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言文问题
1. 关于文言文《三峡》的一些问题 1,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仰视:绝……其间 3,颜色:素湍,绿潭,山青,花草 4,一子一景: 清荣骏茂 5,赞叹:良多趣味 特点是:风平浪静 5:峡是两岸夹水的的 地方,有山才有峡. 水是夏水 最 有 特点,最迅疾,春冬风平浪静 总之是 根据水 势涨落来写的! 4:侧面表达了3峡渔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热爱. 8: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水,草,山。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比较静文中的则素湍绿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P.S.给分啊! 2. 三峡古文 文言现象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自:从,此处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停午:一作“亭午”,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是丘陵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风:驾风。 以:这里当作“似”。 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巘,凹陷的山顶。 飞漱:飞流冲荡。 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飞漱:急流冲荡。 漱,喷射。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动词。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 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一带。 沾:打湿。赏析一: 郦道元的《三峡》(首段)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 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极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 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写柏树。“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本文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3. 《三峡》中的文言现象 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2、实词:自:在。 自非:如果不是。曦月:太阳,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 襄:上。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御:驾。巚:山峰。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属 :(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 ; 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注意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绝: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阻绝:断。 自三峡……(在)。自非……(如果)5、: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在秋天,每到初晴或下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词】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 ) (或 今义:常用于选择的)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 (虽 今义:虽然)【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①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鸟叫声)【】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特殊句式】1.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2.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4. 求答案一、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一、1、同“缺”; 涨; 实在; 连续;顺流而下;冲荡;早晨。 2、⑴从、由;如果⑵长时间地;长度大3、(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山石林木的倒影。 ⑶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4、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5、清荣峻茂6.文章布局匠心独运。作者描写的是三峡四季的山水景物,劈头落笔于山极为自然。 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顺水势的涨落而安排。 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7.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8.对祖国山水的喜爱之情。 9.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二、1.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2. 嘴;年成;都,全;十天。 3. C、E。4.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5. 方、千万蔽地、悉为两段、岁以大穰。三、1.《梦溪笔谈》,沈括,(北)宋。 2.担心;铺排;赠给;因为;同“服”,佩服。3.塔;匠师;喻皓;指固塔这件事。 4.在;拿;只。5.匠师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6.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5. 《三峡》古文的问题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虽成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属引 《三峡》古文的问题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虽成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飞奔的马 属引凄异.引:延长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自非亭子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理解课文内容填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按照景物是先写__山______,后写___水_______;按照季节分,作者先写__夏季_____,再写__春冬_________,最后写___秋季________;总体来看,作者是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___静_______态景物____动__________态化.“清荣峻茂”四字壮要物,如果说“清”字状水,“荣”字状柏树,那么“峻”和“茂”字又分别状_山_______和_____草_______.描写春冬景色和描写秋季的景色这两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故渔者歌曰:“巴东三下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侧面烘托手法烘托秋景的凄美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期间千二百里,虽成奔御风.不以疾也.对比手法写出夏天水的湍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5分)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略无阙处 (2)不以疾也(3)素湍绿潭(4)属引凄异 【小题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3】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散文《三峡》中写到“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请结合郦道元笔下《三峡》山水的特点分析余秋雨这么说的原因。(3分) 【小题4】文章第④段是如何描写三峡秋季凄婉美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1)通“缺”,中断;(2)快;(3)白色;(4)动词,连接(动词可不写) 【小题2】(1)若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小题3】例:三峡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出",具有遮天蔽日的特点,三峡只有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光线才比较充足,因此视线不够清晰是不利于行船的。(山水的特点各1分,水的特点二选一,结合特点阐述原因1分) 【小题4】作者写秋季的凄婉,着“寒”“肃”“凄”“哀”数字,视听结合,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写猿猴的哀叫和引用渔歌,使人进一步体会到三峡那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奇异特征,山猿哀鸣,渔歌苍凉,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每个角度2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第一个字是通假字,要先解释通哪个字,再理解意思;第四个字“属”这里是动词。解答这类题,重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和识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句子的翻译要做到直译为主,意义为辅,语句要通顺。第一句要抓住关键词“自非”“亭午”“曦月”等,第二句要抓住关键词“峻”“良”等。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抓住余秋雨的话中的“最险处”几个字,然后从文中寻找写三峡山遮天蔽日和三峡水盛大,水流湍急的角度分析。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能够体现凄婉的词语分析,这一段既有景物描写,如“林寒涧肃”,又有动物叫声的描写,如“高猿长啸”,视听结合。同时,景物描写是正面描写,猿猴叫声和渔歌引用是侧面烘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峡》节选阅读题
