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共同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共同点都是在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时候出现的;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经济复苏、清明政治的治世局面。 扩展资料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共同原因都是:1.发展经济;2.任用贤能;3.改革吏治。两者之间的共同表现是:1.手工业方面,丝织业技术高超;2.农业方面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提高,茶叶开始生产并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3.商业繁荣方面,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成都、扬州、洛阳。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什么是“贞观之治”?什么是“开元盛世”?
什么是“贞观之治”?那什么又是“开元盛世”呢?以下的内容将为大家揭晓答案。首先给大家聊聊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间(626年——649年),能常常回忆隋亡的情景,警惕重蹈隋炀帝的覆辙。所以他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并要求大臣们奉公廉洁。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全国统一,发展社会生产,调整了统治政策。他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地耕种,有时间适时播种收割,政府提倡轻徭薄租;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这个时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国力也随着强盛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段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称为“贞观之治”。最后给大家聊聊什么是“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713年——741年)。唐初一百年间,在劳动人民的辛勤生产下,经济不断向上发展。玄宗即位后,任用有才杆能负责、敢进谏的姚崇、宋璟做宰相,继续执行开国初年的一些措施。并“赋役宽平、刑罚清省”,革除了中宗、睿宗时的一些弊政, 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贵族,压抑佛教。注意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这个阶段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继续发展。开元末户口数比唐初增加了四倍,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着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进入繁荣阶段,为我国历代史学家所赞颂。
安史之乱的名词解释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扩展资料: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安史之乱名词解释
安史之乱的解释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公元 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 子安 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 自称 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 * 。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 由此 转衰。 词语分解 安史的解释 唐 安禄山 、 史思明 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唐宣宗》:“ 安史 作逆以后, 河 北乱, 淄青 乱…… 泽潞 乱,而 唐 终不倾者,东南为之根本也。” 乱的解释 乱 (乱) à 没有 秩序 :乱套。紊乱。 凌乱 。 社会 动荡 ,战争,武装 骚扰 :乱世。政乱。平乱。乱邦 不居 。 混淆: * 。败常乱俗。 任意 随便 :乱吃。乱跑。 男女关系不正当: * 。 横渡:乱流。 治理:乱臣。
改革文学 名词解释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指反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以这一改革对旧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为基本主题的文学。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
1. 概述
《平凡的世界》
改革文学在它的发展初期,侧重揭示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强调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感应着时代的节奏,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叱咤风云、大刀阔斧的“开拓者”与保守势力的尖锐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改革文学作品的基本框架。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作家们反映改革的视野更加阔大、眼光也日益深入;在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显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落后的文化因袭,表现改革对人的传统价值尺度的冲击,揭示商品经济冲击下旧有生活方式的逐渐瓦解,以及所有这些在人的心灵上产生的强烈震动。这既是改革文学的深化、也是文学使自己不再附庸于政治的一种努力。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 《浮躁》 ,蒋子龙的《开拓者》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是改革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 动因
蒋子龙
众所周知,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土地”,因而1979年后,土地承包和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在农村掀起了一次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变革。许多敏感的作家便抓住拥有土地支配权后农民的新状态进行了大量的创作。
在这期间,农村改革小说的代表作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 、张一弓的短篇小说《黑娃照像》 、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 、蒋子龙的中篇小说《燕赵悲歌》 、贾平凹的中篇小说《腊月.正月》 、《鸡窝洼的人家》等。
