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后的下一个皇帝是哪一位?
武则天后的下一个皇帝是李显。武则天后面的皇帝是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曾两次摄政,享年55岁。武则天称帝后,下一任皇帝由谁来继承帝位,这个棘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她多年一直在立子还是立侄上犹豫不决。因为在她心里其实很在乎李治的,李治其实是她意义上的第一任丈夫。就在这时狄仁杰进言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刀枪箭镞,平定天下,高宗将二子托付陛下,陛下今乃欲让位他族,有违天意。在当时武则天是很信任狄仁杰的,因为当时狄仁杰这个人处事圆滑,很合武则天的心意。李显的故事李显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十四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他被囚禁后不久,李旦上表逊位,母后武则天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一代女皇,李唐宗室子弟被杀戮者不可胜数。中宗闻听后也是心惊胆战。这期间,扬州发生了徐敬业等人的兵变。不久,宗室琅玡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也相继起兵。他们都打出了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旗号。这一形势,不仅没有让被废的中宗皇帝看到多少希望之光。相反,更加剧了内心的忧惧。中宗多年来一直惶惶不安,常常晚上睡下不久,就被噩梦惊醒。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在房陵忐忑度日,一度惶恐异常想要自杀。韦氏劝慰他说:“祸福倚伏,这是没有常理的,人哪能没有死呢,何必立即就去。”此后,李显与韦氏多年同甘共苦,情义非常深厚。李显向韦氏许愿,如果有一天重见天日,绝不会辜负她。
武则天之后是哪位皇帝?
1、武则天后面的皇帝是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
2、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
3、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元年(698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4、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被毒死,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唐中宗李显
武则天最后把皇位传给了唐中宗李显。历史上李显总共当过两次皇帝,唐高宗李治死后,李显即位,不过只过了一两个月的皇帝瘾就下台了。公元705年,武则天将皇位又归还给了唐中宗李显。
众所周知,武则天60多岁才正式称帝,而活到了八十多岁高龄的她,不光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且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当时许多人都以为武则天会从武姓宗室中选立皇储,大家也万万没有想到,武则天最后会把江山又重新还给了李氏。
李显是唐高宗李治跟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历史上李显总共当过两次皇帝,唐高宗李治死后,李显即位,不过只过了一两个月的皇帝瘾就下台了。公元705年,武则天重病垂危,将皇位又归还给了唐中宗李显。
武则天之后是谁继位?
武则天之后的皇位继承人是李显。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子,他曾前后两次在位。其中就第一次在位经历来说,李显当初即位的时间是683年的十二月。此次即位之后,李显因不愿当没有实权的架空皇帝而计划提拔其岳父韦玄贞为宰相。野心勃勃的武则天自然不可能放任李显组建自己的势力集团,为此李显仅在位五十五天便被废为庐陵王。李显被废之后,武则天将自己的第四子李旦拥立为帝,是为唐睿宗。而李旦在当了六年左右的傀儡皇帝之后,最终于690年禅位给武则天。而武则天在如愿当上皇帝之后便下令将李唐改为武周,同时还将都城迁到了神都洛阳。对于皇帝武则天来说,择选太子人选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介于她已经将李唐改为武周,故而皇位候选人照理说应在武家子弟中产生,而武则天也确实曾想过立侄子为储君。但是就关系来说,侄子又不及儿子来得亲近。狄仁杰就曾对武则天说:“立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庙的。”这一番话让原本犹豫不决的武则天最终坚定了立儿子为皇位继承人的心思。武则天当时尚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李显与李旦。其中李显被幽禁于房州,而李旦则是身处洛阳。在决定立儿子为储君之后,武则天便派人将李显给接回了洛阳。之后,由于李旦多次请立李显为太子,是以武则天最终于698年的九月将李显重新立为了太子。等到了704年,年事已高的武则天重病卧床。张柬之等大臣因张易之、张昌宗这两个宠臣不允外人前去探望,担心他们二人意图不轨,于是便发起了“神龙政变”。因为这场政变,武则天被迫提前禅位于李显。
武则天以后是谁继位的?
武则天之后即位的是唐中宗李显。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元年(698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击败后突厥,使得唐朝再次开始长期控制漠南。 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被毒死,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
武则天死后谁继位做了皇帝
是唐中宗李显,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做了皇帝。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拓展资料: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武后生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参考资料:趣历史-武则天死后谁继位 武则天选谁继承的皇位?
武则天之前的皇帝是谁?
武则天前一任皇帝是:唐睿宗李旦,李治是唐代的唐高宗。公元660年10月,李治风疾发作,不能再处理国家大事,便让武则天处理朝政,之后有了“二圣临朝”。公元667年,李治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监国。公元675年,李治的病情更加严重。李弘病逝,立李贤为太子,后因谋逆被废。之后李显成为太子。公元683年12月,李治驾崩,李显即位。之后,民间开始出现“武则天乃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的说法。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建立周武王朝。这一年,武则天67岁。扩展资料:武则天并不是在开设早朝的宫殿中登基为帝的。公元690年9月,已经六十七岁的武则天身穿帝王的兖冕服饰,登上了则天楼,即皇帝之位。她自称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年号为“天授”。所以,这则天楼便是武则天称帝的地方,它位于洛阳的上阳宫内。上阳宫是唐高宗时期修建的毗连于洛阳宫城西的大型宫苑,位于现在的洛河以北,涧河以东,纱厂路以南,西工金谷园路以西,约8平方公里范围内。在涧河以西,现在的七里河及其以东为西上阳宫。上阳宫是专供唐王朝宫室后妃居住和朝廷及宫室人游赏、离居的地方,在唐高宗晚年的时候,便是在这和武则天一同处理朝政,武则天便是在这里称帝为皇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则天
武则天后唐朝经历了几个皇帝?
武则天后唐朝还有17个皇帝。分别是: 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柷。相关简介:1、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2、唐隆李重茂: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李裹儿合谋下毒暴毙身亡,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3、唐睿宗李旦: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其父相王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4、唐玄宗李隆基: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5、唐肃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