《三峡》节选阅读题1 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写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略无阙处_______通_______,解释_______ (2)哀转久绝_______通_______,解释_______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在描写春冬三峡景物时,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并填空。 (1)描写急流下滩,雪浪飞溅,文章用了一个_______字; (2)描写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文章用了一个_______字; (3)描写山峰极高,山势陡峭,文章用了一个_______字; (4)描写松柏奇秀,高耸突兀,文章用了一个_______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没有点出“秋”字,作者如何来写三峡秋季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阙”通“缺”,解释为“残破”; (2)“转”通“啭”,解释为“鸣叫”。 2.该句点明了地点和范围。 3.文章采取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如:激流与深潭,瀑布与怪柏,都是一动一静。 四个字依次是:“素”“绿”“绝”“怪”。 4.写三峡秋季景色时,着重写感受和声音。以“霜”“寒”“肃”等字来渲染萧瑟、肃杀的氛围,“高猿长啸”“渔者之歌”凄异、哀婉,突出季节特点。(意对即可) 《三峡》节选阅读题2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目。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所著______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至于夏水襄陵 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 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素湍绿潭 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 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李白《早发白帝城》,说说这首诗和《三峡》一文中分别借猿猴的叫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参考答案: 1、郦道元,《水经注》。 2、(1)上 (2)飞奔的马 (3)白色 (4)连接 3、A 4、(1)即使是骑上快马驾着风来,也没有这样快。 (2)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岩崖之上间。 5、分别表达了轻松愉快和凄凉悲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答案意思对即可)
对三峡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如何进行政策规划选择与政策宣传
您好亲,3.1 建立库区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峡库区长期以来受部门、区域条块分割的影响,一直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建议由国务院组织制定《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暂定名),并由国务院牵头或授权一个部门,成立跨行政区域、跨行业部门的协调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管理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实行执法督察、保证各项政策及措施的落实、协调和解决各单位和部门的利益与矛盾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下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1)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应在库区大力推广抗病虫害强的植物品种,同时考虑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减少甚至杜绝库区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2)库区现有的一大批污水处理厂,由于没有足够的运行经费,大多数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运行、维护经费的问题,也需要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进行协调解决。 (3)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坚决杜绝有损库区生态可持续性的经济行为的发生,同时,应研究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让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受益地区共同维护库区的生态可持续性,以保障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库区水污染防治 三峡库区的污染负荷大,是三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在进行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机理的研究和监控的同时,还需要从源头解决问题,采取适当的对策控制整个库区的营养负荷。同时,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公众环保意识,加强舆论监督。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以此约束污染排放。要加强对流动污染源(如船舶等)的管理,减少库区水体污染。 库区农村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农业面源污染不易降低、水体营养负荷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加强库区经济规划研究,调整三产结构,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减少农村产业化造成的面源污染。加快库区移民及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分散点源对水环境的污染。【摘要】
对三峡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如何进行政策规划选择与政策宣传【提问】
您好亲,3.1 建立库区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峡库区长期以来受部门、区域条块分割的影响,一直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建议由国务院组织制定《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暂定名),并由国务院牵头或授权一个部门,成立跨行政区域、跨行业部门的协调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管理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实行执法督察、保证各项政策及措施的落实、协调和解决各单位和部门的利益与矛盾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下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1)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应在库区大力推广抗病虫害强的植物品种,同时考虑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减少甚至杜绝库区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2)库区现有的一大批污水处理厂,由于没有足够的运行经费,大多数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运行、维护经费的问题,也需要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进行协调解决。 (3)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坚决杜绝有损库区生态可持续性的经济行为的发生,同时,应研究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让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受益地区共同维护库区的生态可持续性,以保障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库区水污染防治 三峡库区的污染负荷大,是三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在进行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机理的研究和监控的同时,还需要从源头解决问题,采取适当的对策控制整个库区的营养负荷。同时,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公众环保意识,加强舆论监督。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以此约束污染排放。要加强对流动污染源(如船舶等)的管理,减少库区水体污染。 库区农村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农业面源污染不易降低、水体营养负荷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加强库区经济规划研究,调整三产结构,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减少农村产业化造成的面源污染。加快库区移民及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分散点源对水环境的污染。【回答】
