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

时间:2024-05-16 05:30:30编辑:揭秘君

鸟宿池边树下的下一句

鸟宿池边树下的下一句是:"僧敲月下闻。"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部分,全诗描写了登高远望的景象和登高者的感受。"鸟宿池边树下"这句是描写宿鸟好景,"僧敲月下闻"则是描写僧人的禅修境界。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了大自然和人的和谐相处。"僧敲月下闻"的意思是僧人在月光下听到了敲木鱼的声音,这不仅是一种景象描写,更是对佛教禅修文化的体现。禅修是一种心静照见本性的修行方式,而敲木鱼的声音,像是在唤起修行者的内心,帮助他们更好地沉淀心绪,寻找自我。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信仰和精神修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和焦虑往往会造成精神上的困扰,而一些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内心、发掘自我,像是冥想、瑜伽等。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是:凝望高处,思绪自由;听闻芳草,心境宁静。我们可以从这首诗中感受到唐代文人诗歌所表现出的豁达和深邃,也可以通过诗中的积极向上的意境,去体验人生中的美好和宁静。总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风景,在当代社会有许多的借鉴意义。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可以去寻找自己的内心平静和灵魂寄托。

鸟宿池边树下一句是什么

僧敲月下门。原文:该句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译文: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此诗虽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却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而变得别具韵致。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全诗语言质朴简练,而又韵味醇厚,充分体现了贾岛“清真僻苦”的诗风。其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鸟宿池边树的全诗

鸟宿池边树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李凝幽居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译文解释:悠闲地住在贺基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贺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禅稿谨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禅稿谨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注释:⑴少(shǎo):不多。⑵池边:一作“池中”。⑶分野色:禅稿谨山野景色被桥分开。⑷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贺基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⑸幽期贺基: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禅稿谨诺言,失信的意思。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禅稿谨阆(làng)仙,一作浪仙,是唐朝河北道敬悔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诗人,人称“诗奴”。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 据说在洛阳的时贺基候因禅稿谨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禅稿谨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敬悔举不中第。唐文贺基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今遂宁市大英县)主簿,故称贾长江。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贾敬悔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敬悔于五敬悔律,重词句锤炼。与孟郊敬悔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有《长江集》 。

鸟宿池边树的作者是谁?

是唐代诗人贾岛
唐代诗人贾岛,字阆仙(一作浪仙),年轻时因考试不中,曾出家当过和尚,法名无本。后来又还俗应试,到底没有考进“进士”,只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医生穷愁潦倒。他的诗风格清丽,非常注重锻字炼句。 《隋唐嘉话》、《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从话》都载有他的这样一则故事:

贾岛因赴考到京(长安)。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贾岛的诗句,见《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宿池边树下一句是什么

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是僧敲月下门。诗句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贾岛字阆(làng)仙,一作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诗人,人称“诗奴”。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出自哪朝哪位诗人

是唐代诗人贾岛
唐代诗人贾岛,字阆仙(一作浪仙),年轻时因考试不中,曾出家当过和尚,法名无本。后来又还俗应试,到底没有考进“进士”,只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医生穷愁潦倒。他的诗风格清丽,非常注重锻字炼句。 《隋唐嘉话》、《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从话》都载有他的这样一则故事:

贾岛因赴考到京(长安)。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贾岛的诗句,见《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唐代诗人什么的名句

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里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用“敲”字(来替换“推”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门,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题李凝幽居》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访友人未遇的诗。据诗意可知,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等他到达李凝居所时,已经天黑。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于是贾岛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补全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诗句鸟宿池边树僧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译文: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

