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的古今异义有哪些?
桃花源记的古今异义词如下:一、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二、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三、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四、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五、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六、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七、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八、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九、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十、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 今义:唾液)。十一、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桃花源记》的古今异义有哪些?
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记》中的古今异义:1、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2、从来(古义:从哪⾥来;今义:向来)。3、⽆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条件不同⽽结果不变,不管)。4、妻⼦(古义:妻⼦和⼉⼥;今义:成年男⼦的配偶)。5、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地⽅)。6、⽔源(古义:溪⽔发源的地⽅;今义:指⼈们饮⽤的⽔的来源)。7、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物新鲜美味)。8、芳(古义:花;今义:⽓味芬芳)。9、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10、不⾜(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11、间隔(古义:间离隔绝; 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12、俨然(古义:整齐的样⼦;今义:形容很像)。13、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14、津(古义:渡⼝,路,探访。⽂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15、外⼈(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今义:指没有⾎缘关系的⼈)。16、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17、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今义:似乎,好像)。18、开朗(古义:⼟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多形容性格)。19、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按着或把持着)。20、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志向)。21、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22、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23、咸(古义:全,都;今义:⼀种味道)。24、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25、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26、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向,对……)。27、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28、要(古义:邀请;今义:表⽰意愿)。
桃花源记古今异义词归纳有哪些?
《桃花源记》古今异义词归纳: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间隔(古义:间离隔绝; 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桃花源记》一词多义:中:(1)中无杂树:“中间”。(2)晋太元中:“年间”。(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遂:(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2)遂迷:“终于”。(3)后遂无问津者:“就”。出:(1)不复出焉:出去。(2)皆出酒食:拿出。得:(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志:(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闻:(1)鸡犬相闻:听见。(2)闻有此人:听说。
《桃花源记》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有哪些?
《桃花源记》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有如下:一、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2、寻病终:副词“不久”。二、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2、乃不知有汉:竟然。三、出1、不复出焉:出去。2、皆出酒食:拿出。四、舍1、便舍(shě)船:动词,离开。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五、中1、中无杂树:中间。2、晋太元中:年间。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桃花源记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2.复前行,欲穷其林.
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4.问所从来.
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魏晋.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7.便扶向路.
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8.诣太守,说如此.
古:像这样.今:这样.
9.欣然规往.
古:计划.今:规则,成例.
一词多义
1."乃"
“见渔人,乃大惊”的“乃”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
“乃不知有汉”的“乃”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缘溪行.缘,通“沿”,沿着.
《桃花源记》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桃花源记》中的通假字如下:1、“要”通“邀”,邀请。2、“志”通“记”,做标记。3、“缘”通“沿”,沿着。4、“具”通“俱”,完全,详尽。《桃花源记》赏析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