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供人观赏的大臣是谁?结局如何?
这位被俘虏到印度还被当成猴子让人观赏的大臣是叶名琛,当他自带的干粮吃完之后他选择绝食而死。可以说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是一个有见地的人,更是一个爱国的人。坚决维护祖国利益的叶名琛当清朝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之后仍然不满足,甚至还想要占领广州。而叶名琛认为这样的行为根本就不符合条约里面的内容,既然规定了条约那么就应该严格的遵守,所以叶名琛并不同意英国进入广州。英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双方就开始了你来我往,而相比较之下叶名琛并没有落入下风。和英国斗智斗勇的叶名琛叶名琛知道想要成功的阻挡英国必须利用广大人民群众,所以他直接宣布命令只要有人能够杀死英国人那么就赏银几十两。在银子的诱惑以及爱国的心理下,广大人民群众各展神通,有人选择暗杀,有人选择毒杀,可以说只要能想到的方法他们都用了。在这些手段的层出不穷之下,英国人也心有余悸。本来英国人已经准备给咸丰施加压力,但是可惜的是被英国人知道了此时的叶名琛已经成为了纸老虎。原因很简单,咸丰面对叶名琛取得的成功不仅仅没有进行嘉奖,反而进行责怪,更是不再下放军饷。被俘的叶名琛成为了纸老虎的军队自然让英国人欣喜若狂,所以趁机的攻入广州,成功的拿下了叶名琛。当叶名琛被俘虏之后并没有被带到香港,因为怕有人劫狱,他们选择将叶名琛带到了印度。被俘虏到印度的叶名琛心情也甚是烦闷,他被关到了一个小院子里,很多人甚至选择爬墙来观看这位名人。而当叶名琛把自己带来的干粮吃完之后,他直接选择了绝食而亡,因为他不愿意吃别人的干粮,这是独属于他的气节。
清朝一品大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供人观赏,是什么情况?
这个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一样供人观赏的清朝一品大员,名叫叶名琛。被俘时任两广总督。叶名琛因何被押解到了印度加尔各答?又为何遭受如此侮辱呢?首先了解一下叶名琛(1807~1859年),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湖北汉阳人。叶少时聪慧,18岁考取贡生,26岁中进士,38岁授广东巡抚,45岁升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叶名琛深谙为官之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两广总督这个职位几易其人,唯独叶到任后才稳定了下来,这是为何?原来叶是个老滑头,他善于和洋人玩“躲猫猫”,对洋人的挑衅采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政策。被人们称为“六不”总督。叶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想想看,大清在荒淫好色、昏庸无能的咸丰统治下,国防废驰,连基本的武器维修费都没钱支付,用大刀长矛对付英国人的洋枪洋炮,岂不是以卵击石?叶不战是出于无奈;不和是出于天朝上国的颜面;不守是和洋人玩空城计,不让洋人知道他的底细;不死是为了尽忠大清;不降是一个为臣的气节;不走是终于职守的表现。从这“六不”中你感觉叶名琛是个怎样的官员呢?没错,他就是一个说不上多好,也说不上多坏的一个官员。也只有这样的官员才能在两广总督这个位子上坐长久一些。叶名琛不是不想有所作为,但当时的朝廷不给力,实力不允许。这从当时发生的“亚罗号”事件可窥一斑。1856年10月8日,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亚罗号”停泊在黄浦江,广东水师千总梁国定登船检查,发现该船营业执照已过期11天。经过搜查,还发现该船员有走私行为,于是梁国定扣押了12名涉事船员。亚罗号船长马上致电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巴夏礼,经过密谋,巴夏礼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施压,限令他24小时放人并赔礼道嫌。叶名琛为了息事宁人,被迫把12名被扣押的船员送回。但拒绝道歉。此时英国正在寻找借口发动战争,于是悍然炮轰广州城,随后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发生后,尽管炮声隆隆,但叶名琛表现的很镇定。原来他请了两位大仙,大仙一番做法,又是烧黄表纸,又是画符镇压,最后说15日后可无事?于是叶名琛稳坐钓鱼台。到了十四天头上,大仙果然应验了,没到15天广州城就被攻陷了,两广总督叶名琛随即被俘。当时英军士兵攻进总都督时,叶名琛还在和小妾睡觉呢。如此高官被俘,英国方面如获至宝,首先把他押到了停泊在香港的英国“无畏号”船上,这时叶看了一眼船上的大钟,时间是1858年1月5日。叶名琛心中一合计,再有两个月就是自己51岁生日了,看来生日要到英国去过了。然而英国人并没把他押回英国,而是把叶押往了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去了。经过48天海上漂泊,叶名琛终于到达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到了印度以后,叶名琛十分关心有关大清的消息,当他看到华人报纸上骂他没有骨气为何不自尽时,他伤心落泪了。叶名琛感到了莫大的委屈。原来叶名琛之所以没有自杀,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觐见英国女王,劝说她停止战争。这是叶名琛一厢情愿的想法。通过报纸得知,此时大清早已把他弃之如蔽履,早已削夺了他的两广总督的爵位。换言之,他现在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咸丰皇帝有他自己的想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英国人以叶名琛为要挟提出条件。英国人眼见自己的算盘落空,为了羞辱叶名琛,也为了羞辱大清帝国,竟把叶关在一个笼子里,逼着他穿上猴皮缝制的衣服,上面挂上牌子,写上从大清运来的猴子,观赏者需缴纳20卢比,一时观者如堵。一个月的观赏结束后,叶名琛彻底崩溃了,此时他才明白大清过河拆桥,自己好歹是一个体制内的高官,朝廷不是想法营救,反而是落井下石,为了推卸责任,把战争的责任推给自己,他成了替罪羊。叶越想越气愤,到了1859年2月,他绝食抗议,抗议大清的簿情寡意,抗议英国人践踏人权,这是叶名琛在印度学到的新词汇。十天以后,叶名琛绝食而死,终年52岁。
清朝一品大官叶名琛,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供人观赏,是啥情况呢?
