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电子书

时间:2024-05-05 03:30:57编辑:揭秘君

《台湾作家柏杨灵骨安葬暨雕像揭幕仪式预告》最新txt全集下载

台湾作家柏杨灵骨安葬暨雕像揭幕仪式预告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台湾作家柏杨灵骨安葬暨雕像揭幕仪式预告台湾作家柏杨于2008年在台北逝世,部分灵骨(骨灰)由二女儿崔渝生带回西安。柏杨病重期间,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写了一张便条:回家的感觉真好!因为柏杨几次大陆之行,都是周明陪同。2010年5月,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向周明表达了丈夫的遗愿:百年之后,魂归故里。周明即与我联系,我当即答应:柏杨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更是河南作家的骄傲,他魂归故里,是对河南人形像的提升,也会对河南作家以激励,我全力承办此事。随后,我向河南省文联党组汇报,文联党组非常重视,决定将此事列为近期重要工作。接着,我又与省台办联系,台办主任当即表态,不但支持,而且参与。之后,我用了两天时间考察陵园,并向周明和张香华女士报告了考察情况。张香华女士随即与柏杨先生的子女协商,最后决定,将柏杨先生骨灰安放在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的河南福寿园陵园,并写了委托书。福寿园方面非常重视,特意在6月下旬向省文联……

书里人生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书里人生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第1章 | 穿越作者有话要说:话说,这是新文,那啥,我会努力的!PS:虽然很不想剧透,可是……默……发现很多亲亲被偶雷到,偶还是说一下吧……儿子小受……他没受过……嗯……其他的就不说了……(代理小厮代发) 修烨云很有钱,可他从来不乱花;修烨云势力很庞大,可他从来不仗势欺人。想他‘风流浪子鬼见愁’,向来都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更何况他还是个GAY!那么为什么他现在会有一个固定的女朋友?动情了吗?转性了吗?或者是抱过女人之后发现女人的身体同样也是销_魂的,所以,变成双性恋了吗?错……大错特错……修烨云与她的现任女友梅彦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认识的,说来也奇怪,梅彦不知道是从谁口中知道了修烨云的手机号,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知道了他的地址。总之,自那场聚会之后,梅彦是天天给修烨云发短信,再接下去,就天天给他灌输一种叫做耽美的思想,最为诡异的是,当修烨云告诉梅彦自己其实就……需要别的再问

《我的人生笔记》txt全集下载

我的人生笔记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我是出生在北京沙滩的,那时父亲正在北京大学读书,母亲也在北京上学。但是我很认真地每次都强调自己是河北省南皮县沧州市(原地区)潞灌乡龙堂村人,我乐于用地道的憨鲁的龙堂乡音说:“俺是龙堂儿的。”我一有机会就要表明,我最爱听的戏曲品种是“大放悲声”、苍凉寂寞的河北梆子。我不想回避这个根,我必须正视和抓住这个根,它既亲切又痛苦,既沉重又庄严,它是我的出发点,我的背景,我的许多选择与衡量的依据,它,我要说,也是我的原罪,我的隐痛。我为之同情也为之扼腕:我们的家乡人,我们的先人,尤其是我的父母。大概我出生后过了一两年,我被父母带回了老家。我至今有记忆,也是我有生以来的最初记忆,我的存在应是从此开始。而我的从小的困惑是在这些记忆以前,那个叫做王蒙的“我”在哪里。而如果此前并无王蒙的自我意识与我的自我意识,那么这个“我”的意识——其后甚至有了姓名,煞有介事——又是从哪里掉下来的呢?我在夏日睡午觉,我被两……

