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任总统是谁?
综述:普京。俄罗斯现任总统依然是普京。2018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就职典礼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举行。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正式开启第四任期,为期6年。所以今年还是普京。简介: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罗斯语: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英语: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俄罗斯总统。曾担任俄罗斯总理、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俄白联盟部长会议主席。清华大学名誉博士。
俄罗斯现在的总统是谁?
1、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1991年7月10日—1999年12月31日。2、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1999年12月31日—2008年5月7日。3、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2008年5月7日—2012年5月7日。4、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2012年5月7日至今。历届总统简介: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人,1931年2月1日出生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1965年9月14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现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 [76] 、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曾任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第3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首任总统,20世纪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苏联历任总统
1、列宁,任期: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2、斯大林,任期:1924年1月21日―1953年3月5日;3、赫鲁晓夫,任期: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4、勃列日涅夫,任期: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5、安德罗波夫,任期: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6、契尔年科,任期: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7、戈尔巴乔夫(苏联时期最后一位领导人),任期:1985年3月11日―1991年8月24日。【摘要】
苏联历任总统【提问】
1、列宁,任期: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2、斯大林,任期:1924年1月21日―1953年3月5日;3、赫鲁晓夫,任期: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4、勃列日涅夫,任期: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5、安德罗波夫,任期: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6、契尔年科,任期: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7、戈尔巴乔夫(苏联时期最后一位领导人),任期:1985年3月11日―1991年8月24日。【回答】
苏联第一任总统是谁?
苏联第一任总统是戈尔巴乔夫。既是首任,也是最后一任。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人,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围绕计划与市场孰轻孰重的博弈,前期,戈尔巴乔夫仍然延续着斯大林体制的路线,采取以计划为主的经济模式,而在后期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措施放开市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以公开性拉开帷幕的。1986年2月,在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积极谋划下,苏共二十七大正式提出公开性的问题。在这次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改革司法制度和建立法制国家的任务,指出公正审判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民主原则,保护国家与每个公民利益的其它保障等,应当得到最严格的遵循。苏联解体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仿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苏联开始走向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联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而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12月26日,代表们象征性举了手,苏联最高苏维埃自行解散,标志着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从法律和现实中正式结束其存在。苏联解体后分裂为十五个国家,且大部分经济及军事力量由最大加盟国俄罗斯联邦继承。
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名字是什么?
俄罗斯第一任总统是叶利钦,他和戈尔巴乔峰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叶利钦就任总统期间,俄罗斯国家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可以说,当时的叶利钦是权倾俄罗斯,叶利钦在担任几年的总统之后,在自己权势最巅峰时,任期还未满时,却把总统宝座让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普京。1,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俄罗斯人,1931年2月1日出生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2,在任总统期间曾四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12月31日辞职并推举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作为接班人。2007年4月23日,因心脏病加重在莫斯科突然逝世,享年76岁。
如何看待 梅-普 交替更迭控制俄罗斯政坛二十多年?这种现象体现了俄罗斯人民什么样
老百姓一方面,希望政府能重新构建一个至少完善的经济体系,实现国家的振兴。不再愿意接受解体大鳄们操纵国家谋取暴利。
另一方面,希望摆脱解体后造成的真正无产化(甚至吃的),及其带来的缓慢社会再分工带来的民生方面的问题。
普京以强悍的作风让俄国人民再次找回到了大国应有的感觉,对于经济大鳄的早期治理也让百姓获得了一定希望。资源型经济虽然未给百姓带来太多,但也使俄国有了资金进行工业发展的再次启动。使得俄国经济的健康化变得明朗。俄国的振兴需要的是时间和一个能镇住场面的领导。至于民主,等恢复国力后,看这个领导对国家的态度吧。
俄罗斯的历届总统有哪些?
1922年12月30日,世界领土第一的超级大国前苏联成立。这是一个由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国家,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意识形态和西方资本主义格格不入,这个超级大国苏联刚成立就受到西方世界的围堵和封锁,他们试图将这个新兴的体制国家扼杀在摇篮当中。可以说,在20世纪主流国家中,最不受西方世界欢迎的国家非苏联莫属。当时苏联还在建国初期,苏联面临是极其不稳定的政权,因此当时他们是想着规划1928年的目标都是巩固政权以及恢复经济。在早期,苏联的一批经济专家们是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然后积累大量资金进而发展重工业的,因为当时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最终还是成为苏联的选择,其根本原因就是苏联出身于残酷的国内国际实际斗争,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外国干涉、内战的洗礼后,对国际局势和日益逼近的生死存亡搏斗不再抱有幻想。他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然而,就是这样重视重工业轻工业,苏联经济一直不是很好,再加上层统治阶层的思想崩溃,最终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在苏联启动了一系列激进的政治经济改革,然而改革道路上犯了某些错误,最终让这个世界第一大国悄然崩塌。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那么苏联解体至今已有30年,最大邦国俄罗斯都经历过哪些总统?苏联(俄罗斯)历届领导人经历了1、列 宁(1917.12—1924.01)2、斯大林(1924.01—1953.03)3、马林科夫(1953.03—1955.02 ?)4、赫鲁晓夫(? 1955.02—1964.10)5、勃列日涅夫(1964.10—1982.11)6、安德罗波夫(1982.11—1984.02)7、契 尔 年 科(1984.02—1985.03)8、戈尔巴乔夫(1985.03—1991.12)9、叶利钦(1991.12—1999.12)10、普 京(2000.01—2008.12)11、梅德韦杰夫(2008.12—2012.05)12.、普 京(2012.05——
苏联历届领导人分别是谁?
