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的是什么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主旨探析 “我把缺乏经验看作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性质之一。人生下来就这么一次,人永远无法带着前世生活的经验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人走出儿童时代时,不知青年时代是什么样子,结婚时不知结了婚是什么样子,甚至步入老年时,也还不知道往哪里走: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大地是缺乏经验的世界”。——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主旨素以多义、矛盾和自我消解著称,他对于“爱情”和“政治”的观念及反思就更显其复杂,至今众说纷纭且多有穿凿曲解者。另外,书中对“人”之“过去”和“历史”的反思问题亦大有探究和讨论的必要。虽然如此,笔者在此作为解读和阐释者还是希望能清晰明了地揭示出小说主旨,尽量给读者一个简单明确的指引,为读者进一步深入研读提供一点帮助。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抛给我们一个严重而不可回避的问题,人能否真的与其“过去”割裂?“传统”能否抛弃?我们所曾固执的信念、秉持、操守、原则、理想、是非等等自我的“历史”甚至人的“历史”是否真能抛弃?这里所追问的不是道义上的“应不应当”,而是事实上的“可不可能”?米翁的回答简单而直接:负载于我们的“生命之重”不可能抛弃!不抛弃“过去”;不抛弃“历史”,最终就是不抛弃“自我”! 人在抛弃掉一些东西之后的状态就是“生命之轻”。但在人们不经意或义无反顾的抛弃某些东西的时候,焉知被抛弃的不是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而往往在抛弃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每一次的反叛都使我们离最初的反叛越来越远”,小说中“萨宾娜”这个人物就代表了某种决绝的反叛者或反抗者的形象。现代生活中我们不断追求“前进”、“进步”、“创造”、“发展”,现代人匆忙的脚步、疲惫的身躯时时提醒我们要“轻装前进”,于是“抛弃”似乎成为生活和生命的必须(现代生活的主旨就是“抛弃”),比如对于“传统”、比如对于“历史”(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又比如对于无用的“道德”。但实际上在抛弃掉这些东西之后(所谓“包袱”),我们发现我们实际抛弃掉的是“自我”,是自我的丧失。生命顿时失重,生活方向迷失,这样的绝对无负重的“轻松”状态却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人就像希腊神话中有着悲剧意味的西西弗斯,沉重的背负、无望而执着地重复努力,这似乎是苦难的最好象征。但他的生存意义或价值,最终看来反倒是负重本身。我们试想,如果西西弗斯一旦摆脱了负重的宿命,或幡然醒悟于负重的“无意义”,继而毅然决绝地抛弃掉那压在背上的巨石,那他也就不成其为“西西弗斯”,而这神话故事本身就会瞬间暗淡了光彩而彻底被我们遗忘----因为他本身就没有“意义”。 米兰·昆德拉在某种程度上是反“现代性”的(但他一点儿也不“后现代”,),他对“现代性”的各种“反动”又做了某种“反动”(或“反思”),负负得正而有所回归。他不是要“面对未来”,将历史作为包袱抛弃掉而轻装前进,而是反向回顾,对“过去”保持一种敬意和温情。在他看来“现在”只有指向过去、依附过去、涵涉过去,“现在”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有“过去”之光照耀于“当下”,当下才顿显意义和美感,否则每一个“当下”便都成为飘忽的虚影,不知所谓、了无意趣。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美”就是“魅”------“过去”存在于“当下”,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只可心通而不能目视。总之,“现代人”是向前看,让“过去”过去,而米兰·昆德拉是“向后看”,让“过去”回归现在,或者说让现在连接“过去”,于是这就产生出“美”了。“美”只存在于“过去”,更准确一点儿来说“美”只存在于虽立足现代而对过去的回望。“美”不可能存在于未来,未来对于每一个当下来说只具有浪漫化了的憧憬。但这种憧憬往往经不起检验,到来的现实往往将梦幻击得粉碎。只有“过去”能给人以美感和慰藉。“过去”虽然看似过去了,但它却真正开始属于我,“过去”反倒是我们真正能把握到的“存在”,其它的都将归于消逝------包括旋生旋灭的“当下”。 米兰·昆德拉说““我把缺乏经验看作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性质之一。