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播令的内容介绍
针对卫视恶性竞播电视剧的乱象,广电总局决定于2009年9月出台限播令,并向各家卫视以及电视剧制作单位征求意见。 2010年5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限播令正式实施。 为了规范卫视播出电视剧的制度,广电总局“限播令”规定,卫视晚间黄金时段(19:00至21:30)只能播出两集电视剧;卫视晚间时段(18:00至转天凌晨1点)同一部剧播出不得超过3集;卫视白天时段同一部剧播出不得超过6集;每天电视剧播出量不得超过卫视总节目量的45%。同时,“限播令”还规定,每集电视剧时长不得超过46分钟,不得少于30分钟,此规定是防止将几集剪成一集,或是将一集分成两集的“非正常”播出。
限播令的产生影响
卫视黄金档是许多影视公司看重的平台,“一次性销售给一家卫视,尽管没有分散卖给地方台的收益大,但相应的回款也会更快,风险也更低,”一位影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限播令会让本来就生存艰难的电视制作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连续数年电视剧产量超过13000集,但只有不足一半的内容能够得以播出,进入黄金档的更只有区区3000集,现在3000集还要砍掉近1/3,这就会让许多小的影视公司面临更大的困难,保守估计限播令可能让15%的影视公司倒闭,1/4的影视公司有生存危机。”虽然电视剧播放的总量有所减少,但多家卫视购片部门负责人均表示,不会因此减少购片预算,“市场上电视剧片价不断上涨,各家卫视对优秀电视剧的争夺会更加激烈,电视剧制作企业间的竞争也会加大。” 尽管限播令加剧了竞争,但也会促进产业整体升级,有利于促进国产电视剧面向国际市场展开竞争,因此短期内的影响对长远发展会更有利。
限播令的题材限播
2011年12月1日,广电总局在北京召开2011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工作培训班,召集下属各局审剧人和十余家制作公司代表开会,讨论新的管理措施。其中一条就是严控2011年的穿越、宫斗剧热。此严控措施即将成文。禁播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四条:其一:宫斗戏、穿越戏,不准再上黄金档。这也意味着,晚间19时之后至22时,这两类电视剧是不得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其二:2012年10月之前,不再接受此类剧情的立项申请。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12年10月之前,这两类电视剧不仅是黄金档不能播,连拍都不成了。其三:2011年在播、或将在年底前播出的此类题材电视剧暂不受影响。这意味着,此政策的具体实施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11年制定出播出计划的就无须紧张。其四:除了宫斗戏、穿越戏之外,一直被“紧箍咒”罩着的,刚想抬头的涉案剧,也再次被强调,依然不得上卫视黄金档。同时,国外电视剧克隆翻拍剧也不得出现在卫视黄金档。
国家广电总局为什么施行一剧两星
总局将于近日公布播出新政,执行了实行10年的“4+X”政策将退出电视剧舞台,而取代它的将是“一剧两星”(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的新政策。 据悉广电总局在今早进行的管理会议上,正式公布了“一剧两星”播出模式。 据小马奔腾营销总监马可透露:在总局刚刚举行的电视剧播出管理会议上,总局向各电视台正式传达了一些播出新政。其中包括“一剧两星” (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每晚黄金档电视剧播出数量为2集。 专家解析 如果这个政策实施,将会让电视剧市场出现一次大洗牌——电视剧的运作、演员成本、卫视排名都将受到影响。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大学中国媒体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牧。 这是电视剧行业的大洗牌,整体来说利大于弊 电视台:二三线卫视最痛 刘牧表示,“一剧两星”最直接影响的就是电视台,尤其是现在处于二三线地位的卫视,受到的影响最大。“对于一线卫视来说,即使在电视剧价格如此高的今天,它们依然有实力去选择独播剧。但是对于二三线卫视来说,目前更多的选择就是合力购买,分销成本。如果是4家卫视共同购买的话,假如一部剧200万一集,一家卫视只要出50万。但是‘一剧两星’敲定的话,就只能2家同时购买,成本就高了一倍。这对于二三线卫视来说,压力非常大。” 刘牧表示,二三线卫视面对这样的压力,肯定会有一定的阵痛期。