建立库区的生态调度 目前国内水库调度实际操作中考虑的主要因素仍然集中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还没有被更多地关注。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河流系统生态与环境需水量、鱼类与野生动物保护等都是大型水库调度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水库调度也应从过去的调度规程基础上进行扩展,实行多目标调度。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水库的生态调度。如青、草、鲢、鳙等在流水环境繁殖的鱼类,繁殖期对流量和水位上涨过程、相应的水温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与其他水库调度目标不发生激烈冲突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水库调度方案,模拟自然水情下泄水量,营造“人造洪峰”以满足其繁殖时的水量需求,是生态调度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在库区容易孳生藻类水华的时间段,通过适当的水库调度方式,改变水库的水流情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华的发生。再者,三峡库区泄水的调度,也不同程度地对其下游湖泊水位和洲滩面积变化带来一定影响,使东方田鼠对农田的危害将进一步加重,这个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相关科研机构与管理部门的合作,及早制定满足水库防洪、发电和航运要求,同时能够兼顾长江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水库综合调度方案,尽量缓解三峡水库运行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3.4 建立有效的生态监测预警体系 建议有关方面对已有的监测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围绕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对可能发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进行跟踪监测和预警预报,为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维护库区的生态安全等提供科学依据。 3.5 针对一些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3.5.1 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建议结合地理、气候背景以及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区划,以便因地、因时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水污染治理、消落区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为制定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发展规划提供服务。【回答】
三峡文言文问题及解答
1. 《三峡》文言文题和答案 答案: 1、自:从,由。略:完全。阙:通“缺”空缺。2、至于:到了。襄:漫上。溯:逆流而下。3、虽:即使。奔:这里指快跑的马。御:驾。4、湍:急流的水。5、漱:冲刷6、曦:阳光,这里指太阳。7、至:到。霜旦:下霜的早晨。8、属(zhǔ)引:接连不断。9、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10、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1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2、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3、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14、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15、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16、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17、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18、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9、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0、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2、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3、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24、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2. 急求:文言文《三峡》简答题 解答: 1.写山势之险峻,是为下文水势的险急作铺垫。也就是说水势的险急是有原因的。 2.只有夏天,水位升高(夏水襄陵)了,最能表现三峡水势之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写春冬之景运用的手法属于“白描”(所谓白描,通俗地讲就是完全不用修辞方法,且表现力超强。这一点,非文字高手难以做到。) 突出了春冬之时三峡景物的“清荣峻茂”,即水清,木荣,山高,草茂之特点。 4.猿的鸣叫体现了“三峡”的凄清冷寂。其作用是移情入景,以情感人。 5.这是道开发性题目,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即可。 比如:三峡奇异景观的永久性消失了,我们只能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它的魅力了。这是人类文明无奈地遗憾。 3. 《三峡》中的文言现象如题 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2、实词:自:在.自非:如果不是.曦月:太阳,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襄:上.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御:驾.巚:山峰.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实在、真.肃:寂静.属 :(zhǔ)连续.引:延长.绝:消失.素:白色 ; 旦:早晨.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朝:早晨.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湍:急流.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4、注意区别:属:属引凄异(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绝:久绝(消失).绝(山峰):极.阻绝:断.自三峡……(在).自非……(如果)5、:阙;同“缺”,中断.6、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在秋天,每到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词】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 ) (或 今义:常用于选择的)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 (虽 今义:虽然)【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①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鸟叫声)【】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特殊句式】1.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2.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三峡问文言文划分
1. 将文言文《三峡》划分4层,概括层意 题解】选自《水经注》。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 【作者】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zhuō)州)人。 【原文】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阙[quē,断缺。 现在写作“缺”]处。重岩(yán)叠嶂[zhàng,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隐[遮蔽]天蔽(bì)日。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xī)月[日月。 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涨上山陵。 襄,上。陵,大的土山],沿[yán,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阻绝。 或王命急宣[如有君王的命令急于传达。宣,宣布,传达],有时朝(zhāo)发白帝[即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暮到江陵[地名,在今湖北荆州],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风。 奔,这里指奔驰的快马],不以[如此,这么]疾[快]也。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 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潭,深水],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巘,山峰]多生怪柏,悬泉[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shù,冲荡]其间,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意思是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良[确实,实在]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林寒涧(jiàn)肃[山涧显得寂静。肃,寂静],常有高猿[高处的猿]长啸(xiào),属(zhǔ)引[连续不断。 属,连缀(zhuì),连续。引,延长]凄异,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 响,回声],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断绝,消失]。 