为什么知乎上很多人对Kindle十分的称赞或者偏好

目前在使用的是Kindle Touch,购于2012年7月份。 非常喜欢Kindle Paperwhite(因为没有床头灯,Kindle配套的LED灯要二十刀总觉得很贵)。 前天看到新西兰这边一家电子产品店的广告,二月中旬Paperwhite就要到货了。 虽然是穷学生一个,但Kindle的价值确实不是它的售价可以代表的,多辛苦打几周工吧。 Kindle是我出国留学后入手的第一个电子设备。 当时在一家Dairy店打工,工作还算得上轻松,属于那种熬时间的工作,按小时支付工资,有客人就接待一下。 但也正是这个特点让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份工作,当做在外的第一份 *** 。 7,8,9,10,11,12,1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与Kindle朝夕相处的七个月。 我打工比较拼命,在上学的同时每周都要干5天左右,每天6—8个小时。 以下是我这七个月的阅读书单,全部使用Kindle Touch。 《英雄志》 (中)孙晓 《隆庆天下》 (中) 孙晓 《潜规则》 (中) 吴思 《血酬定律》 (中) 吴思 《明朝那些事儿》 (中) 当年明月 《暗时间》 (中) 刘未鹏 《白夜行》 (日) 东野圭吾 《嫌疑人x的献身》 (日) 东野圭吾 《恶意》 (日) 东野圭吾 《黄金时代》 (中) 王小波 《万历十五年》 (美)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美) 黄仁宇 《资本主义与21世纪》(美) 黄仁宇 《娱乐至死》 (美) 尼尔波兹曼 《传习录》 (明) 王阳明 《菊与刀》 (美) 本尼迪克特 《红楼梦》 (清) 曹雪芹&高鹗 《昆仑》 (中) 凤歌 《沉思录》 (古罗马) 奥勒留 《悟空传》 (中) 今何在 《论语译注》 (中) 孔子——杨伯峻 《西方哲学史》 (英) 罗素 《沉默的大多数》 (中) 王小波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中) 曹天元 《白马啸西风》 (中) 金庸 《平凡的世界》 (中) 路遥 《早晨从中午开始》 (中) 路遥 《人生》 (中) 路遥 《丑陋的中国人》 (中) 伯杨 《 *** 时代》 (美) 傅高义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 钱穆 负责任地讲,这些书几乎为我重建了一个世界,而他们的载体是:Kindle 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都应该感谢印刷术,因为是它让这些人类精华得以流传后世。 在Kindle之前,我们以纸张为智慧的载体。 每每阅读完一本直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书后都会将书捧在手中婆娑许久,我知道我不仅爱上了书中的智慧,也爱上了这叠钉在一起的纸。 对于书如此,Kindle亦然,所以我称赞她。 优越感:指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性质或状态,是一种自我意识。 (百度百科) 所以说如果我们谈到优越感,就必须清楚它其实是一种自我意识。 因此,题主所提到的“知乎上的很多人使用Kindle有一种优越感”其实是一个伪问题。 我们作为个人,可能且仅可能知道的,是自己对于某个事情有没有优越感。 至于别人对于这件事情有没有优越感,我们是不可能知道的。 所以与其说我们认为他人对于某件事情有优越感,不如承认我们自己对于这件事情有自卑感。 而自卑感的来源有二。 1. 题主问题中所提到的拜物崇拜; 2. 对于知识的“自卑感”。 第一个似乎很好解释,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 一个人在拥挤的北京地铁10号线上手拿国产电纸书阅读器。 拿在手里略略有些大,外形也不是很好看。 读了5分钟后翻页键不太好用,于是1秒钟内猛击此键数次并发出了巨大的响声,引得众人侧目。 然后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摔在了地上,慌忙捡起后发现原本就不太漂亮的外边框磕掉了几块漆,机器也已经自动关机了。 重启后机器已经完全不记得主人刚才读到了哪本书的哪一页,愣愣得像一个陌生人。 机主拼命点翻页键,2分钟后终于翻到了刚才读到的那一页。 然后竟然黑屏了! 当然,这次并不是因为什么技术原因,而是机器确实没电了…… 以上的内容固然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下面的几句话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打工店的老板,Marketing专业硕士,读书爱好者,原来使用一国产阅读器。 后来看了我在用Kindle看书,自己拿去体验了一会儿后毅然换了一个Kindle,而且说把手里的Kindle 4玩熟练了就去买个Kindle DX。 相比于其他电子阅读器,Kindle自然有一定的“拜物崇拜”,因为它确实比很多竞争对手要美观、方便。 但不同于Apple产品的是,国内对于Apple产品的崇拜更多的是一种人为的环境因素。 IPhone和IPad已经成为了一把衡量一个人收入水平甚至社会地位的标尺,所以Apple系列所承载的崇拜,才是真是的拜物崇拜,也就是对物质、金钱、资本的崇拜。 而Kindle不是,人们对于Kindle的“崇拜”,更多的是来自对于知识的自卑,也就是上文中自卑感的第二个来源。 评价一个产品,要先抛开一切人文因素,从纯技术层面进行分析。 这个产品的视觉设计是否出色? 这个产品的功能是否易学易用? 然后,就要将产品带入现实社会,看其是否可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中的任何一支。 而毫无疑问,IPhone在国内的火爆正是符合了现在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三十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人还未富起来的这个最大趋势。 当某些概念还未被创造出来之前,人们需要用一个物品来代表他们想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Kindle又代表了什么呢? 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那么下一个将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精神层次上的需求。 而求知与探索,正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 所以Kindle所代表的,就是人类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现在这个追求还仅仅属于那些不仅先富了起来,而且还对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更高要求的人,所以Kindle也并未像IPhone一样变得妇孺皆知。 你和刚刚吃饱饭的乡下人谈Kindle,那是徒劳。 你和刚刚洗完桑拿的土大款谈Kindle,也是徒劳。 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自卑”,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如果人们能够在这种自卑中形成对知识的崇拜,然后不断地读书充实自己,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至于营销方式,我相信一个伟大的产品是不需要大面积疯狂营销的,它需要的仅仅是发布这款产品,种下这颗种子,剩下的就留待消费者和时间去检验好了。 似乎IPhone没有像山寨手机那样做“998,只要998”的电视广告。 Kindle也一样。 亚马逊在业界的影响力不亚于苹果,贝索斯在发布会上宣布了Kindle的发布,这就是Kindle最大的营销了。 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方面来讲,我开始提到的电子产品商店每周的宣传页上总有一页是留给Kindle的。 最后,我想再描述一个场景,一句话。 阳光灿烂的下午,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坐在自家的草坪前,左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右手端着一杯仍冒着热气的咖啡。 这样的场景在国外随处可见,而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Kindle不需要做大面积粗放式营销的根本原因吧。 亚马逊只需要让人们相信,Kindle并不比他们手中的实体书差就行了。 而在国内,我们需要先把实体书塞到人们手上。 任重而道远,与诸君共勉。 Copyright © 魏畅然


