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是怎么死的?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而且,他为什么死啊?我觉得文人好多都非正常死亡。
解析:
顾城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自杀,用斧头砍伤其妻子后(后不治而亡),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顾城是20世纪中国的童话诗人,是任性而长不大的孩子,有着单纯的生命信仰。他沉沦在自造的幻象里,“本真童心仍是一种很宝贵的艺术精神”。在气质上更多了些“世纪末”的忧郁和偏执。顾城是活在梦里的诗人,梦离现实是远的,那正是《远和近》的质疑。诗句是淡淡的,诗意却是冷漠的。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在远近之间,他宁愿选择“云”,而不是“你”。“云”是远的近,“你”是近的远。 他有着“超越现实的异想”,努力追求一个物外的、单纯的、与世隔绝的世界。顾城对自己早就有清醒的认识,“我是个偏执的人,喜欢绝对”。最后,就是这“偏执”和“绝对”使他达到疯狂,丧失理性,在那最后的一瞬,他是一个神经质的疯狂诗人,死亡对顾城也许是最好的童心的复归。他的死之谜在他死的瞬间就消失了,后人的读解,往往只是在记忆上编织一副带血的花环。
*** :
顾城 ,(出生于1956年——死于1993年10月8日)中国当代诗人,出生于北京。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993年杀妻后自杀身亡。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被称为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他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他的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为什么杀掉自己的妻子?
顾城为什么杀掉自己的妻子? 我认为,后期性格变态所致。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一个人来说,顾城的人生态度像他的诗歌一样极具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极端空想的自由主义,极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 顾城宣示自己爱全人类,但是他不爱身边的人。顾城的妻子在去新西兰之前就有过一次怀孕,顾城没有像其他丈夫那样,对自己的骨肉充满期望和好奇,而是在整整一个星期里,向妻子抱怨说,这个孩子会把他逼疯。妻子不得不独自去做人工流产。到了新西兰后,妻子第二次怀孕,顾城故伎重演。但是妻子认为自己年纪已过30,再不生育就晚了,便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打胎的时间,终于将孩子生了下来。是一个男孩。顾城说,妻子是一个狡猾的骗子,儿子是他童话城堡里的毒菌,他的世界里,不允许有第二个男人。顾城甚至没有抱过一次自己的儿子。他对妻子说:儿子不像你,也不像我,这样很好,感觉我不会同他有什么关系。 顾城有了孩子后,他认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影响了妻子对他的关爱,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幼稚、可怜的谢烨不得不把孩子送(或者是寄养?)给了新西兰土著毛利人。但是,顾城的妻子之所以把儿子交给别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顾城对儿子的厌恶甚至发展到生理反应的级别,他会突然向儿子施暴,将儿子从沙发上踢下来,然后自己倒地,肌肉痉挛。顾城的妻子无法判定顾城是否故意装病,但是,为了她所爱的两个男人都好,这个女人不得不把这两个男人分开,同时也将他自己与儿子分开。在顾城那里,谢烨只能是一个妻子,而不能是一个母亲。 顾城与他的妻子在一起,开始的时候是要享受被无限崇拜的感觉,后来是因为,顾城社会生活能力极差,尤其是到了国外,离开了妻子几乎无法生存于社会。妻子谢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的全职保姆兼全职助理。 顾城所谓自己内心的爱,太过理想化,其实是他内心残忍的另一个极端的表现。我始终认为,不爱孩子的人是缺乏爱心的,如果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爱,那么,他所标榜的爱,一定是假的。人不是神,不可能把人的天性与所谓的天职彻底割裂开。顾城理想中对全世界、全人类的爱,其实只是爱他自己。因为,他认为他自己就是全世界,就是全人类。当这种爱无法实现的时候,它的另一个极端便跳了出来,那就是顾城个性中的残忍。 顾城定居新西兰激流岛后,也许是因为收入微薄,要贴补家用,也许是因为要享受田园生活,顾城在自家房子旁边圈了一块地,养了几百只鸡。有一次,不知哪里来的一条狗,咬死了顾城的两只鸡。为了报复,顾城在鸡舍周围布下了钉子,但他还是觉得不过瘾,最终布下了老鼠药。当妻子说他此举太过分的时候,顾城说他妻子是假善良。最终,狗是不是被毒死不知道,周围居民家的猫却真的被毒死了。顾城没有承认是他干的。 其实,对于常人来说,处理方式很简单,比如把这些鸡卖掉,或者分送给周围的居民。也许是因为顾城的清高使他不屑于为几个臭钱,自掉身价地去买鸡;也许是因为顾城的傲慢使他不可能赔着笑脸向邻居们说一声抱歉,总之,他以一种令全体社区居民瞠目结舌的方式处理掉了他的那些鸡。 这件事情后,顾城对他的妻子说:全世界都在欺负我。而且,为了发泄,顾城还到山坡上随意挥砍大树。他妻子说,顾城整整砍了一个星期。这个细节让我再次坚信我对顾城人性的判断:在他童话诗人的外表下,掩盖的是一个残忍的内心,一颗充满报复欲望的心。 在顾城居住的社区,居民们都认为顾城是一个怪人,甚至可能是疯子,如果不是他的妻子谢烨极力在邻居之间化解、调和,我真不知道顾城能否在社区里生活下去。他也许更适合没有邻居的生活方式。 顾城的大男子主义也极为突出。除了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分享妻子的关爱之外,英儿的出现也充分体现了顾城的这个性格特征。顾城与两个女人的关系是透明的,彼此都知道。当然,顾城的妻子谢烨真是太天真幼稚,明明知道有一个女人正在分享她的丈夫,但是,对顾城的盲目崇拜也许使她认为,那是一个天才应有的权利。她没有任何怨言,三个人相安无事地住在一起,甚至管吃管喝,生怕怠慢了客人,唯独把亲生孩子排除在外。 请问顾城为什么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顾城的妻子名叫谢烨,笔名雷米。 顾城杀妻自杀的爆炸新闻现在终于慢慢沉寂了来了,唯美主义者似乎都站在为顾城辩护的一边,而道德家们则都异口同声地谴责他违背起码的人性;也有人持一种公允平正的世故态度,主张将这两方面(艺术方面和道德方面) “分开来看” ,一面谴责他的道德败坏,一面欣赏他的感受的美丽优雅深沉。整个评论界被这件事搞得要得精神分裂症,但却没有人将这两方面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来进行一番深入的精神分析。中国人已习惯于对一切矛盾,包括最剧烈的自相矛盾视而不见。他们在矛盾面前唯一关心的是讨个“说法”好使自己安心,而始终不愿触动自己内心既有的任何一个审美标准和价值标准。 顾城杀死的是自己的妻子吗? 是两个人. 他对于雷米似乎是恋母情绪更重一些,而对于英儿则是爱和占有~ 顾城自己就颇为“世界”也颇为“民族”地说过:“一夫一妻制是天主教闹出来的,把中国害苦了。我们中国人不能忘了祖宗”. 所以应该是2个人~~~ 个人意见. 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个: :hongxiu./zhuanti/document/view.asp?id=810 顾城为什么杀死他的妻子? 顾城在火车上认识的谢烨,谢烨的开朗和八面玲珑与顾城的内向和自说自话形成了天与地的对比。顾城对谢烨的爱是一种对母性的崇拜。认识谢烨后,他可以真正的专心写诗,不用他自己操烦任何的俗务,他与人谈话聊天碰到尴尬谢烨帮他圆场;他开会出行谢烨帮他收拾打理;他去国外演讲谢烨做他的翻译;德国大学聘他做老师,他的条件只有一个:要谢烨随行,不能满足此条件,他便放弃。他面对谢烨完全就是一个孩子在面对他的母亲,他的秘密可以瞒天过海,但他对谢烨会毫无保留。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古灵精怪的英儿,他觉得自己爱上了这个女孩,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诉谢烨,并询问她的意见。就像一个孩子在询问他的母亲:我遇到一个女孩,我爱上她了,我该怎么办?一个是被宠坏的孩子,一个是贤惠操劳的母亲——可惜的是,他们都在犯错,都将自己在面对对方时的身份搞错了十万八千里。任性的孩子询问贤淑的母亲,他该如何面对这桩感情,贤淑的母亲当然是鼓励自己的孩子去爱啊!是的,谢烨,当初就是这么鼓励顾城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回事!表面大度的谢烨骗不了自己的内心,他看到热恋中的顾城和李英,自己的心在滴血,心痛啊!但她是母亲,他是孩子,母亲是不能将自己的心痛告诉孩子的。顾城就是这样肆无忌惮的当着谢烨的面在跟另一个女子热恋着。起初是爱的冲动在作用,但是到后来,这天真无邪的英儿,在内心是有大文章要做的,这是另一个话题。被折腾到精疲力竭的谢烨,好不容易跟着顾城到了激流岛上面去居住,过上了世外桃源的日子。这个时候,英儿又出现了,英儿求谢烨帮忙办理签证,理由是要去国外念书。谢烨居然答应了,还忙前忙后,她要保持她的大度。上岛后,顾城和英儿继续他们的感情,谢烨还在勉强扮演他的母亲角色。中间他们就英儿的事做过协商,可顾城的心已经在英儿那里了。谢烨的心碎了。英儿在跟顾城在一起的时候,还在想着她的后路。