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冰心的家庭成员
冰心的 猫:咪咪 冰心在书房阅读,爱猫咪咪陪伴一旁。冰心的父亲:谢葆璋 福建长乐人。冰心的母亲,杨福慈,福州人,书香门第。冰心的大弟:谢为涵(1906-1944)回国后,一直在交通部门工作。冰心的二弟:谢为杰(1908-1986),著名化工专家。冰心的三弟:谢为楫(又名冰季)(1910-1984),作家,海事专业教授。冰心的丈夫:吴文藻(1901年12月20日—1985年9月24日),1929年结婚,育有一子两女,长子吴平(原名宗生,1931年生),长女吴冰(原名宗远,1935年生)和次女吴青(原名宗黎,1937年生)。
介绍一下谢冰心?
谢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作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入燕京大学学习,1923年毕业,1926-1936年在燕京大学任教。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日本,1949—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谢冰莹和冰心是一个人么??
不是不是,冰心是作家不是军人,看下面。谢冰莹(1906.9.5- 2000)原名谢鸣岗,字风宝,湖南新化人。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师范),未毕业即投笔从戎,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前身)。经过短期训练,便开往北伐前线汀泗桥与敌人恶战。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1927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从北京女师大毕业后,她用几部书的稿酬作学资,赴日本留学(1931年)。因坚拒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而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当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受到极为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的严重摧残。被遣送回国后,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学(1935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遇到“七·七”事变,为救祖国危亡愤而返国,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开往前线。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她是无可争议的女中豪杰。抗战爆发后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写下《抗战日记》。抗战后期还在重庆主编刊物。曾任北平女师大、华北文学院教授。1948年赴台湾,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后改为师大)教授。1971年因右腿跌断退休。现居美国旧金山。据不完全统计,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400部、2000多万字。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谢冰莹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因为历史原因,加上冰莹性格耿直,在她诸多作品中,多有不随潮流的言论,因而她的许多作品难以在大陆与广大读者见面。当法国文学泰斗罗曼·罗兰向全世界读者推荐《女兵自传》时,家乡人竟不知此书为何物。我是有幸较早读到冰莹作品的人之一。家父与她在龙潭塾馆同学1年,1943年冰莹回到故乡,送给家父一本《冰莹近作自选集》,珍藏了许多年,我初识文字时即开始读,读过多遍。不知何原因,读她的作品,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谢冰莹在家乡冷水江市铎山度过了她的金色童年,至今流传着许多有关她的故事。谢冰莹最早就读于龙潭塾馆。在谢冰莹就读之前,已有40多位男生在此读书,且都是谢姓。家父姓苏,因外祖父姓谢,是先生的堂兄,住在塾馆旁边,且资财富足,塾馆先生碍于外祖的面子,就收下家父这位异族弟子。塾馆不收女生,由于小冰莹的执着,塾馆先生不得不破例。自此,这两名特殊学生开始了他们一年的同学生涯。谢冰莹由母亲领来上学,当时才10岁,长得俊俏,穿着整洁,是大家闺秀模样。小冰莹和男生分开而坐,当时塾馆授课,和现代完全不同,是先生点名“某某生”,学生即捧着书站到先生桌前,先生指着课本断句、解释,然后,学生回座位高声朗读课文,读熟了,又捧书站到先生桌前背书。学生不分年级,但程度不同,课本也不同,有的读《三字经》,有的读《孟子》、《论语》,小冰莹读《女子国文》、《四字女经》等书。她很少高声朗读,默读两遍即能背了。小冰莹没事做的时候,就静静地听先生点书,听同学背书,居然将同学们的功课也都记下了。当男同学摇头晃脑背书背不下去时,她就提醒他们,先生免不了要狠狠瞪她几眼,同学们对小冰莹的记忆力深表佩服。先生有一顶青缎布做成的皮帽,尽管帽沿上汗迹斑斑,气息也不好闻,但他总是郑重其事地摆放,上厕所从不戴帽子。每当先生上厕所时,淘气的冰莹就把先生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做些滑稽动作,引得同学们发笑。先生刚从厕所出来,同学即向小冰莹报信,冰莹复将瓜皮帽端端正正放在原处,装成没事一般。有一次,被先生看见,先生狠狠地瞪了瞪小冰莹,想说点什么,终于没有说,在教室里踱来踱去,许久才把帽子戴了,大家才松了口气。先生高度近视,鼻尖贴着书本,说话声音很大,情急时还有点打结,口里不时溅着唾沫星子,穿着也不讲究,他对小冰莹很好,平时呼“凤宝”、“鸣凤”(是冰莹儿时的名字)。男生犯规了,他狠狠地骂和抽打手心。但对小冰莹仅打过一次,而且是轻轻地。那一天,上课铃响了,爱吵闹的小冰莹倚靠着门,高高抬起一只腿,跨在门槛上,要男同学钻过去,胆小的钻了,多数不肯钻,先生看见了,真的发火了,“无理,无理,小女子无理”。