……人的大地是缺乏经验的世界”。正因为“缺乏经验”是人类生存处境,故而经验才弥足珍贵、“过去”才应倍加珍惜。如果说现实是重负-----因为现实承载了过去,是过去的延续和在场------那么,这种负重状态正是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存要求。如果失去了重负,人将失去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方向,继而否定生命和生活本身。我们在面对艰难困苦的境遇和非常的磨难时,基于过去经历的生命执守往往能促使我们呼唤出生存的勇气和生活的信心,但当我们一旦“勇敢”决绝地抛弃一切(我们从前所珍视和依赖的东西)后,我们发现面对的是彻底的虚无,但这种虚无却能将我们的生命意志彻底摧垮,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另外,呼唤“过去”的回归和对历史的重视,并不等于认同和赞美“重复”,相反在人类历史上一次次重演重复(错误)的悲剧正在于忽视过去的经验和历史存在。“现代人”立足于彻底抛弃,追求与过去的决裂而一味的“开辟”和“创新”,导致其反倒不可避免地堕入尼采所谓的永恒轮回当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才是真正的地狱重现(米兰·昆德拉如是说:“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无数次的重复”恰恰是因为没有“历史”或忽视“历史”,而固持、反省和回望因延续了历史的“意义”或避免了历史的窠臼,反倒在坚实的现实大地上开出了新异的花朵,“人”的创新和超越不在于抛弃而恰恰在于持守----如果一切只“经历一次,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固然只有一次,人生也只能经历一次,但就个人所面对的人类整体而言,我们皆可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浩如烟海的他人生存境遇中去寻找我们行为的坐标和定位,并且理解我们行为的意义(我们全部的创造和反传统的行为也恰恰是基于对过去和历史的坐标定位才显出其“意义”,否则就什么不是。)。在此,米兰·昆德拉又给了我们一次重大的反拨-----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未来”而在于“过去”,不在于纯粹和无休止的反叛、创造和抛弃,而在于某种坚守和保持,也就是说,人总要固守些什么东西才成其为“人”吧,至少才能活得坦然和自在些。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要注意:虽然米兰·昆德拉给了我们现代人一个重大反拨,似乎有拨乱反正的意思,但这绝不等于他又回到了“宏大叙事”,更并不等于他替我们现代人解决了问题。米兰·昆德拉自称只是个“小说家”,小说家只提出问题,而不回答问题。“小说家”不是哲学家不是政治家更不是先知,他不能为问题作出回答,并且他似乎也认为并不存在确定的答案。“小说家”对各种“私人叙事”虽也有所怀疑(注意:“怀疑”是“现代性”的第一要义),且依据个人感受提出“新”的问题,但却并不准备提供答案。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描写“萨宾娜”时说了一段令人难以索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他的画家情人给她自己倒了另一杯酒,喝光,仍然一言不发,带着难以揣测的冷漠,慢慢脱掉了短外套,似乎完全无视弗兰茨的存在。她就象一个当着全班即兴表演的学生,要让全班相信她独自一个人在屋子里,没有人看着她。”其实很显然,这是“萨宾娜”反叛姿态的“私人叙事”已经完全变成一种孤芳自赏的生动写照。“她从裙子里退身出来,拉着他的手带向靠墙的一面大镜子。她没让他的手抽出,以同样疑问的眼光久久打量着镜子,先看自己,然后又看他。”这时萨宾娜静静地取过镜子边放着的旧圆顶黑礼帽“戴在自己头上。镜子里的形象立即变了:一位身着内衣的女人,一位美貌、茫然而冷漠的女人戴着一顶极不适当的圆顶礼帽,握着一位穿着灰色西装和结着领带的男子的手。”这里的“圆顶礼帽”和“穿着灰色西装和结着领带的男子”象征了某种“公共性”或“宏大叙事”——这本来是具有礼仪性质的冠冕堂皇的公共事物;而“身着内衣的女人”就象征了具有私密性、个体性的“私人叙事”。但一旦将这二者结合在一处,将公共事物私人化,或将私人事物公共化,就立刻变了味了——“镜子里的形象立即变了”——显得极其怪异和荒诞。这里对“女子”与“男子”的特殊强调也暗示出尊卑、大小、高低、外内、强弱、公私等等之间微妙的、富有张力的“对位”关系。因此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放弃了有关“私人叙事”的正面价值判断,但却没有将“宏大叙事”凌驾于“私人叙事”之上,做一个矫枉过正的反拨,他仍旧保持了其一贯只提问题而不解决问题、不提供答案的“小说家”原则。但这是他狡猾的伎俩还是无奈的选择?只有他自己知道! (本文由卜殿东原创,欢迎关注“虚室生白吉祥”并沟通交流。)
