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的战争

时间:2024-05-27 19:20:14编辑:揭秘君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大家都不敢轻易斩杀敌军派来的“使者”?

某些政治家为了给敌方增加些压力,在经过一些小打小闹之后,最后自然会回到谈判桌上,若某位将军不识相把使者杀了,他自己最后也会成为牺牲品。在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两军交战的时候,使者作为两国之间交流的媒介,一般都不会轻易被斩杀,比如在宋国就有一名名字叫做华元的人,便自愿成为了一名时节,一个人到了楚国,和楚国人进行谈判,后来自己还在楚国作为人质。这件事情在后世也渐渐的演变成了“不杀来使”这样的习惯,如果连来使都被斩杀了的话,那么就证明这两个国家没有和解的可能性了。有的时候,处于弱势的一方来说可能会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想法,或者会引起对方强烈的不满而后果严重,如明朝嘉靖年间,蒙古想要和明朝通商,便派了石天爵、满受秃二人为使节,出面与明朝洽谈,由于是世仇,大明将领不分缘由,便将这些使节公斩于市,蒙古大汗俺答汉感到奇耻大辱,直接率领大军直犯边境,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次,两方的将军也明白战争仅仅是政治的延伸,目的是利益,只有政治家谈不拢了,才需要战场上见,通过战争来博得所需的利益,再者,战争说到底只是手段,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将军的手下的士兵在战场上流血,马革裹尸还,大多数可能连个抚恤金都没有。所以无论是将军还是将士们都是很不愿意打仗的,所以看到对方使节来访,都不会不问缘由就杀。

[create_time]2019-09-29 11:03:49[/create_time]2019-10-13 00:00:00[finished_time]12[reply_count]0[alue_good]1林钟[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40fcf05.nyBT4lWshU5jkl14qxkoRQ.jpg?time=29097406&tieba_portrait_time=29097406[avatar]TA获得超过33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99[view_count]

大汉使臣被杀,汉武帝释放囚徒参战,结果灭了两国

大汉使臣被杀,汉武帝释放囚徒参战,结果灭了两国




现代男人都爱车,古代没有车,男人就偏爱宝马。在我们中国,提到宝马莫过于,大名鼎鼎的汗血宝马,又名大宛马。汉代的史料记载,纯种的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夜间即使受视野的影响,也能夜行八百里,而普通的马只能跑两百公里,因此汗血宝马又有千里马的称号。这样好的马在古代不可谓不珍贵。







汉朝赫赫有名的汉武帝,为了奖赏有功的将军,改善汉朝战马品种,便于与匈奴作战的考虑。于公元前104年,派出使臣,带了二十万两黄金以及一匹用黄金做成的金马,去大宛交换汗血宝马。然而,大宛国王”毋寡“仗着“天高皇帝远”就算不给你,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拒绝了换取汗血宝马的请求,并且对使者表示我有钱的很,不稀罕你汉朝的金子,带着你的金子赶紧走。使臣感到很愤怒,当场就把金马摔了,还大骂大宛王不识好歹,给脸不要脸。国王”毋寡“也不是什么好讲话的,立马就下令把使臣斩了。

汉武帝知道了大怒,于是命李广利带着6000属国军,也就是匈奴的投降过来的人,以及因为犯罪而发配充军的“失足少年”去攻打大宛。中间路过很多小国,都纷纷闭门守城,拒绝为李广利的军队提供粮草和帮助。西域的气候恶劣,水土不服的李广利军,在跨过漫长荒漠和盐碱地之后,只剩下了1万来人,马都被杀来充饥了。这些疲敝的军士,和大宛军队打起来,被教训的很惨,大败而回。

消息传回汉朝,汉武更是恼怒。虽然满朝文武,都建议专心打匈奴,先不和大宛这小国计较,以后再教它做人。但是,汉武帝独断独行,赦免了大量的囚犯,征召了 社会 上的无业少年,抽调了边境上的精锐士兵,组成了远征军。光带兵的校尉就有五十多人,托运粮草的骡马漫山遍野,修桥铺路的工匠上千,在河西走廊更是布置了8万披甲的士兵,作为接应。