到了教室里,先生怒容满面,厉声斥问小冰莹:“你认错么?你悔改么?”小冰莹一动不动地站着,不回答。“你认错么?……”先生一次比一次声音高,简直在吼叫。小冰莹倏地走向先生,伸出小手说:“先生,您打吧?”先生长长地“唉”了一声,轻轻拍了一板,后来,到底没拍第二板了。这次算是先生对冰莹最严厉的处罚。谢冰莹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投笔从戎,任战地服务团团长,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后与胡兰畦女士一道被授予少将军衔。1943年,我父亲听说冰莹回来了,欣喜异常,想去见她,但担心此时的冰莹已不是龙潭塾馆里的“凤宝姐姐”了,她瞧得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吗?我父亲和一些同学步行前往,一到光明山,就发现有些异样,人们熙熙攘攘,坪里挤满了人,经打听才知道,是冰莹在演说,因为听的人多,只能远远地站着看,机会终于来了,在蓝田大中书局管账的姨父告诉我父亲说:“冰莹此次回来,学界开大会欢迎她,并向她索要作品,她就匆匆编了本集子叫《冰莹近作自选集》,以谢朋友同学,这本集子由蓝田书局承印,明天冰莹要来结账,你来罢!”第二天清晨,我父亲早早地起床,来到书局。等了许久,过了正午,冰莹来了,我父亲忙着站了起来,像闰土见到鲁迅一样,想喊他,却没有喊,不知道称呼什么好。她向姨父问了好后,对我父亲笑着点了点头,样子很诚恳。显然,她已记不得面前的中年农夫是谁了。我父亲终于鼓足了勇气叫了声“凤宝姐姐,我是嗣宋,您还记得么”?冰莹“啊”了一声,眼睛里发出熠熠的光,丢了蒲扇,离了坐凳,走上前来,用双手握住父亲的手,不住地说:“嗣宋你好,我记得,怎么记不得呢?你祖父号羽邻,我父亲号石邻,羽邻是同治生员,石邻是光绪举人,两人都以教书终其一生。”此次见面,冰莹很少谈及自己的事,父亲问她,她总是说:“我是个女兵,在外面当报人,教学生。”但对我父亲的境况却很关心,问“几个孩子?每年收毛谷多少担?做红茶还是做青茶?茶叶卖得起价吗?石板窑还在挖么?”(石板窑是我外祖办的煤矿)临别时,特地送我父亲一本《冰莹近作自选集》。著作《从军日记》(日记体散文)1928,上海春潮书局《前路》(短篇小说集)1930,光明《中学生小说》(长篇小说)1930,上海中学生书局;重版改名《青年王国材》,1933,中和印刷公司《青年书信》(散文集)1930,北新《麓山集》(散文集)1932,光明《血流》(短篇小说集) 1933,光华《伟大的女性》(短篇小说集)1933,光华《我的学生生活》(散文集)1933,光华《一个女兵的自传》(小说)1936,良友《军中随笔》(散文集)1937,广州日报社《湖南的风》(散文集)1937,北新《在火线上》(散文集)1938,生活《第五战区巡礼》(散文集)1938,广西日报社《新从军日记》(散文)1938,天马《梅子姑娘》(短篇小说集)1940,西安新中国文化出版社《在日本狱中》(日记体散文)1940,上海远东图书公司《一个女性的奋斗》(散文集)1941,香港世界文化出版社《抗战文选集》1941,西安建国书局《战士的手》(短篇小说)1941,独立出版社《姊妹》(短篇小说集)1942,建国书店《写给青年作家的信》1942,西安大东书局《女兵十年》(小说)1946,汉口自费刊行《生日》(散文集)1946,北新《女叛徒》(中篇小说)1946,国际书局《女兵自传》(即《一个女兵的自传》和《女兵十年》改正合订本)1948,晨光;修订版,1956,台北力行书局;再订本,1980,东大;1985,四川文艺《红豆》(长篇小说)1954,台湾虹桥出版社《圣洁的灵魂》(短篇小说集)1954,亚洲《绿窗寄语》(书信体散文)1955,台北力行书局《雾》(短篇小说集)1955,台北大方出版社《我的少年时代》(散文集)1955,台湾正中《冰莹游记》(散文集)1956,台北上海书局《碧瑶之恋》(长篇小说)1959,台北力行书局《故乡》(散文集)1957,台北力行书局《马来亚游记》(散文集)1957,台北力行书局《我怎样写作》(散文集)1961,台北力行书局《空谷幽兰》(中、短篇小说集)1993,台北广文书局《梦里的微笑》(散文集)1967,光启《作家印象记》(散文集)1967,台。三民《我的回忆》(散文集)1967,台。三民《海天漫游》(散文集)1968,台。三民《在烽火中》(中、短篇小说集)1968,中华文化复兴出版社《爱晚亭》(散文集)1969,台。三民《旧金山的雾》(散文集)1974,台。三民《生命的光辉》(散文集)1978,台。三民《谢冰莹自选集》1980,黎明《谢冰莹作品集》1985,湖南人民出版社
冰心的闺蜜是谁
冰心的闺蜜是林徽因。林徽因与冰心的祖籍同为福州,算是同乡。二人的丈夫梁思成和吴文藻是清华住一个宿舍的同学,算是真正的同窗。由于梁思成遭遇车祸腿部受伤,比吴文藻晚了一年出国留学。1925年暑期,已是恋人关系的冰心与吴文藻,到康奈尔大学补习法语,梁思成与林徽因也双双来到康奈尔大学访友。于是两对恋人在绮色佳美丽的山川秀水间相会,林徽因与冰心还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生活照。有人认为,这是林徽因与冰心“作为友情的纪录”。想不到返国后,二人公开结怨并成为仇敌。冰心(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世纪老人"。1919年8月,冰心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
冰心的闺蜜是谁
冰心的闺蜜是林徽因。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但她仍坚持创作,在此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作品数量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
冰心为什么被称为“世纪老人”?
