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的作品

时间:2024-05-13 22:51:48编辑:揭秘君

萧伯纳的作品有哪些?

他共完成了51个剧本。前期主要有《不愉快戏剧集》,包括《鳏夫的房产》(1892)、《荡子》(1893)和《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等;《愉快的戏剧集》由《武器与人》(1894)、《康蒂妲》(1894)、《风云人物》(1895)和《难以预料》(1896)组成。第三个戏剧集名为《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其中有《魔鬼的.门徒》(1897)、《凯撒和克莉奥佩屈拉》(1898)和《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1897)。

进入 20世纪之后,萧伯纳的创作进入高峰,发表了著名的剧本《人与超人》(1903)、《芭芭拉少校》(1905)、《伤心之家》(1913)、《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和《真相毕露》(1932)、《突然出现的岛上愚人》(1936)等。


萧伯纳的作品有哪些

1、1884年发表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2、1892年发表的现实主义讽刺剧《鳏夫的房产》。3、1893年发表关于妇女问题的剧本《荡子》。4、1900年发表《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5、1903年发表阐述自然哲学思想的第一部作品《人与超人喜剧与哲学》。6、1907年发表历史剧《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7、1908年发表关于家庭和婚姻问题的剧本《结婚》。8、1914年发表论文《战争常识谈》。


萧伯纳代表作

萧伯纳代表作有《歌剧魅影》、《费加罗报喜》、《三百士》等。《歌剧魅影》,萧伯纳在这部歌剧中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创作出宏大的、激情的歌剧。该剧的特点在于将浪漫派的风格融入到古典派的主题中,并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旋律和激烈的情感。《费加罗报喜》,它是萧伯纳最成功的歌剧之一,它的节奏紧凑,音乐文学性十分强烈,将歌剧的元素完美结合,为歌剧赋予了浪漫主义精神。《三百士》,萧伯纳为这部歌剧创作了大量激昂、有力量的作品,将古老的历史主题和极具现代感的声乐特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拓展了歌剧的审美范畴和作曲技术。萧伯纳还有许多其他优秀作品,如《珍妮菲尔芒》、《阿萨巴斯坦王子》、《琼瑶》等等。