晚清时期,有一位历史上最悲催的总督兼大学士,曾经被英国人俘虏,后又辗转到了印度,被关在玻璃房中供人观赏,最终为了尊严绝食而亡。这位就是曾经担任两广总督兼仁阁大学士的叶名琛。 叶名琛生于1807年,于道光十五年考取进士,十八年出陕西兴安知府,历任山西雁平道、江西盐道、云南按察使,湖南、甘肃、广东布政使,二十八年任广东巡抚。时至1849年,叶名琛因阻止英国人进广州有功,被封为一等男爵。到咸丰元年,也就是1851年,叶名琛因镇压罗境、南韶等地天地会起义有功,被加太子太保衔,并于次年升任两广总督。而后又因镇压广东天地会有功,于咸丰七年擢授仁阁大学士。可以说,叶名琛的仕途一直都顺风顺水。然而在咸丰六年的9月10日,亚罗号事件爆发这个时间点,似乎叶名琛的好运走到头了。当时在这件事上叶名琛也算有点处置不当,遂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当年10月,英军攻陷了广州城,但由于兵力不足,很快又退出了广州。然而一切还仅仅是个开始。转过年来,时至9月,英法联军再次卷土重来,仅一个月时间就攻陷了广州。当时英法联军要求叶名琛48小时之内投降,未曾想叶名琛啥反应也没有,既不抵抗,也不投降,更没有逃跑。又过了一个月,叶名琛被英法联军俘虏,随即被押解到停泊在香港的“无畏号”军舰之上。不过叶名琛怎么说也是朝廷重臣,所以英军也没有为难他,反而对其特别尊敬,每每碰面都会以礼相待。叶名琛本以为自己可以见到英国女皇,他自己也想好了该如何与女皇理论一番,却不曾想在军舰上生活了48天之后,竟然被押解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加尔各答,叶名琛受到了奇耻大辱。英国人逼迫他身着朝服、脚穿朝靴、头戴三眼花翎红缨帽,将其囚禁在一个玻璃房中供人欣赏,而这帮英国佬却在一旁售卖起了门票。叶名琛深感屈辱,于是开始绝食,并于数日后身亡。
清朝宦官安德海,是一个假太监吗?