“可以肯定地说,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这些二三线卫视只能选择二轮剧,或者把很多年前购买未播的电视剧拿出来播出。”但是对于一线卫视来说,刘牧表示压力并没有那么大。因为现在许多一线卫视也会出很高的价格购买独播剧。 而且刘牧表示,在这种压力下,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卫视投入到电视剧制作过程中去。“推出自制剧并不容易,但是投资电视剧的制作,肯定会成为一个趋势。因为与其花如此多的资金去购买电视剧,不如投资制作去获取更多的收益。” 制作单位:面临重新洗牌 “一剧两星”不仅对于卫视有巨大的影响,对于目前的电视剧制作单位来说,其效力也非常猛。“从4+X变成‘一剧两星’,这让卫视的购买成本增加了许多,如果依然是当下如此高的价格购买电视剧的话,卫视方面肯定会进一步考虑‘值不值得花这么多钱’的问题。这就要求电视剧在制作上必须更加精良。”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电视剧市场上有许多粗制滥造的雷剧,但是因为分担成本低,依然会有人购买。但是如果变成“一剧两星”的模式后,购买成本增高了,这类剧的市场肯定会有所萎缩。 “这肯定会让电视剧制作单位面临全新的洗牌。一些大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可能会推出更多的精品去抢占市场。而一些小的制作公司,则会在这个竞争中渐渐萎缩,甚至会倒闭。”该业内人士表示,这样一来,好的剧本和团队会变成稀缺资源。 演员:片酬有可能下调 “一剧两星”的效力绝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连锁反应,处于其中的影视演员,其身价也将受到影响。 刘牧表示,目前影视演员片酬过高,已经成为电视剧行业普遍的问题。“现在一部电视剧,演员的片酬动辄就要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比重。虽然这是市场调节的问题,但是如果‘一剧两星’实施,卫视因为购买成本增加无力承担,势必会想办法压低制作方的价格;而制作方为了把电视剧推销出去收回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价格,这个降价空间就有可能在演员片酬方面。”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表示,一线主流大咖演员的身价估计不会降,其酬劳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介入,因为单一的付款式酬劳会让影视公司承担不起。 观众:是最大的受益者 “一剧两星”的模式对电视圈的影响可谓有利有弊,但是对于广大电视观众来说,绝对是个利好。 刘牧表示,“一剧两星”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促进电视剧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让让更多的电视剧播出,减少当前电视剧“库存”过多的情况。而且一部电视剧最多2家卫视播出,也使得当下电视剧荧屏“千台一剧”的情形改观,可以让电视观众有更多的选择。再者,在这个竞争过程中,电视台在电视剧的类型化选择上也必然越来越细化,更有利于观众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电视台和电视剧。
papi酱曾被广电下架整改,她的视频内容一般都是些什么?
papi酱的视频类似“脱口秀”,她大多以大家关注的焦点为中心进行各种吐槽。不得不承认papi酱的口才很牛,就算一个事件三天说不完,毫不夸张的说她可以三分钟说完,而且字字诛心,句句经典。但就是因为她太能说了,得罪了某些人,导致她的视频禁了。她真名叫姜逸磊,被大家称为第一网红,现在在表演系攻读研究生。当年的她凭借40多条原创短视频,在短短几个月内便迅速蹿红各大平台,收获微博粉丝超1000万,在优酷等各个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过亿次,Papi酱的关注度有多高,光是新闻出来之后的一个小时,优酷视频点击量就增加了4万之多,可想而知大家对它的关注度。Papi酱太受欢迎了,以至于她没有时间去学技术性吐槽,所以她在自己最好的时候被国家广电总局盯上了。下令整改意味着过往的视频可能都得废了,以后吐槽也要勒紧舌头吐槽了。只恨太年轻,从来没红过,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红可能有些不知所措了,这时已经有部分网友觉得papi酱的内容没有任何吸引力,而是靠一些非良性价值观和脏话来获取知名度。无论是广电总局对papi酱的批改,还是P2P融资平台越来越严格的监管,都可以看出,国家还是要把消费者或者是投资人引导正确的道路上,让消费者有正确的娱乐导向,投资者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要盲目跟风,看清楚狂热背后那些隐藏的危机。
如何看待广电总局对于大量网剧的下架整改?