1、冰心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 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 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 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冰心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年近九旬时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扩展资料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健端庄。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在艺术表现上,冰心善于借鉴和运用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时而以叙述人的口吻直接抒发情感,时而通过人物的语言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露作者的主观意态,使小说带着浓重的抒情色彩。冰心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这给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灵活地起讫,转折,变化,作者浓烈的情愫的抒发,可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她的许多作品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人无穷的回味。她撷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机缘,展示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金戈铁马的壮举,却具有一种哲理的追求。她常常用机敏的目光,去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从人际关系撞击中,爆发出火花,捕捉生活中蕴藏的哲理,寄托自己的情思,富有清新的哲理和诗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心
冰心为何被称为世纪老人
因为她与20世纪同龄,冰心生于1900年,1900年为20世纪的第一年,卒于1999年,1999年为20世纪的最后一年,所以她被称作“世纪老人”。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后随父亲移居上海、烟台。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1913年随父迁居北京,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开始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两个家庭》《超人》等,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繁星》《春水》。与世纪同龄的冰心,在晚年创造了自己文学生涯的新高潮,尤其是在她85岁至93岁之间,她连续发表了《空巢》、《万般皆上品》、《关于男人》等大量作品,其水准之高、分量之重令人瞩目。1999年2月28日,备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文坛世纪老人冰心,因病不治在京与世长辞,享年99岁。扩展资料:冰心的文学特点: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健端庄。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1999年2月28日 冰心逝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心
肥皂泡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肥皂泡》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讲述作者小时候最爱吹肥皂泡,在下雨时节吹肥皂泡,吹肥皂泡的过程,肥皂泡美丽的样子,肥皂泡就像是美丽的梦。
通过自然清新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吹肥皂泡的方法和过程,表达了作者快乐、骄傲的心情,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童趣的世界。肥皂泡不仅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肥皂泡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肥皂泡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是:1、《肥皂泡》这篇课文反映了作者冰心童年时代的有趣生活。本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构建文章,结构清晰。而且文章通俗易懂,用词准确、精美。2、《肥皂泡》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019年春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出自冰心的《冰心散文》。这篇课文用童话和语言的写作手法来描述冰心童年吹泡泡的的趣事而感悟到追求自己理想的初心和过程。【摘要】
肥皂泡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提问】
肥皂泡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是:1、《肥皂泡》这篇课文反映了作者冰心童年时代的有趣生活。本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构建文章,结构清晰。而且文章通俗易懂,用词准确、精美。2、《肥皂泡》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019年春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出自冰心的《冰心散文》。这篇课文用童话和语言的写作手法来描述冰心童年吹泡泡的的趣事而感悟到追求自己理想的初心和过程。【回答】
谢婉莹(冰心)的有关资料!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解析: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谢婉莹为什么叫冰心?