纵观农村题材的改革小说,可以发现初期作品往往是简单的“一片光明”,随后一些作家开始致力于揭示农村改革中所受阻力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一些优秀之作甚至触及到在改革中发生变异的中国农民的'传统文化心理'层面。这一过程,是不断深化的。
如早期出现的短篇小说《乡场上》(1980,8)讲述不再靠借贷度日的农民冯幺爸,终于挺直了弯了多年的脊梁、《黑娃照像》(1981,7)表现有了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对精神地位的追求;其后出现的一些作品则开始展现改革的阻力,如《秋天的愤怒》塑造了俨然一方宗主的农村干部肖万昌的形象、《燕赵悲歌》在农民改革家武耕新头顶上设置了重重关卡;在贾平凹的小说中,改革的阻力则不仅来自于国家政体的一些弊端,农民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下自身形成的顽固惰性也是阻碍改革的重要原因,如《腊月正月》中描述了乡儒韩玄子对“致富“后的王才不可理喻的百般刁难--前者与后者从前并无任何矛盾,他之刁难后者表面上看来只是出于对“奸商”发财的不满与嫉妒,对自己地位受到侵犯的担忧而已,但实际上则反映出中国长期以来宗法制社会残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心理,在面对新的社会体制时因感受到强烈的冲击。
3. 思想困局
改革文学--《花园街五号》
所谓“改革文学”,堪称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比之“伤痕文学”、“知青文学”、“朦胧诗”、“先锋文学”等,它或许不是最显眼的,但它同改革的关系是最直接的。之所以称其为纪念碑,是因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已成为历史———使命与野心达成,意义归于历史。
1979年前后,得意识形态的长期倚重,文字的分量一直很重(或者叫文学的分量),在那个时候,它意味着能“说话”,它是政治生活中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敏感的作家们站出来发言了。
以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先声,一般文学史上称之为“改革文学”的写作拉开了序幕。之后,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 、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 、张洁《沉重的翅膀》 、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 ,柯云路的《新星》等小说发表,影视再发力,“改革文学”引起哄动,自不待言。
“改革文学”的路数基本一致:虽然官僚主义问题很大,但是英明的主人公基本上能克服重重困难,并取得阶段性胜利,即使要面临更大的风雨,也要强调主人公那种打不倒的顽强精神。小说对“胜利”基本上充满了不屈不挠的热情。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社会情绪,基本吻合。
应前文所说,文学也充当了判断责任的角色,它认定官僚主义应该对社会挫败负上主要责任,它热烈拥护行政资源的再分配。当然,也可以理解,狂喜与谨慎是政策解冻下的本能反应。
“改革文学”在创作手法上,无疑也受这种基本判断的左右,仍然是大众文学的路子,比如打造乔厂长、李向南等典型人物时,注意插科打诨,并突出了他们的英明果断,处理不合作、捣蛋人士时,仍然有脸谱化的毛病。他们小心地不脱离群众,谨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训令,有选择地批判过去。由整体用词布局来看,“改革文学”的写作者仍然偏爱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些文史家称之为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应该说,“改革文学”,其思维方式是陈旧的,但其所含的“希望”是新鲜大胆的,尽管这种希望仍然由乐观历史进化论所催生,但它至少表明了与过去决裂的勇气与决心,它能安慰那些劫后余生的心灵,它对官僚制度的批判也不无道理,它为打破体制僵局营造了强大而积极的舆论。“改革文学”的作者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仍然当得起勇士的称号。
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体制改革仍就需要探索,但最起码,它已不再需要由文学来引路或突围。情绪让步、理性登场———这对社会文明的进程来讲,无疑是一种进步。
4. 路遇尴尬
改革文学--《大风起兮》
改革文学的尴尬之一表现在如何塑造人物方面。既然是弘扬主旋律的主流文学,就必须遵守一条“潜规则”:作品要歌颂的主要人物不能有所闪失。所以《大风起兮》中的几位主要人物都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没有腐败行为,在人格、道德方面几乎也没有任何可挑剔之处。连在文革之前就已赴港、后又回乡创业的工业区副老总杨飞翔,也不仅一改过去的金钱观,在经济的大潮中稳守自己的节操,而且连好追逐女人的毛病也改掉了,对一位风流女子阿笑(在杨之前已和多位男士有过关系)一往情深起来。这又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人们在金钱、情欲方面的道德滑坡是人所共知的,何以这个开发区的人们个个如圣人般不受污染?二十世纪之末,还在中国的一部长篇小说中出现这种“高大全”群像。
改革文学的尴尬之二,是由于国家体制内的中国作家享受着终身制和专业化待遇,他们大都生活在远离改革现场的特殊生活圈内,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多有隔膜,即使有时候“到下面”走一走,体验生活,但也只能是在生活的表层走马观花,并不一定知道实际的社会运作过程和操作方式,所以很难写出改革过程的复杂性、多变性,比如许多政策性操作背后的潜规则、潜操作可能远超出作家的想象。《大风起兮》同样也遭遇了这一尴尬,作品正面描写工业区的建设过程不够,尤其是缺乏生动的细节,颇有苍白之感。笔者没有统计,但阅读印象中这一部近40万字的作品,可能有三分之一还多的篇幅用在交待人物的身世和经历,以及深、港等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即使一些次要人物,作者也要费尽笔墨详写其个人经历。交待人物的背景固然对刻画人物性格有好处,但作为改革小说,更应该把人物放在改革的过程中去,用当下的行动来证实其个性。作者的写法显然是为了弥补对现场、对当下生活了解的不足而做出的迂回策略。
单凭作家个人的主观努力是无法做到的。因为此类文学既然不愿离开主旋律,就必须有明确的政治规范,因而必须在特定的思想框架内进行构思和语言运作,作者唯一可灵活处理的地方只是书写策略问题。《大风起兮》的策略性清晰可见,作者在策略选择的过程中已经尽力留下了可供“真实”栖身的语言空间,但最终不尽如人意,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正如书中多次写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作者意欲向读者展现一幅波澜壮阔、高昂宏伟的改革交响诗,并为此做了所能做的巨大努力(笔者身在广东,对陈国凯先生艰苦写作的事迹有所耳闻,也至为敬佩),但毕竟大风何以“起”、又何以“变”而为席卷一切的飓风之内在动因,作者多次欲言又止。这是不能全怪作家的,最终有赖于外部书写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改革中的个体人物也许或多或少存在着精神和人格的缺陷,但改革的二十多年实践已经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总体成就是难以估量的。广东作家敢于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抒写当代改革的大文章(如陈国凯的《大风起兮》,吕雷、赵洪的《大江沉重》 ),即使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但也显示了某种勇气和文学理想,这是广东这片改革的热土向本土作家们提出的要求。这较之许多内地作家根本不写当代生活,而纷纷去挖掘那些封建时代或民国时期的坟墓里的僵尸,并不见得就低人一等,从而又低文一等。