军威浩荡的汉军过境,小国纷纷献上粮食,提供驻扎军队的地方,极尽讨好。生怕惹怒了汉军,把自己灭了。但是偏偏有些小国不长眼,妄图螳臂当车,居然想灭了汉军。这个小国就叫轮台,在把这个只有3万人的小国打败之后,更是进行了彻底的灭绝。空出来的绿洲就成为了,后世都有名,汉朝掌控西域的驻地,丝绸之路的枢纽“西域都护府”。

一路杀到大宛城,疲敝的汉军只剩下了三万人。大宛国王”毋寡“没把汉朝军队放在眼里,派出六万大宛铁骑与汉朝军队作战。但是“一汉当五胡”不是吹的,凭着高昂的士气以及强弩利器,在第一波交锋中汉军就占尽了上风。紧接着大宛首都外城就破了,大祸临头的大宛贵族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一致决定把国王”毋寡“杀了,献上头颅,送马送人质求和,还保证年年进贡。汉军看他们诚意不错,就答应了他们,立了一个新国王,班师回朝了。

回去的路上还把郁成国灭了,吓的沿途的西域小国纷纷送子女到长安成为人质,表示臣服。更是为之后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打下了有力基础。


[create_time]2022-07-07 18:57:57[/create_time]2022-07-19 19:45:1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刚阳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a3002d3.quHGwluozlicJTypiQAQgw.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08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0[view_count]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不敢轻易斩杀敌军派来的“使者”?

古代的参战过,之所以不会轻易地杀掉对方谈判的使者,主要是两个原因。首先,如果你是在两方战争国的弱势那一方,那么你肯定是不太敢去轻易的对对方的使者下手的,因为你要知道,你一旦下手就完全没有了谈判的资格,就是直接开战的号角。对于弱国来说,已经准备谈判的时候,就表明你的国家现在是处于非常危难之际,如果不慎重考虑,莽撞动手的话。很容易失去谈判的机会,对方将不会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明智的国主。都不会轻易对强国的使者动手,而大多数都会以礼相待,毕竟我们要知道求人肯定要摆出求人的态度。而且很有可能在这个谈判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是强国接待弱国使者。那么我想说,应该是这个强国根本就没有意愿想去杀你一个弱国的使者。因为在他们眼中,杀不杀都无所谓。不杀的话还可以放他回去告诉弱国,自己国家的要求,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而且在战争之际,派出使者。使者这一身份,虽然看似很和平,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职业。只身前往敌对的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给你依靠,那么,就算在那边不死,也得褪层皮。就像中国,曾经的中国是世界弱国,在国际上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谁都能欺负。而今天的中国,挺直了脊椎站在世界面前,毫不怯懦。在国际上没有任何人敢随意欺负一个中国人。

[create_time]2019-08-23 17:42:52[/create_time]2019-09-03 00:00:00[finished_time]14[reply_count]1[alue_good]yuyukli[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4380cd7912397ddfbe8ac7b4982b2b7d0a2873f?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要是你说不对,那就不对吧,我很累[slogan]要是你说不对,那就不对吧,我很累[intro]571[view_count]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使者为何不能斩?斩了有什么后果?