上岛后不久,英儿的后路就出现了,一个外国男人,这个男人可以帮助英儿满足一些当时她的愿望。顾城发现后有点歇斯底里,返回头来投入了谢烨的怀抱,谢烨作为报复,跟另一个男人开始了关系,并且常常当着顾城的面。顾城的歇斯底里变成了无边的绝望,他要谢烨答应,将他们的这些事写一本小说记下来,然后就去死,谢烨呢,也答应。小说(《英儿》)写完后,顾城去找谢烨,想要对自己留在人世做最后一点挣扎,无边无际的绝望和恨,让谢烨变得异常冷血,他要成全顾城的死!顾城回家后拿了东西就要去杀死谢烨,将谢烨打了之后,他告诉了自己的姐姐(打电话?),顾乡到现场的时候,顾城也已自尽…… 我看过海岩的一本书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上面的男主角很喜欢顾城 和我一样 他觉得,有人写诗是用来消遣或者挣钱出名,而有人写诗则是自己想生活在诗的梦境当中。顾城就是后一种人,他太追求一种真善美的理想了,他的幻想一旦破灭就容易有绝念,他说他对顾城这种心灵的绝望很理解。他说他自己就常常幻想能有一天和一位自己钟爱的女孩子远走高飞,在山顶上筑一个小屋,建一个只属于两个人的伊甸园,然后燃一个火堆,画画,唱歌,就这样天真地相爱,像童话一样生活。 顾城为什么杀妻子 顾城和谢烨原本是非常相爱的,顾城爱谢烨好像爱一个女神一样。但后来很不幸地,英儿介入了他们的感情。 顾城和英儿,谢烨在一个诗会认识。诗会上朦胧诗被砸得很厉害,但当时英儿立挺顾城。顾城和谢烨很感激,大家关系很好。 谢烨对于顾城很骄傲,对英儿讲了关于顾城的很多事,顾城的脾气,爱好等等。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英儿都记住了,而且对顾城投其所好,后来顾城对英儿说:我们两个是天生一样的,而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这话谢烨也听见了,她表面上没反映,但心肯定给伤透了。 为了追求他的自由王国,顾城和谢烨去了激流岛。这时候英儿已经和刘湛秋在一起了。却同时和顾城保持着联系。奇怪的是谢烨并没有阻拦,而且在一旁促成这件事。 刘湛秋也知道英儿此去投奔的是顾城,但他并没想过英儿会成为顾城的情人。原因之一是他很自信,觉得顾城一个毛头小伙子怎么能和他比?原因之二是他相信顾城的人品,不可能趁人之危。 抛开知识分子,罗曼蒂克,这三个人的关系和现实中的凡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走极端了吧.顾城也许"浪漫"地想像世外桃源,但是英儿和谢烨却都是很现实的. 曾经有人问英儿为什么离开了,谢烨回答: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对于顾城来说,他认为他和英儿的感情仅限于精神层面。他在岛上等着英儿和他一起建立一个精神家园。没有想到,来到他面前的竟然是个物质女孩。 英儿和顾城情人关系的开始,英儿采取了主动。据谢烨回忆,洗澡的时候英儿指定让顾城送毛巾。顾城不敢送让谢烨送。谢烨就笑着说人家让你送你就去送呗。英儿的意思,在这里可想而知。后来她居然说她的初次是顾城 *** ,实在是刘湛秋也不能相信的弥天大谎。 顾城和英儿在一起之后,被英儿吸引。至于被吸引原因,可以参看《英儿》。其实顾城在性方面是很胆怯的。(同时可以证明顾城 *** 英儿不可能)。顾城和谢烨在这方面也并不和谐。谢烨在性方面态度也比较排斥。所以也许是英儿在这方面给了他惊喜。 谢烨和顾城的孩子小木耳被送了人。因为顾城觉得木耳是个男孩,不能进入他幻想的女儿国。而且小孩子的哭叫让他无法工作,他不喜欢这个孩子。 但后来顾城给木耳的文章中,说他会在没人看见的时候偷偷对木耳好。他没有办法解决人伦亲情和他幻想的王国的矛盾。 谢烨带顾城去了德国,期间英儿跟着一个叫老头的跑了,还结了婚。这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完全为了绿卡。顾城特别痛苦。这个时候,谢烨和一个叫大鱼的德国朋友(也是中国人)给顾城出主意,让顾城把英儿杀死,然后自杀。同时谢烨和大鱼还帮顾城买凶器。顾城很感激他们。 为了报答谢烨,顾城想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叫《英儿》。书主要是突出谢烨的高贵和容忍。在书完成后,顾城打算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顾城自己洋洋得意地说:我如果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书肯定可以热卖。他想通过这本书给谢烨留一笔钱 后来书写完了,但并不是谢烨想要的样子,谢烨觉得里面的英儿被美化了。所以很不高兴。更可怕的是,书写完了,顾城竟然不想自杀了。 据顾城自己说,有天晚上,他看到了在月光下的小木耳。顿时心里明亮了。他决定放弃自己的理想王国,接回小木耳,过正常人的日子。他对小木耳说“我要你带我回家”。 他激动地把她的心情告诉谢烨,但谢烨却冷冷地说:一切都已经晚了。 谢烨已经受够了顾城,她决定接受德国那个叫大鱼的朋友。本来计划等顾城自杀后,大鱼也和他老婆离婚,她们一起生活。但如果顾城不死,这个计划就被破坏了。 顾城的遗书 一 爸妈—姐: 人间的事总是多变的,关键是心地坦然。这岛极美,粉花碧木,想想你们要身体好,来一次多好呵。我一直在忙各种事,现在真想能在一起,忘了那些事。 人哪,多情多苦,无心无愁。天老不让我过日子,我只好写东西。现在创作达高峰,出口成章,也只是做事罢了。 我现在无奈了,英走了也罢,烨也私下与别人好,在岛上和一个小XX,在德国和一个叫陈XX的人。现在正在分家、离婚。她说要和陈生个娃娃。烨许多事一直瞒我。她好心、合理,亦有计划的(地)毁灭我的生活。我在木耳的事上伤了她心,后来我爱木耳要好好过,她也不许了。她的隐情被发现,我才大悟,为什么他们一直用英文写信通电话,当面骗我。英出事后,他们就一直等我自杀,或去杀英。他们安排得好呢,等我死他们好过日子,直到被发现后亦如此,奈何。 烨也好心救过我几次,但到她隐情处,她和陈就盼我死。 陈在德在饭店从小青那邦(帮)我买过电击器和刀,让我去杀英儿。他们安排的(得)好呢。 如此,我只有走了。 老顾乡知道很多烨的隐情。 我的手稿照片,由老顾乡清理、保存;房子遗产归木耳;稿费、《英》书稿拍卖的钱寄北京的给老妈妈养老;书中现金老顾乡用于办后事。不要太伤心,人生如此。 老妈妈万万要保重。老顾乡多尽心了。 顾城 Gu Cheng 二 妈妈: 今天我过不得了,烨要跟别人走,木耳我也得不到。妈妈,我没法忍了,对不起。我想过回北京,但那都没法过。我死后,会有一些钱寄家里,好好过,老顾乡会回去,别省钱。 妈,我没办法,烨骗了我,她们都骗了我,还说是我不好。妈,好好的,你要能过去,我就高兴了。爹要邦(帮)老妈妈,全当我还在远方。妈,好好的,为了我最后的想念。 胖 三 老顾乡: 你要邦(帮)老妈妈,要把后事作(做)好,要安慰老妈妈,花光了钱也要邦(帮)助老妈妈,小事都别算了。 我从小对你凶,对不起。也就你不恨我,人人报复了我。 我的现金都归你,有四千元马克新币。我的房子归三木,也可卖掉。稿子都归你保管。要撑得住,利兹也会邦(帮)你。我是受不了了,他们得寸进尺。 好好的。有人问我,你就说,我是爱三木的。 弟城 四 木耳: 你将来会读这些话,是你爸爸最后写给你的。我本来想写一本书,告诉你我为什么怕你、离开你、爱你。你妈妈要和别人走,她拆了这个家,在你爸爸悔过回头的时候,她跟了别人。 木耳,我今天最后去看你,当马给你骑,我们都开心。可是我哭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你,别怪你爸爸,他爱你、你妈妈,他不能没有这个家再活下去。 木耳,好孩,你的日子长呢,留给你的屋子里有你爸爸画的画,124号。你爸爸想和你妈妈和你住在那,但你妈妈拒绝。三木,我只有死了。愿你别太像我。 爸爸顾城 附注 此四封遗书是1993年10月8日下午在出事现场被警察拾取,字迹缭乱,说明遗书是当时仓促写的。结合他遗书中所言,他是被逼上绝路的,他写遗书时还想着等会儿最后去看儿子木耳(三木Sam),并为之流泪。从遗书中还可看出,谢烨是将继续在世上的。否则顾城不会要求把照片手稿等由姐姐保管,更不用点明房子等归木耳。因为如果没有了谢烨,房子等必然是木耳的,手稿等当然由姐保管。看来事发突然,不知谢烨最后又带给他什么打击。顾城自尽前向姐姐顾乡说:“我把谢烨打了”,是有叫姐姐去救谢烨之意的。顾城离世后,谢烨被顾乡叫来的救护车又转直升飞机,越过海峡送入医院后,抢救数小时失败。顾城四封遗书于当年12月22日由新西兰警出示并当场复印送交各方,后经中国驻新使馆认证及国内公证。遗书上有陈XX及另一男子原名及身份。第一封遗书原是写给父母的家信,后划一横线,加个“姐”字,写成了遗书。 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妻子白后 是不是问吴起杀妻。 吴起杀妻指的是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后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或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 顾城为什么要砍他的妻子?为什么他要自杀? 他妻子要离开他 自杀嘛 天才总是离疯子最近的人 为什么把自己的妻子称“老婆”? 在我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这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此称呼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时,有一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花千骨中摩严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妻子 那就是哪里面所说的生死劫吧。 那种狠得人物,对爱情不专一, 只是对修道专一的人。 才会这样做的,
顾里怎么死的
