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的拼音是什么
拼音:sāng,声母是s,韵母是ang,声调是一声。释义: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桑组词:蚕桑、桑葚、沧桑、桑椹、桑园、桑律、桑封、桑儿、桑韦、 桑花、桑根、郊桑、桑弓、桑皮、柴桑、桑蟃、桑柔、桑雉、 梓桑。扩展资料一、桑的笔画二、部分词语解释:1、桑椹:[sāng shèn] 桑树的果穗,通常暗紫色,浆果状,味甜,可食。2、沧桑:[cāng sāng] 沧海桑田的略语:饱经沧桑。3、桑园:[sāng yuán] 种植桑树的园地。4、桑皮:[sāng pí] 桑树的皮。为造纸的原料。5、桑濮:[sāng pú] 见“桑间濮上”。6、桑柔:[sāng róu] 指桑树的嫩叶。7、桑烟:[sāng yān] “桑烟”一般用圆柏属植物方枝柏的细枝和叶,当地称为柏香。
桑螵蛸怎么读?
桑螵蛸-拼音[sāng piāo xiāo]解释:螳螂科动物缀在桑枝上的卵鞘。可作中药,主治遗精、早泄、遗尿等症。例句:另外,芡实、海螵蛸、桑螵蛸等有固摄作用,也可选用。桑螵蛸,中药名。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药材性状: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长2.5~4cm,宽2~3cm。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卯,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长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长2.5~5cm,宽1~1.5cm。表面灰黄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和斜向纹理。质硬而脆。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长2~4cm,宽1.5~2cm。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
“桑”字和什么字同音?
同音字丧(sang1)桒(sang1)丧(sang1)槡(sang1)桑 sāng 〈名〉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桑,蚕所食叶木。——《说文》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姓。
桑的拼音
桑的拼音是sāng。部首:又,笔画:10,五笔:cccs,繁体:桑。解释:1、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边缘有锯齿,花黄绿色。果实叫桑葚,味甜多汁,可食用,也可酿酒,叶子可以喂蚕,嫩枝韧皮可造纸。2、姓。桑,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ā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桑”的基本含义为植物名;引申含义为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如桑麻。在日常使用中,“桑”也常做动词,表示采桑叶,如桑姑。康熙字典:《唐韵》息郞切《集韵》《韵会》《正韵》蘇郞切,颡平声。《说文》蚕食叶。《徐曰》叒音若。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蚕所食神叶,故加木叒下以别之。《典术》桑箕,星之精。《诗·豳风·注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蚕月条桑,枝落采其叶也。《礼·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注》爱蚕食也。《史记·货殖传》齐鲁千亩桑麻,其人与千戸侯等。说文解字注:(桑)蚕所食叶木。从叒木。榑桑者、桑之长也。故字从叒。桑不入木部而傅於叒者。所贵者也。息郎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