故渔者歌曰:“巴东[地名,在今重庆东部]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有时遇到皇帝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川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 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这样迅疾。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这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静寂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所以,打鱼的人往往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不禁泪湿衣裳。” 【内容】这篇课文是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文章先写山势。在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描写其连绵不断,概无断阙。 虽然有些夸张的意味,但确实写出了三峡山势的特点。再写其高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以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仅极尽映衬,而且极尽夸张之妙。 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 继写水势。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之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之速。不仅如此,作者还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来烘托,更加写出水之盛与水之速。 这样的描写,生动而神妙,以至触动了大诗人李白的灵感,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篇。 春冬之景,则既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写“悬泉瀑布”“良多趣味”。 相对于夏季而言,春冬较为平静。作者笔到之处,不仅写出独特的景色,还写出独特的趣味;虽在纸上,而跃然心问。 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笔力可透纸背了。 课文最后一段写“晴初霜旦”的气氛,那是三峡所独有的。 若非三峡,岂有“林寒涧肃”之景?若非三峡,岂有“高猿长啸”的“哀转久绝”?作者萦绕襟怀的情愫,溶注在自然之美中;自然之美又与作者的情愫和谐一致,从而写出情景交融的一笔。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确乎如此。 【主题】课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写法】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最主要的写作特点。 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因此突出其山水,是不言而喻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 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作业】一、课文写出了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此题意在使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能领悟作者描述的三峡景物的特点。 先写山高峡深,连绵不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写山高峡深。 2. 文言文三峡划句读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又读作shang)”【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如有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大约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长风,也不如它行得快啊。 3. 文言文三峡划句读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又读作shang)”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如有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大约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长风,也不如它行得快啊! 4. 三峡这篇课文怎么划分层次和部分 《三峡》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三峡的形势; 第二部分(第2~4段),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三峡这篇课文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原文节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白话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词语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此文出自南北朝·郦道元《三峡》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从小喜爱游览山川河流,并搜集当地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此篇文章即是从中节选出的,是作者记录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和四季风光所作。 文章赏析: 第一段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就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第二段开始写水。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 第三段写春冬三峡之景。“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第四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暗指秋季,以实景补足前意。这时已无江水喧腾,却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之气。 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天三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 “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
三峡大坝为什么限水位到145米?
水位低于145米,发电就会受到影响,这个原因可以成立。现在也在闹严重的电荒,很多地方都在限电。水位太低,也会影响到上游的用水。长江上游也干旱。此外可能还会影响到航运等其他方面。水库放多少水,由国家防总决定,不由三峡自己决定,要根据全国的情况统一安排。以国家颁布的黄海高程零米为基准零米。三峡大坝的水位高度时145米,就是比黄海零米高程高出145米。三峡大坝库区的正常存储水位最高是一百七十五米,而就在开闸当天,水库水位突然降到147米,离最低的145米的蓄水位比较近了。由于之前的三峡水库已接收流水量快到达每秒四万立方米的洪水,所以此次水库的泄洪水流量控制在了每秒3.5万立方米左右。扩展资料:在现有水库特征条件下,三峡水库解决中下游干旱缺水问题的潜力就在于165立方米亿的兴利库容在6-7个月内如何分配,如果均衡下泄,可以增加1660-2390立方米/秒;如果在某时段多增加泄量,可以明显改善中下游水流条件,但需要改变正常的发电计划,可能影响水库发电和航运的保证率。在枯水期,电站按调峰方式运行,尽可能保持高水位(175米)运行,实现多发电和保证航运。如果不改变发电保证率为95%和多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度(不考虑右岸地下电站发电)的发电量和航运水位的控制要求,枯季没有弃水,165立方米亿的兴利库容仅够基本满足原有调度目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水库
三峡大坝防洪效果特别好,为何不在长江中下游再建一座?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的清洁能源基地。它集发电、防洪、导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自建成以来,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峡工程规模宏大,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是全国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长江下游的许多地方都受到了灾害的影响。三峡大坝确实起到了防洪作用,但也不是万能的。三峡大坝的修建只是为了给长江下游争取更多的防洪时间,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挡住洪水。毕竟三峡大坝的蓄水量也是有限的。如果有汛期,三峡大坝很容易达到临界值。此时三峡大坝也需要泄洪,所以如果下游没有消化能力,洪水还是会发生。根据气候特征,中国主要有两种气候: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雨热同期,降雨集中,夏季降雨多,冬季降雨少。在降雨集中的季节,我们称之为“汛期”,而长江流域80%的水集中在汛期,也就是说80%的水集中在短短两个月内,大大增加了河流的负担。过去,在三峡大坝建成之前,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平均10年一遇。但三峡大坝建成后,直到这次洪水,长江中下游近几十年没有发生大洪水。三峡大坝防洪效果很好,但不可能再建一个。首先,这是因为巨大的工程。三峡工程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这样的项目,不是想建就能建的。需要详细的规划。其次,对地形要求很高。三峡大坝对地形的要求也很高。既要有落差大的地形,又要有合适的地质条件。没有特定的地形和地质,不可能建设这么大的水电工程。最后,没有实际意义。三峡大坝防洪效果虽然好,但也不是越建越好。三峡大坝的建设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否则,再多的建设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作用。三峡大坝本身的蓄水能力也是有限的。三峡大坝的总高度只有185米。但如果汛期到来,三峡大坝水位必须保持在145米以下。如果超过这个值,就会很危险。毕竟汛期的降雨量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汛期,三峡大坝也需要泄洪,可能会给下游带来负担。
文言文《三峡》的译文是什么?