好像是得了直肠癌。可能得了直肠癌要死,但是更多的则是说顾里女王要下台了,而且是唐宛如顺利登基。其实理由很简单,不能继续往下写了,因为再写下去,刺金时代的主题就要被揭开了。刺金时代的主角,至少说是女魔头要易位了,顾里女王就像Blair小姐一样从女王的宝座上摔下去,Kitty顺利登基!(烂白菜,西红柿砸上来……)好吧,开玩笑开玩笑,登基的当然不是Kitty,而是唐宛如小姐。这就是刺金时代的主题,唐宛如翻身了。其实,某四在虚铜中已经埋下了诸多伏笔,包括最后马桶中的血迹,大家仔细揣测一下就能明白。但为了不剧透,所以我在这里举两个之前在最小说连载中就比较明显的伏笔。伏笔一:南湘被警察抓,唐宛如报的警。唐宛如已经变得如此的聪明,至少不再是当初那个制造喜感的白痴,如果你们觉得这个伏笔不是很好的话,请看第二个。再看看2.0的名字吧,虚铜时代。是的,铜墙铁壁逐渐虚弱了。再看看3.0的名字吧,刺金时代,真正的金子刺入了虚铜之中。所以不难想到刺金时代的另一个惊天阴谋:唐宛如的另一半,正是2.0最后出走的简溪同学。其实这个也有伏笔。虚铜:铜,拼音首字母T,正是唐宛如的唐的拼音首字母。刺金:金,拼音首字母J,正是简溪的简的拼音首字母。一场浩瀚的阴谋即将袭来,大家拭目以待。
顾里怎么死的
精华答案 好像是得了直肠癌。可能得了直肠癌要死,但是更多的则是说顾里女王要下台了,而且是唐宛如顺利登基。其实理由很简单,不能继续往下写了,因为再写下去,刺金时代的主题就要被揭开了。刺金时代的主角,至少说是女魔头要易位了,顾里女王就像Blair小姐一样从女王的宝座上摔下去,Kitty顺利登基!(烂白菜,西红柿砸上来……)好吧,开玩笑开玩笑,登基的当然不是Kitty,而是唐宛如小姐。这就是刺金时代的主题,唐宛如翻身了。其实,某四在虚铜中已经埋下了诸多伏笔,包括最后马桶中的血迹,大家仔细揣测一下就能明白。但为了不剧透,所以我在这里举两个之前在最小说连载中就比较明显的伏笔。伏笔一:南湘被警察抓,唐宛如报的警。唐宛如已经变得如此的聪明,至少不再是当初那个制造喜感的白痴,如果你们觉得这个伏笔不是很好的话,请看第二个。再看看2.0的名字吧,虚铜时代。是的,铜墙铁壁逐渐虚弱了。再看看3.0的名字吧,刺金时代,真正的金子刺入了虚铜之中。所以不难想到刺金时代的另一个惊天阴谋:唐宛如的另一半,正是2.0最后出走的简溪同学。其实这个也有伏笔。虚铜:铜,拼音首字母T,正是唐宛如的唐的拼音首字母。刺金:金,拼音首字母J,正是简溪的简的拼音首字母。一场浩瀚的阴谋即将袭来,大家拭目以待。
诗人之殇 顾城
《顾城别恋》是由香港金港国际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爱情传记片,由陈丽英执导,冯德伦、李绮虹等主演。该片于1998年10月8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的是诗人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杀死自己的妻子后并自杀的故事。
故事情节:
1993年10月8日,顾乡接到了弟弟顾城从新西兰激流岛上打来的电话,电话里顾城只说了简单的一句话:“我把谢烨给打了”,声音悲凉而绝望。即刻意识到情况不对的顾乡马上拨通了当地急救中心的电话去救治谢烨。
当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顾城已经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其妻谢烨则倒卧在岛上的一条小径上,头部有被丈夫用斧头砍伤的痕迹。而当谢烨被拉到医院经过数小时的急救后,却仍然救治无效身亡了。
不是很了解顾城和谢烨感情生活的人可能不知,落下如此悲惨结局的两夫妻,却有着一个极其浪漫、唯美的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顾城和谢烨在1979年在一列火车上相遇,他们当时就坐在彼此的对面,谢烨不知道彼时坐在自己对面的就是当时闻名全国的诗人,而顾城那时则深深地被这名偶然间闯入自己生活的女子给吸引了。
自此顾城开始给谢烨写信,再到后来,顾城直接到了谢烨家大胆当面求爱,吃住都在谢家,直到谢烨的父母答应了两人的交往,而后两人也就开始了如梦如画般的浪漫爱情。
谢烨知书达理又吃苦耐劳,她深深地爱着顾城,顾城追随着浪漫诗性,而谢烨追随着顾城,他们到了英国,走遍了世界,最后又定居在了激流岛。
也许故事到此再没有其他变故,这个世界上将会多出一段浪漫温馨的美好爱情故事。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会如此梦幻吗?
在顾城和谢烨的爱情中,英子闯了进来,他们三人相遇在诗会上,在这场诗会上顾城代表的朦胧诗派受到了猛烈地抨击,而英子在此时站了出来,力排众议、一往无前地支持顾城谢烨夫妇,三人自此相识结下友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谢烨向英子讲述了很多顾城的故事、习惯、脾气和爱好,奈何言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在逐渐了解顾城的过程中,英子深深地爱上了顾城这个浪漫而又可爱的男人。
后英子受邀来到激流岛与顾城夫妇一同生活,在岛上的生活中,顾城逐渐爱上了英子,但谢烨却并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和抗议,三人一起开始了一段关系微妙的三角恋情。
在这段三角恋情中,三人难道真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相安无事友好共处,还是这表象之中其实隐藏了很多不为大众所知的秘密?
顾城是生活在自己理想王国中充满童真、满心纯洁的国王,他曾经说过: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人间天堂、人间的女儿国,而他就是这王国中唯一的男人。这样的说法恰好可以帮我们理解顾城、谢烨和英子三人相处的状况吧。
在随后的生活中,英子离顾城而去,谢烨则为顾城诞下一男婴:小木耳。
但是这一切对顾城来说都成了伤害,他不明白英子为什么会狠心离自己而去;他认为小木耳的到来剥夺了谢烨对他的爱,更完全打碎了他那完美女儿国的梦幻,所以顾城对小木耳的存在,竟然慢慢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为了自己深爱的男人,也为了儿子,谢烨不得不狠心把儿子寄养在当地毛利人家里。
也许诗人和人,尤其是浪漫诗人和人不是同一物类,就像诗人顾城,有的是对自己心中极致化的完美女儿国世界如孩童般的执著,但当执著坚守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一次次的碰撞,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英子崇拜顾城的才华,但她爱的生活是现实生活,是真正普通人的生活。或许可以做一下猜测:谢烨深深爱着顾城,愿意陪她颠沛流离走天涯,愿意和他一同追求诗歌,追求如同天边云彩般的浪漫。
但在谢烨心中,尤其是在小木耳出生后,作为母亲的谢烨更加向往一个温馨幸福的普通家庭了,而这一切的一切无疑和顾城的理念和追求都是相背离的,再加上顾城天性的极致浪漫、天真的执著、诗人内心的脆弱,于是悲惨的结局悄然而至。
顾城是唯美的,就像他的诗歌;但作为普通的人,除了偶尔将这种对极致美的追求作为生活的调味剂外,我更喜欢放眼于普通的生活;因为归根到底我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离不开的始终是人世间的俗务。
生活是一场现场直播的戏剧,总是会出现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感到震惊恐惧的事件。世上的幸福拥有各种不同的原因,然而很多不幸的发生却有极其类似的缘由。睁开眼睛,让光亮进来。
(文字摘自网络,图片来自于电影截图)
诗人“顾城”的死因?
顾城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自杀,用斧头砍伤其妻子后(后不治而亡),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顾城是20世纪中国的童话诗人,是任性而长不大的孩子,有着单纯的生命信仰。他沉沦在自造的幻象里,“本真童心仍是一种很宝贵的艺术精神”。在气质上更多了些“世纪末”的忧郁和偏执。顾城是活在梦里的诗人,梦离现实是远的,那正是《远和近》的质疑。诗句是淡淡的,诗意却是冷漠的。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在远近之间,他宁愿选择“云”,而不是“你”。“云”是远的近,“你”是近的远。 他有着“超越现实的异想”,努力追求一个物外的、单纯的、与世隔绝的世界。顾城对自己早就有清醒的认识,“我是个偏执的人,喜欢绝对”。最后,就是这“偏执”和“绝对”使他达到疯狂,丧失理性,在那最后的一瞬,他是一个神经质的疯狂诗人,死亡对顾城也许是最好的童心的复归。他的死之谜在他死的瞬间就消失了,后人的读解,往往只是在记忆上编织一副带血的花环。
其实我认为顾城的死是必然的,这只与他自己有关,与他人无关。
借用我初三时的语文老师曾经跟我们讲过的一篇文章:《午后的墓园》--陈蔚文 里面的一节话。
“像顾城在25岁那年4月的诗里写的:我的墓地/不需要花朵/不需要感叹或嘘唏/我只要几棵山杨树/像兄弟般/愉快地站在那里/一片风中的绿草地/在云朵和阳光中/变幻不定。
”不知道是否因为谐音,诗总是与死联结得紧密。
“诗人,这些脆弱而有着精神洁癖的人,他们很容易就遭到了世俗的损害,于是选择投向白色的死亡,像鸟儿投向天空。只有死亡,才安置得下他们海水与荒原般的情怀。
”老戴着一顶奇特而肃穆帽子的顾城,他的诗里总是提前透露了死亡的消息。在写上一首诗的同年同月,他在一首叫《最后》的诗中写道:现在,我卸下了一切/卸下了我的世界/很轻,像薄纸迭成的小船/当冥海的水波/漫上床沿/我便走了/飘向那永恒的空间。冥海的水波在37岁可悲地漫上了他的床沿。他卸下了他过于敏感的世界,沿着一柄爱与恨的锋利斧刃滑进深水。
“他的墓地有兄弟般的山杨树吗,有,也一定不是愉快的,而是悲哀地站立。它们的树根渗染了稀释不了的粘稠的血。在他墓地前,充满最多的是他本来不想要的“感叹与嘘唏”。他的儿子,那个可爱的小木耳长大了会去看他吗?”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这篇文章,陈蔚文是我的老师的一位朋友吧(好像是这样滴),我的语文老师也是位作家,不太出名。我很喜欢现代诗歌,也很喜欢顾城。回答里也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都是一些引用。。
顾城是谁?