在明清小说中,经常出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说法。 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其原话为“兵交,使在其间者可也”, 意思就是,两国交战之时,双方的使者是可以自由来往两国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使者的生命安全必须要得到保护,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应伤害对方派来的使者。 后来,这一做法经常被古装电视剧情节所借用,所以渐渐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概念成为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做法时,不免要提出一些疑问: 不斩来使的合理性在哪里?使者有什么特别之处,才得以让血战的双方都纷纷退让,不敢伤其分毫呢? 所谓“使者”,即为得到了某种命令而必须完成某种任务的人,战争爆发之时派出使者,无外乎几个目的:或者是为了议和而谈条件;或者是为了彰显我方的实力而宣战。 乍一听,使者只是像一个“不入流”的传声筒,为了传达统帅或者国家君主的意思而存在,就为了完成这小小的任务,有时候甚至还要搭上身家性命,着实算不上什么好差事。但是,对于国家来说,使者的意义却不可被低估。 使者不是一个简单的“传话人”,而是交战双方的沟通桥梁。 在两军交战之时,将士们只管厮杀,鲜少有人能够跳出战争,为双方争取一个更好的局面,因为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是没有人会想着听听别人怎么说的。而使者正好承担着这个十分关键的任务,他们是战争双方交流的重要环节, 通过派遣使者前往敌方,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也可以为双方争取最大的利益以及和平局面。 甚至,在中国 历史 上,由使者来左右战争局势的案例比比皆是。 当初,秦国在西面崛起,秦军攻城略地,蚕食了六国不少土地。尽管如此,六国却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每一个国家都与秦国有过殊死搏斗,结果却是败得惨不忍睹,只能在秦国面前忍气吞声。 此时,六国之中出现了一个叫苏秦的谋士,他游走于六国之间,希望能够让六国联起手来,合力抗击日益强大的秦国。通过他的多番游说,六国终于达成合纵联盟,同时六国委任他为六国合纵的国相, 协调各国一起对抗秦国。据说,此时的苏秦一人就可以同时佩戴六个国家的相印。 与此相似的,还有张仪以使者的身份游走各国,以“横”破“纵”,瓦解六国的“合纵联盟”;齐国使者晏子出使楚国,不惧楚王威严,机智地回击了楚王对自己的人身攻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晏子使楚”随之成为一段佳话;还有蔺相如识破秦王“以璧换城”的阴谋,不惧危险,巧夺和氏璧...... 可见,使者在国与国的交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国际上他们被视作国家的代表。 也就是说,伤害使者就等于伤害一个国家的脸面,无异于公然挑衅。要是在和平年代,杀害使者势必会掀起战争;而在两国交战之时,杀害使者则意味着断了双方的退路,双方再无议和的可能,这必然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因此,战争的双方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愿将自己往绝路上逼,为了给对方、也给自己一条后路,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尊重这一国际惯例,绝对不会伤害使者的性命。即使是自大狂妄如楚灵王,也不敢轻易侮辱晋国的使者韩起。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如此“友好”的情况之外,也不乏十分血腥的案例。 在有些时候,双方也会罔顾这一国际惯例,动手杀害或者是大肆侮辱来使。 东汉汉明帝和汉章帝时期,朝中有一位很有名的将领,名叫耿恭。耿恭一生几乎都在沙场上度过,为了保卫东汉的领土而与匈奴厮杀。 有一次,耿恭出击匈奴,没成想却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围困在一个小城之中,身边只有随从将士几百人而已。匈奴本想趁此机会杀掉耿恭,除掉东汉一名大将,也算是为这么多年栽在耿恭手里的匈奴人报仇雪恨。可匈奴人想不到的是,耿恭虽然被围困,但却凭借有利的地势多次瓦解了匈奴人的攻击。 匈奴人久攻不下,于是就想着招降耿恭。尽管耿恭在过去的时间里杀害了许多匈奴人,但是毕竟他为人正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连匈奴王也听说过他的名号。 于是,匈奴人便派出一名使者前往,试图说服耿恭投降。那使者对耿恭说道:“你们被围困在这里,也撑不了多久了,被我们的将军抓获只是时间问题,何必做无谓的困兽之斗呢?如果你现在能够向我们投降,单于将会给你封王,不仅如此,你还能娶到我们部落里最美的女子为妻,如此一来,岂不美哉?”说完,使者十分得意,他认为匈奴王给耿恭开出的条件如此丰厚,他一定会乖乖跪下来投降。 但耿恭听完之后没有马上表态,而是邀请使者与自己登上城楼高处,在那里,匈奴人刚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 随后,耿恭便抽出随身长剑,一剑刺死了匈奴使者。之后,耿恭又命人用火炙烤匈奴使者的尸体,然后把他送回匈奴处。耿恭此举,是为向敌人展示他忠贞卫国、与敌虏势不两立的决心。 后来,岳飞在《满江红》中也曾运用了耿恭的这一典故, 写下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金人占领国家领土的痛恨。 无独有偶,明朝嘉靖年间,蒙古人曾经派遣过使者石天爵、满受突等人前往明朝的大同镇。蒙古人希望能够让使者说服明朝政府与蒙古通商,解决蒙古内部物资不足的问题。没成想,明朝政府见到蒙古使者之后,不但没有礼待,反而不由分说地将他们审问一通,最后还以“祸国治罪”将蒙古使者斩首于市。 此时蒙古的大汗是俺答汗,当他得知自己派去的使者不仅没有带回好消息,还被明朝人残忍杀害,他十分生气,不日便命人率兵从大同镇南下,攻打明朝。蒙古人一路烧杀抢掠,无数明朝百姓深受其害。明朝政府粗暴对待蒙古使者的行径给明朝招来了重大的边境危机。假如当时的明朝政府能够预见蒙古人的反应,想必也就不敢轻易地杀害蒙古使者了吧。 我们不得不承认,使者的身份和地位与国家的实力息息相关,在战国时期,这一特点就更加明显。但是在国际上,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似乎都更加愿意坚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这一惯例,毕竟使者代表的是国家的脸面,如果因为国家强大而肆意伤害小国的使者,想必也会招来不小的麻烦,毕竟狗急了还会跳墙,更何况是人呢?