为什么现在知乎上有人开始批评 Kindle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阵营:

1.买了kindle,而且觉得很好,而且能忍受kindle的缺点,并一直在用的人。

2.买了kindle,觉得其功能性不能做到让自己喜欢而去压泡面的。

3.买了kindle,后悔了,顺便答个题准备出手闲置的。

4.没有买kindle,在我这里收kindle 的。

5.暂不知是否拥有kindle,但一口咬定 ”黑kindle的人是买了kindle不用,是在抱怨装逼失败" 的人。

第一种稍多,第二种次之。第三种,第四种,建议私聊。第五种,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还有若干竟然把什么知乎鄙视链都给写出了,也不知道为毛这个问题会想到这样的地步。
更奇葩的是有人说这个问题是软文。
最近几天的回答,大概就是这个趋势。
在这个问题得到那么多关注之后,我觉得是这个题目定位不够准确,我本想提问的是大家对于产品的态度与想法。
造成了两大阵营的互喷,又牵扯到ZB派与反ZB派之间的掐架。
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一个东西而去判定使用它的人。
kindle是个机器而且。
但是既然是机器,再棒的,都会有人去黑,因为评价它的人只能是它的使用者。所以,大家的回答里,喜欢的也好,批评的也罢,也都是基于自己的体验,最真实的回答。(第一二类回答者)但是若是就物论人,甚至说用它了逼格就会提升,等他热起来了,再鄙视他逼格X2地提升,这样的见解是很片面的。(第五类回答者)。