顾城是谁?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中国当代诗人,作家顾工之子,出生于北京。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纽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993年杀妻后自杀身亡。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被称为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他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他的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主要著作 《黑眼睛》 《城》 《水银》 《顾城舒婷抒情诗选》 《五人诗选》 《顾城童话寓言诗选》 《顾城诗选》 《顾城的诗》 《顾城新诗自选集》 《顾城散文选集》 《英儿》 《顾城诗全编》 《走了一万一千里路》 《顾城文选·别有天地》 《无名小花》 《北岛顾城诗选》 朦胧诗派 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朦胧诗无疑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史上最值得关注也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开启了诗歌的多个方向,启迪了当代汉语诗歌的多种可能性,它的源头性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对于当代汉语诗歌来说,朦胧诗始终是一个强大的存在,一座含金量罕见、挖掘不尽的宝库。一般认为,朦胧诗是自1978年北岛等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当时活跃于《今天》杂志的诗人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舒婷、顾城、杨炼、江河、梁小斌、芒克等。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与思考。他们所创作出来的诗歌,与当时诗坛盛行的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些诗歌后来被统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这一概念,事实上自产生之日起就争议不断。它来自评论家章明的一篇评论的题目《令人气闷的“朦胧”》,章明认为这些诗歌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不好的影响,过于追求个人化的意象与词汇,涵义有时显得晦涩,整体意境显示某种荒诞而诡异的色彩,有时还呈现某种灰暗低沉的情绪。其实这一概括并不足以涵盖后来所说的朦胧诗的全部,而且文章里面涉及的诗人也没有一个是后来被公认为朦胧诗的代表性人物。但有趣的是,“朦胧诗”这一简单化的命名后来却成为约定俗成的名词。不过,在另外一些支援朦胧诗的评论家那儿,朦胧诗代表一种新的“崛起”,当时有三篇非常有影响的诗歌评论,后来被称为“三个崛起”,即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的《在新的崛起面前》、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先生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和当时还是吉林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这三位评论家正好老中青齐备,他们的这三篇评论,概括和总结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肯定了朦胧诗的作用和成就,可以说为朦胧诗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 朦胧诗的历史功绩及艺术成就是无法忽视的,在一篇回顾当代汉语诗歌二十多年所走过的道路的文章中,我曾这样评价朦胧诗:当代汉语诗歌最具实质性影响的努力有三次,即朦胧诗、口语化努力、叙事性的强调。其中,朦胧诗的出现使中国的新诗传统在滞缓几十年之后再次与世界接轨,并逐渐同步。它最大的贡献是唤醒了一种现代意识。一种新诗现代化的意识。确实,由于朦胧诗人大多经历了“文革”导致的精神危机,出现了类似西方“上帝死了”之后的现代主义背景,因此,朦胧诗人迅速被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所吸引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因此使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向前跳跃了好几步,并逐步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走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即使现在读起来,不少朦胧诗人的诗作仍深具魅力,比如北岛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宣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杨炼的“高原如猛虎,焚烧于激流暴跳的万物的海滨”、“或许召唤只有一声———/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静”(《诺日朗》)、舒婷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等等,当年称得上传诵一时,在当时思想解放、人性开放的启蒙思潮和时代背景下领风气之先,自然好评如潮。如今读来虽然已无当初震撼,但还是不错。有些甚至可以说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但也有些诗作,不乏概念化、简单化甚至口号化的痕迹。 朦胧诗自《今天》杂志始,当时被誉为代表性诗人的是后来被称为“朦胧诗五人”的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如今这五人各自东西,北岛仍然是重量级的,却主要改写随笔;顾城惨死异国他乡;杨炼还在到处漂泊,诗作却已很难引起兴奋;江河隐姓埋名,离群寡居,与外界很少来往;只有舒婷一人功成名就,在诗坛的影响力却与日俱下。其他当时活跃的朦胧诗人,如今更是不见踪影……诗人黄灿然说十年就能看出一个诗人是否有生命力,此言不假。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诗歌和诗人总是屈指可数的。另外一方面,却有一些当年算不上风云人物甚至还有些落寞的诗人,经过时间的淘洗,其重要性却日显突出。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诗人,作家顾工之子,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顾城于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顾城是谁,有那些经典作品? 顾城,80年代初期走上诗坛,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五人诗选》、《黑眼睛》、《墓床》和小说《英儿》等。他的成名作是发表于《星星》1980年第3期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是自杀的吗? 1993年10月8日于纽西兰所居岛涉嫌重伤其妻谢烨后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此后流言盛起,至今绵延不衰。 顾城是怎么死的 1993年10月8日在其纽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 1993年10月8日在其纽西兰激流岛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这个人...我无权评论~~ 满意请采纳 顾城 中国最具有传奇和浪漫色彩的诗人 可惜 除了写诗之外 一无是处 当他的妻子要离开他的时候 他先砍死了他的妻子 后又自杀 身边还留下6岁的男孩 叫"小木耳" 顾城1993年10月8日在纽西兰自杀,用斧头砍伤其妻子后(后不治而亡),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顾城1993年10月8日在纽西兰自杀,用斧头砍伤其妻子后(后不治而亡),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顾城是20世纪中国的童话诗人,是任性而长不大的孩子,有着单纯的生命信仰。他沉沦在自造的幻象里,“本真童心仍是一种很宝贵的艺术精神”。在气质上更多了些“世纪末”的忧郁和偏执。顾城是活在梦里的诗人,梦离现实是远的,那正是《远和近》的质疑。诗句是淡淡的,诗意却是冷漠的。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在远近之间,他宁愿选择“云”,而不是“你”。“云”是远的近,“你”是近的远。 他有着“超越现实的异想”,努力追求一个物外的、单纯的、与世隔绝的世界。顾城对自己早就有清醒的认识,“我是个偏执的人,喜欢绝对”。最后,就是这“偏执”和“绝对”使他达到疯狂,丧失理性,在那最后的一瞬,他是一个神经质的疯狂诗人,死亡对顾城也许是最好的童心的复归。他的死之谜在他死的瞬间就消失了,后人的读解,往往只是在记忆上编织一副带血的花环。 维基百科: 顾城 ,(出生于1956年——死于1993年10月8日)中国当代诗人,出生于北京。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纽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993年杀妻后自杀身亡。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被称为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他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他的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是个怎样的人? 诗人,去了澳洲激流岛定居,在那里从事中文研究。后来因为感情的原因杀妻自弑。最著名的诗句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一个有争议的,但也是很有才华的人物。
请问顾城是怎样死的?遗言是什么?
所有的诗人中,我最喜欢的是顾城。我甚至常常认为,他是我生命中唯一的,走的最近的朋友。我喜欢他的诗歌,超过了所有现代其他诗人所写的总和。没事的时候,我常会在网上看看有关他的文章,我想了解他的一切,也很想还原当年悲剧发生的真相,看的越多,我越相信,谢晔的死并非顾城的本意,也并非很多人说的,这是必然的,一切只是一场意外。他们发生了争吵,冲突,激动的顾城用斧头误伤了谢晔,吓坏了,跑了,然后自杀了,一切就是这样。我甚至能想像出当时的情景,他们冲突发生的起因,想像出谢晔说的刺激他的话。谢晔已经决定了离开顾城,顾城知道,但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没有了英儿,他可以活下去,可是没有了谢晔,他只能死去,谢晔以其说是他的妻子,更不如说是他的第二个母亲,他精神上唯一可依赖的东西。我想顾城一定哀求过谢晔,谢晔也可怜过他,毕竟十年的夫妻,她比谁都了解他,他知道他是个有大人身体的孩子,但是,一切的所发生的事情,又让她如此的伤心,她能接受英儿在顾城的身边,可她无法接受的是顾城在《英儿》中所写的东西,这是她让顾城写的,到头来却彻底的伤透了自己的心。顾城始终是爱谢晔的,对于英儿,也是的爱的,只是前者更多的是在精神上,而后者,更多的在身体上。谢晔在顾城伤透她的心之后,想的只是离开,她已经不再对这个曾经让她快乐的男人还有感觉。英儿呢,只是个年轻的女孩儿,有很多浪漫的想法,可最终还是会被女人的实际所左右,她也许也爱过顾城,但她那一类型的女孩,爱情在一些时候,是随时可以放弃的,这也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其实,很多时候,对于很多人,爱情并不会比生活中其他的一些事情要高贵些,所以,有很多人因为金钱前途放弃了爱情,有很多人因为世俗的议论放弃了爱情,有很多人,因为很多理由,放弃了爱情,甚至在特别的时期,爱情还比不上一颗白菜,男女都有这样的,只是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容易放弃些。顾城在谢晔的允许甚至帮助下,构建了一个自己的童话世界,在这里,除了爱什么也没有,可是,英儿和谢晔都是无法忍受这个童话世界的,英儿毁了这世界,谢晔,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毁了,她只能选择离开,于是,顾城的童话世界彻底就这样被毁了,所有的爱的都消失了,仿佛一切都是谎言。我想,如果没有这场意外,谢晔会带着木耳离开顾城的,而顾城,肯定会自杀的,,谢晔的一生,终究会为此自责不已,即便她已不再爱那个人。执此顾城、谢烨十周年的日子,我们读到了英儿的大量文字,对比真相,我们方才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女人的无耻与谎言的“绚烂”。还事实以真相、还丑恶以原形,是人世间必然会有人做的事情。该篇文章曾被多个媒体扣压近十年,后偶然收入于《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顾乡著�6�1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现将此文公示于网上,请人们看看天上人间的丑恶,终止到李英为止究竟还有没有底限!