(1)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 (1)首先要解析清楚,题目要问的方向。“鸟鸣山更幽”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典型案例。这样我们就知道,这道题是要我们分析手法的。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2)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颈联: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谁的诗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衍生出推敲这个词,出自中唐诗人贾岛。“推敲”这个词的由来已经家喻户晓,人们一直津津乐道于它所体现出炼字的辛苦及汉字的博大精深。年轻诗人贾岛写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描述一个和尚在凄清孤寂的夜晚独自回到庙里的场景,其时,寒鸟已宿,孤月独照,只有一个和尚,月下踽踽独行碰宽,用卡尔维诺的话说就是,如果在冬夜,一个和尚。一股寂寞的寒意立马弥漫出来,此两句可以称得好诗。贾岛骑着驴,边走边琢磨,是推好还是敲好,不知不觉撞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当时是吏部侍郎兼京兆尹,相当于今天中组部副部长兼北京市长,正部级的大官。贾岛就把情况告诉了他,韩愈思索了一会,告诉他说:用敲好,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于是后世就流传了推敲的典故。认真想一下,是不是觉得很诡异。因为韩愈并没有说出敲的理由,只是帮他选了“敲”字。这两句诗就作为佳话流传下来。人们热衷于谈论贾岛的苦吟、韩愈的亲和、炼字的艰辛,却唯独没有人去质疑:敲真的比推要好吗?朱光潜老先生在《论文学》里谈到这件事情,他的意见是:仔细玩味的话,推字表示和尚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自来自去,自有一种风度山蔽,而敲字则显拘谨,太着尘相。结合和尚的身份,从贴合诗的意境来说,显然推字更好。对老先生的看法,我简直不能赞同更多。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呢?根据我的分析,这是名人效应及羊群效应造成的。当时贾岛只是一介书生,出场时只有一头病驴,而韩愈却是朝廷重臣文坛巨擘,出场前呼后拥还有三军仪仗队。话语权不言而喻的掌握在韩愈手上,他此时无论说推还是敲都是对的。我好奇的是史书上说他思索了一会,他真的是思索诗句还是思索怎么打发这个穷秀才。再开一下脑洞,如果当时韩愈说,拿字好。那今天推拿就会从一项按摩活动变成写作活动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谁的诗句

贾岛:唐代诗人,字阆仙,生于中唐的他一生坎坷。所谓“生于末世运偏消”,他家境贫寒,祖上无人任官,唐代苏绛《贾司仓墓志铭》言贾岛“祖宗官爵,顾未研详,中多高蹈不仕。”由此可见,贾岛的家庭是一个彻底的草根之家,也许正因如此,贾岛年少出家为僧,法号无本。【摘要】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谁的诗句【提问】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贾岛的诗句【回答】
贾岛:唐代诗人,字阆仙,生于中唐的他一生坎坷。所谓“生于末世运偏消”,他家境贫寒,祖上无人任官,唐代苏绛《贾司仓墓志铭》言贾岛“祖宗官爵,顾未研详,中多高蹈不仕。”由此可见,贾岛的家庭是一个彻底的草根之家,也许正因如此,贾岛年少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回答】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谁的诗句

你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摘要】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谁的诗句【提问】
你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回答】
诗人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简洁、自然淡泊著称。贾岛出身于官宦家庭,但他并不喜欢从政,而是钟情于文学创作。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贾岛的诗风独特,许多诗句都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答】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贾岛①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②,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③不负言。

注释

①贾岛(779~843),字浪仙,也作阆仙,范阳人,初为僧,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贾岛曾写诗自伤,后蒙韩愈指导,诗文大为精进,遂还俗,但屡试不第。文宗时,遭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举迁普州司户,最终病逝于上任途中。其诗作善雕琢,多凄苦,曾自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与孟郊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有《长江集》十卷。

②分野色:山野中的景色被桥分开。

③幽期:形容时间非常漫长。

名家点评

从他现存诗歌来看,他虽然也流露过一点求仕不遇的苦闷,但只是一点轻微的叹息。其他绝大多数的诗中,几乎看不到什么现实矛盾的影子。(游国恩)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贾岛的代表作,全诗抒写了诗人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事,表现了诗人访友不遇的遗憾心情,同时还描写了郊外的优美景色。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描写了友人李凝幽居周围的环境: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友人居住的小园,在他的住所旁边没有其他人居住。通过小路长草、院子荒芜的情景描写,既点出了环境的偏僻和幽静,还暗示了李凝的隐士身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诗句写的是诗人月夜拜访友人时的情景,因为天色已晚,当他到达友人门口的时候,池边树上的鸟儿已然入睡,四周非常安静,借着朦胧的月光,诗人用手轻轻地敲着友人的家门。诗句中以动衬静,通过轻微的敲门声惊醒“宿鸟”这一动态情景,愈发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凸显了“幽居”的特色。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两句写诗人夜访友人不遇之后在回去路上的所见。在过桥之后,他看到了景色迷人的原野,晚风轻拂,天上的云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云在风的吹拂下飘动,而石头是不会移动的,可诗人用这样的比喻,给人新鲜感,充分体现出贾岛琢字炼句,力避平易,务求奇僻的诗风。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没有遇到友人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幽静美丽的景色的喜爱。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好在哪里?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上一篇:除息

下一篇:闪翼拳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