萧伯纳的作品有什么特点?他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萧伯纳戏剧最突出的思想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情感的交锋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旨。萧伯纳的戏剧语言犀利泼辣,妙趣横生,妙语脱口而出。人道主义萧伯纳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庭,贫困的生活状况促使他早年四处奔波求职谋生,这也使他更加真实全面地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各种群体,为他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人物素材。在萧伯纳的许多戏剧中,对人物群体形象展示的批评是明确而坚决的。他热情讴歌简单善良的高尚人性,同时强烈直白地揭露对丑恶虚伪的劣等人性的讽刺。他广泛展现了工业文明高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垄断时代,工人、市民、商人、无业人员等不同阶级身份的社会个体的喜怒哀乐、喜怒哀乐、内心声音和情感寄托。在肯定弱势群体善良、勤劳、温柔、淳朴等可贵品质的同时,也强烈嘲讽了具有社会支配地位的资产阶级贪婪、利己、残暴的群体性。例如,在1892年出版的现实主义讽刺作品《鳏夫的房产》中,萧伯纳成功地塑造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各种阶级形象,如医生、大商人、房地产经纪人、股票经理等。在该剧的前半部分,他热情地赞扬了诚实善良但贫穷无业的年轻医生曲,并继续讽刺了靠压榨贫民窟工人、失业者和其他居民发家致富的大商人萨托里阿斯狡猾霸道的奸商本性。当屈经不起利益的诱惑,放弃了正直的立场,选择与萨图利和房地产商合作,共同压榨贫民区的居民时,萧伯纳便以辛辣的笔调对这个带有小资产阶级贪婪和自私的叛离青年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彻底的厌恶。这种爱与恨的反差也使萧伯纳的现实主义作品充分而有力地释放和演绎了人文主义批判精神的人性展示。萧伯纳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于垄断资本主义早期,他对无产阶级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对资产阶级的蔑视也构成了他在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批判精神的又一特点。例如,在完成于1884年的现实主义中篇小说《业余的社会主义者》中,萧伯纳用“同情和仇恨的不同眼光”洞察了两个处于敌对状态的社会阶层的命运斗争和悲喜结局。小说的主人公艾伯特是一个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普通工人。在目睹了毛纺工人被克扣工资、被迫无偿加班的不公平状况后,艾伯特鼓励工人们与他们一起举行罢工抗议,以实践他对许多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史密斯一方面恶毒地诅咒罢工小组,另一方面又偷偷约了艾伯特在他的庄园谈判,用一大笔钱引诱他。艾伯特当场拒绝,并要求史密斯尽快配合,但史密斯恼羞成怒,责骂并辱骂艾伯特是“穷鬼的奴隶”,并指示管家将他开除。在艾伯特和工人团体准备继续罢工抗议时,史密斯贿赂当地警方驱逐罢工者,艾伯特因故意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逮捕入狱。心灰意冷的艾伯特被警察推上警车时,几个毛纺工人站在窗前摇头叹息,而史密斯则躺在皮椅上,阴沉地冷笑着。鲜明的对比也让宿命论斗争的悲剧意味更加强烈,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怜悯,对强势群体的抗议鞭子回应,再次强烈而密集地被掀起。在完成了对他所处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性展示和对各种社会状况的集中揭露之后,萧伯纳也在积极寻求以文学探索的形式总结解决的方法,进而完成他的人文主义批判精神的社会化实践。这也使得冷静客观地判断现存状况,科学地寻求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多元共存,成为对萧伯纳人本主义批判精神的实践、诠释和提升。萧伯纳中期以后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普遍具有强烈而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取向,并运用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科学而多样化的探索。例如,在1894年上演的三幕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中,萧伯纳集中解构了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和资产阶级家庭财产继承权的斗争。他指出,资产阶级围绕巨额财产的斗争也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弱的原因之一。沃伦夫人提出的提高工人工资、建立集体工会、公开财产登记等建议,也透露了他在处理一系列社会问题时的人文主义实践。在四幕剧《芭芭拉少校》和三幕剧《布拉斯邦德上校的转变》中,萧伯纳不仅客观全面地审视和判断了工人罢工革命、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变革、社会各阶层不同群体联合抗议战争等时代现状,而且更加科学公正地揭示了和平解决阶级矛盾、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相应对策,使萧伯纳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人文批判精神达到了超越同时代人的思想高度。