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作者

时间:2024-06-17 13:30:33编辑:揭秘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请问这对联的横批是什么?

您好,亲,家国天下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该句话的意思: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中华贤哲的名联,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

扩展资料:

顾宪成所撰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心怀远大抱负名联 ,最早挂在东林书院的讲堂里 ,此联现悬于依庸堂内。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经顾宪成和吴地学者的共同努力,官府终于批准在无锡城东门内的东林书院遗址重建兴复东林书院。重建工程开始于这年四月十一日,至九月九日告竣,共用了1200多两银子。

作为首倡发起人之一的顾宪成捐银最多,又去策动吴地官员和缙绅捐资助修,出了大力。顾宪成又亲自为书院讲会审订了宗旨及具体会约仪式。

这年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顾宪成首任东林书院的主讲。 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摘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请问这对联的横批是什么?【提问】
您好,亲,家国天下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该句话的意思: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中华贤哲的名联,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

扩展资料:

顾宪成所撰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心怀远大抱负名联 ,最早挂在东林书院的讲堂里 ,此联现悬于依庸堂内。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经顾宪成和吴地学者的共同努力,官府终于批准在无锡城东门内的东林书院遗址重建兴复东林书院。重建工程开始于这年四月十一日,至九月九日告竣,共用了1200多两银子。

作为首倡发起人之一的顾宪成捐银最多,又去策动吴地官员和缙绅捐资助修,出了大力。顾宪成又亲自为书院讲会审订了宗旨及具体会约仪式。

这年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顾宪成首任东林书院的主讲。 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回答】
还有不【提问】
您好,亲,没有了【回答】
嗯【提问】
如果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还请给个赞(在左下角进行评价哦),期待您的赞,您的举手之劳对我很重要,您的支持也是我进步的动力。如果觉得我的解答还满意,可以点我头像一对一咨询。最后再次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回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对联贴在什么地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对联贴在东林书院。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请问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什么意思?

该句话的意思: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中华贤哲的名联,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由“当下世界”、“吾国吾民”、“在商言商”和“虚拟访谈”等部分组成的《论天下》一书,便是李华平先生悉心研究思考数年的结晶。扩展资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句话的作者简介:李华平,中国公民,1965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镇蔷薇村,1988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年1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律系刑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先后就职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新华通讯社国内部等单位。中国法学会会员。1997年6月取得中国律师资格。先后在《政法论坛》、《法学》、《法学杂志》、《民主与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关于人权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罪刑相适应与中国刑法观念的更新》、《中国刑法价值论》、《刑罚效益论》等20余篇学术论文。主要著作有:《超越2012——世界危机与人类的选择》(2011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等(此书有关书讯可在网上查询,当年曾在西单图书大厦销售排行榜上列第一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一句是什么

该句话的意思: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中华贤哲的名联,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由“当下世界”、“吾国吾民”、“在商言商”和“虚拟访谈”等部分组成的《论天下》一书,便是李华平先生悉心研究思考数年的结晶。扩展资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句话的作者简介:李华平,中国公民,1965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镇蔷薇村,1988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年1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律系刑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先后就职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新华通讯社国内部等单位。中国法学会会员。1997年6月取得中国律师资格。先后在《政法论坛》、《法学》、《法学杂志》、《民主与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关于人权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罪刑相适应与中国刑法观念的更新》、《中国刑法价值论》、《刑罚效益论》等20余篇学术论文。主要著作有:《超越2012——世界危机与人类的选择》(2011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等(此书有关书讯可在网上查询,当年曾在西单图书大厦销售排行榜上列第一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自哪里?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

东林
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恰恰是一个反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副经典对联,让人不得不感叹于它的大气与魄力。常常看到有识之士把这副对联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来勉励自己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如果作者可以看到今天人们依然这样认同他的思想,一定会含笑九泉了。现在这副对联就悬挂在东林书院内,受到往来游客的观瞻。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的名字:这副对联的作者顾宪成和他的同志高攀龙。

由于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腐化,一部分在朝官吏、在野的地主士绅及其知识分子等指责朝政腐败,要求改革。但封建社会的顽固本性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乎,顾宪成、高攀龙等一批敢于直谏的官吏纷纷被贬回乡。但他们并未消极隐居,仍“志在世道”,以国家兴亡为重。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顾宪成、允成兄弟倡议,修复东林书院,偕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聚众讲学,并把读书、讲学和关心国事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就是他们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以东林书院为主体的东林学派,就在读书、讲学、救国的呼声中诞生了。

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特别到明神宗统治后期,宦官弄权,边患频仍,名饷加派,人民负担沉重,政治日益腐败。以东林书院讲学为联系纽带并逐步发展形成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东林学派,他们既有鲜明的学术思想见解,又有积极的政治主张。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脏枉法,呼吁朝廷要惠商恤民等。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要求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集团的强烈忌嫉和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竞争局面。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而加以无端攻击诋毁。这就是“东林党”的来历。到天启年间,东林党人与阉党集团之间因朝政争论相互攻击达到公开不可调和地步。天启后期,阉党魏忠贤窃权乱政,向全国颁示所谓《东林党人榜》,公开逮捕迫害大批东林党人士。高攀龙力抗权奸,不屈逮辱,投水自沉。同时,由政争迁怒于讲学,又矫旨毁全国各地书院,禁止讲学活动。天启六年(1626),东林书院被限期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明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惩处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同时昭雪平反东林党人冤案。并下旨修复东林书院。不过,一些东林党人也只能在泉下稍许宽慰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自哪里?

【解释】上联是说在山间幽静的地方,认真的读书学习,风声、雨声、读书的声音不断的传入耳朵里。强调读书学习要有好的环境。下联说家里的事,国家的事,乃至天下的事都应该关心。这是说明读书的人,要多为别人考虑。要忧国忧民,为了百姓要有一番大的作为 。【出处】 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鉴赏】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听在耳里; 家事,国事,天下事,每一件事都是我所关心的。这首对联常用来表示读书人对国事民生的关切。读书不忘救国,满腔热血豪情,抱着 “以天下为己任” 的大志。扩展资料类似表达的经典例句1、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姜子牙《六韬》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3、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5、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6、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罗贯中《三国演义》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

该句话的意思: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中华贤哲的名联,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由“当下世界”、“吾国吾民”、“在商言商”和“虚拟访谈”等部分组成的《论天下》一书,便是李华平先生悉心研究思考数年的结晶。扩展资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句话的作者简介:李华平,中国公民,1965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镇蔷薇村,1988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年1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律系刑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先后就职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新华通讯社国内部等单位。中国法学会会员。1997年6月取得中国律师资格。先后在《政法论坛》、《法学》、《法学杂志》、《民主与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关于人权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罪刑相适应与中国刑法观念的更新》、《中国刑法价值论》、《刑罚效益论》等20余篇学术论文。主要著作有:《超越2012——世界危机与人类的选择》(2011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等(此书有关书讯可在网上查询,当年曾在西单图书大厦销售排行榜上列第一名)。

哪句诗句写出读书人的风雨声?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风声雨声读书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总体的意思就是说:在这样的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
第二句: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
这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救国为己任,其实就是“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意思。 就是说教育要面向世界,不要“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上一篇:上行带宽 下行带宽

下一篇:re任务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