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刘放园表兄鼓励冰心,说她能写,让她再写,同时还不断地寄《新潮》、《新青年》、《改造》等十几种新出的杂志给她看。鲁迅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小说《狂人日记》,给冰心很大的震动。这时她看课外书的兴味又突然浓厚起来,从书报上,知道了杜威和罗素,也知道了托尔斯泰和泰戈尔。这时也才懂得小说里有哲学,她的爱小说的心情,又显著的浮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冰心写了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描写了两个家庭由于教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走上了两条生活的道路。小说写好后,很羞怯地寄给刘放园表兄。
这篇小说,用冰心为笔名。一来是因为冰心两字,笔画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义。二来是她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稿子寄去后,她连询问的勇气都没有!但是,三天之后,居然登出了,小说在《晨报》上登出来了,并且是连载三天,署名为冰心女士。冰心打电话到报社,询问为何要在“冰心”后面加上“女士”;但木已成舟,不能更改。所以,后来,冰心往往也以“冰心女士”的笔名发表文章,出版著作。
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创作,冰心觉得有说不出的高兴。刘放园表兄又竭力地鼓励她再作。冰心抱着满腔的热情,白天上街宣传,募捐,开会;夜里就笔不停地挥写“问题小说”,每周都有新作品问世。冰心所写的“问题小说”,都是自己周围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斯人独憔悴》,写的是被顽固的父亲所禁锢,而不能参加学生运动的青年的苦恼;《秋雨秋风愁煞人》写的是一个有志于服务社会的女青年,中学一毕业,就被迫和一个富家子弟结了婚,过起“少奶奶”的生活,从而断送了她的一生;《庄鸿的姐姐》,写的是一个女孩子,因为当公务员的家长,每月只能从“穷困”的政府那里拿到半薪,又因为这个家庭重男轻女,她就被迫停学,抑郁致死。在这些小说里,给予他们的都是灰色的阴暗的结局,问题中的主人公,个个是消沉了下去,憔悴了下去,抑郁了下去,没有给他们以一线光明的希望!那时,冰心自己也想不出死中求生的办法。此后,谢婉莹这个名字被淡忘了,“冰心”却扬名于世。
对冰心这个名字,坊间有“恨水不结冰”的传说,说的是民国时期著名小说家、《啼笑姻缘》的作者张恨水,他原名张心远,此人单恋女作家冰心,取笔名“恨水”,表达自己最终不能结冰之憾。
谢婉莹为什么叫冰心
问题一:冰心为什么叫做冰心 笔名“冰心”的来历
冰心以笔名发表作品以来,获得无数荣誉,连她本人的真名谢婉莹也被其笔名的风头盖过。究竟“冰心”笔名的来历是怎样?