语言萧伯纳的戏剧语言极其精练,往往蕴含着人生的真谛。比如《伤心之家》,肖特费尔德上尉看似苍老而疯狂,但他的话耐人寻味:“当我们的家人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总是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否则我们无法和他们在一起。但是当他们不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想他们的缺点,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安慰,不再去想他们。”柏荷夫人这样评价她的丈夫,“一个人的好和坏总是混在一起的,没有定式。”字里行间流露出萧伯纳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观察。萧还经常引经据典。比如《两眼如希实本的一潭》、《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就像狮子窝里的但以理》、《我们都是血肉之躯》、《你爷爷奶奶的眼睛会狂乱地转来转去。“今日之夜与特里斯坦和伊沙里之夜相同”等。萧伯纳的语言迎合高雅和通俗的口味。在英语谚语中,女人被比作猫。小让赫克托打趣道“没想让你把我挠这么深”“猫在房间里哪里叫”。有时,萧伯纳会一语双关,使作品幽默风趣,妙趣横生,增强讽刺效果。比如奥古斯都曾经夸口说,他家的脑袋硬,子弹打不穿。实际上,在英语中,hardhead也意味着头脑迟钝。这句双关语对奥古斯都的傲慢、愚蠢和荒谬进行了绝妙的嘲讽。萧剧中人物用生动的文字表达观点,进行思想交锋,对答如流。该剧对话妙趣横生,妙语连珠,妙趣横生,既幽默又讽刺。萧伯纳的句子看起来很长,但读起来很流畅;用词好像不是特别讲究,但听起来总是很贴切,不高雅也不低俗。尽管辩论很抽象,但由于使用了比喻和具体的例子,它仍然显得生动而清晰。英国演员喜欢演萧的戏,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台词好讲好记,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是适应戏剧严格要求的舞台语言。这种精彩的语言是萧伯纳智慧的结晶,是他分析社会弊病和人性弱点的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学者们公认萧伯纳的戏剧语言极具表现力,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埃德埃文斯说:“萧伯纳最大的天赋是他在语言上的机智。这也是他最大的诱惑。”王佐良老师还指出:“这是一种非常引人注目和吸引人的语言,但外表上没有装饰。它的魅力来自于表达思想的敏锐、简单和复杂,也来自于它的速度。它灵活而富有活力,柔韧而灵活,优雅而不矜持。它是口语,但比口语更精致,有了这一切,正是微妙的音乐节奏滋养了这一切。”音乐性萧伯纳的音乐评论,从简短的文字到完美的散文,都是对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作品的赞美。瓦格纳已经工作了25年,撰写了《尼伯龙根》,这是一部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巨大音乐剧,主题来自日耳曼神话中莱茵河的神、巨人、矮人和少女。萧伯纳认为这是一个天才的工作,并审查了每个细节。除了音乐,他认为社工驱赶“看不见的饥饿鞭子”向他们富有的主人追求自由是天方夜谭。萧伯纳有深厚的音乐修养。他熟记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瓦格纳的作品。他曾是伦敦最好的音乐评论家,发表过许多萧伯纳作品中的许多情节都是交响的,引人入胜,令人难忘。第一幕往往就像交响乐的前奏和呈现,为全剧定下基调。最后一幕很像交响乐的结尾,不仅再现了主题,有时还会有新的发展。如果伊琳娜卡普泰罗娃最终决定嫁给弗雷迪,这个结局再次强调了伊琳娜卡普泰罗娃的新生活,她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虽然这是观众始料未及的,但也是合理的,既重复了主题,又提供了新的发展和想象空间。从0755年到79000年,芭芭拉通过实践教育逐渐成熟,她天真的想法最终被实用的想法所取代。矛盾的主题最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和谐的旋律。事实上,萧伯纳对戏剧创作的兴趣并不像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来自易卜生的影响,而是来自欧洲的音乐剧传统,尤其是莫扎特和瓦格纳的歌剧。萧伯纳承认莫扎特的《他怎样对她的丈夫说谎》“对他进行了全方位的艺术教育”,《匹克梅梁》确实从中受益匪浅。从莫扎特那里,他学到了如何用轻松的风格处理严肃的话题,以及写作严肃题材而不显得沉闷单调的技巧。在他的重要音乐论文《巴巴拉少校》中,他说瓦格纳的创新的“圆圈”音乐剧并不难解释,他受到了它的启发。讨论萧伯纳是第一个指出易卜生戏剧采用“讨论”手法的人,并给予高度评价。易卜生《唐乔瓦尼》最后一幕,海尔茂冷酷自私虚伪的嘴脸完全暴露后,娜拉冷静下来,对海尔茂说:“托瓦尔,坐下。我们有很多要谈的。”《人与超人》年,萧伯纳兴奋地宣布:“这种全新的艺术手法.在戏剧形式上增加了新的乐章,使《道地的瓦格纳派》征服了整个欧洲,从而开创了戏剧艺术的新流派”萧伯纳所说的“全新的艺术手法”就是“讨论”。萧伯纳在充分阐述了这种编剧艺术的创新性后,将其特点概括为:“首先,讨论被利用和扩大,使其贯穿并融合到剧本的动作中,最后动作被湮灭,使剧本和讨论合二为一;二是因为把观众变成了剧中的人物,把他们生活中的事件当成了剧中的事件。过去,为了让他们对不真实的角色和不可能的事情感兴趣,他们不得不使用的一些旧的舞台技巧已经被彻底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审问和辩论技巧,如反驳,揭穿真相和通过幻想寻求真相。