《厚黑学全集》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厚黑学全集》(李宗吾)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CXH-SIzRBAon3speh0zEQ 提取码:y4g0 书名:厚黑学全集作者:李宗吾豆瓣评分:8.7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年份:2010-1页数:413内容简介:《厚黑学全集》内容简介:《厚黑学》自诞生以来,多次再版重印,畅销数千万册,成为中国文化界一大奇观,20世纪80年代又成为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的畅销书。“厚黑学”的奇妙就在于能教会你在风云变换的人生舞台上掌握先机、抓住制胜要点的智慧。作者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白成一家,使人不能不佩服其对传统文化的切肤感受与妙悟能力。《厚黑学》就像一面镜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丑陋的中国人》等一系列抨击落后国民性著作的先河之作。《厚黑学全集》以1935年成都《华西日报》社出版的《厚黑丛话》、《社会问题之研究》、1936年成都晨钟书局出版的《中国学术之趋势》为底本,广泛收集李宗吾先生各个时期的作品精心编撰而成,是历年来最详细、最权威的厚黑学版本。作者简介:李宗吾系自贡市自流井人,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系四川大学教授,历任中学校长、省议员、省长署教育厅副厅长及省督学等职,几十年间阅尽人间冷暖。看透宦海浮沉,写出《厚黑学》一书,以“厚黑教主”自号,被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20大奇才怪杰”之一。李宗吾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量级的文化名人,还是我国现代史上闻名遐迩的讽刺文学大师和影响深远的杰出的思想家。

《厚黑学》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厚黑学》pdf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QqCIeYRqcFzSst_LGtwJg?pwd=1234 提取码: 1234 内容简介 · · · · · ·《厚黑学》的作者自读书识字以来,就想为英雄豪杰,求之四书五经,茫无所所,求之诸子百家,与夫廿四史,仍无所得,以为古之为英雄豪杰者,必有不传之秘,不过吾人生性愚鲁,寻他不出罢了。穷萦冥搜,忘寝废食,如是者有年,一日偶然想起三国时几个人物,不觉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

求《李敖大全集》

卷1.《北京法源寺》
卷2.《李敖回忆录》
卷3.《李敖快意恩仇录》
卷4.《李敖自传》
卷5.《胡适研究》
卷6.《胡适与我》
卷7.《孙中山研究》
卷8.《蒋介石评传》(上)
卷9.《蒋介石评传》(下)
卷10.《蒋介石研究》(上)
卷11.《蒋介石研究》(中)
卷12.《蒋介石研究》(下)
卷13.《蒋经国研究》
卷14.《传统下的独白》
卷15.《丑陋的中国人研究》
卷l6.《中国性命研究》
卷17.《中国文化论战》
卷18.《为自由招魂》
卷19.《李敖新语》
卷20.《国民党研究》
卷21.《民进党研究》
卷22.《李登辉的真面目》
卷23.《冷眼看台湾》
卷24.《李敖论台湾族群》
卷25.《李敖论史》
卷26.《李敖论二二八》
卷27.《历史与人像》
卷28.《读史指南》
卷29.《李敖私房书》(一)
卷30.《李敖私房书》(二)
卷31.《李敖私房书》(三)
卷32.《李敖私房书》(四)
卷33.《李敖私房书》(五)
卷34.《李敖私房书》(六)
卷35.《李敖杂写》(一)
卷36.《李敖杂写》(二)
卷37.《李敖杂写》(三)
卷38.《李敖杂写》(四)
卷39.《李敖杂写》(五)
卷40.《李敖杂写》(六)