——三位“不平则鸣者”
人间可以有这样的爱情吗
——兼评李英的谎言与《命运的劫难》
赵长生 云龙 郑邵延
顾城、谢烨的悲剧事件,举世震惊。当事
人之一李英(笔名麦琪,即《英儿》一书中的
英儿原型),沉默半年后,突然撰文《命运的劫
难》(载于《文汇报》1994年4月21日),内容
令人愕然。
——笔者
有人说,爱情足以照亮生命。
有人说,生命可以照亮爱情。
爱情,曾是顾城、谢烨的第二太阳。爱情,曾使两个相似而又一见钟情的生命拥有共同的情趣、追求、创造和无限美好的感觉。曾几何时,这对年轻而清贫的夫妻,相濡以沫在爱情的富有里,有口皆碑。谁都知道,顾城离开谢烨片刻,会六神无主。谁都知道,谢烨有一句话:只要顾城在唱,我心里就有歌。顾城喜欢唱歌。谢烨曾经在歌声中泣不成声,对友人说:这样的生活真好。我真怕呀,有一天我失去了顾城怎么办?我不知道那样了我该怎样生活下去……
不幸的妻子不幸言中了一场真正不幸的劫难!
一九八六年,夏,李英(麦琪)出现了。
李英绝非如自撰文章《命运的劫难》(载于《文汇报》1994年4月21日)中所称:爱上顾城“是一九九一年十月,我来岛上一年以后了”;而是“我其实第一眼看见顾城,就知道这是我的命,我躲不开的”(引自《顾城绝命之谜》第65页,作者文昕系《英儿》一书中的原晓南)进而无视顾、谢的相亲相爱,不顾劝阻,径直闯入这个家庭。请看今年3月出版的该书是怎样记述的吧(删节处系笔者从略):
就在那一天(即顾、谢出国前夕。笔者注),咪(即李英。笔者注)哭着告诉我,她爱上了顾城,顾城也爱她!我说:“咪你别胡来,还有雷呢!……雷(即谢烨,笔者注)是那么好,她和顾城是那么和谐,你代替不了她,你不用试。” ……虽然我还像爱妹妹一样地爱她,但我不能再忽视她,忽视她那部分丰厚的精神。然而,我毕竟和雷是最好的朋友,正因为如此,我一定要极力地劝阻英儿……然而不可能了,因为英儿一边哭一边告诉我,她和顾城之间,把什么话都说明白了。我于惊愕之中还心存侥幸,我说:“咪,你千万可别让雷知道,雷那么爱顾城……她要是知道了这一切,我不知道她得有多痛苦……咱们得考虑别人,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咪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流泪:“文昕你别说了,什么都晚了,我和顾城是当着雷的面说的。”“你怎么会呢?!你疯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再不说就见不到了,一下子就说了……”“那雷呢?”“她就坐在那儿,什么话都不说,她一直在看手中的一本杂志。我当时和顾城面对面地说着话,把她几乎给忘了。我后来才想起,她在那种时候,怎么有心思看杂志呢?可是她跟什么事儿都没有一样,一直在看杂志。”我的心一下子凉到了底……我说:“你和顾城都 当着雷说什么了?”“什么都说了,想什么说什么。后来顾城还说了那么一句:你和我天生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太像了。雷不一样,雷是我造就的。”
(引自该书第65页至67页)
显而易见,李英说谎了,自欺欺人。
有人可以永远欺骗一些人,也可以一时欺骗所有的人,但是,没有人可以永远欺骗所有人,因为,一切声音中,最强大也最虚弱的,正是谎言。谎言可以散漫开去,历久而经远。然而,没有一个谎言最终不碎在谎言里。今天,逝者已矣,死无对证了。李英大概以为,有机可乘,这样可以洗清自己横刀夺爱的污迹;可以逃避导致一个家庭毁灭的责任;可以背对道德法庭的庄严审判,变被告为原告;可以在两个人丧生、一个五岁孩子沦为孤儿、四个老人在泪水中苦度残年后,自己依然不失“人和诗都很清纯”。错了,李英低估了活着的见证人们,低估了知情者诚实的声音:
“李英至少撒了一个谎,她说去之前不知道顾城对她是这样的想法,谁都知道,她就是奔人家家庭去的。”一个知情人说。
“李英早就爱顾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李英撒了一个谎,她这样撒谎太危险了。”还有一个知情人说。
笔者还电话采访了《顾城绝命之谜》的作者文昕。文昕说:
英儿的文章,我不敢读第二遍,很痛心。她怎么可以这么写呢?顾城和谢烨死了以后,她给我的信中一直说她爱顾城,也给顾城姐姐顾乡写过这样的信,还说要为顾城去死。我们都吓坏了,爱护她,劝说她,让她平静下来。顾乡亲眼看见英儿为顾城的死哭得瞳孔都放大了,看见她对空气(顾城)说话,说:“你现在知道我是真心爱你了。”可是,她竟然在《文汇报》上登文章,说自己出国前爱的是另一个男人,怎么可以这么写呢……当年,她当着谢烨的面,表达了她对顾城的爱慕之情,她曾向我哭诉过对顾城绝望的爱,她那失魂落魄的样子如今还历历在目。读她的文章,真让我震惊和痛心,她原本不该这样背离事实。这个悲剧已经够惨的了,她怎么可以落井下石呢?她知道这个好端端家庭的毁灭是怎样到来的。我们曾经是那么好的朋友,像亲姐妹一样,我多宠她呀。可是,我不认得她了,我一看她的文章就真的惊呆了。我不知道英儿是怎么了?她哪里来的自信和力量,把她自己也不相信的话说得这样振振有词。她以此“成名”有什么意义呢?一本《英儿》、两条性命铺成的血路,她竟忍心走下去,真让我为她担心。她怎么可以这样不计后果呢?