并自由运用演说家、传教士、辩护律师和吟游诗人的所有修辞和抒情技巧。”总之,传统戏剧中起关键作用的外在情节和动作,让位于人物的“讨论”。在萧伯纳给出的《玩偶之家》证明中,我们确实可以找到支持萧伯纳观点的论据。如前所述,在诺拉说了一句“托瓦尔,坐下,我们有很多话要谈”后,剧情进入了两人的辩论。娜拉作为一个已经觉醒的独立个体,与海尔茂开诚布公地对话,讲述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诸多不平等的始末:已婚女性的神圣责任是什么?「男人不能为了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是真的吗?法律是否应该考虑违法行为的高尚动机?逃跑的选择正确吗?等一下。当海尔毛提出宗教、道德、法律来给娜拉施压时,娜拉果断地说,“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不能只相信大多数人说的话,也不能只相信书本上说的话。”易卜生通过剧情提出的这些问题,本身就具有争议性,能有效激发观众深入思考。经过两人不同观点的交锋和争论,诺拉大获全胜,为她的离开准备了充分的舆论条件。然后,砰的一声,娜拉离家出走,“讨论”和行动成了该剧的有机整体。其实不仅仅是《易卜生主义的精华》,易卜生其他事实上,萧伯纳并没有把“讨论”仅仅看作是一种戏剧技巧,而是看作是改变戏剧建构模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即通过讨论的运用,把传统的制作精良的戏剧转变为观念性的戏剧,把戏剧从外在情节的冲突转变为思想观点的冲突。萧伯纳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从前,在所谓结构良好的戏剧中,第一幕开始剧情,第二幕提供情境,第三幕带出真相。现在的程序变成展开、情境、讨论,讨论考验写作者的能力。”而且,在萧伯纳看来,这种冲突首先表现为“观念之间的冲突”,其最佳呈现方式是“讨论”,即不同意见之间的“辩论”。另一方面,易卜生看萧伯纳的剧,往往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困惑:“讨论”的反对者总是口若悬河,性格似乎更可敬,做了坏事也不受罚;而积极一方的人格有很多缺陷,经常在争论中失败,最后会和消极一方“勾结”。例如,在乔治萧伯纳的《群鬼》中,屈兰琪博士爱上了房地产经纪人萨托里阿斯的女儿布兰奇,却发现她的父亲通过出租廉价公寓剥削穷人致富。屈出身名门,不愿与这种不义之财为伍,打算解除婚约。但是,萨托里阿斯告诉屈博士,他经营的财产实际上属于屈等贵族,他们的财富和地位也是建立在剥削穷人的基础上的。最后,曲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现实,决定和萨托里阿斯“发财”,和女儿和好如初。在这部剧中,正反双方就是否可以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赚钱展开争论,各自充分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几经争论,原本看似真理在手、拥有一切道德优势的正方曲兰慈落了下风,与反萨托里的as进行了攻守易位,彻底颠覆了读者通常的道德预期,使其处于难以做出道德选择的尴尬境地。有研究者说,萧伯纳的戏剧“非常具有煽动性,常常惹恼观众,留下一堆问题让他们走出困境”,表达了观众的尴尬处境。事实上,这就是萧伯纳为引发真正的讨论而采取的戏剧策略。这种策略排除了简单的道德判断,不是以情景剧的模式给观众带来虚假的满足,而是提升了反对派的话语权,使其能够与反对派平等讨论。萧伯纳非常重视戏剧的教育功能,但他并没有采用戏剧家强力引导和灌输的模式。而是他创造了这种正反双方平等讨论的局面,为观众提供了理解事物的不同维度,让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样,观众会突然发现日常生活中被美化甚至神化的道德习俗的虚假、丑陋和荒谬,也会看到许多社会丑恶现象寄生在自己身上。萧伯纳相信观众会从盲目的“错觉”中清醒过来,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构为了充分展开讨论,萧伯纳在戏剧结构上做了很大的创新,即采用了题—逆题—联题的辩证三段论模式。费边社主义者萧伯纳吸收了黑格尔、马克思等先贤的辩证思想,将其运用到戏剧结构中,生动地展现了意识形态对抗和发展的过程,使讨论贯穿全剧。是三段论讨论的模型。全剧围绕着什么价值观适合社会发展的讨论。芭芭拉信奉宗教救赎,凯森斯崇尚希腊文化,博里托马夫人和斯蒂芬强调道德的力量。他们代表了主流价值观。Andrzef主张金钱和工业可以控制一切。在第一幕的讨论中,主流价值观占了上风,安德泽夫显得软弱无力。第二幕,安德烈夫用金钱帮助救世军渡过难关,大大增加了信徒人数,并使救世军军官贝恩斯夫人放弃了救世军原则。他的论点主导了第二幕。在第三幕中,安德舍夫邀请他的家人参观他的武器工厂。初衷是说服芭芭拉等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但让他们意识到掌握实权和为价值观服务的重要性。于是,第一幕中的话题和第二幕中的反话题辩证地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以科森斯为代表的知识与智慧,以芭芭拉为代表的信仰与爱,以安德泽夫为代表的现实力量。这三种力量携手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萧伯纳的剧作特点是什么?

萧伯纳的剧作以其深刻的讽刺与独特幽默风格著称。在《苹果车》中作者写美国大使万哈弹来同英王马格纳斯谈判英美两国合并的问题,还说并不灭亡英国,而是把首都迁到华盛顿去扩大国家范围,将野人般的英国文化加以更新。这正好预示了大英帝国降为美国附庸的未来情况,更充分显示了萧伯纳机智幽默的特色和非凡的讽刺艺术。

上一篇:什么是和谐社会

下一篇:东北黑道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