1919年,冰心在发表她的第一篇创作小说《罚个家庭》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为笔名。据冰心表示,“当时我不愿同学们知道文章是我写的,而‘冰心’笔划既简单好写,又与我的本名谢婉莹的‘莹’字含义‘光洁、透明’相符。我出生后,祖父曾找算命先生为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应该是男命,命中有文曲星,还说我的八字里缺火。所以二伯父给我取名‘婉莹’,‘莹’字头上有两个‘火’字。”
问题二:为什么谢宛莹叫谢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也有人在笔名冰心的前面加冰心原来的姓,就有谢冰心
问题三:冰心,原名谢婉莹。问:她的笔名为什么要叫冰心呐? 她的笔名来自“莹”,“一片冰心在玉壶”,体现出了她写作的风格, 像冰那样的透彻,充分 的渗透着真善美。冰心出生于福州,烟台,这有山有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那清纯,心胸 宽阔的性格和写作风格。
问题四:冰心的原名叫什么,冰心这个笔名的含义是什么 原名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说,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问题五:冰心的原名叫什么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出生后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
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述》时,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扮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
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这里住着祖父的一个大家庭,屋里的柱子上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连,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在这里,冰心于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 *** 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在爱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之下,她于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其时,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
问题六:冰心被称为什么 冰心为什么称为冰心先生 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现时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仍然保留这种用法。
也有用于称呼有较高学识与地位的女性,例如称呼女性:李清照先生、张爱玲先生、宋庆龄先生。
人物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1]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2]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问题七:冰心被称为什么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1]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1926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日战争期间,以“男士”为笔名,写了一组以妇女为题材的散文,结集为《关于女人》。
1946年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回国。[1]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1]
问题八:冰心为什么叫做冰心 笔名“冰心”的来历
冰心以笔名发表作品以来,获得无数荣誉,连她本人的真名谢婉莹也被其笔名的风头盖过。究竟“冰心”笔名的来历是怎样?
1919年,冰心在发表她的第一篇创作小说《罚个家庭》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为笔名。据冰心表示,“当时我不愿同学们知道文章是我写的,而‘冰心’笔划既简单好写,又与我的本名谢婉莹的‘莹’字含义‘光洁、透明’相符。我出生后,祖父曾找算命先生为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应该是男命,命中有文曲星,还说我的八字里缺火。所以二伯父给我取名‘婉莹’,‘莹’字头上有两个‘火’字。”
问题九:谢婉莹为什么叫冰心? 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刘放园表兄鼓励冰心,说她能写,让她再写,同时还不断地寄《新潮》、《新青年》、《改造》等十几种新出的杂志给她看。鲁迅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小说《狂人日记》,给冰心很大的震动。这时她看课外书的兴味又突然浓厚起来,从书报上,知道了杜威和罗素,也知道了托尔斯泰和泰戈尔。这时也才懂得小说里有哲学,她的爱小说的心情,又显著的浮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冰心写了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描写了两个家庭由于教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走上了两条生活的道路。小说写好后,很羞怯地寄给刘放园表兄。
这篇小说,用冰心为笔名。一来是因为冰心两字,笔画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义。二来是她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稿子寄去后,她连询问的勇气都没有!但是,三天之后,居然登出了,小说在《晨报》上登出来了,并且是连载三天,署名为冰心女士。冰心打电话到报社,询问为何要在“冰心”后面加上“女士”;但木已成舟,不能更改。所以,后来,冰心往往也以“冰心女士”的笔名发表文章,出版著作。
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创作,冰心觉得有说不出的高兴。刘放园表兄又竭力地鼓励她再作。冰心抱着满腔的热情,白天上街宣传,募捐,开会;夜里就笔不停地挥写“问题小说”,每周都有新作品问世。冰心所写的“问题小说”,都是自己周围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斯人独憔悴》,写的是被顽固的父亲所禁锢,而不能参加学生运动的青年的苦恼;《秋雨秋风愁煞人》写的是一个有志于服务社会的女青年,中学一毕业,就被迫和一个富家子弟结了婚,过起“少奶奶”的生活,从而断送了她的一生;《庄鸿的姐姐》,写的是一个女孩子,因为当公务员的家长,每月只能从“穷困”的 *** 那里拿到半薪,又因为这个家庭重男轻女,她就被迫停学,抑郁致死。在这些小说里,给予他们的都是灰色的阴暗的结局,问题中的主人公,个个是消沉了下去,憔悴了下去,抑郁了下去,没有给他们以一线光明的希望!那时,冰心自己也想不出死中求生的办法。此后,谢婉莹这个名字被淡忘了,“冰心”却扬名于世。
对冰心这个名字,坊间有“恨水不结冰”的传说,说的是民国时期著名小说家、《啼笑姻缘》的作者张恨水,他原名张心远,此人单恋女作家冰心,取笔名“恨水”,表达自己最终不能结冰之憾。
问题十:为什么谢宛莹叫谢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也有人在笔名冰心的前面加冰心原来的姓,就有谢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