随着网剧制作水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网剧不仅从数量上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它的口碑和声望也逐渐增长。2016年伊始,凭借新鲜题材、密集笑点、高颜值演员阵容的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以26亿播放量成为全民热议的网剧。《镇魂》、《无心法师》、《盗墓笔记》、以及《东宫》等热门网剧也深受观众喜爱,话题度居高不下。但是就在今年4月《独孤皇后》和《东宫》的收官余温还未散去之时,这两部网剧已纷纷下架,这也成了许多观众关注的焦点。关于这两部网剧下架的原因,官方并未给予一个明确的说法,只说明了正在优化调整网剧内容,重新上架的具体时间并未通知。 2016年以前,广电总局对网剧的内容监管的相关管理政策是比较宽松的,主要的核查方式是通过“网站自审查和观众举报”。然而就是在这种相对宽松的政策的环境下,一些带有恐怖血腥、封建迷信、大尺度、台词低俗等负面内容的网剧开始出现,并间接对社会和受众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2016年12月8日,广电总局开始严格把关对网剧的审查,宣布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上传播影视内容、视频节目需要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并且投资超过500万元的网络电影需要进行备案。
国家广电总局禁过哪些节目?
从某种程度上,从这里可以看出电视里的中国的变迁:2000年3月,发出《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要求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省台要求30分钟以上),其中60%必须是国产片。2002年 全民热捧《流星花园》的时候,广电总局下令停播。2004年 广电总局规定黄金时间不得播放“凶杀暴力涉案剧”、禁止网络游戏类节目播出、“红色经典”不许戏说。2006年3月 广电总局规定跨省赛事参赛选手年龄必须年满18岁,这给了“超女”等选秀节目当头一棒。2017年8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通知》中对上星综合频道提出了七大要求,限娱令、限星令、重要法定节日播放国歌、电视剧“主旋律”将成荧屏主力等。这些规定的出台始终强调上星平台的导向性。其中对于综艺市场的整顿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1、影视明星参与综艺娱乐、真人秀等节目要严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时段,总局鼓励制作播出星素结合的综艺娱乐和真人秀节目。2. 努力提高普通群众在节目中的比重,让基层群众成为节目的嘉宾、主角,注意不能把群众作为明星陪衬或背景。总局的政策是行业人密切关注的动向,也是内容创业者风向标,选择将一年的总局政策进行归纳整理,或是回顾,或是憧憬,或是把脉。
辩论赛 考试利大于弊 正方辩论材料需求!!!
我以前辩的是弊大于利。。而且赢了。。
我把我的辩词给你看看,你摸摸思路。。对症下药吧。。
千万注意不要抄辩词。。尤其不要抄国辩的辩词。。。
被发现坍台的。。。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观点是实行考试制度弊大于利的。
曾经大家一度都很追捧美国的考试制度,认为美国的考试制度是人性化的,美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事实是这样的吗?《上海教育》杂志发表过一篇调查文章,发现其综合性考试试题形式及由多家考试服务机构提供考试服务的方法固然没有一考定终生的弊端,但其副作用也很大,即:测试中出现的低分常常被错误地解释为无论这些学生多么努力,他们学习能力低,因而很难成功。以至于那些自认为或被认为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倾向于放弃努力。因而在美国,很多人将其近20年来教育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归咎于这种过于个性化的能力测验考试制度。其负作用还不止于此,由于没有高中会考,也无统一的高考,大学招生根据各社会考试服务机构提供的考试成绩及学生高中阶段成绩进行录取,因而有些高中为使本学校的学生更具竞争力,有意提高学生的成绩。不仅影响大学的生源同时还引导了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
再回到我们熟悉的中国。首先,我方不否认考试制度曾经的贡献,可是到今天,我们必须考虑到,它还适用于现今的社会吗?素质教育因为当今考试制度的牵制而成为纸上谈兵。为什么考试制度要改革呢?就是因为它弊大于利!