5. 探索开拓
改革文学--《大潮》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读潘强恩先生的长篇小说《大潮》 ,别有一番感慨。这是一部厚重而具有亲历性的作品。作者通过描述新丰村农民自发探索股份制的故事,表现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作者曾是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上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自己就是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可以说,这部小说具有自传体的色彩,当然小说并没有拘泥于自传,而是描写中国农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
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小说也会被我们当做新一代农民的创业史来读。小说主人公姬振盛的形象,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农民创业的形象。现在,农村题材的小说很多,但像姬振盛这样自觉探索思考中国农民当代命运的文学形象并不多见。上个世纪中叶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创业史》 ,表现了新中国农民获得土地,掌握自己命运的激动。到了改革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则让我们从农民致富心切的渴望中反思历史。而今天的《大潮》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在当今世界发展格局里的创新精神。通过姬振盛这个形象,我们感受到农民掌握先进文化,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力量。在潘强恩笔下,农民并不像过去的小说中那样,仅仅朴实善良、麻木不仁、吃苦耐劳、逆来顺受,而是具有更多理性思考的自觉。姬振盛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能够想到寻找一种指导实践的理论,真是农民形象的一种了不起的进步。小说中,大量描写主人公对理论的追求与思考的细节,并非一种图解,而是融入到人物精神之中,成为人物性格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描写启示着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新农民”形象的特质。
很显然,这部作品与中国改革文学一脉相承。改革文学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以长篇小说《新星》为标志。李向南的形象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他的改革模式与现实的真实有相当大的距离。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李向南模式的虚幻性、不可操作性,甚至与历史进程完全不同。我们不能对作家求全责备,当时的实践只能向作家提供这样的认识。读《大潮》,我们发现这种虚幻不可操作的色彩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实的可信和可操作的模式。我们知道,《大潮》中的姬振盛模式,有着曾引起改革者关注的“万丰模式”的坚实基础。“万丰模式”当年曾引发了姓“资”姓“社”的大讨论,现在则可以看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勇敢探索——股份制在今天已被普遍采用。我们愿意说《大潮》也是中国改革文学的一次深化开拓。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中,广大文学工作者先后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改革开放火热生活的文学作品,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下近三十年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革,许多作品在广大读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6. 发展史
改革文学--《沉重的翅膀》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改革文学”曾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文学现象。随着农村实行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城市开始经济改革,“改革文学”也应运而生。1983至19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创作高峰,在社会上颇为轰动。
1979年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端,着力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英雄形象,“乔厂长”也成了改革者的代名词。之后的改革小说中,出现了类似“乔厂长”的“开拓者系列”,如《改革者》(张锲)、《跋涉者》 (焦祖尧)、 《祸起萧墙》 (水运宪)、 《三千万》 (柯云路)等等。还有一些作家对种种社会弊端予以批判和揭露,剧作家沙叶新与李守成、姚明德合作的戏剧《假如我是真的》就是这一类的代表。高晓声的视角比较独特,他一直关注着普通农民在新时代的变化。他笔下的李顺大、陈奂生都是农村的小人物,作者为他们生活上的改善而欣慰,也对他们思想上因袭的落后的东西给予温情的嘲讽。
1981年底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问世,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关注改革对整个社会尤其是人的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带来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有长篇小说《故土》 (苏叔阳)、《花园街五号》(李国文)、《男人的风格》 (张贤亮)、《新星》(柯云路)及中篇小说《老人仓》 (矫健)、 《鲁班的子孙》 (王润滋)、《秋天的愤怒》 (张炜)、《腊月•正月》(贾平凹)等。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以农村青年高加林的悲剧,深刻地写出了商品经济对传统农村文化的冲击。
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在题材、视角上更加多元化,初期的理想主义色彩逐渐淡化,作为一种新思潮、新现象的“改革文学”已经结束。但是,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仍层出不穷。
什么是杂文?