三峡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工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1,早期对抗洪能力的预估过于乐观
三峡工程上马之初,宣传的首要功能,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江中下游的洪患问题。当年的口号是“三峡工程峻工之日,就是长江告别洪患之时”。
但从媒体宣传来看,这个口号在建成以后越来越低调,03年建成时号称“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而08年就变成了“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而去年则宣称“今年抗洪还不能全都指望三峡大坝”。
2,解决泥沙淤积也不如预期顺利
大坝淤沙是水利建设一大难题,据报道,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方法来处理排沙问题,即在汛期时加大排水量使浑水出库,在枯水季节大量蓄积清水,便可以减少泥沙在水库内的淤积,这被认为是水利史上一大创举。但最近又有报道指出,从水库运用初期的监测来看,这种方法仅能排出70%左右的泥沙。据监测,蓄水以来,2003~2007年,每年入库2亿吨泥沙,约有1.3亿吨淤在库内。
3,调水与发电尚需协调
水利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削丰补枯,调节水旱平衡。但对三峡公司来说,发电是他们的收益来源,与调水之间存在一定矛盾,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关于今年旱灾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此前出现的“淡季用电高峰”让三峡用去大量水体发电,加剧了下游旱情。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水文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王银堂也认为,由于三峡工程兼具水利、水电的枢纽作用,其大体量发电用水客观上会造成下游“缺水”的现象。
二,环境影响:可能被夸大,仍然很严峻
旱灾被认为与三峡工程有关
1,“影响气候”的指责缺乏依据
近年来,中国南方频现异常气候,四川和重庆等地出现酷热、大旱以及暴雨等异常天气,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而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结论是:三峡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温度、湿度、风和雾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则表示,有人认为三峡库区对三峡周边广大地区的气候产生了严重影响,并把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归结为三峡工程的影响,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库区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根据2007年由中国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三峡库区的污染问题形势严峻,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至135米之后,监测结果显示,三峡在135米蓄水过程中和蓄水后局部时段,香溪河等12条支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华(藻类过度繁殖)现象,回水区水流减缓,使库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也加剧了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报告称,地面污染源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污染源,占到总体污染的60%—70%,主要来自库区的农药和化肥使用。
3,比起地震,山体滑坡是更值得重视的地质影响
三峡工程曾被指责为库区地震的原因之一,其实大坝与地震的关系以目前的观测手段尚无法证明,但山体滑坡已经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据新华社记者报道,重庆库区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3月18日,受试验性蓄水及退水影响,重庆库区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等14区县发生166处地质灾害灾(险)情,崩滑体总体积约6024万立方米,影响人数11535人,已造成土地损失约2380亩。值得注意的是,166处灾(险)情点中,新生突发性灾(险)情点达到121处。三峡水库每年从145米蓄水至175米,再消落回145米,所产生的30米消落相当于百年一遇的长江洪水,对库岸边坡的考验就可想而知。
三,航运作用还需要长期开发
重庆并未迎来万吨巨轮
1,“巨轮直航重庆”目前难以实现
三峡设计和论证过程中,曾经提出“万吨轮直达重庆”的诱人蓝图,但实际上,长江中下游一座座跨江大桥早已形成百桥锁江,巨轮无法从桥下通过,进入长江上游。
对于“巨轮入重庆”的构想,三峡的出现理顺了上游航道,而下游要不要拆桥让船,已经引起了持续的争论。
2,航运效率需要进一步改善
据公开的信息,三峡船闸设计之初确定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为5000万吨,双向运行为1亿吨,而实际上,三峡船闸的五级船闸启用后至今,双向船闸的通过能力到5000万吨就已经出现饱和。而且,由于永久船闸分为五级,因此通行速度较为缓慢,理论上过闸要2小时40分钟,在目前实际运行中,往往需要3.5个小时以上才能通过。重庆市交通部门提出要尽早论证、规划并最终在三峡大坝上建设第二座双线五级船闸或第二座升船机,并称“这才是打开长江通航瓶颈的根本办法”。
三峡工程的利弊是什么?