《厚黑学》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厚黑学》(李宗吾)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9Jyb4MkWwKOxGphRo381SA 提取码: nwkx 书名:厚黑学作者:李宗吾豆瓣评分:7.4出版社:群言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9页数:250内容简介:内容简介《厚黑学》是首次以“台北图书馆”镇馆精品完整手稿为底本整理出版。从字里行间真正感悟李宗吾原版《厚黑学》的精髓,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亲自为本书作序,此次出版还收录了林语堂、柏杨、南怀瑾为本书所写的序言。作者简介:李宗吾,系自贡市自流井人,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系四川大学教授,历任中学校长、省议员、省长署教育厅副厅长及省督学等职,几十年间阅尽人间冷暖,看透宦海浮沉,写出《厚黑学》一书,以“厚黑教主”自号,被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20大奇怪杰”之一,李宗吾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量级的文化名人,还是我国现代史上阙名遐迩的讽剌文学大师和影响深远的杰出的思想家。

柏杨创作杂文是选什么题材?

柏杨的人生历经苦难,使他抛弃风花雪月,选择社会政治题材。他的杂文风格幽默生动,通俗而深刻。古继堂先生的《柏杨传》中评价柏杨的杂文是智慧、学问和勇气结合的产物,具有战斗性、深刻性和实践性,可谓是言简意赅地概括总结。柏杨是台湾第一位因杂文创作而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创作建立起自己的批判系统,具有哲学和史学的价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是不容忽视。