[create_time]2022-07-14 09:40:29[/create_time]2022-07-26 19:10:4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承吉凌85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cd1689c.Mb2-siMYrNhlZUPGLNbjbQ.jpg?time=2496&tieba_portrait_time=2496[avatar]TA获得超过882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view_count]

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历史上还真有人斩杀了使者

在战争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里的使,即使者,也就是代表另一方,受命出使的人。

使者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是传递信息,表达意愿。在没有电话和网络的时代,使者是两国之间绝好的交流媒介。当然,比较高级的使者,不仅仅是传声筒,有时候还会谈判,有一定的事务决策权。既然大家要交流,要对话,就没有必要斩杀使者。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起源于何时呢?

大家也都提到了。春秋时期,宋国因为抓住了楚国使者而被楚国围困,宋文公鲍派华元在夜里进入楚军营。经过华元一番诚实的说辞后,楚国退兵,而华元作为人质直接留在了楚国。华元在楚国居住了6年,直到宋文公鲍病逝后,华元才得以重返宋国。

春秋时期,周礼犹在,大家凡事,包括战争也都遵从一定的礼仪。有人总结为“礼仪第一,胜负第二”,不杀使者也是礼中的题中之义。《左传·成公九年》就提到,杀使者“非礼也”,并强调“兵交,使在其间可也”。

如果说一开始是因为礼,当礼崩乐坏,大家不再遵循礼仪规范,为何还要遵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准则呢?那是因为你杀了使者,影响实在是太负面了。

一是引起对方的反感,关闭了双方沟通的窗口,这就意味着断了和谈这条后路。毕竟,古代有很多战争非必要拼个你死我活,达到战略目的才是最主要的。

二是使者一般由文官充任,而文官并不具备攻击性。杀掉这么一个手无寸铁之人,是会被人看不起的,至少在道德上是不被看好的。

三是你把人家的使者杀了,这一场战争之后,后期如果还有战事,你派谁去沟通呢?毕竟,你杀人家在先,谁去基本上都是死。所以,无论你派谁去,朝廷的威望就会再次降低。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纵容斩杀使者有万般不好,但有一条,可以立威,发泄情绪,表示绝不妥协。 历史 上还真有人这么干了。

东汉将领耿恭被北匈奴围困时,双方力量悬殊。耿恭坚守的金蒲城只有守军有几百人,而匈奴有两万多人。这一守就是几个月,城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匈奴派使者招降。没想到,耿恭不为所动,还亲手杀了使者,甚至还用火烤肉吃。匈奴人看见了,一片哭声。当然,由于城池坚固,匈奴并没有把耿恭怎么样。后来,汉军来援,耿恭最终得救。

