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老和尚

时间:2024-05-12 10:23:19编辑:揭秘君

妙法老和尚确有其人吗?《现代因果实录》是真的吗

现在有一些我们不是能够确定无疑的佛法书籍,比方说《阴律无情》,这些书籍对于初入佛门的信徒是有激励作用的,但是对于正信佛教徒,宁可不要去看这些书,我不是说这些书是假的,它可能是说的真的,类似这种“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的书籍,越看越迷,对于真正信仰佛教的佛教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我持五戒,护持佛法,一对得起佛法僧,二对得起天龙八部,三对得起自己,搞什么旁门左道?好好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妙法老和尚现在在哪里啊,今天高寿多少

果卿居士都说过妙法老和尚是虚构人物,实际就是他女儿,但如果五台山真有法号叫妙法的老和尚则另当别论了《现代因果实录》里的妙法和尚,那么就没有这个人,这其实是虚构的,作者本人承认过,那本现代因果“实录”,其实里面的因果故事比小说好不了多少,有很多地方和真正佛教说法其实是对立的,比如植物轮回。我看了图片,大概七八十岁的样子吧

五台山有多少和尚

五台山有多少和尚就有多少故事,古代的和尚故事数不尽,文革的和尚故事悲剧多。今朝的和尚故事更有今日的风味。五台山假和尚的故事甚少。因为假和尚是极少数,他们为了谋生。在五台山见怪不怪。 中台的早上是在“嗡嗡嗡”念经的声音中醒来的。原来僧人们做早课的地方并不是大殿,就在寮房的一间屋子里。江浙居士参加早课去了,其它的人也都先后起来了。 洗漱完后,离吃早饭还有一段时间,大家便请同屋的僧人给讲讲五台山的故事。 他看起来有40多岁,但他自己说已经60多了,来五台山也快30年了。 我以为故事的开始也是会类似于“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事实上不是这样,他开口先问大家:“你们听说过职业和尚吗?” 和尚怎么能是一种职业呢?大家都表示不懂。他便开始了 这种离奇事发生在特殊的年代。文革期间,五台山不少寺庙遭到毁坏,和尚也被勒令还俗。这场浩劫结束后,五台山的佛事渐渐开始恢复,国内外佛教徒也恢复了前来朝拜的习惯。但是和尚大都被赶回了老家,有些虽然回来了,但许多寺庙还都是空的,于是在这些寺庙里就出现了职业和尚,据说是上边派来的,主要工作是为了接待国外佛教徒来宾。 结果有一天,几个洋佛教徒晚上在台怀镇闲逛时,碰到了白天庙里接待的和尚,而且是西装革履的打扮,惊诧之余想搞个明白:“你不是庙里的主持吗?怎么这样打扮啊?”没想到听到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下班了,所以换上了自己的衣服。” 洋佛教徒这才明白,原来和尚也有假的啊。 这个年代不算久远的故事不知是传说还是事实。 老和尚接下来又告诉我们,就是现在,假和尚也不少。不过不在庙里,而是在台怀镇上,要去的话,肯定能碰上,那些剃着光头穿着僧衣在马路上拉你烧香算命的就是。 另一些假和尚比较聪明,他们不会象小摊贩拉客一样那么辛苦,他们通过打斋骗钱。 所谓打斋,通俗地讲就是给和尚发工资,谁给发呢?不是寺庙,也不是政府,而是有实力的居士。 居士觉得出家人不容易,所以自愿发一些钱给他们。遇到打斋的时候,只要是和尚,只要去了现场,人人有份。 “那一个人能有多少呢?”我总是忍不住自己的俗气。 “有多有少,每次不一样,和尚级别不同,得到的也不一样?” “那具体是多少啊?” “一次总有个几百块钱吧。多的也有六、七百。” 呵呵,这个职业好啊,钱挣的容易,只需要剃头穿僧衣就行了,至于扮的象不象,反正人那么多,谁能看的出来啊。 不过,这个钱也是越来越难赚了,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正规寺庙打斋也加强了管理,比如凭皈依证或集体登记等。 打斋是人越多越好,来的人越多,居士功德会越大。这样就出现了另一种情况。 打千斋需要1000个和尚,所以有些寺院统一组织的时候,对假和尚也就挣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给其他寺院下指标:要想参加打斋,必须来XX个人。这些寺庙没有那么多和尚,只好到附近村庄找一些人来凑数。 就在不久前,因为打斋,还出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有两个人非要参加一个寺院的打斋,把门的和尚不让进,发生了冲突,死了两个人。另一件是居士出了好多好多钱,最后到了和尚手里只有一点点,居士把组织者告到了上边。这两件事,目前都还没有最后的结果。 “都是因为钱,钱多了不是啥好事。一有钱,心魔就会出来啊。”老和尚为这些现象作了总结。http://www.sxwutaishan.com/Article/QiTa/2444.html


释一亮法师,五台山住持?

不是。
五台山是妙江大和尚,五台山碧山寺住持。俗姓刘,1952年生于山西大同。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碧山寺方丈。1968年出家于大同云岗,1980年到五台山,至今先后在普化寺、竹林寺、南山寺、慈福寺参掸修行,期间曾两度上佛学院深造,后被五台山佛教协会安排到了碧山寺当家,于1995年8月11成为碧山寺第五代传人。


妙江和尚精通佛法、戒律严明、穗行高照,具有非凡的寺庙管理的才能。在他的主持下,重建了碧山寺、天王殿、彩绘殿堂、庄严华缘,将五台山唯一设有戒坛的大寺院治理得道风端正、井然有序,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与佛教界的赞扬。此外他还多方筹资在竹林寺新建了五台山男僧佛学院,成为弘扬和发展五台山佛教文化事业的先躯之一。


上一篇:日语毕业论文

下一篇:九鼎记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