什么是杂文?
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杂文概念的种种界定及归属
杂文的概念及其归属众说纷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属于文学中的散文类。这类分法占绝大多数。如
(1)《文学概论自学辅导》(第135页)[1]把文学作品分为小说、诗、散文、戏剧四类,则明确把杂文归到散文。摘录如下:
“杂文:文艺性的论文,属于散文的一种,以抒情与政论相结合,不拘一格,迅速反映生活事变和人们思想感情为特点,熔逻辑力量与战斗 *** 于一体,把精辟论述寓于形象之中。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尖锐的战斗性和充分的艺术说服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历代许多具有进步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古文,多是著名的杂文作品。在现代,由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的提倡和实践,杂文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极为犀利的投枪和匕首,也是批评人民内部不良倾向的武器。杂文主要用于讽刺和暴露,亦可用来赞颂新思想、新品格、新风貌。”
(2)《20世纪中国杂文史》[2](第5页):
“杂文是以议论和批评为主的杂体文学散文;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主要内容,一般以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来肯定和赞美真善美;杂文格式笔法丰富多样,短小灵活,艺术上要求议论和批评的理趣性、抒情性和形象性,有较鲜明的讽刺和幽默的喜剧色彩。”
(3)《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3]:
“杂文,散文的一种,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样式较多,如随笔、杂感、杂谈、笔记等。”
(4)《辞海》[4]:
“杂文,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中国自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多有这类文章。“五四”以后,经鲁迅等人努力,成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它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艺术上言辞机警、行文情感饱满,常借助形象比喻来议论人或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5)《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5]:
“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
2、属于文学类,但不属于散文。如:
(1)《中国杂文史》[6](第8页):
“杂文,是和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一起登入文学大雅之堂的一种文学样式。可以说是一种边缘文学。”
(2)刘锡庆《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7]:
“报告文学、史传文学和杂文、随笔,应从散文‘母体’中分离出去,‘自立门户’予以独立。新的‘文学分类’可采用十分法: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报告文学;史传文学;杂文、随笔;艺术散文;民族、民间文学;儿童文学。”
(3)著名杂文编辑兼评论家刘成信的《杂文是什么》[8]:“简言之,(杂文)具有艺术性的短篇批判、讽剌文学作品,但又不是小说、散文。”
3、属于“交叉型”文学体裁。
(1)《文学概论》[9]把杂文和报告文学都归于“交叉”型文学,亦称“边缘”型文学体裁,即具有文学属性,又具有非文学属性。(见P86、P87)
“杂文是一种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学的特点的‘交叉’型文学样式。”
4、属于“文艺性议论文”
(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10]对“杂文”定义如下:......
什么是杂文?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不像一般议论 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运用形象化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 ,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
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 、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杂文。
杂文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杂文通常在三、五百字到一千字左右,几千字的很少。它笔墨不多,言简意赅。? 杂文篇幅虽然短小,取材却广泛多样。点滴的感受,片断的思想,鳞爪的观察,大至宇宙, 小到微尘,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奇谈趣闻,皆可入文。作者评人、议事、说理 、录言、记闻均可。
二、敏锐迅速,泼辣犀利
杂文对生活的反映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正如鲁迅所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 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自 下而上的血路来的东西。”(《小品文的危机》)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报刊 上发表了大量针对社会现实和公众思想而写作的杂文,更使杂文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文体。
三、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杂文常常运用讽刺和幽默的写法。即通过轻松风趣的语言,采用影射、讽喻、双关、夸张、 反语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或无情嘲讽中,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 应注意的是:一,以歌颂为主的正面说理的杂文,不一定要用讽刺。二,不能滥用讽刺,也 不能不看对象乱用讽刺。
四、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杂文评人议事应该形象、生动。它要求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骇者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杂文的形象性与小说、戏剧的形象性不同。小说、戏剧的形象性要求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故事 情节、矛盾冲突和多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塑造完整的形象,而杂文只是对形象作“一鼻一嘴 一毛”的勾画,显出生动的“活态”来即可。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 以“落水狗”比喻失败的敌人,以“叭儿狗”比喻专事谄媚的奴才。所以说,杂文是形象与 说理、诗与政治的有机结合。
以上这四个特点,使得杂文成为“文艺性的社会论文”。
参考资料:happyxll/...1
什么是杂文,有什么特点,杂文的写法?