元灭宋之际,蒙古军攻灭大理,想和缅甸友好出使,愿意将缅甸纳入新的朝贡体系。但缅甸根本不吃这一套。尽管有强大的蒙古帝国背书,使者在缅甸遇到诸如脱靴子般的羞辱,还被缅甸国王给杀了。缅甸自知战争无可避免,便率先发动攻击。缅甸纵有象阵,但面对蒙古骑兵,自然是无可奈何。最后,缅甸还是架不住蒙古军的两次进攻,一度国都都岌岌可危。无奈之下,缅甸只好派出使者请降。


[create_time]2022-06-06 08:43:07[/create_time]2022-06-17 01:10:4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刚阳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a3002d3.quHGwluozlicJTypiQAQgw.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08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view_count]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大家都不敢轻易斩杀敌军派来的“使者”?

因为使者他没有任何的攻击意图,唯一的作用就是传达战争双方的信息。要是杀害敌军派来的使者,在道义方面会让国家损失威望。虽然人权在现代很受重视,但是在封建社会没有人权可讲。因为在古代战争里面没有规定不能杀害俘虏及使者。与之相反,杀俘虏、屠城的事经常会发生,比如说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战俘,大量战俘和平民惨遭杀害,古代战争虽然不能像现代战争那样尊重人权,但却很尊重双方的使者,即有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不成文规定。“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其实是有历史根据的,它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使者华元,他作为使者孤身一人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一规则后来也就演变成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使者他本身就已经成为了战争的一部分,是双方将帅利用的一个一个工具,通过不斩来使释放一种信号。用来瓦解对方军队的士气,这个效果比战场杀敌要来的更大。从这些原因来看使者的作用和形象在我们后代的人眼里也就不再是那么轻微,因为他所牵连的是战役,而战役和国家乃至一个朝代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代战争,不轻易斩来使的原因。伦理道德是为人的底线与准则,更是一个国家的威望与大国气质。

[create_time]2019-11-08 21:54:41[/create_time]2019-10-31 00:00:00[finished_time]14[reply_count]2[alue_good]南希尔学长[uname]https://wyw-pic.cdn.bcebos.com/b151f8198618367a0c606f493c738bd4b21ce5bd[avatar]零碎的岛屿终会找到海,慢慢亦漫漫[slogan]零碎的岛屿终会找到海,慢慢亦漫漫[intro]658[view_count]

古代战争之中,为何不敢轻易斩杀敌军派来的“使者”?

在我国古代战争中,“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它本身没有约束力。然而,即使交战双方红着眼睛互相残杀,他们也不会轻易打破这一规则。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反对周朝法令的战争。孟子曾经说过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然而,在春秋时期,人们并不是想打仗就能打仗的。战前的第一件事是下战书。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车战。战争双方需要就战争时间达成一致,并通过战争信函选择一个开放的战争地区。这时,需要有人充当信使。这是两国军事交流中使者的由来。春秋时期,战争双方都以保护周天子为借口。因此,对前来与交战地区交流的特使没有敌意。他们不会随意杀死信使,而是礼貌地对待信使。然而,战国以后,所谓的“礼”和“义”早已被遗忘。战争充满了阴谋和意外。除了杀戮和投降之外,对平民的屠杀也经常发生。但是仍然不斩来使,原因是古代的信息传播没有发展起来。信使是传递战争双方信息的重要媒体。此外,特使的地位不高,也没有威胁。因此,杀害特使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而且会中断信息来源。例如,三国时期,司马懿通过蜀汉使者了解诸葛亮的饮食和日常生活,推测他的寿命不长。另一个原因是使者本身已经成为战争的一部分。这是双方将军使用的一种工具,通过不斩来使去释放信号,或瓦解对方的士气。它的影响有时远远大于战场上的战斗。例如,当关羽得知东汉东吴攻打荆州时,他派使者与吕蒙沟通。吕蒙明白了这一点,每次都善待关羽的使者,甚至允许他们带报平安的信。结果,关羽的士兵看到此等待遇,他们无心打仗。数万精锐部队崩溃,导致关羽垮台,这一教训是痛苦的。