尽管顾、谢已撒手尘寰,死无对证,但是,两人生前合著的《英儿》一书,毕竟留下了遗言(顾城曾多次讲,《英儿》一书是最真实的记实):
在告别的最后一刹那,确定了他们的恋情。
其实,亲笔证实自己谎言的,下是李英自己。
李英曾有一封写给挚友文昕的信,文昕摘编在自己的著作里,据说只是意在使关心李英命运的人们释然。然而,大概谁也没有料到,该信以后竟成了李英谎言的实证:
命里你是我姐姐的,是你带了我去看顾城,但不怨你,是命呀,遇上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开始了,好多次想试着躲开那命,想活成咪咪,都没用都没成(引自《顾城绝命之谜》第180页)。
连最麻木的心灵,也有珍惜爱情的记忆,而李英何以如此健忘?曾经是李英生命的东西,如今在人生的重量,竟不及谎言印有报纸上的轻痕。请人们读下去看看谎言可以有怎样的绚丽!李英说,当时自己爱上的是另一个叫刘湛秋的男人——“和他在晚会上跳舞的时候,我感到音乐如水在夜色里轻轻响起来,那个夜是轻盈的,柔和的,快乐的……第一次,我觉出生活本身有一种轻松和快活,有一种自在和洒脱,是从刘湛秋身上感到的……也许从那个时候起,爱情就已经有我心里萌发了。不是从灵魂的渗透里,而是从血液里流出来的一种感觉,一种无法克制地想接近什么的感觉。”进而,李英又说到顾、谢出国以后的通信:“每一次回信,我都是这样开头的:顾城和谢烨,你们好!我以为这是很清楚的界限。我以为我已经充分表达了我灵魂深处的信仰和尊重。可是,这一次,我又错了。”于是,李英满怀幽愤地喊道:“命运居然开了一个如此残酷的玩笑”,“我相信,命运是在往死里杀我!“
一个是初涉诗坛、正在谋求职业的女人。
一个是有家有室、手中小有实权的长者。
一个是青春年少、深爱妻子的有为诗人。
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笔者无意妄加评说。但是,每逢夜阑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李英不妨“吾日三省吾身“,不妨扪心自问:是谁残酷?是谁在劫难?是谁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是谁为了一个谎言逼真,便推出了一车谎言?如果说这就是爱情,那么,人间怎么可以有这样的爱情?如果说爱情是人生最不卑劣的行为,那么,今天昭示给人们的是什么?如果说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那么你的爱情又是一种怎样的游戏?如果说爱情照亮过无数生命苦难的极地,是灵魂的精华,比宗教更为神圣,可以使人崇高,那么,此刻又何以使人这般不忍目睹?连自己生命中最真实、最令人心动的那一刻,都要裹上谎言,那么,人们以后可以相信说谎者什么?编造谎言,不仅仅是一种掩饰不良行为的精神自戕现象,更是对人类社会健康的伤害。请问,你当着视丈夫生命为生命的谢烨,向顾城表达爱情时,想过另一颗心有着怎样的绝望、痛苦、难堪和破碎吗?你的侵入,造成谢烨作为一个女人最本质的失去,却又载文称谢烨是你“唯一的亲人和朋友”(见《命运的劫难一文》,你不觉得自己虚伪得有几分可怕吗?你获得顾城的痴情和整个生命的投入时,又和别的情人难舍难分,有过一闪念的内疚吗?一对极具天赋的夫妻,连同他们可能留给世界的艺术与精神再创造一并毁灭后,你有过良心的自责吗?你此刻公开和刘湛秋的恋情时,想过置今天的丈夫约翰(英国人)于何地吗?你说:“我才不忏悔呢,我不欠顾城的,也不欠雷的,我也不欠我自己的”(引自《顾城绝命之谜》第187页李英给文昕的信)。读之,笔者久久愕然。
李英在《命运的劫难》一文中继续写道:
这就是顾城疯狂的初夜,是我被强暴的初夜。我觉得自己的身体像螺旋一样地被拧在黑夜的盒子里,无声无息地死了。那个我独自一人的漫漫长夜呵,只有星星近得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到……上天,有什么东西突然碎了,在我和顾城之间,有什么东西突然从天上摔到了地(有多大可能性。
莫说说谎言可以得到的,只能是人们难再信任。
莫说中外古今称热恋情人的“初夜”是遭受“强暴”堪称罕见。
——那么,请人们阅读一下被李英称为“永远说实话”(引自《命运的劫难》)的顾城和“唯一的亲人和朋友”的谢烨,在两人合著的《英儿》一书中,对此有着怎样的记实:
她第一次那么温和地看我,是在山顶小屋,眼里燃着烛火,她找到了她的浪漫气氛,微觉……
顾城为什么会恨谢烨
1993年10月8日,多家媒体报道,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上,重伤了妻子谢烨后,留下四封遗书,用一根金属芯的电线把自己套在树上自杀了。谢烨在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后,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于当天晚上不治身亡。这条新闻无疑在25年前的文学界,投下了一颗炸弹,引发震动。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疑问:顾城和谢烨曾是人人羡煞的神仙眷侣,他们是如此的相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上演?作为“童话诗人”的顾城,为什么却成了“杀人魔头”?1979年7月,顾城乘火车从上海到北京。当顾城第一次看到谢烨后,觉得整个车厢都在闪着金光,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急切地对同行的朋友说:“我仿佛看到了天使降临身边,这个女孩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为了引起谢烨的注意,顾城故意在谢烨的面前大声说话,还上前搭讪,想给谢烨画像,但被谢烨婉言拒绝了。但顾城还是趁此机会得知了谢烨的住址。在顾城的不懈努力下,两人最终还是比翼双飞,恩爱有加,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这段时间,夫妻二人到过英国,游历欧洲,走遍世界。无数个夕阳西下中,他们牵手黄昏后;无数个微雨清晨里,他们漫步林荫间。正所谓“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爱无尽处”。
顾城为什么会恨谢烨
顾城为什么会恨谢烨?提起顾城的名字,想必没有文青不知道。他作为朦胧派的代表人物,写出了非常多的代表作品,作为成名较早的诗人,在那个诗歌的黄金时期,是被当作“明星”一样崇拜的。然而,一个再有才华的人,如果人格不健全,任何人和他都建立不起健康的亲密关系,谢烨是一个善于舍己为人的女孩,只是,她在面对丈夫出轨这件事上,她纵容了丈夫和第三者,以至于善良反被善良误。一、绿皮火车初相遇,一见顾城误终生1958年,谢烨出生于上海,原生家庭属于小康家庭,父亲在博物馆上班,母亲是一个护士,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也过得其乐融融。不得不说,有的人天生都是付出型人格,喜欢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而有的人天生就是自私型人格,喜欢牺牲别人成全自己。谢烨,天生就是一个付出型人格,她的付出型人格已经有些极端了,所以,后来的人称她为“圣母”。小时候,因为她父亲的原因,同学们都升了少先队员她升不了少先队员,她在班里是一个异类,父亲向她道歉时,她说:“没关系,我受的苦远远没有你多。”谢烨还有一个弟弟,由于父母要工作,照顾弟弟的重担就落到了她的头上,她牺牲自己读书的时间来照顾弟弟,就连同学给谢烨的零食,谢烨都要带回家给弟弟吃,对于这些,她毫无怨言,觉得很开心。谢烨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由于父母是知识分子,她自己也特别喜欢读书,在上个世纪的后半个世纪,是诗歌的黄金时期,谢烨也写诗,还发表了一些,是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谢烨一路按部就班地读书、工作、写作,虽然出落得亭亭玉立,但二十来岁的她依然还没有谈过恋爱,直到1979年,在火车上遇到顾城。在喧哗的火车站上,谢烨和自己的母亲、哥哥正说着话,一边说话一边笑,笑起来整个世界的花儿都开了,那种青春欢畅的情绪,感染了周围的陌生人,顾城便是其中一人。顾城静静地看着她,顾城不仅写诗还画画,他画了谢烨身边的每一个人,有老人、小孩和化工厂青年,但他没有画谢烨,因为他没有想好该怎么表达。火车路过南京站的时候,谢烨把座位让给了别人,她站到了顾城的身边,顾城觉得谢烨太亮眼了,让自己无法停留。他鼓足了勇气去和谢烨搭讪,谢烨见他手中的画板,以为他也是一个文艺男青年,于是和他交谈起来。两人谈了很多,顾城对诗歌、哲学和艺术的理解让谢烨仰慕,她感觉自己在人世间独行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找到顾城。后来,她回忆道:“那次在火车上,我们就坐得这么近,甚至更近些,周围的人都累了,睡去,东倒西歪。只有我们好好坐着,我们有许多时刻可以相遇,然而,这是最好的时刻。”火车到站之后,顾城将自己的地址抄给了谢烨,并且还对谢烨说:“你一定要来找我。”谢烨的爸爸对谢烨说:“多半是一个骗子。”如今回想起谢烨父亲的话,一语成谶。二、天才诗人与众不同的成长史顾城,1956年9月24日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一个木匠兼诗人,从小,父亲就喜欢看书、写诗和作画。顾城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一种“艺术家”人格的特质,小时候的他喜欢一个人看蚂蚁和树,不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而很小的时候,他就显现出了写诗天赋:“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从小,父亲就给他念童话,
顾城是怎么死的?
1993年10月8日,多家媒体报道,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上,重伤了妻子谢烨后,留下四封遗书,用一根金属芯的电线把自己套在树上自杀了。谢烨在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后,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于当天晚上不治身亡。这条新闻无疑在25年前的文学界,投下了一颗炸弹,引发震动。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疑问:顾城和谢烨曾是人人羡煞的神仙眷侣,他们是如此的相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上演?作为“童话诗人”的顾城,为什么却成了“杀人魔头”?1979年7月,顾城乘火车从上海到北京。当顾城第一次看到谢烨后,觉得整个车厢都在闪着金光,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急切地对同行的朋友说:“我仿佛看到了天使降临身边,这个女孩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为了引起谢烨的注意,顾城故意在谢烨的面前大声说话,还上前搭讪,想给谢烨画像,但被谢烨婉言拒绝了。但顾城还是趁此机会得知了谢烨的住址。在顾城的不懈努力下,两人最终还是比翼双飞,恩爱有加,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这段时间,夫妻二人到过英国,游历欧洲,走遍世界。无数个夕阳西下中,他们牵手黄昏后;无数个微雨清晨里,他们漫步林荫间。正所谓“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爱无尽处”。