安德海是慈禧最信任的太监,没有之一,就连后来的李莲英也比不上他。慈禧对安德海的恩宠已经到了放纵的地步,因此当时就有人猜测这安德海可能是个假太监。事实上安德海幼年就进宫,他是个假太监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安德海在慈禧与八大顾命大臣夺权时候,就出力不小,他是因为功劳得到慈禧的宠幸。可能慈禧过分宠幸安德海,与他媚上手段厉害有关,且安德海对慈禧有用,因此慈禧才会对安德海这般放纵。安德海8岁就进宫做了太监,清朝对于太监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日常行为以及复杂的进宫流程。8岁的安德海毫无背景进宫,他不可能逃过宫内对宦官的日常检查,也就不可能以假太监之身在宫廷生活十几年。历史上有名的假太监嫪毐可是吕不韦给亲自送入宫廷的,因此他才能逃过宫廷检验,在后宫中与赵太后双宿双飞。可8岁的安德海,可就没有这等关系,所以按照清宫廷几个月就得对太监检验的规定,安德海根本没有可能是个假太监。不过安德海成为慈禧的心腹之后,慈禧又是给他娶妻,又是让他日夜伺候,慈禧对安德海的宠幸几乎打得无人能及的地步,这就免不了让人揣测慈禧与安德海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奸情,自然而然这安德海是个假太监的说法也就有了。其实自古太监就有娶妻这么一回事,当然太监算不得一个真正的男人,娶妻根本没用,也不可能生育子嗣。但从唐朝开始,得势的宦官就非得娶妻置地,而且还得收养子嗣,其实不过就是因为有权有势之后,为了弥补自己身体上的缺陷,用权势与金钱构筑出一副位极人臣又家族昌盛的假象。这是太监自我心理安慰需要,也是他们权力宣泄的手段。慈禧给安德海大张旗鼓在民间娶个19岁的美娇娘,其实不过就是变相给安德海置办家业,显示他宠臣的身份而已。且这也是慈禧对安德海这个忠心奴才的一种拉拢手段。同治帝继位后,虽说慈禧是同治生母,但是两宫太后一起临朝听政,慈禧得有个能干的自己人,在后宫与前朝为自己谋事,安德海正好就是这样的人。辛酉政变之时,慈禧就是派安德海去联络恭亲王,后来政变才能成功,可见这个安德海是个非常机灵之人。后来慈禧为了打压恭亲王,怕他这个议政王在前朝做大,也是安德海出谋划策,煽动前朝御史们弹劾恭亲王,最后慈禧卸磨杀驴,废掉恭亲王的议政王头衔。不过慈禧后来还是启用恭亲王,只不过他只干事,实权却紧紧握在慈禧手中。也就是说因为安德海的计谋,慈禧才能成功压制恭亲王,顺利完全掌控前朝。所以这安德海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对于早期的慈禧来说,她需要这么一个能干之人,为她在前朝与后宫中谋事。当然安德海也是个会媚上之人,因此他才能让慈禧非常信任自己。野史中有记载,安德海侍奉慈禧的时候,慈禧总是非常开心。别看安德海是个太监,但这男人想哄女人开心,尤其是年纪不小的女人,这花言巧语与迎合媚上还是有效的。估计慈禧很吃这一套,再加上安德海这么有用,慈禧也愿意给安德海更多的恩宠。其实这就有些像明末时期的宦官专权,可能慈禧也有这么一个想法,想要扶持宦官势力,来制约前朝与后宫。可惜安德海因为太过嚣张,出宫采办同治帝大婚用品时,干尽违法之事,后来被山东巡抚给砍了,而且还被扒光衣服以正身份。可见如果安德海真的是个假太监,他就算死前临时做手术,估计也骗不了百姓吧。
大太监安德海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安德海成了总管大太监后,颇受慈禧的宠爱,这样的一个大红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太监安德海的真正死因,欢迎阅读!
大太监安德海的真正死因
同治八年,太监安德海为了出外游玩敛财,所以多次请求慈禧,让慈禧派他到江南道置办皇上大婚所用的龙袍等物。按例,安德海当时的官职是不能出宫的,但慈禧拗不过安德海的执意请求,只得同意。
出宫后的安德海,在一帮手下的簇拥之下,一路威风张扬。为了能回到自己的家乡看看,安德海 决定 绕路去江南道,这样沿途还可以多收一些财富,殊不知这一绕把自己的命给绕掉了。
安德海一行人声势浩大的来到了山东境内,由于他的出行不符礼制,所以没有其他钦差所必需的文牒。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为官清廉,做事重实效,整个山东在他的治理之下,吏治 清明 。所以当安德海到达山东境内的时候,为了谨慎起见,丁宝桢的手下德州知州赵新就将此事汇报给了丁宝桢。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的愤慨,于是便有了杀死安德海的想法。
恰巧此时,丁宝桢收到了一份密信,信中说安德海违背祖制,擅离皇宫,恃宠而骄,让他对其就地正法。此时的丁宝桢感觉底气很足,于是他开始密谋斩杀安德海。他先命手下以文书不足的理由,扣押了安德海,然后对其进行审讯,令安德海的随从指证确认罪行。五天之后,丁宝桢将安德海在济南就地正法。
有关丁宝桢斩首安德海,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 故事 流传下来。传言,丁宝桢在扣押安德海的第五天,慈禧太后救命人传旨让其将安德海送京受审。丁宝桢知道安德海一到京城,肯定死不了,于是他在听到圣旨到来的时候,就赶快命人去将安德海斩首,自己则在前院接旨。
安德海是假太监
安德海8岁净身入宫,25岁被丁宝桢斩杀于山东济南。生前的安德海一直得到慈禧太后的宠爱,所以坊间有着很多他和慈禧太后的流言,其中最离谱的是传言说他与慈禧太后有了一个私生子,而安德海不是太监的流言就由此而来。
说安德海是假太监的证据有二:
一是说安德海在得到慈禧的宠爱后,经常在皇宫之中寻欢作乐,弄的当时皇宫之中流言四起,这些流言最后还传到了同治皇帝的耳中。听到传言的同治帝非常的气愤,于是让人留意太后的寝宫,终于有一次,安德海在寻欢作乐的时候,被同治皇帝抓住了,愤怒的同治皇帝狠狠地训斥了安德海。事后,安德海向慈禧哭诉,慈禧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还责备了同治帝。试想,一个太监怎么会得到太后如此的宠爱。
二是安德海在同治七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迎娶了一个年方19岁的美丽戏子。太监娶妻,这在当时堪称是一件千古奇事了。慈禧太后对于安德海这种荒唐事,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还派人送来彩礼,赏赐了安德海很多东西。