苏联历届领导人分别是:列 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列 宁(1870-1924)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原姓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后来用得最多的笔名,也是全世界最熟悉的名字之一。1917年,领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后担任联共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1924年逝世。斯大林(1879-1953)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战略家,苏联大元帅。1922年4月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人民委员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为领导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做出重要贡献。战后,斯大林担任苏联共产党党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苏联武装力量部长,领导苏联人民恢复和发展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加强国防建设,迎接“冷战”的挑战。1953年逝世。马林科夫(1902-1988)192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6年马林科夫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在日丹诺夫下台之后成为斯大林决策的核心人物。1953年斯大林死后,马林科夫成为苏联总理,一度兼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而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56年让位给赫鲁晓夫,1988年逝世。赫鲁晓夫 (1894-1971)1952年苏共十九大被选为中央主席团委员兼中央书记。1953年9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3月,赫鲁晓夫出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1964年,勃列日涅夫等人策划发动了"宫廷政变",免除了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赫鲁晓夫被迫退休,在任期间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中苏关系遭受破坏。1971年在莫斯科病死。勃列日涅夫(1906-1982)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原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但是苏联国内的福利也有很大的发展。在他统治后期,由于超高的军费开支和失败的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已经停滞。1982年逝世。安德罗波夫(1914~1984)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1982年5月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在执政一年零三个月期间,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调整,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福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在整顿劳动纪律和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获得了苏联群众的支持。但由于健康原因未允许他完成这一任务。1984年逝世。契尔年科(1911-1985)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原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1984年2月13日在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1984年4月11日在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5年逝世。戈尔巴乔夫(1931-)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前苏联最后一位最高领导人,从1985年至1991年他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改称苏联总统。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于1991年解体。
苏联的列位领导人,按顺序
一、领导人列表1、列宁,任期: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2、斯大林,任期:1924年1月21日―1953年3月5日;3、赫鲁晓夫,任期: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4、勃列日涅夫,任期: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5、安德罗波夫,任期: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6、契尔年科,任期: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7、戈尔巴乔夫(苏联时期最后一位领导人),任期:1985年3月11日―1991年8月24日。二、领导人资料1、列宁列宁(俄语: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2、斯大林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注:斯大林执政时官方称其生日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月18日),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人;苏联政治家,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大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列宁逝世后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和哈萨克大饥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他还树立个人崇拜,纵容李森科主义,发动“大清洗”运动,大量屠杀和压迫流放反对派领导人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1930-1953年间根据由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内务人民委员部等机关起诉的刑事案件,有3778234人受到镇压,其中被判极刑(枪决)的786098人。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4岁。3、赫鲁晓夫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以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等重要职务。赫鲁晓夫1894年出生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1918年加入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指挥斯大林格勒攻防战及基辅保卫战。1953年9月3日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58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他于1956年主持召开苏共二十大,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此后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各领域均为活化,尤其是文艺获得解冻。同时,赫鲁晓夫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外交方面,他的“秘密报告”震动了社会主义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20世纪60年代,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在冷战中,赫鲁晓夫领导苏联与美国和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曾多次访问美国。1962年,他策划的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使苏联和美国站在核战争的边缘,但最终危机得以平息。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度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赫鲁晓夫“被退休”,从此被迫淡出政坛至1971年逝世。4、勃列日涅夫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乌克兰人,1906年12月19日出生于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苏联政治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被授予元帅军衔。1931年,勃列日涅夫加入苏联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乌克兰第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继任苏共最高领导人。1964年至1982年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 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推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执政后期,经济改革趋于保守,大搞个人崇拜,苏联经济陷于停滞。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心脏病卒于莫斯科,终年76岁,安葬在列宁墓后。5、安德罗波夫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俄文:Ю́р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ндро́пов;英文: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1914年6月15日-1984年2月9日)苏联政治家,长期担任苏联党、政领导职务。1939年,安德罗波夫加入苏联共产党。1940年代在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任职。二战苏芬继续战争初期,安德罗波夫参加了卡累利阿游击队。1956年任苏联驻匈牙利大使时主导匈牙利事件的解决。从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起,安德罗波夫一直担任中央委员,1967年起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3年4月升为正式委员。1976年获苏联大将军衔。1967年至1982年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任职后推行渐进式改革,两年之后,于1984年逝世,享年71岁,由契尔年科接任总书记职务。6、契尔年科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10日),苏联政治家,苏联党务和国务活动家,工人运动的出色组织者。1984年2月13日,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逝世后,接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就任总书记后已经体弱多病,此后不久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任总书记13个月后即去世。由戈尔巴乔夫接任总书记职务。7、尔巴乔夫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人,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谁是苏联历史上唯一一位总统?
戈尔巴乔夫,1990年3月15日——1991年12月25日,唯一一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原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1931年出生于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国立莫斯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党务、团务领导工作。1971年当选苏共中央委员。1978年进入中央书记处。1979年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次年为正式委员。1985年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在职期间,积极推行「全面改革」的方针。1988年10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次年5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2月,提出对苏共进行革命性改革,修改宪法中有关苏共领导地位的条文,并建议实行总统制。1990年3月15日任苏联总统。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变后,于8月24日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斯大林之后的几位前苏联总统是谁?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弗拉基米尔斯基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