顾城为什么要杀妻后自杀
顾城死后,关于他杀妻并自杀的原因有很多种解读:
1、按照顾城在自己的遗著《英儿》一书的内容,人们猜测顾城最后的疯狂是因为一个追逐利益的女人伤害了他,导致他的崩溃,这个女人在顾城的书中被称为“英儿”,真名李英,曾经是《诗刊》社的编辑,笔名麦琪,麦琪在顾城死后,明确表示,反对顾城在遗著中给她贴上的标签;
2、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顾城的人生态度像他的诗歌一样极具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等,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顾城宣示自己爱全人类,但是他不爱身边的人。
顾城为什么要杀妻后自杀
顾城为什么要杀妻后自杀
顾城死后,关于他杀妻并自杀的原因有很多种解读。香港拍过一部电影,叫做《顾城别恋》,由冯德伦饰演顾城。反响一般,知道的人不多。按照顾城在自己的遗著《英儿》一书的内容,人们猜测顾城最后的疯狂是因为一个追逐利益的女人伤害了他,导致他的崩溃。这个女人在顾城的书中被称为“英儿”,真名李英,曾经是《诗刊》社的编辑,笔名麦琪,现在还经常发表作品。麦琪在顾城死后,明确表示,反对顾城在遗著中给她贴上的标签。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一个人来说,顾城的人生态度像他的诗歌一样极具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极端空想的自由主义,极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顾城宣示自己爱全人类,但是他不爱身边的人。顾城的妻子在去纽西兰之前就有过一次怀孕,顾城没有像其他丈夫那样,对自己的骨肉充满期望和好奇,而是在整整一个星期里,向妻子抱怨说,这个孩子会把他逼疯。妻子不得不独自去做人工流产。到了纽西兰后,妻子第二次怀孕,顾城故伎重演。但是妻子认为自己年纪已过30,再不生育就晚了,便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打胎的时间,终于将孩子生了下来。是一个男孩。顾城说,妻子是一个狡猾的骗子,儿子是他童话城堡里的毒菌,他的世界里,不允许有第二个男人。顾城对妻子说:儿子不像你,也不像我,这样很好,感觉我不会同他有什么关系。顾城有了孩子后,他认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影响了妻子对他的关爱,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幼稚、可怜的谢烨不得不把孩子送(或者是寄养?)给了纽西兰土著毛利人。但是,顾城的妻子之所以把儿子交给别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顾城对儿子的厌恶甚至发展到生理反应的级别,他会突然向儿子施暴,将儿子从沙发上踢下来,然后自己倒地,肌肉痉挛。顾城的妻子无法判定顾城是否故意装病,但是,为了她所爱的两个男人都好,这个女人不得不把这两个男人分开,同时也将他自己与儿子分开。在顾城那里,谢烨只能是一个妻子,而不能是一个母亲。顾城社会生活能力极差,尤其是到了国外,离开了妻子几乎无法生存于社会。
顾城杀妻是怎样一回事
顾城和谢烨原本是非常相爱的,顾城爱谢烨好像爱一个女神一样。但后来很不幸地,英儿介入了他们的感情。 顾城和英儿,谢烨在一个诗会认识。诗会上朦胧诗被砸得很厉害,但当时英儿立挺顾城。顾城和谢烨很感激,大家关系很好。 谢烨对于顾城很骄傲,对英儿讲了关于顾城的很多事,顾城的脾气,爱好等等。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英儿都记住了,而且对顾城投其所好,后来顾城对英儿说:我们两个是天生一样的,而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这话谢烨也听见了,她表面上没反映,但心肯定给伤透了。 为了追求他的自由王国,顾城和谢烨去了激流岛。这时候英儿已经和刘湛秋在一起了。却同时和顾城保持着联络。奇怪的是谢烨并没有阻拦,而且在一旁促成这件事。 刘湛秋也知道英儿此去投奔的是顾城,但他并没想过英儿会成为顾城的情人。原因之一是他很自信,觉得顾城一个毛头小伙子怎么能和他比?原因之二是他相信顾城的人品,不可能趁人之危。 抛开知识分子,罗曼蒂克,这三个人的关系和现实中的凡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走极端了吧.顾城也许"浪漫"地想像世外桃源,但是英儿和谢烨却都是很现实的. 曾经有人问英儿为什么离开了,谢烨回答: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对于顾城来说,他认为他和英儿的感情仅限于精神层面。他在岛上等著英儿和他一起建立一个精神家园。没有想到,来到他面前的竟然是个物质女孩。 英儿和顾城情人关系的开始,英儿采取了主动。据谢烨回忆,洗澡的时候英儿指定让顾城送毛巾。顾城不敢送让谢烨送。谢烨就笑着说人家让你送你就去送呗。英儿的意思,在这里可想而知。后来她居然说她的初次是顾城 *** ,实在是刘湛秋也不能相信的弥天大谎。 顾城和英儿在一起之后,被英儿吸引。至于被吸引原因,可以参看《英儿》。其实顾城在性方面是很胆怯的。(同时可以证明顾城 *** 英儿不可能)。顾城和谢烨在这方面也并不和谐。谢烨在性方面态度也比较排斥。所以也许是英儿在这方面给了他惊喜。 谢烨和顾城的孩子小木耳被送了人。因为顾城觉得木耳是个男孩,不能进入他幻想的女儿国。而且小孩子的哭叫让他无法工作,他不喜欢这个孩子。 但后来顾城给木耳的文章中,说他会在没人看见的时候偷偷对木耳好。他没有办法解决人伦亲情和他幻想的王国的矛盾。 谢烨带顾城去了德国,期间英儿跟着一个叫老头的跑了,还结了婚。这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完全为了绿卡。顾城特别痛苦。这个时候,谢烨和一个叫大鱼的德国朋友(也是中国人)给顾城出主意,让顾城把英儿杀死,然后自杀。同时谢烨和大鱼还帮顾城买凶器。顾城很感激他们。 为了报答谢烨,顾城想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叫《英儿》。书主要是突出谢烨的高贵和容忍。在书完成后,顾城打算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顾城自己洋洋得意地说:我如果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书肯定可以热卖。他想通过这本书给谢烨留一笔钱 后来书写完了,但并不是谢烨想要的样子,谢烨觉得里面的英儿被美化了。所以很不高兴。更可怕的是,书写完了,顾城竟然不想自杀了。 据顾城自己说,有天晚上,他看到了在月光下的小木耳。顿时心里明亮了。他决定放弃自己的理想王国,接回小木耳,过正常人的日子。他对小木耳说“我要你带我回家”。 他激动地把她的心情告诉谢烨,但谢烨却冷冷地说:一切都已经晚了。 谢烨已经受够了顾城,她决定接受德国那个叫大鱼的朋友。本来计划等顾城自杀后,大鱼也和他老婆离婚,她们一起生活。但如果顾城不死,这个计划就被破坏了。
顾城的遗书
一 爸妈—姐:
人间的事总是多变的,关键是心地坦然。这岛极美,粉花碧木,想想你们要身体好,来一次多好呵。我一直在忙......
顾城死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杀死自己妻子?要详细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中国以前一个有点名气,但名气不算太大的“职业”诗人,名叫顾工。据说顾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艺术天才,12岁时就接过了父亲的传承,开始写现代诗,并且很快超越了他的父亲。对此,顾工从来没有表示异议,甚至很开心。 改革开放之后,现代诗如同一声号角,一面旗帜,成为当年无数中国年轻人的精神食粮。北岛、舒婷、顾城成为领导中国现代诗歌的标志性人物。三人之中,顾城最年轻,他的名句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其他还有:“人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等。 中国现代诗歌之所以获得“朦胧诗”的称号,与顾城有很大关系。当年,一篇评论文章针对顾城的一首诗指出:太朦胧,看不懂。引起广泛的争论,“朦胧诗”这个名词由此确立。顾城的诗很有特色,也比较容易辨认。由于他的诗中有很多超现实的想象,顾城个人也获得了一个“童话诗人”的桂冠。在我的印象中,古往今来中国写诗的人中,顾城是唯一获得这个称号的人。 1988年,当时在中国如日中天的顾城远赴纽西兰,与妻子谢烨(当年顾城的狂热崇拜者之一)定居于激流岛,并生下一个孩子。1993年10月8日,顾城在激流岛上自己的住所,用斧头砍死了妻子,然后自杀。终年37岁。顾城定居纽西兰后,他的标志性特征就是永远戴一顶高高的、纽西兰羊毛编织的翻边厨师帽。这也成为他留给后世最重要的个人形象。 顾城死后,关于他杀妻并自杀的原因有很多种解读。香港拍过一部电影,叫做《顾城别恋》,由冯德伦饰演顾城。反响一般,知道的人不多。按照顾城在自己的遗著《英儿》一书的内容,人们猜测顾城最后的疯狂是因为一个追逐利益的女人伤害了他,导致他的崩溃。这个女人在顾城的书中被称为“英儿”,真名李英,曾经是《诗刊》社的编辑,笔名麦琪,现在还经常发表作品。麦琪在顾城死后,明确表示,反对顾城在遗著中给她贴上的标签。 我认为,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一个人来说,顾城的人生态度像他的诗歌一样极具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极端空想的自由主义,极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 顾城宣示自己爱全人类,但是他不爱身边的人。顾城的妻子在去纽西兰之前就有过一次怀孕,顾城没有像其他丈夫那样,对自己的骨肉充满期望和好奇,而是在整整一个星期里,向妻子抱怨说,这个孩子会把他逼疯。妻子不得不独自去做人工流产。到了纽西兰后,妻子第二次怀孕,顾城故伎重演。但是妻子认为自己年纪已过30,再不生育就晚了,便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打胎的时间,终于将孩子生了下来。是一个男孩。顾城说,妻子是一个狡猾的骗子,儿子是他童话城堡里的毒菌,他的世界里,不允许有第二个男人。顾城甚至没有抱过一次自己的儿子。他对妻子说:儿子不像你,也不像我,这样很好,感觉我不会同他有什么关系。 顾城有了孩子后,他认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影响了妻子对他的关爱,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幼稚、可怜的谢烨不得不把孩子送(或者是寄养?)给了纽西兰土著毛利人。但是,顾城的妻子之所以把儿子交给别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顾城对儿子的厌恶甚至发展到生理反应的级别,他会突然向儿子施暴,将儿子从沙发上踢下来,然后自己倒地,肌肉痉挛。顾城的妻子无法判定顾城是否故意装病,但是,为了她所爱的两个男人都好,这个女人不得不把这两个男人分开,同时也将他自己与儿子分开。在顾城那里,谢烨只能是一个妻子,而不能是一个母亲。 顾城与他的妻子在一起,开始的时候是要享受被......