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欣赏杂文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伐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然而,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类型”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时代背景,也可以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
怎样写杂文
杂谈,杂论,随笔,札记一类文章通称之杂文.这类文章大都是"有感而发",对社会生活,民情风俗,日常工作,动态事件等或揭微显隐,针砭时弊,或扬清激浊,讴歌新风.因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体裁上归入杂文一类.杂感文章有如下一些特点:⑴,杂感的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杂感一般是贴近生活,"有感而发", 针对性就在这"有感"之中.杂感怎么写 是冷嘲热讽,还是热情歌颂;是金刚怒目,还是和颜悦色,这都取决于杂感的针对性.所以杂感一般都是短小精悍,一刀一枪,一招一式,对准目标,富有战斗力;绝不无病 *** ,无的放矢.⑵,杂感的写法一般是"由实论虚,以小见大".所谓"实"就是写的对象很具体,常常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首诗,一种现象,一段传说等等."论虚"就是善于从这些看似平凡的材料中见出奇崛,看似普通的材料中见出深刻.所谓"小"就是取材往往只是事件中的一个点或一个侧面."见大"就是从"一滴水里看世界",揭示出隐藏在素材中的意义来.⑶,杂感的语言富......
杂文是什么意思?
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
杂文和散文有什么区别 杂文的概念是什么
一、杂文与散文的区别:
1、一般散文侧重点在于创造意境,而杂文侧重点在于有很强的政论性和思辩。
一篇散文,只有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才能产生感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意境的构成,唬三个主要因素:一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一种思想;二是作者在作品中所抒写的感情;三是作者在作品中为表达思想感情所描写的形象(景与物、人和事)。而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文,在现代,由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的提倡和实践,杂文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极为犀利的投枪和匕首,也是批评人民内部不良倾向的武器。此外,也可用来赞颂新思想、新品格、新风貌,乃至传播知识、启迪思想、给人以身心愉悦。
2、一般散文的语言在于叙述和抒情,而杂文的语言多以幽默和讽刺。
散文的语言要求自然简洁而优美,散文的语言,多以抒情和叙事为主。而杂文的语言多以幽默和讽刺为主,讽刺和幽默杂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揭露敌对的和落后的事物的一种生动有力的手段。杂文中常常运用辛辣或轻松风趣的语言,通过夸张、讽喻、双关或影射等修辞手法,在无情的嘲讽或善意的微笑中,突出矛盾所在和可卑可笑之处,并表露作者的信心和优势。但并不是随便说一些尖酸刻苛的俏皮活,而是必须以作者的敏锐深刻的思想见解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为基础,才能写得亦庄亦谐,发人深思。
3、一般散文在思想情感上多侧重抒发思想感情,而杂文在思想情感上多侧重剖析事理,揭示规律。
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抒 *** 感成为散文的思想主题。而杂文却侧重于思考分析、揭示社会矛盾、评击丑恶现象,歌颂美和向往美。读点杂文,便可从善如流,事业的成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要闯关夺胜,也非探囊取物那样轻而易举。
二、杂文的概念: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杂文是什么意思
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
杂文的特点是什么?