求柏杨杂文的创作特色的相关资料,2000字以上…

柏杨:一位有强烈责任感的“愤老 知名作家柏杨2008年4月29日凌晨1时12分在台湾新店耕莘医院病逝,享年89岁。 对于柏杨这个名字,一些热衷于追星的年轻人或许还有些陌生,但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却如雷贯耳。当然,新一代的“愤青”想必知道柏杨这个名字,因为相对于“愤青”而言,柏杨算是“愤老”了。 于我而言,知道柏杨,是从他的著作《丑陋的中国人》开始的。当年我出差到北京,顺便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由此开始喜欢上了柏杨,并陆陆续续读了他的一些书。他犀利的文笔至今还在影响我——虽然我写言论的时候尽量温和。 事实上,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警句,有的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尤其喜欢他的那句“中国人就像酱缸里的蛆,喜欢在浑浊恶臭的环境里相互搅来斗去”,太深刻了,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今天,柏杨走了,我打算抽空再读一遍《丑陋的中国人》,以悼念这位不朽的“愤老”。 柏杨:世俗文化的真诚批判者 马英九:柏杨去世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 柏老去世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不会忘记对柏老的承诺。 ——马英九 据台湾媒体报道,柏杨去世让其感到很难过。他说,柏老去世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不会忘记对柏老的承诺,上任后一定会扮演好角色。 柏杨1985年的著作《丑陋的中国人》,批判华人集体文化和性格上的缺点,引发全球华人社会热烈争论。该书在大陆更是拥有大量读者,引发了长期的争议和畅销,也曾经中断出版。《丑陋的中国人》风行大陆20年,而柏杨先生则一直以“深厚学养、坚韧的道义担当、直言针砭时弊”为三大利器,有“硬骨头的文人”之称。他同时是杂文家、作家、史学家和翻译家,可谓著作等身,共计有170多部小说、杂文和历史作品先后面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台海两岸均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也形成深远的影响。 基于柏杨在台湾人权和文学史上不能取代的地位,他在台湾备受尊敬。他入院病情稳定后,2008年4月16日马英九曾前往探视他。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一进到病房和柏杨紧握双手,希望他早日康复。马英九对柏杨表示,他胜选后,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开始工作了,因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但他请柏老放心,一定会全力以赴,戒慎恐惧,临深履薄,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开始,把失去的补回来。马英九承诺未来会全力以赴,尤其是落实柏杨最关心的人权问题。 躺在病床上的柏杨看到马英九前来,虽然无法开口讲话,但仍是紧握马英九的双手,并将两本新作赠予马英九。次日,陈水扁也以私人身份前往探访。 他最大优点就是很温暖、热情、嫉恶如仇。以前我教中文,每天要改作业,写评语,还要参与他的书的各项工作,包括校对啊、封面设计啊。每次我回来,他会跟我说,你辛苦了。这个让人觉得很温暖,而我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样的话说不出口。 他推动着中国人的进步 (杨东晓,媒体人士) 柏杨自1951年至2006年封笔,写下了2000多万字的雄美篇章。由于他太丰富、太渊博、在人文领域涉猎太多的缘故,所以柏杨一直“无法归类”。 提到柏杨,华人世界里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国民性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弱点的批判”,因为他的批判波及“中国”、“国民性”、“传统文化”这些至高无上的词汇,而且像个眼 疾手快的大夫一针见血地刺穿了病人的病脉,所以他本人在恨天恨地恨铁不成钢地批判的同时,也遭受到潮水般的批判。 批判自己的祖国,在中国并不自柏杨始。近现代孙中山、林语堂、鲁迅都对中国提出过痛心疾首的批判。鲁迅在70年前批判的“染缸文化”现在已经能为国人平静地接受和认真反省,但是柏杨的“酱缸文化”一经提出,仍然掀起轩然大波。尽管如此,长成于上世纪80年代、受到此番点拨中国人,还是在20世纪末开始了文化反省。 对于国民劣根性和传统文化弱点的批判,柏杨无疑是位新时代的启蒙者。柏杨研究者朱洪海认为,柏杨的启蒙意义不仅影响了上世纪70年代末赶考并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600万精英,并由这群今天处于中坚地位的人发出柏杨的声音,“借助600万精英,柏杨推动着中国人的进步”。 这是柏杨作为师者的最大影响。 中国历史这部皇皇巨著其实演绎的就是“人史”。然而,柏杨讲得最透的绝对是“人学”。但凡提到隋炀帝杨广者,无不以“暴虐、荒淫”形容之。但是柏杨以入木三分的笔触,这样描述35岁以前和35岁以后的杨广:“他所展示出来的,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标准领袖,具有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英雄性格,和救国救民、民胞物与的圣贤抱负。节俭、朴实、谦恭、虚怀若谷、好学不倦、礼贤下士、不爱声色犬马。——集人类美德于一身。”笔锋一转“可惜他欠缺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灵魂和情操,他夺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无限权力。” 掀过前尘旧事,柏杨于2004年他84岁高龄时出版了《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从而成为中国人的尊严之师。在中国人历史性的穷人乍富之时,有位师长这么喝一声是绝对有必要的。 无法归类的作家柏杨,其实是民族的教育工作者。 柏杨已逝,中国人何时不“丑陋”? 乔志峰@光明网 1920年出生于河南的柏杨先生,其著述之丰不必多言,其一生之坎坷也尽人皆知。然而,柏杨之所以成为柏杨,并非 他写了多少书、做了多少演讲,更不是他的经历多么具有传奇色彩,而是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良心”。 提起柏杨,就少不了想到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一文。该文原本是柏杨于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讲辞,一经发表当即在华人世界中广泛流传,骂者有之,赞者有之,恨者也有之;看出幽默者有之,看得汗出如浆者有之,看出血泪者亦有之。 20多年过去了,国人是否不再“丑陋”,变得“漂亮”了?当年柏杨所列的国人的丑陋之处,现如今是否依然阴魂不散?中国人的“脏、乱、吵”的毛病改了吗?“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痼疾痊愈否?中国传统文化的“滤过性疾病”是否至今仍在“感染”着我们的下一代?…… 20余年之后,重读《丑陋的中国人》,依然是那么的震惊。有的方面,我们可能有进步;有的方面,我们依然丑陋如故;更可怕的是,有的方面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嫌疑。 “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柏杨如是说。可是,《丑陋的中国人》一针见血指出过的丑陋,为何至今并未有太大改观?文章可以一纸风行,可丑陋为何竟如此顽固?柏杨已逝,中国人何时才能不“丑陋”?用柏杨先生的话来结束本文吧: 我从小就受到鼓励,五六岁的时候,大人就对我说:“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我想我的责任太大,负担不起。后来我告诉我的儿子:“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现在,儿子又告诉孙子:“中国的前途就看你们这一代了!”一代复一代,一代何其多?到哪一代才能够好起来?


上一篇:炫舞购物券怎么用

下一篇:2008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