顾城为什么杀死妻子
顾城在火车上认识的谢烨,谢烨的开朗和八面玲珑与顾城的内向和自说自话形成了天与地的对比。顾城对谢烨的爱是一种对母性的崇拜。认识谢烨后,他可以真正的专心写诗,不用他自己操烦任何的俗务,他与人谈话聊天碰到尴尬谢烨帮他圆场;他开会出行谢烨帮他收拾打理;他去国外演讲谢烨做他的翻译;德国大学聘他做老师,他的条件只有一个:要谢烨随行,不能满足此条件,他便放弃。他面对谢烨完全就是一个孩子在面对他的母亲,他的秘密可以瞒天过海,但他对谢烨会毫无保留。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古灵精怪的英儿,他觉得自己爱上了这个女孩,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诉谢烨,并询问她的意见。就像一个孩子在询问他的母亲:我遇到一个女孩,我爱上她了,我该怎么办?一个是被宠坏的孩子,一个是贤惠操劳的母亲——可惜的是,他们都在犯错,都将自己在面对对方时的身份搞错了十万八千里。任性的孩子询问贤淑的母亲,他该如何面对这桩感情,贤淑的母亲当然是鼓励自己的孩子去爱啊!是的,谢烨,当初就是这么鼓励顾城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回事!表面大度的谢烨骗不了自己的内心,他看到热恋中的顾城和李英,自己的心在滴血,心痛啊!但她是母亲,他是孩子,母亲是不能将自己的心痛告诉孩子的。顾城就是这样肆无忌惮的当着谢烨的面在跟另一个女子热恋着。起初是爱的冲动在作用,但是到后来,这天真无邪的英儿,在内心是有大文章要做的,这是另一个话题。被折腾到精疲力竭的谢烨,好不容易跟着顾城到了激流岛上面去居住,过上了世外桃源的日子。这个时候,英儿又出现了,英儿求谢烨帮忙办理签证,理由是要去国外念书。谢烨居然答应了,还忙前忙后,她要保持她的大度。上岛后,顾城和英儿继续他们的感情,谢烨还在勉强扮演他的母亲角色。中间他们就英儿的事做过协商,可顾城的心已经在英儿那里了。谢烨的心碎了。英儿在跟顾城在一起的时候,还在想着她的后路。上岛后不久,英儿的后路就出现了,一个外国男人,这个男人可以帮助英儿满足一些当时她的愿望。顾城发现后有点歇斯底里,返回头来投入了谢烨的怀抱,谢烨作为报复,跟另一个男人开始了关系,并且常常当着顾城的面。顾城的歇斯底里变成了无边的绝望,他要谢烨答应,将他们的这些事写一本小说记下来,然后就去死,谢烨呢,也答应。小说(《英儿》)写完后,顾城去找谢烨,想要对自己留在人世做最后一点挣扎,无边无际的绝望和恨,让谢烨变得异常冷血,他要成全顾城的死!顾城回家后拿了东西就要去杀死谢烨,将谢烨打了之后,他告诉了自己的姐姐(打电话?),顾乡到现场的时候,顾城也已自尽
顾城为什么杀掉自己的妻子?
我认为,后期性格变态所致。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一个人来说,顾城的人生态度像他的诗歌一样极具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极端空想的自由主义,极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
顾城宣示自己爱全人类,但是他不爱身边的人。顾城的妻子在去纽西兰之前就有过一次怀孕,顾城没有像其他丈夫那样,对自己的骨肉充满期望和好奇,而是在整整一个星期里,向妻子抱怨说,这个孩子会把他逼疯。妻子不得不独自去做人工流产。到了纽西兰后,妻子第二次怀孕,顾城故伎重演。但是妻子认为自己年纪已过30,再不生育就晚了,便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打胎的时间,终于将孩子生了下来。是一个男孩。顾城说,妻子是一个狡猾的骗子,儿子是他童话城堡里的毒菌,他的世界里,不允许有第二个男人。顾城甚至没有抱过一次自己的儿子。他对妻子说:儿子不像你,也不像我,这样很好,感觉我不会同他有什么关系。
顾城有了孩子后,他认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影响了妻子对他的关爱,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幼稚、可怜的谢烨不得不把孩子送(或者是寄养?)给了纽西兰土著毛利人。但是,顾城的妻子之所以把儿子交给别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顾城对儿子的厌恶甚至发展到生理反应的级别,他会突然向儿子施暴,将儿子从沙发上踢下来,然后自己倒地,肌肉痉挛。顾城的妻子无法判定顾城是否故意装病,但是,为了她所爱的两个男人都好,这个女人不得不把这两个男人分开,同时也将他自己与儿子分开。在顾城那里,谢烨只能是一个妻子,而不能是一个母亲。
顾城与他的妻子在一起,开始的时候是要享受被无限崇拜的感觉,后来是因为,顾城社会生活能力极差,尤其是到了国外,离开了妻子几乎无法生存于社会。妻子谢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的全职保姆兼全职助理。
顾城所谓自己内心的爱,太过理想化,其实是他内心残忍的另一个极端的表现。我始终认为,不爱孩子的人是缺乏爱心的,如果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爱,那么,他所标榜的爱,一定是假的。人不是神,不可能把人的天性与所谓的天职彻底割裂开。顾城理想中对全世界、全人类的爱,其实只是爱他自己。因为,他认为他自己就是全世界,就是全人类。当这种爱无法实现的时候,它的另一个极端便跳了出来,那就是顾城个性中的残忍。
顾城定居纽西兰激流岛后,也许是因为收入微薄,要贴补家用,也许是因为要享受田园生活,顾城在自家房子旁边圈了一块地,养了几百只鸡。有一次,不知哪里来的一条狗,咬死了顾城的两只鸡。为了报复,顾城在鸡舍周围布下了钉子,但他还是觉得不过瘾,最终布下了老鼠药。当妻子说他此举太过分的时候,顾城说他妻子是假善良。最终,狗是不是被毒死不知道,周围居民家的猫却真的被毒死了。顾城没有承认是他干的。
其实,对于常人来说,处理方式很简单,比如把这些鸡卖掉,或者分送给周围的居民。也许是因为顾城的清高使他不屑于为几个臭钱,自掉身价地去买鸡;也许是因为顾城的傲慢使他不可能赔著笑脸向邻居们说一声抱歉,总之,他以一种令全体社群居民瞠目结舌的方式处理掉了他的那些鸡。
这件事情后,顾城对他的妻子说:全世界都在欺负我。而且,为了发泄,顾城还到山坡上随意挥砍大树。他妻子说,顾城整整砍了一个星期。这个细节让我再次坚信我对顾城人性的判断:在他童话诗人的外表下,掩盖的是一个残忍的内心,一颗充满报复欲望的心。
在顾城居住的社群,居民们都认为顾城是一个怪人,甚至可能是疯子,如果不是他的妻子谢烨极力在邻居之间化解、调和,我真不知道顾城能否在社群......
诗人顾城为什么要杀妻和自杀
这个谁也解释不清楚,只有他自己明白。
顾城为什么杀死妻子
对于顾城杀妻自尽,到到底应该看作诗人用后现代手法创作的“行为艺术”还是毫无疑问只是一场由其精心策划的血腥谋杀?也许,只有深入到诗人灵魂深处才能得到答案。遗憾的是,活着的人不能完全体会自杀者的心理状态,如同生者不能真正理解死亡一样。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自杀者心理状态的文章,其中写道:“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助不了自己……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文章将自杀者心理状态特征分为矛盾心态、偏差认知、冲动行为、关系失调和死亡概念模糊五种型别。顾城自杀前的心理状态无疑比较接近前四种,而以矛盾心态和偏差认知最为突出。矛盾心态表现为自杀者认为死亡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顾城在失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两个女人后,对于生的意义和价值已经产生深刻怀疑。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很容易在爱情受到打击后便全面否定人生,于是出现了忧郁的人大多是涉世未深的青年而非饱经沧桑的老者,而后者通常表现出的心态要么是迟暮已近的安详、平静,要么是返老还童似的天真。然而人们却毫不怀疑这些鹤发童颜的老人也曾经历过已深具忧郁气质的青年们同样的爱情挫折。他们已经走过这段人生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超脱”出来了。而诗人因其独有的敏感细腻且脆弱的心灵很容易在爱情遭受挫折以后陷入彻底的虚无和绝望。于是,死亡以从未有过的巨大魅力吸引著顾城,诗人渴望以此解脱;偏差认知的定义是:“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念化’或两者交替。”诗人在发现妻子谢烨与陈X私通后,固执的认定谢烨与陈X一定盼着他自杀,而杀妻自尽则是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办法。诗人临死前的病态心理集中显露出偏差认知的种种迹象。
作家李锐在论及顾城之死时认为“顾城可以说是典型的自恋型精神撒娇者”,作者在《精神撒娇者的病历分析》一文中指出:顾城生前的行为包括杀妻自尽都说明诗人的精神撒娇症状十分明显。而且表现为自恋倾向。自恋必然伴随着自私,甚至是极端自私。“顾城极有天赋,这天赋在他那儿先是变成了诗,渐渐的,膨胀成一种自我神话。”这种“自我神话”具体反映在顾城身上便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以诗人特有的浪漫气质和桀骜不逊的天性屏弃道德的束缚和压制,将生活艺术化、诗化,从而实现诗人心目中完美的人生。这种精神特点在顾城的感情生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诗人将情人英儿接到威赫克岛,再叫妻子“让贤”,由两个痴男怨女在岛上翻云覆雨,末了,还“渴望爱慕他的两个女子也互相爱慕”。诗人的一生始终追求着某种理想化生活,而在现实残酷地打碎他的梦境时,诗人已别无选择了。由自恋引起的精神撒娇进而造成的生活和价值体系的混乱。顾城的悲剧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个多么有天赋却脆弱得不堪一击的诗人。
现代哲学之父尼采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指控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精神根源。包括他的哲学后裔海德格尔对纳粹及其发动的法西斯战争始终持肯定态度,并且战后一直拒绝忏悔。中国的周作人当年不也成了“汉奸”、“卖国贼”吗。对于这些思想泰斗的行为,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批判是无力的,唯一的解释也许只是在他们灵魂深处当世俗的道德原则与终极意义上的审美原则发生冲突时,他们非凡的灵魂其实选择了后者。唯意志论的尼采崇尚暴力审美观。其过于理想化、审美化的思想与过于迷狂的“超人意志”确是迎合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