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写的是什么?
本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本书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对全心爱他的特丽莎是一种伤害。特丽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靥中醒来,读书笔记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象。 此时捷克政治动乱不安,在苏黎世一位权威医生希望托马斯去那里发展的呼唤下,两人于是决定去那里生活。但是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与丈夫仍然与情妇私通,特丽莎决定离开,回到祖国。但是命运与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她,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后来,他们死于一场车祸。而画家萨宾,也有了一个新的情人,是一个画家,萨宾从小就很叛逆,无视任何事情,习惯反抗一切,不依附于任何关系。但她的爱人却恰恰相反,他只是一个传统的男人,但他为了萨宾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和萨宾生活在一起,环游世界。但当他向萨宾求婚时,萨宾答应了。他们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宾娜只是他对革命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他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兰兹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无言的死于病榻上。本意: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布拉格之恋 影评
《布拉格之恋》是由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改编作品。本片作为小说改编电影,采用古典叙事。故事以托马斯与特蕾莎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剧情来源,全片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情节发展就像生活发展一样自然与不可预料。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托马斯与特蕾莎相遇,深陷爱河并迅速成婚;二人感情由于诸多因素陷入危机并最终解决;二人在幸福中结束一生。这种有些间离叙事的作法,或者能够说采用不一样视点讲故事的叙述,一般是不太好挥发的。除非才气过剩的大手笔。记得好莱坞只有一位导演胆敢试法,这位名导他是伍迪艾伦。至于欧洲的此类样式的电影编导俯瞰皆是,比如罗曼波兰斯基,比如法斯宾德,再比如伯格曼,又比如大名鼎鼎的罗西里尼等等数不胜数。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非要打破既定的电影的程式化规范,进行多重角度的叙事格局呢?影片《布拉格之恋》开端的优点在于,一个开局一但预热了全片发展的走势,然后一泻千里。想收也收不住。
布拉格之恋影评
1、《布拉格之恋》是一部艺术精品,导演菲利浦·考夫曼用电影的方式给观众展示了灵与肉的对立与统一以及轻与重的换位与迷失。该片是一部展现原著主题比较成功的作品。它不仅把握住了小说的精髓,还以电影的方式将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阐述的很到位。但在细节处理及表现深度方面,《布拉格之恋》与小说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2、在《布拉格之恋》中,观众看到了很多历史镜头,但是与现实故事的镜头相比较,导演通过背景与主人公行为分离的方式,弱化和模糊化了那个纷乱的时刻。影片的镜头转移得很快,因而在视觉上和感觉上都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眩晕感觉。尽管片中人头攒动、枪声阵阵,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并不能构成一种直接的视觉冲击。
《布拉格之恋》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区别在哪?