相关介绍如下:利端:1,防洪: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遇百年一遇洪水,可在不动用荆江分洪区的情况下控制荆江河段的流量在安全范围以内,遇千年一遇洪水或1870年型洪水,可控制枝城站流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秒。2,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可供电华中、华东以及川东地区。每年约可替代煤炭5000万吨,可减轻上述地区的煤炭运输压力,并可减轻因火电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3,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回水形成660公里长的深水航道,可改善重庆以下的航道条件。由于险滩淹没,航深增加,坡降变缓,流速减小,船舶的运输效率将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可较目前降低35%~37%,必将大力加速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弊端:为了三峡工程的早日建成,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做出了巨大牺牲,淹没大片良田、搬迁成千上万的工矿。1,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三峡一带属石灰岩地貌,那水的压力如此之大,而三峡地区的脉形纵横交错,是极易发生地震的板块挤压地区。如此多的水聚积在一个狭长的河谷中,危险至极修坝后原来年年逐出夔门的砾卵石将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内就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没江津河川一带。 2,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在全球为第一,不是某些人说的第六。中国所缺的是有水处的耕田。水库完成后淹地五十万亩,将来更多,用来换取电力,实不可取。详见《论降水川流与水资源的关系》。3,三峡电站经济可行性考虑到卵石沉积是不成立的,它比山区大中型电站要贵两三倍。报告中的经济核算是错误的。十八年内只有支付,没有产出,也无以解决当前缺电的问题。
三峡 这篇课文的翻译是什么?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连续延长,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为什么要建三峡大坝
建三峡大坝的目的是: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可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作用,并将显著改善长江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
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将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改善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纽工程当之无愧。
为什么要建三峡大坝?
三峡水库建在宜昌,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长江上游落差大、流速快、发电动能大。长江作为我国最大的河流,水流量大且稳定,利于发电。三峡这个地区地质构造稳定(不易发生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对修建三峡大坝这一浩大工程提供了有利保障。三峡大坝的选址最初有南津关、太平溪、三斗坪等多个候选坝址。最终选定的三斗坪坝址,位于葛洲坝水电站上游38千米处,地势开阔,地质条件为较坚硬的花岗岩,地震烈度小。江中有一沙洲中堡岛,将长江一分为二,左侧为宽约900米的大江和江岸边的小山坛子岭,右侧为宽约300米的后河,可为分期施工提供便利。扩展资料;影响;三峡工程影响环境来自于水库的污染。三峡两岸城镇和游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在蓄水后,由于水流静态化,污染物不能及时下泻而蓄积在水库中,因此已经造成了水质恶化和垃圾漂浮,并可能引发传染病,部分城镇已在其他水源采集生活用水,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也加剧了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对此,当地政府正在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以期解决污染问题,如果发现污染过于严重,也可能会采取大坝增加下泄流量来实现换水。三峡工程将会对周边生态造成冲击,因为有大坝阻隔,鱼类无法正常通过三峡,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遗传等会发生变异。三峡完全蓄水后将淹没560多种陆生珍稀植物,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淹没线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两种完全在淹没线以下,现均已迁植。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库区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综合
治理工程,新建了4个自然保护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余km2,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库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环保工作尚面临几个主要问题.
1.1水污染严重
1999 年,库区废水排放量共10.1 亿t,COD排放总量为27.8万t,其中工业废水7.1亿t,有近1/3的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生活污水3.0亿t,集中处理率仅7.7 % .据1999 年长江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江重庆段17个监测断面水质级别中,二类水体仅占5.9%,三类水体占17.6%,四类水体占70.6%,五类水体占5.9%.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重庆段大肠菌群、非离子氨、COD 等10 项指标超标.库区次级河流污染更为严重,56% 的断面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整个三峡库区城市江段中,水质受污水影响的江段总长为28.97km,宽2~150m,重庆江段污染带最长,为5.73 km ,占库区污染带总长的74.7%.
