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具体如下:1、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7540元,增长3.8%。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 ,比上年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2、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037元,比上年下降8.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下降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1%。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其中城镇为29.2%,农村为32.7%;3、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6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5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244万人,增加97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6101万人,增加693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423万人,增加149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67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689万人,增加1147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7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6770万人,增加1291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8934万人,增加31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546万人,增加2129万人。【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四条 核定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时,若上一年度相关数据尚未公布,可暂按前一年度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核定和计发,待相关数据公布后再重新核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用人单位予以补发差额部分。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亿28844元1.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2.城镇住户调查的统计调查单位为居住在城镇区域范围内的常住户,采用住宅框选取调查样本。3.城镇范围是指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确定的城区和镇区。4.城镇居民家庭包括户口在本地区的常住住户和户口在外地、居住在本地区半年以上的住户,包括单身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亿28844元1.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2.城镇住户调查的统计调查单位为居住在城镇区域范围内的常住户,采用住宅框选取调查样本。3.城镇范围是指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确定的城区和镇区。4.城镇居民家庭包括户口在本地区的常住住户和户口在外地、居住在本地区半年以上的住户,包括单身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法律分析: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2320元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从8月1日起,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200元调整到2320元,增加12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5.3元/小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59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通常应当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最低生活的费用,即对劳动者从事一般劳动时消耗体力和脑力给予补偿的生活资料的费用。2、劳动者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3、劳动者为满足一般社会劳动要求而不断提高劳动标准和专业知识水平所支出的必要费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法律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法律依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
2012年各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565元。
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695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义同比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根据各省(区、市)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这8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上海最高,为40188元,是唯一突破4万元大关的地区。其次是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469元,江苏则排第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677元【摘要】
2012年各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问】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回答】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565元。
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695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义同比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根据各省(区、市)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这8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上海最高,为40188元,是唯一突破4万元大关的地区。其次是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469元,江苏则排第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677元【回答】
2012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1.65万元。在百度上查询得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万元(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2011年中国人均收入多少?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2006年中国人均收入
您好,我正在根据您提的问题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摘要】
2006年中国人均收入【提问】
您好,我正在根据您提的问题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回答】
好的【提问】
您好,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回答】
我问得是河北省保定市人均收入【提问】
稍等片刻哦!【回答】
您好!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6年,河北省保定市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月总收入为1878.32元【回答】
那农村居民收入多少呢【提问】
您是,农村居民收入平均:9161元哦【回答】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您可以大发慈悲,给我个五星“赞”嘛,谢谢,您的采纳是对我莫大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哦!!!【回答】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上海、北京、浙江占据前三名,从增幅来看,海南增幅最高,达17.9%。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山东等8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36230元,北京居其次,为32903元,浙江排第三,为30971元,这三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了3万元大关。从增幅来看,海南、安徽、贵州、陕西、山西、四川、辽宁、重庆、吉林、内蒙古、江苏、宁夏、福建、湖北、山东15省区的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了全国增幅14.1%。其中,海南增幅最高,为17.9%。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增长13.5%。扩展资料:家庭总收入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2、经营性收入, 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3、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2年合肥市居民人均收入多少
亲亲。[鲜花][鲜花][鲜花]~~很荣幸为您解答,感谢您的耐心等待,为您查询到:根据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82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口群体等等都会对收入水平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统计数据的滞后性,目前已经过去了近10年时间,所以当前的收入水平已经发生了变化,以上数据只能作为参考。【摘要】
2012年合肥市居民人均收入多少【提问】
亲亲。[鲜花][鲜花][鲜花]~~很荣幸为您解答,感谢您的耐心等待,为您查询到:根据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82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口群体等等都会对收入水平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统计数据的滞后性,目前已经过去了近10年时间,所以当前的收入水平已经发生了变化,以上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回答】
2012年合肥市居民人均收入多少
亲,2012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4元;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08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0和1.2个百分点,在全省、全国省会城市、长三角27座城市中均位列第1位。今年一季度,合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046元,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214元和4214元,总量暂居全省第一位;增速7.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1.2个百分点。【摘要】
2012年合肥市居民人均收入多少【提问】
[开心]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帮您查询到2012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4元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回答】
亲,2012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4元;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08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0和1.2个百分点,在全省、全国省会城市、长三角27座城市中均位列第1位。今年一季度,合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046元,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214元和4214元,总量暂居全省第一位;增速7.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1.2个百分点。【回答】
中国人均收入占GDP比例到底为多少
很高兴为你解答
中国人均收入占GDP比例到底为多少?
中国人均收入占GDP比例到底为22%。
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数只占到人均GDP的45%,如果算人均家庭总收入来算的话也是只占到50%。
祝您生活愉快!【摘要】
中国人均收入占GDP比例到底为多少【提问】
很高兴为你解答
中国人均收入占GDP比例到底为多少?
中国人均收入占GDP比例到底为22%。
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数只占到人均GDP的45%,如果算人均家庭总收入来算的话也是只占到50%。
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占GDP的多少比列?
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例并不低。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的数据。2018年中国有80%的工薪阶层月薪低于5000元,平均月工资约为3000元,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另外20%的工薪阶层月薪高于5000元,平均月工资约为1万元,属于高收入群体。2019年中国工作人口7.7亿,预计其中有大约6亿上班族。2020年中国从事经营交易的市场主体为1.4亿户,2019年中国个体户为8261万户,城镇个体就业人数为11692万人。假如按照1.7亿工作人口从事个体经营,那么中国约有6亿上班族。那么,按照前文推算,中国收入前20%的上班族约为1.2亿人,平均月薪1万元,高收入工薪阶层的工资总额为14.4万亿元。收入后80%的上班族为4.8亿人,平均月薪为3000元,中低收入工薪阶层的工资总额为17.28万亿元。中国工资总额约为32万亿元。2019年中国GDP近100万亿元人民币,所以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约为32%。世界各国工资总额与GDP之比(工资占GDP比重):1、欧美发达国家比例最高约为55%。2、南美洲平均是38%。3、东南亚,菲律宾泰国是28%。4、非洲国家多在20%以下。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约为32%,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但还是要高于非洲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