杂文的特征 杂文有什么特征呢?从广义杂文来说,公认的有三条:一曰“杂”,二曰“文”,三曰 “理”。“杂”主要是指它的知识性,“文”是指它的文学性,“理”是指它的思想性和斗 争性。当然,还有一些,象“短小”、“讽刺与幽默”都可以算作是它的特点,但下列三点 是主要的: 一是知识性。杂文跟一般的议论文 论文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不一样。它常常是谈古论今,说文论文 道理,东西南北,海阔天空,显得很“杂”。但“杂”又不是杂乱无章,是杂而不乱,总是 服务于一个中心。这样,在这所谓“杂”的形式下就给人许多知识,给人很多趣味
杂文和散文有什么区别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杂文在表述中要尽量避免情感的参与,情感介入过多,就成了了散文,语言也要尽量客观化,否则容易被看作有宣泄的倾向。这是文章对于杂文定位的解答,我们知道散文和杂文的形式逐渐明朗,但是在“大散文”范畴,传统的散文、随笔、小品、杂感、笔记等等都是散文,而随笔、小品、杂感等又界于散文杂文之间,很难进行确切的划分,上个世纪30年代文艺界习惯把小品文也同视为杂文。在《辞海》小品是随笔、杂感等短小的文章;而对杂文的解释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杂感、杂谈、随笔归入这一类。
现在的“杂文”大概有三类,一是针砭时弊讽喻现实的文章;一类是通过日常生活琐事扩写而成的生活情趣和人生理想的文章;三是一些笔记、札记、随笔、日记等等既有记的成分也有感的成分的文章,这里的感与杂文之感相同,所以也归在杂文。
什么是杂文集
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中国现代杂文产生于五四文学革命中,最初以“随感录”的名称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20年代已有可观的成就,进而在30、40年代风靡文坛。在这以后时起时落,80年代又兴盛起来。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鲁迅是中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把杂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此外,周作人、林语堂、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徐懋庸、唐弢、聂绀弩、夏衍、巴人、邓拓、林放等人,是中国各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杂文作家。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阅读杂文,要联系时代背景,领悟形象的阐述中所蕴涵的道理,品味言外之意,感受寓庄于谐的情趣,还要细心揣摩生动、诙谐、犀利的语言。
什么是"鲁迅风"杂文
所谓“鲁迅风”杂文,就是鲁迅式的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它当然不能囊括中国现代杂文的一切,但无疑是中国现代杂文的主流。“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打击敌人、匡正时弊、张扬真理,进行广泛、尖锐、巧妙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二)有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注重多样化、形象化的说理以及笔调的讽刺和幽默的杂文味,追求一种“理趣美”;(三)在杂文的艺术风格上,文体的样式上,不拘一格,随物赋形,允许有广阔自由的创造天地。“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是一个比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广泛得多的概念,也是一个在时代的运动中不断流动、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概念。
怎样写杂文?
①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杂文是说理的。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具有普遍性。理的普遍性越强,杂文内容就愈有深度。这就是大处着眼。因此要大处着眼,就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党的方针政策的高度,居高临下地抓住那些现实生活中突出的、人们关心的、有震动性的问题。选题的方向和范围确定之后,就需要选择突破口。杂文敏锐、短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突破口宜小,宜具体,这就是“小处落墨”。小处落墨,就是选择一些极细微平常的小事,引伸开去,联想生发,阐发出大的道理。
②精炼形象,规划虚实。杂文的形象是说理的形象,为了说好杂文的理,就要精炼形象。要精炼形象一是要精选形象因素,二是要巧妙地组合形象,三是要鲜明生动地勾画形象。规划虚实,是就杂文的说理而言的,寓于形象之中的理,谓之虚;用抽象语言陈述的理,叫实。杂文写作,何时虚出,何时“实”出应巧妙安排。
③融铸感情,泼辣犀利。杂文总要表现出强烈的喜恶爱憎、褒贬扬抑,这就要融铸感情,融铸感情要抓住三个环节:融情于形象,融情于事理,直接抒情。泼辣犀利。是杂文的风格,这是它的战斗性所在。要做到泼辣犀利,需抓好两上环节:语言简短有力,恰当运用讽剌。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是什么呢?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此三位清朝皇帝在位期间。康乾盛世是我国古代封建朝代最后的盛世,在此期间,国泰民安,国家富强。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百余年之久,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康乾盛世又被称作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康乾盛世成就在此期间,清朝出台了一系列缓和民族、阶级等矛盾的政策和措施,有效的维护了统一、安定的局面。使得劳动人民能够安心生产,各方面迅速摆脱了明末清初的战祸影响,综合国力得到了尽快的恢复,达到了中国封建时期的巅峰。在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康乾盛世的形成并非是偶然得来的,能够成为盛世的局面,必然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的。其主要原因就是清统治者吸取了前明灭亡的教训,以大力发展农业为立国之本。康雍乾三帝,在治世的过程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分开来说的话,康熙注重“武统”,雍正注重“文治”,而到了乾隆则是取二为一“文武兼备”。不过,不管各自的特色是什么,“整顿吏治”始终被他们放在了首位。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盛世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盛世是隋唐时期。隋唐时期,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两朝在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唐朝的建立: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二百八十多年的战乱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隋末大乱严重分裂,经过九年的统一战争唐朝建立。所以史学家常把“隋唐”并称。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隋唐绘画发展: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隋朝绘画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发展成独立的画科。展子虔与董伯仁齐名。其山水画《游春图》,用勾勒刷法,著大青绿。空间透视安排合理,注意远近关系和山树人物的比例,能够于咫尺之中,具备千里之趣。唐初的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张萱和周昉以画侍女图为主。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是南派的代表,苏轼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北派画家李思训善用青绿画金碧山水。又有曹霸、韩干善画马,韩滉善画牛,薛稷善画鹤,边鸾善画孔雀等。
历史学名词解释?