1.2生活垃圾量大
库区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743.62万t,危险废物39.5万t,工业固体废物历年堆存量达3000多万t,综合利用率约为43%.按城市非农业人口人均产生生活垃圾量1kg/d计算,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为178万t/a.目前仅基本做到清运出城进行简易处理,无害化率仅为7.1%.各种废弃物散乱堆放,有的甚至直接沿岸倾倒,在雨水浸泡和洪水的冲刷下,大量的污染物汇入江河,造成三峡水库严重的水污染,是导致三峡库区水体大肠菌群全面超标和干流丰水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船舶污染日趋严重
库区船舶年产生活垃圾约3 万t,其中入江约8000t,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800 万t 左右,其中含油污水约近40万t,排放COD约600t,石油类100余t.库区农药化肥污染、水面集中养殖污染、乡镇企业污染等也较为突出,1999 年库区农药使用量就达1160.6t,其中有机磷农药占有一半以上份额.
1.4森林覆盖率低,城市人均绿地少
多年来的破坏性垦荒、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对原有森林植被破坏相当严重,导致库区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减少,仅为22.3%.库区两岸的多数区县森林覆盖率仅7.5%~13.6%,平均不到10%.且林种结构不尽合理,成熟林、特种林、经济林比例低,中幼林所占比重极大,涪陵、丰都、奉节等地中幼林比例甚至高达90% 以上,基本无成熟林.库区森林群落结构简单、功能失调,植被处于逆向演替趋势,由森林向灌丛—草坡—裸岩方向退化.
库区各级城镇的绿化水平均偏低.重庆市主城区人均绿地仅2.08m2,只相当于全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5.3m2 的39.2%,在全国3 5 个百万人口
以上城市中居末位.其他县市就更少,例如万县市的人均公共绿地仅1.8m2,奉节县城仅0.3m2.
1.5生态失衡严重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据统计,三峡库区动植物资源约6500多种,约占全国动植物种类总数的20%,国家一
级保护动植物分别有8种和6种,二级保护动植物分别有35种和22种,
三峡库区还有丰富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但由于生物种群赖以生存的森
林覆盖率很低,海拔1000m 以下原始森林残存无几,导致林麝、豹猫
和猛禽数量明显下降,虎豹在库区已濒临绝迹.一些水生物种,如国
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白鳍豚、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等,二级保护水生
动物江豚和胭脂鱼等,都面临三峡水库建成后造成生态结构变迁和生
存环境破坏的严峻形势.这一形势直接威胁其生存,而加速濒危.生
态恶化势头如不能有效制止,极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物种灭绝.
1.6水土流失严重
三峡库区山高坡陡、地质构造复杂,是全国地质灾害发生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移民部门2000年的复查数据表明,三峡库区大小地质灾害点2 万余处,其中前缘在淹没线175m 以下的崩滑体1302 处, 体积达333400 万m3,具有不同程度危险性和潜在危险性的区域有1133处,占崩滑体总数的87%.因崩滑体影响决定搬迁的村庄405 个、城镇60 座.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2%,达5002.55万亩,年流入江河的泥沙总量达1亿t以上,这必然加重三峡水库水体泥沙的含量.虽然三峡大坝设计有排沙孔,但不可能解决库区600km 河道的排沙问题,只有加强生态建设,保持水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1.7生态环境的污染已从城市向
农村急速扩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无序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村的蔓延.酸雨范围明显向远郊县扩展,pH 值4.5 等值线区域几乎已覆盖整个库区.有90% 以上的地区为酸性降水区,多年酸雨频率为60%~90%,酸雨pH值多年均值在4.3左右.库区每年因大气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有: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粗放型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恶化,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境管理薄弱等等.这些问题正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序幕拉开而逐步解决.如,长江流域(重点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流域(重点是小浪底及以上地区)列入“十五”水污染治理重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及治理沙土流失工程;重庆市实施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青山绿水”工程和主城区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城市”工程;1990 年以来国外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代表6000余人次来重庆市进行环保考察和交流,重庆市已被列为中国环境合作示范城市,并获得世界银行环保贷款.