考试制度有好处,公平。标准化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但它是不全面的,并不能准确衡量一个人的才能,甚至它连公平衡量一个人的成绩都不能做到!一场考试的偶然性非常大,以一场考试的成败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显然不是公平的。有句话对方辩友一定听过很多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而这一点在我们的考试制度中体现了吗?没有啊,对方辩友!
实行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而由于考试制度,考试成绩与升学,工作,高薪及各种荣誉称号的获得密切关联,导致人们把追求高分数作为目标,从而忽视了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最基本的目的。学生适应了考试制度却无法适应社会!而与此同时另一些在某领域有很高成就的人才却因为不适应这一制度而铸成遗珠之憾!考试制度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那么它还能选拔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吗?不能啊,对方辩友!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是否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是否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可我们必须看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考试,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和个性雏型。没有特长、没有个性、没有差异,整天看的一本书就是教材,整天做的一件事就是听课,整天想的一件事就是考试。多元化的人才可以在流水线上加工完成吗?当然不能!
也许对方辩友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那就然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教育蓝皮书对2005年中国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表明,36%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心情紧张、疲惫、厌烦、焦虑。中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的比例不到50%。由于高考竞争激烈,80%以上的学生产生了“失败者”的心态。人大委员王永炎说:“应试教育这种导向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那么厌学、缀学的问题解决不了,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解决起来将十分困难。”
的确现实很残酷,但我们应该看到,应试教育饱受批判的背后是考试制度的弊大于利。考试目的是选拔人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可是现在变成了为了考试而教育从而使得教育偏离了其原本的目的,既培养人才的目的,而弊端也就由此产生。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实行了考试制度!
最后再次申明,让我们把考试和考试制度区分开来,我方从未否认过考试的作用。根据前文所述学习和上学,教育和教材完全是两个概念。学习未必要在学校里学,而在学校里往往不是在学习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当考试成为一种制度的时候,不仅达不到其本身选拔人才的目的,而且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而这种副作用之大,足以掩盖其正面效果。
综上所述,我方观点是实行考试制度弊大于利,谢谢。
其他辩词:
1. 考试题型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误差分,但是标准化考试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在2006年对全国城市居民开展了 “处于不同状况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的调研,高考失败的自杀率高居在25个自杀最多的原因之列
3. 77.8%的公众对教育的总体情况“很不满意”、“不太满意”,总体满意度分值仅为35.28分(100分为满分),仅4.1%的公众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
4. 那么是不是我们除了考试制度就别无选择了?答案依旧是否定的,首先请允许我再次重申,让我们把考试和考试制度区分开来,考试制度是指以考试为主要手段选拔人才的方法。根据前文所述学习和上学,教育和教材完全是两个概念。学习未必要在学校里学,而在学校里往往不是在学习而是为了应付考试。放弃一次选拔定结果的方式,给参与者更多重新参与的机会,采用多元的录取渠道和学习方式,这本身就是值得教育思考的,也未尝不是现行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
5. 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位中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出现?答案是考试制度影响学习方法。由于科技知识的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因此,要求学生学会自我"充电"。但是由于考试压力的影响,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与专业相关的书刊,去涉猎宽博的知识。那么高端的科研人才又从何而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僵化的考试制度已经阻碍到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了!这难道还不是弊大于利么?
6. 位于东欧的斯诺维尼亚也有类似的问题。斯诺维尼亚在199O年以前实行的是“学力教育”,中学毕业不举行统一的“毕业考试”,仅仅根据教师所出测试卷的成绩评价学生。其后果是学生的教育和评估受到局限,学生的知识结构割裂不全。对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无统一的测量评价标准。这给大学招生带来极大的盲目性,由此引起的后果是大学退学率极高,大学第一年的退学率达到46%。
以前花了很多心血
现在看着这份辩辞还很感慨。。。
艾,我也很久不辩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