历史学,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叫史学。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历史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以及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学等二级学科。
历史名词解释是什么?
“历史”是一个总称,涉及到过去的事件以及记忆,发现,收集,组织,介绍,以及关于这些事件的信息解读。写历史的学者称为历史学家。历史还包括使用叙事来检查和分析一系列过去事件并客观地确定造成这些事件的因果关系的学科。历史学家有时会通过讨论该学科的研究本身,并以此作为对当前问题的“视角”,来讨论历史的本质及其有用性。历史的好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学史可以明智。“说通俗一点,学习历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变得更聪明。为什么能起到这个作用呢?因为历史就是讲述过去历朝历代的古今中外的人们在做人做事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其中你会学到很多知识,学到很多道理。如果你想使自己智慧,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你就要认真学习历史。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什么意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意思是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当时的妃子即杨贵妃,她非常喜欢吃岭南的荔枝,但是岭南的荔枝难以保鲜,想要吃到新鲜荔枝,需要不停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宫中,为此吃荔枝,累死了不少的马匹,而仅仅只是为了博得一个妃子的喜欢。诗句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拓展资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什么意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意思是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当时的妃子即杨贵妃,她非常喜欢吃岭南的荔枝,但是岭南的荔枝难以保鲜,想要吃到新鲜荔枝,需要不停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宫中,为此吃荔枝,累死了不少的马匹,而仅仅只是为了博得一个妃子的喜欢。诗句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拓展资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综合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说明盛世的时代特征
1、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2、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3、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太平盛世的标志是不但国家的财政收入多、富人的收入高,更重要的是看人民的富足程度,尤其要看农民(平民)的富足程度,以及社会的开明度、思想自由的程度等。
从时间纬度上看:中国历史上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仁宣盛世以及现代中国的盛世等。
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秦末农民战争及后来的四年楚汉之争,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西汉初年,社会经济非常贫困。文帝刘恒、景帝刘启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朝中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他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文帝刘恒采取“轻徭薄赋”与“与民休息”的政策,同样重视农业,鼓励农民生产。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中国皇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话说唐高宗的大儿子李建成与四儿子李元吉是一伙的,二儿子他李世民与李元霸是另一伙的。由于李世民立下大战功,李渊承诺让他当太子。李建成手下可不愿意了,他的手下魏征建议他要尽快干掉李世民,不然就会被李世民干掉。李建成碍于兄弟之情下不了手,当这消息传到李世民那里,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将李建成一伙干掉了。然后告诉老头子说大哥他们要害我,我不得已将他们干掉了。老头子看这情况也没得好说的了。不久李世民迫老头子下台,老头子看大势已去,让出了皇位,自己当起了太上皇。这就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此时李世民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要收笼大哥的最得力干将魏征。李世民要魏征做他的忠臣,魏征说忠臣不事二主,这是不可能的。李世民说你是我的手下败将,你想怎么样?魏征说你大哥不听我的话,不然问这话的是我。李世民不愧是千古一帝,听到这话不恼反而重用魏征,认为他正直,就让他做自己的谏官。在往后的工作中,魏征提出二百多条建议或意见,都是建设性的,有史记载的就有九十多条。当多年后魏征去逝后,李世民非常难过,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忘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敝。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史称“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也称开元之治。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唐朝经过了百年的发展与积累,已臻於鼎盛,进入了黄金时代。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改革吏治,重视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当时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7,861,236(最多时逾千万),人口45,431,265,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社会经济的繁荣的同时,文化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为后人称道的唐诗最多产于此时。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这个时代。
