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

时间:2024-05-19 16:17:32编辑:揭秘君

平顶山属于河南哪个市?

平顶山属于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骨干城市之一。有10个县(市、区),面积7882平方公里,人口550万,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境内铁路总长40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100公里。兰南、宁洛、二广、郑尧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和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紧密相连。平顶山市既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文明城市,还是中国曲艺城、中国书法城、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唐钧基地。位置境域: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北纬33°08′—34°20′,东经112°14′—113°45′。全境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东与许昌市的襄城县、漯河市的舞阳县、驻马店市的西平县和遂平县交界;西与洛阳市的汝阳县、嵩县毗邻;南与驻马店市的泌阳县、南阳市的方城县和南召县缘连;北与洛阳市的伊川县、郑州市的登封市、许昌市的襄城县和禹州市接壤。

平顶山属于河南哪个市?

平顶山,属于地级市,直接归河南省管辖,别名鹰城,现辖2市4县4区,面积7882平方公里,平顶山既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文明城市。还是中国曲艺城、中国书法城、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唐钧基地。 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也是豫中地区中心城市。平顶山有各类水库169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有白鹭洲、白龟湖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有绵延百里的温泉带和世界最高铜制立佛中原大佛,尧山地质公园是国家地质公园。平顶山博物馆、二郎山、灯台架、画眉谷、三苏园、尧山大峡谷漂流、香山寺等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居河南省第二位。河南省地理区域: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坐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千米;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59′,直线距离约550千米。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平顶山、

河南平顶山属于哪个市?

河南平顶山本就属于平顶山市。平顶山是河南省辖地级市,别名鹰城,截至2019年4月,全市辖2市4县4区,面积7882平方公里。历史沿革平顶山为古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应”“鹰”通假,故平顶山又称鹰城。平顶山市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为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韩、魏、晋、郑、楚。秦统一后,平顶山境域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颍川郡。晋析颍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隋朝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郡、许州郡、襄城郡。宋元起止明清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民国初年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平顶山

平顶山为什么叫平顶山

平顶山叫平顶山的原因:平顶山市内有一座山叫平顶山,就在市区北部。之所以叫平顶山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山顶平而不像其他的山头尖尖的,所以取名平顶山。
平顶山市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因环绕市区北面的山峰皆平坦如削故得名平顶山市。全市总面积7,910平方公里,人口496万,以汉族为主。西周时期今平顶山市境内的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别称鹰城。


平顶山属于河南哪个市?

平顶山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平顶山为河南省辖地级市,别名鹰城。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全境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东与许昌市的襄城县、漯河市的舞阳县、驻马店市的西平县和遂平县交界。西与洛阳市的汝阳县、嵩县毗邻,南与驻马店市的泌阳县、南阳市的方城县和南召县缘连,北与洛阳市的伊川县,郑州市的登封市,许昌市的襄城县和禹州市接壤。平顶山的气候特征。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量小,四季分明。由于受季风影响,冬季盛吹北风,空气干燥,雨雪偏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多而集中,秋季雨量减少,随着冬夏季环流转换,四季分明。

平顶山简介

平顶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平顶山市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因环绕市区北面的山峰皆平坦如削故得名平顶山市。全市总面积7,910平方公里,人口496万,以汉族为主。西周时期,今平顶山市境内的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别称鹰城。春秋时期,孔子与叶公沈诸梁在叶邑(今叶县)商讨国策,留下了“近者悦,远者来”的治国名言,叶公的后人以邑地为姓氏,称为叶氏,平顶山叶县是叶姓的发源地。近代,平顶山市做为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成为了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新兴的能源型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2003年,平顶山市被河南省确定为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一。平顶山市境内的旅游资源以尧山、温泉、湖泊和寺庙为主,2007年初,平顶山市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的一员。扩展资料:平顶山市处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以山地为主,最高山峰位于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海拔2153.1米。东部以平原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从北往南看,大体有三列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北部是箕山,中部是外方山的东段及平顶山市区以北的落凫山等低山,南部则是伏牛山东段及其余脉。北部夹北汝河冲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积平原。其海拔高度大多在300-700米之间,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顶山

平顶山市属于哪个省?

平顶山市属于河南省。平顶山,河南省辖地级市,别名鹰城,现辖2市4县4区,面积7882平方公里。平顶山既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文明城市,还是中国曲艺城、中国书法城、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唐钧基地。 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也是豫中地区中心城市。气候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量小,四季分明。由于受季风影响,冬季盛吹北风,空气干燥,雨雪偏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多而集中,秋季雨量减少,随着冬夏季环流转换,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宝丰县、叶县偏高,其余县(市)正常;降水量偏少;日照正常。冬季平均气温郏县、宝丰县、叶县正常,其余县(市)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均为历年同期最少值。平顶山市年降水量在612毫米—1287毫米之间,自北向东南逐渐递增。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平顶山

平顶山有山吗

有的。平顶山有一座山是平顶的就是平顶山,这个市的名字就是以山得名的。详细内容: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中国煤炭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面积8867平方千米。以汉族为主。 2003 年,平顶山市被河南省确定为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一。 被誉为中原之崛起城市。平顶山春秋时为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1957年建市,现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越来越为中外所瞩目。平顶山地处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并有漯宝铁路与两大干线相连。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东经营120° 14’—133° 45’,北纬33度08’—34 20’。全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2153米,最低68.5米;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现辖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和新华、卫东、湛河、石龙四个区,总面积7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

中国有几个平顶山

中国有5个平顶山。除了河南省的地级市平顶山,还有以下几个:1、位于黑龙江的小兴安岭主峰,名字也是平顶山,海拔1429米。2、湖北省罗田县的平顶山。这个平顶山不是一座孤峰,是一串长而平的山顶。平均海拔843米。3、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的平顶山。该平顶山长10公里左右,宽约1公里,更像是陕西关中地区的“原”,平均海拔480米高。4、辽宁省本溪市的平顶山。是本溪市区南部一座平顶的山峰,海拔657米。


河南平顶山属于哪个市?

河南平顶山不属于任何一个市,河南平顶山是一个地级市。平顶山,河南省辖地级市,别名鹰城,现辖2市4县4区,面积7882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顶山市常住人口为4987137人。平顶山既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文明城市,还是中国曲艺城、中国书法城、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地势地貌:平顶山市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展布。地貌类型多,山脉、丘陵、平原、河谷、盆地齐全。西部巍峨的伏牛山、层峦叠嶂,中部、东部为丘陵、平原。西部鲁山县的尧山主峰海拔2153.1米,东部平原部分地区海拔不足70米。全部土地面积中山区占13%,丘林占63%,平原占24%。西部以山地为主,多数山峰海拔500米—1000米,部分山峰海拔在1000米—1600米,最高山峰是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1米。

上一篇:泰兴白果

下一篇:蛋的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