[create_time]2019-10-19 14:45:34[/create_time]2019-10-30 00:00:00[finished_time]9[reply_count]0[alue_good]火树银花不寐城[uname]http://e.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800%2C450%3B/sign=de2505b23b2ac65c67506e7bcbc29e25/b7fd5266d01609244fba7bc9da0735fae7cd3441.jpg[avatar]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slogan]学生[intro]236[view_count]

常言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有些人却杀来使为了什么﹖

这种事情一般发生得很少。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点。
1.与强横的蛮人做协商,如明朝时期平定四川都掌蛮,都掌蛮倚仗巴蜀天堑为祸,蜀王派人招安,而都掌蛮不识教化斩了来使。
2.暴怒,也就是楼上所说的没有回旋的余地,表明决心。
3.表示自己的强大,比如叛军,或者北方匈奴。


[create_time]2018-04-15 13:33:24[/create_time]2013-01-04 20:56:45[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15[alue_good]春暖花开是何时[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66690ba.R1Pb8vjnt-hPUcdOq6oVDg.jpg?time=9613&tieba_portrait_time=9613[avatar]TA获得超过228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172[view_count]

两国交战不杀使者,出自哪里的?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在后世流传下来的交战规则主要只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春秋时期诸侯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公元前596年楚国派出申屈出使齐国,楚庄王特意嘱咐不要从宋国经过。宋国执政华元听说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设伏击杀死楚国使者。楚庄王为此“投袂而起”,出动大军包围宋国国都整整9个月。宋国派出使者到晋国告急,晋国上一年刚被楚军打败,不敢冒与楚国全面冲突的危险,只是派解扬为使者劝宋国坚守,不要投降。解扬经过郑国,被郑国抓起来交给楚国。楚庄王亲自接见解扬,企图买通他,要他向宋军喊话,说晋军不再提供救援,断绝宋军的希望,解扬不同意。经楚庄王几次威逼利诱,解扬才答应下来。可是当解扬来到了望城中的楼车上,就大声疾呼,说晋国援军不日就到,请宋国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楚庄王大怒,解扬说:“我答应你的条件只是为了实现使命,现在使命实现了,请立刻处死我。”楚庄王无话可说,反而释放他回晋国。长期围困而无战果,楚庄王打算退兵,可申屈的父亲拦在车前,说:“我儿子不惜生命以完成国王的使命,难道国王要食言了吗?”楚庄王无言以对。申屈父亲建议在宋国建造住房、耕种土地,表示要长期占领宋国,宋国就会表示屈服。宋国见楚军不肯撤退,就派华元为使者来谈判。华元半夜里潜入楚军大营,劫持了楚军统帅子反,说:“我的国君要我为使者来谈判,现在城内确实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订立城下之盟则情愿举国牺牲。贵军退到三十里外,我国唯命是听。”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证做到。第二天报告了楚庄王,楚军真的退30里外,和宋国停战,双方保证不再互相欺瞒,华元作为这项和约的人质到楚国居住。

后世将这一交战规则称之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时两国使节以礼相见的故事是“彭城相会”。450年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刘宋发起北伐,先胜后败,战略据点彭城被包围。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队死守彭城(今徐州),北魏太武帝想一举打过长江,派出李孝伯为使节进彭城劝降。刘义恭派了张畅为代表与李孝伯谈判。两人都是当时的“名士”,互相代表各自的君主赠送礼品,尽管处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但他们在谈判中却仍然是文质彬彬、礼貌周全。这次谈判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可双方的礼节及言辞,一直被后世誉为战场佳话。


[create_time]2013-04-20 20:08:10[/create_time]2013-05-05 19:35:38[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5[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290[view_count]

上一篇:同一层楼102例确诊

下一篇:辽宁卫视春晚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