安德海是不是太监,这个谜题在他死后得到了解答。丁宝桢在杀死安德海之后,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下令将安德海的尸体脱光衣服,暴尸三天,让来往的民众发泄自己的怒火。来往的民众看到被脱光衣服的安德海之后,都知道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太监,那么他与慈禧的那些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最后,慈禧不但没有处罚丁宝桢,反而还夸赞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太监安德海生平简介
安德海,清朝慈禧时代著名太监,一生只活了25年,却取得了别人穷其一生都达不到的成就。
安德海从小父母双亡,他又被人贩子连续倒卖了好几手,最后年仅八岁的安德海就被卖到了宫中净身做了太监。从小吃苦的安德海净身入宫之后,发誓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那时的他和后来晚清著名太监李莲英同在咸丰的掌印大太监后面学习,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两人之间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安德海的师傅从小就 教育 他和李莲英两人做事做人都要规规矩矩,“老实”的李莲英听从了师傅的叮嘱,所以在勾心斗角的皇宫活了好久,而拥有野心的安德海将师傅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最后死的很早。
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这年对于十七岁的安德海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861年,咸丰帝病死承德,他在死前任命了八个大臣来辅佐自己年幼的孩子。当时被辅佐大臣困在热河的慈禧太后为了夺权,决定联合当时的恭亲王进行政变,于是,慈禧和同自己地位差不多的慈安皇后商量后,就命安德海冒着生命危险偷偷的给恭亲王送密信。
虽然慈禧的小心思被当时的辅佐大臣是识破了,但是最后在安德海的帮助之下,恭亲王和两宫太后 成功 见面,随后发动了“辛酉政变”,慈禧成功掌握了政权。“辛酉政变”之后,安德海因为在政变中的优异表现,被提拔为太监总管。得势后的安德海,争权夺利的野心就表现了出来,他在朝廷中开始打压当时政变中的亲密伙伴恭亲王,而恭亲王也被他成功的打压下去了。
最后,自信心膨胀的安德海在一次出行的途中,被上东巡抚丁宝桢所杀,结束了自己充满阴谋的一生。
猜你喜欢:
1. 最荒淫的皇帝排行榜
2. 古代侍女的真实历史
3. 明朝的六大好太监都是谁
4. 古代太监为什么要净身
5. 秦朝太监赵高简介
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
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魏源。魏源(1794.4.23-1857.3.26),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扩展资料:魏源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原因:一、反对侵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先进口号。魏源是林则徐的好友,他和林则徐一样,反对列强的侵略也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魏源以《四洲志》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编写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海国图志》。他在《海国图志》中很好贯彻并发挥了林则徐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更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性口号,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使之在顽固派力量异常强大的时代发生了震聋发聩的重大影响。二、提出方案,落实口号力改国之落后面貌。为落实“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他提出一套具体方案,不但包括了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的内容,而且提出了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的主张。主张以后“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三、满怀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推崇民主制度。他满怀着民族自豪感,对中华民族的智慧才能充满信心,认为“中国智慧无所不有”,中国有自己的有利条件。他相信中国人民有能力掌握西方的新式生产技术,可以逐步做到“不必仰赖于外夷”,指出只要经过努力,若干年后,中国一定能富强起来,赶上并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崇民主制度,魏源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也很推崇和歆慕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在封建专制制度长期统治下的当时中国,敢这样赞美没有君主和皇帝的政治制度,不能不说是很有胆识的见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魏源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大五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在林则徐的影响下,后来产生出一批研究世界地理的学者。此书实为开风气之先的创举,而作者林则徐也被后人称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治理水利:
林则徐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运河、黄河、长江。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事必躬亲,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这些都是其重民思想的反映。林则徐曾著《北直水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