仁宗盛治,是宋仁宗赵祯(1022年至1063年在位)时期,为数不多世人都不太了解的盛世,但从经济上论,这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时代,是经济的盛世。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达42年,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据传,仁宗时代宋朝的财政收入稳定于15000万贯左右,其GDP更是占全世界的80%。仁宗的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包青天是政治清明的产物,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的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是接受了他的建议。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要拿掉三司使(国家计委主任兼财政部长)张尧佐的职务,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张尧佐是仁宗的宠妃张氏的伯父。包拯把奏章递上去了,仁宗也有点为难。最后他想了个变通的办法,就是让张尧佐去当节度使。没想到包拯还是不愿意,且谏诤更加激烈。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远超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是一个经济的盛世。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人口增长了三百七十九万户,六百四十九万口男丁,增长的三百七十九万户就相当于唐太宗贞观时期的总户数。嘉佑(仁宗年号)年间的税收三千六百八十余万缗,是清朝的6倍多,但赋税的重度却远远低于清朝。也就是说人民赚得多纳的税却少,但即使这样国家的税收仍然很多。这主要在于当时商业的高度发达。可惜他的仁政和盛世已被埋在历史尘烟中了。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大元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中亚(咸海以西,察合台汗国也是元朝一部分),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超过2200万平方千米。但元朝没有盛世,当时汉人都是下等人。元朝还是汉人帮忙打的天下。当时的汉人受尽金人的苦,成为金人的奴隶。有一部分有想法的人就想通过蒙古人来打败金人,以还汉人自由。于是就帮忙蒙古人武装部队,传授各种先进的技术,因为南宋已近灭亡,没有对等的实力去打败强大的金人。结果当蒙古人打败了金人,也统治了汉人,汉民族还是在外族的统治之中。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不重视农业生产等,整个国家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也就没有经济上的元盛世,只有疆域上的元盛世。
永乐盛世。永乐帝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史称“永乐盛世”。朱棣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并且宣扬国威,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永乐元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至永乐二年(1404年)编成《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永乐朝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王景和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明朝舰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返国。以后又于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间,先后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就是伟大的郑和下西洋。永乐帝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但由于朱棣是夺取了侄子朱允文的皇位,从而在历史上盛世与他不沾边。《永乐大典》和郑和下西洋却说明当年国之昌盛。当年的也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有军队。
康乾盛世,这是没落的盛世,康乾盛世”是满清奴隶文化下歌功颂德式的产物,其竞不如明末之中国,中国经济、科学、政治和文化在此期间全面倒退。此外,自古以来,中国只有治世,无盛世之称,唯有清朝妄称自我盛世。康乾时期之所以能以盛世得名,人口的大规模增长是主要因素。康熙时期中国人口突破1亿,乾隆五年清查人口时,全国人数1.4亿,到了乾隆二十七年,已经超过2亿人,乾隆五十五年突破3亿大关。但是,人口的增长并没有和人口素质提高同步,中国人在清代的黑暗统治中渐渐失去了活力。并且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饥民、流民现象开始频繁起来。使中国后来的工业化时期人口失去了增长的空间,从而严重制约了工业化进程。这康乾时期也是现代影视作品宣杨最多的时期,从而在世人的心中有比较高的认知度。
同治、光绪时期,不能称为盛世。同治光绪之前,中国与世界贸易不平衡,中国产的茶叶,瓷器大量外销,真金白银不断流向中国。当时林则徐虎门销烟,轰动一时。其实当时林则徐销的烟是清朝付了银子的,烧的是自己的银子。据说后来林则徐发现禁烟、销烟要出银子,且国人将鸦片当成药吃,没法禁了。于是就想了一个万全之法,在云南、贵州等地大量种植粟罂。当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大量种植粟罂,然后销售中国,以换银子。当中国开始生产粟罂后,就不用进口英国的粟罂了。此时,英国人却不干了,因为这样赚不到中国的银子了。英国人在此时作了改变,干了一件到现在还让中国人后悔的事:就是“生产茶叶”,从此茶叶不用从中国进口,此茶现在已占世界茶叶贸易的约80%的份额,就是“立顿”。
现代盛世。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世人都说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越美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有人说中国的人均GDP都在100名之后,中国还是很落后,谈第二没有意义。其实谈总量还是有意义的,话说有一帮大陆富人去欧洲旅游,在某国购物,LV包不到十分钟就被中国人抢购一空,当只剩下一只包时,有两个人在抢,都说是我先来的,我先拿的,理应我先买,最后竟然打了起来。买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的东西时的出手速度与气势可见中国人的富裕程度。可以想象一下,当中国的人均GDP占到全球第一时,情形将会是这样:一中国人出国游玩,看中一LV店,马上要买下来,店主开价500万美元,中国人说:给你800万美元,今晚就给我搬走。所以当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世界第一时那富裕程度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