地层有南北两相之分。城北丘阜区出露有上元古界到中生界较全的沉积岩系;砖桥丘陵区拥有庐枞盆地广泛的火山岩系堆积;县境
庐江有发生过地震吗
安徽阜阳地震能量上释放差不多了,没有更大的地震发生了
3月23日4时27分,阜阳市颍泉区(东经115.8度,北纬33.1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对工作。同时,召开紧急会商会,认为本次地震是3月14日4.3级地震的余震。经梳理近期各项观测数据及宏观观测情况,综合分析会商认为,维持3月14日会商意见:近期震区附近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余震发生后,一些市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阜阳位于平原地带,似乎不在地震带上,为什么也会发生接连地震?就此,记者昨天来到阜阳市地震局,采访了该局局长刘从颍。“不能笼统地说,平原就比山区地震少。”刘从颍告诉记者,地震的发生与否,主要看地质构造。不过相对于平原,山区发生地震后,次生灾害会比较严重。比如地震后,山体滑坡时可能造成附近房屋损毁。
刘从颍介绍,阜阳处于华北地震区南部的河淮地震带,许昌—淮南地震带的东段,南部与长江中下游地震带毗邻,东部与郯庐断裂带相连,属于安徽省高烈度区,容易受到邻区震波影响。他说,从史志记载看,阜阳及周围邻近地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强烈地震,但曾发生过一定数量的4~6级地震,其类型大部分属于主震余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