参考网络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也是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工程。三峡工程蓄水后防洪作用大大发挥,生态效益日益显现,尤其是通过控制洪水流量、减少洞庭湖淤积和枯水期补水增加下泄流量,对改善长江中游河道及航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峡工程26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后,与燃煤火力发电相比,每年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峡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多级环境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Ⅲ类水质为主;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库区泥沙来量下降,水库泥沙淤积量少于预期值;水库诱发地震维持低强度水平,对大坝安全不构成影响;三峡水生和陆生珍稀动物、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地质环境未见异常。三峡工程建设开工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防治专项资金,进行地质灾害专项治理,有效避免和减少了地质灾害。156米蓄水以来三峡库区没有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和因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研究和评价工作,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专家们提出了一批有关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利弊影响的研究成果和评价报告。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科学的发展,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断深入。1984年,国家把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列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研究;1986年至1988年,国务院组织了55位包括生态环境学、社会经济学、移民、水利、泥沙、医学、电力、气象、航运、文物、地质等方面的专家,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在三峡工程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前的1991年,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联合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次年2月国家环保局对报告书组织了审议。《报告书》针对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作出了科学结论,“主要有利影响在长江中游,主要不利影响采取恰当的对策和措施后可以大大减免,生态环境问题不影响工程的可行性,总的来说,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同时还提出了一批减免负面影响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项目,并列入工程概算”。反复论证,为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批准三峡工程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十分重视论证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并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采纳了不同意见。因此,三峡工程的反复论证过程是国家民主决策的典范。
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库区和坝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加强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污染治理。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从2001年起到2010年,国家共安排392.2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场建设,以及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和船舶污染治理等。目前,三峡库区城镇已建成58座污水处理厂和41个垃圾处理场。为确保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能够正常运行,国家采取了“以补促提”的措施,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助,逐步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同时,大力发展沼气建设,实施测土施肥,控制面源污染。还开展了三峡库区船舶防污染及治理工作,建立了三峡库区船舶防污染应急反应机制。
二是加强了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2002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目前三峡地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三期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中的涉水项目已基本完成,并建立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与预警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库安全。
三是实行政策调整,减轻库区生态环境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为减轻三峡库区承载空间的生态环境压力,对三峡库区部分移民实行了外迁安置,对高耗能、高污染的工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先后外迁移民19万多人(安置在沿江沿海等发达省、市),关停搬迁企业1500多家,发展环保型企业,有效减轻了库区人地矛盾和工业污染。
四是开展了三峡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根据三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的安排,三峡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陆生植物保护和水生生物保护。十几年来,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相继组织实施了湖北宜昌大老岭植物保护区建设、湖北兴山龙门河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工程、古大树木保护工程、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抢救性保护等陆生植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工程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工程。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救护中心也已完成论证,即将启动实施。
五是组织实施了三峡工程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开展增殖放流是对鱼类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三峡工程枢纽初步设计报告专门安排了珍稀鱼类放流项目和资金。2005年初,农业部组织编制了三峡工程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实施方案,组织各有关单位和沿江各省市开展了珍稀鱼类和经济鱼类放流。据统计,2005年和2006年两年,共放流珍稀鱼类51万多尾,其中中华鲟约20万尾,胭脂鱼近30万尾;放流重要经济鱼类约二亿七千万尾。并加强了放流跟踪监督监测、效果分析评价等工作。
六是加强了科学研究和生态建设试点。三峡生态环境十分复杂,论证阶段有些问题尚不清楚,需要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十几年来,在水污染控制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生态建设研究和环境监测与管理研究四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治理试点、试验,探索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有效途径。
七是开展了施工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按照《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实施规划》要求,严格了施工区环境保护,在施工区建成了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对竣工的施工现场及时进行了绿化,对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确保了坝区群众生活用水质量,保护了良好的施工区环境。
八是建立并完善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1995年,在国务院三峡办的组织协调下,由国家十几个部委和相关部门组建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对三峡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该系统的监测内容涵盖了水文水质、污染源、鱼类及水生生物、陆生动植物、局地气候、农业生态环境、河口生态环境、人群健康、库区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监测范围以库区为重点,延及长江中下游乃至河口相关地区;监测方式采取了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站网相结合,实现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时空监测体系。2002年启动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在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共享、信息发布、信息综合分析和动态信息集中管理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7年起,国家环保总局每年向国内外发布《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该公报现已成为我国目前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的生态环境监测重要资讯期刊。媒体只要认真注意,都能及时了解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有关数据。
此外,中国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建设和卫生等相关部门和行业根据职责分工,也都在积极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三峡水库在每一期蓄水前,都进行了彻底的库底清理工作,并建立了干支流水面飘浮物打捞机制。三峡水库管理立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水库可持续综合利用规划也在抓紧制定;库周绿化带工程和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蓄水后泥沙冲淤有关科研课题已纳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总之,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