1、本质形式不同:《布拉格之恋》是由菲利普·考夫曼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朱丽叶·比诺什等主演的爱情片;而前述影片改编自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2、情节剪切有不同:电影《布拉格之恋》中有的情节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都有,而小说中有的某些情节电影却被剪切去掉了。扩展资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的主题思想:1、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2、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3、作者认为,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4、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拉格之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布拉格恋人,什么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布拉格之恋》是改编于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968年,布拉格外科医生托马斯(丹尼尔-戴-刘易斯饰)生活在对女人追逐的快乐中,享受着性的快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拉格之恋》画家萨比娜(莉娜·奥琳饰)是托马斯的红颜知己,但在一次温泉疗养院的出诊过程中,托马斯结识了女招待特蕾莎(朱丽叶·比诺什饰)。不久,特蕾莎只身来到布拉格,二人结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拉格之恋》然而,托马斯在婚后依然不改与萨比娜或其他女人偷情的恶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拉格之恋》特蕾莎无法忍受托马斯的不忠,深夜出走,却碰上了苏联武装入侵。三人先后逃亡到日内瓦,萨比娜结识当地大学教授费兰茨(德雷克·德·林特 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拉格之恋》特蕾莎在日内瓦工作不顺利,倾诉于萨比娜并与之成为了好朋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拉格之恋》后来特蕾莎失去了工作终日闷闷不乐,带着小狗孤身重返布拉格。在自由与束缚之间,托马斯最终还是选择了特蕾莎,回到布拉格。之后两人在农场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布拉格之恋》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区别在哪?
1、本质形式不同:《布拉格之恋》是由菲利普·考夫曼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朱丽叶·比诺什等主演的爱情片;而前述影片改编自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2、情节剪切有不同:电影《布拉格之恋》中有的情节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都有,而小说中有的某些情节电影却被剪切去掉了。扩展资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的主题思想:1、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2、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3、作者认为,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4、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拉格之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什么?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了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情纠葛,托马斯年轻、英俊、多金,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但其生性放荡、追求自由,在其看来人类的灵和肉能够相互分离,男女双方可以互不干涉,无须为对方负责,生命应当完全的轻盈,不能有任何重量。而特蕾莎是一名餐厅女服务生,与托马斯则完全不同,在特蕾莎眼中,男女双方必须因为爱而结合,双方均需要对彼此负责,灵与肉无法分离,生命必须承担一定的重量。但戏剧性的是,坚守不同信仰的两人互相爱慕并选择结婚,但向往生命之轻的托马斯在婚后难以承受特蕾莎的生命之重,因此也使得两人一直在生命的轻重之间反复徘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二元性”昆德拉在小说中从人物到结构到中心思想的立意都构建了一种“二元性”,小说总共分为七章,前六章都是以人物托马斯、特雷莎、萨比特和弗兰茨为故事主线。直到第七章“卡列宁的微笑”,故事的主要角色变成了狗,而此前关于“轻与重”“灵与肉”“不解之词”“伟大进军”的冲突与对立都被卡列宁的微笑埋藏起来,昆德拉在末章转而不去谈论冲突并不意味着他在逃避这些冲突。正如弗朗索瓦·里卡尔在《大写的牧歌与小写的牧歌》一文中所说“这种对被遗弃世界的怜悯,也是透过或进入遮蔽生命地幻景、意义和言说,直面生命,直面生命的赤裸和显然时的炫目。”卡列宁的微笑就仿佛是一道生命的幻景,它的炫目必然隐藏着一切生命的答案。昆德拉并未在小说中正面回答生命应该选择轻还是该选择重的问题,他自始至终都在致力于呈现生命的对立与冲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什么?
该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特丽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魇中醒来,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象。 此时捷克政治动乱不安,在苏黎世一位权威医生希望托马斯去那里发展的呼唤下,两人于是决定去那里生活。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一,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扩展资料:主题思想在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他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