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制礼作乐

时间:2024-05-03 10:38:24编辑:揭秘君

周制礼的故事

周制礼作乐,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乐制度,同时制定了完善的刑法,实行礼刑并用,礼刑结合,是西周的一个统治特点。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周代的礼制。西周王朝的国都是丰京和镐京,在历史上一起并称为“丰镐”,周公制礼作乐由丰镐开始。扩展资料周公旦在建国初期制定了一系列礼乐制度,这些制度成为了后世法律的雏形。礼乐文化孕育于远古,形成于“三代”,西周定型和成熟,并为后世历朝历代所继承和发展。周礼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意义在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礼

周礼有关的故事

希望对你有帮助讲周公制定周礼的故事。
周人的军队,在镐京和洛邑各有八个师和六个师,合计四万多人的常备军,这也是周王朝所有的国家常备军。依靠这样区区几万军队,对付分散盘踞在周控地区以外的上千个诸侯,当然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周公费尽心思,创出了一种保家卫国的绝技,那就是“周礼”!周礼规定了人们起坐卧行、吃饭上朝、哭丧穿衣以及等级尊卑的秩序。
按照《周礼》要求,不同等级的人,见到不同等级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要有十数种不同的磕头方式。不光磕头有分教,连走路说话都有章法:你在尊贵者或长辈面前经过时要“趋”(急走、小跑),而不能平稳地迈着方步过去。在登上堂的时候,从东边上的话先迈右脚,从西阶上的话先迈左脚,每登一级都要稍停一下,让两足都在同一阶之后再登。登堂以后,由于堂空间比较狭小,所以不必趋,而要“接武”,“武”指足迹,“接武”就是后一步要踩在前一步的足迹之半的地方。如果手里拿着贵重的礼玉,那无论在堂上或是在堂下庭院,都不必趋,因为怕跌倒摔坏了玉。
好,我们把整套行走的动作连贯一下,请大圣人孔子给我们示范:进入鲁国国君的宫院大门时,孔子作出害怕而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似的,到处躲躲闪闪。孔子经过的时候,不敢经过门的中央,走过门的时候,不踩门槛。孔子提起衣襟往堂上走的时候,十分恭敬谨慎,好像憋住气不敢放一样。走近鲁君座位的时候,面色矜持庄重,脚步加快,言语拘谨,好像底气不足一样。这种拘谨的状态直至拜见完毕(中间最难的是如何就座、如何磕头我们待会再说)。孔子走出宫室降下台阶,面色才开始放松。下完了台阶,孔子再快快地向前急走几步,犹如鸟儿展翅一般。但是,这也好不了多久,等到回到自己车上的时候,孔子便又摆出恭敬而内心不安的样子了。这简直就是演电影或者跳芭蕾舞那么复杂。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尽量显得自己渺小,在尊长(国君)面前不是人。
试想,一个精通了这些繁文缛节的人,整天规规矩矩、必恭必敬的人,还会想着跟人打架和造反吗?礼仪这种东西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它可以通过约束行为模式而改变心性,最终维护大周朝所追求的等级秩序。
如果上千诸侯都习惯了周礼,就不敢对天子造次了。
《周礼》中无处不在体现天子、诸侯、大夫、臣民这些等级秩序。譬如坐席子——大周朝的人不是直接坐地上,屁股下面有席子——按照规定,天子坐的席子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之席两重。席的花纹也有差别,显示了等级差异,不可铺错了,即便是在家独处。孔子有个大贤学生,死前发现躺的席子花纹超过了他自己的身价级别,就嚷嚷着爬起来要换,换成低级的,结果没等抻完席子就把他折腾死了。席子在屋内的摆设位置也有尊卑的差别,离门的远近,是东是西,都蕴涵着等级秩序。臣子不能和君主同坐一席,当然,男人和女人也得分开(当些礼当然都是对贵族士大夫们来的,老百姓可以免了,所谓礼不下庶人。那庶人用什么呢,庶人用刑就行了。拿刑罚治他们。而刑又不上大夫。从某种意义上讲,“礼”就是给大夫用的刑)。
入席的时候,应该从席的后面上去,谁从前边迈上去谁是混蛋。坐下以后,必须跪姿,屁股压在后脚跟上,膝盖离席子前沿保留一尺间隙,以表示谦恭。若是在读书和进食的时候,则又不要保留间隙,尽量往席子前沿坐,以免看不清书或将食物落在席上,那就不乖了。
跪坐的时候,当然也不能穿着鞋。只有资格最高的人才可以把鞋脱在屋里,其他人必须脱在屋子外(就是堂下)。所以,如果看见户外有两双鞋,则知堂上必有三人正在交谈。你在那儿脱鞋的时候,注意不要践踏别人的鞋。
知道怎么脱鞋、跪坐之后,下面开始吃饭,也是满有讲究的。天子吃饭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则用三鼎。鼎中都盛放着不同的肉,吃时实行分餐制,还要搭配了调料,放入进餐者的在几案上的餐具里去。天子的案上,摆着的餐具至少有二十六个(吃不过来啦!),其它级别递减。米饭则放在青铜簋里,天子用八簋、诸侯用六簋、卿大夫用四簋、士二簋,也是落在地上的。上述差异表明,“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至于屋子里、院子里不同级别的人点几根蜡烛,走上台阶的时候,什么级别的人从东,什么人从西,谁给谁铺席子,谁给谁撤席子,都有详细要求,堪称繁文缛节。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也在于此。总之,礼仪对于天子、诸侯、人臣、士人的政治生活至关重要。通过演习运用这些礼仪,使得下级对上级的服从被固化在日常生活行动之中,以至于从骨子里都习惯了尊重君长,从而忘记造反了。


围炉夜话原文及翻译

原文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无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肖: 象
  教:教诲
  善行:好的行为
  或:或许
  恶行:不好的行为
  正:使。。。行为正直
  率:表率
  行:行为
  激切:急躁的举动
  善行:好的行为。下文“恶行”,指不好的行为。
  或:语气词,用在否定句中加强语气。
  无庸徒事言词也:不能仅仅是说空话。

  父辈兄长有好的行为,晚辈学来可能有的不像;(但是)如果长辈有不好的行为,晚辈学来就没有不像的。可以知道长辈教晚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行为来率领他们,不是只在言辞中白费工夫。道德高尚的人行为若稍有超过或偏失之处,品格卑劣的人因为嫉妒一定无法容忍而群起攻击;道德高尚的人即使没有过失的行为,品格卑劣的人嫉恨他,因而也不能容忍他;可以知道,有道德的君子和无道德的小人相处时,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对待他们,不可过于急切地责骂他们。

  《围炉夜话》是作者王永彬“书于桥西馆”的“一经堂”最后成书于清·咸丰甲寅二月。这本书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围炉夜话》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炉边围坐,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在如此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下,白昼里浊浊红尘蹇塞的种种烦闷,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
  夜是这样的美妙,更何况围坐在暖暖的炉边呢?静夜炉边独坐,品味清朝王永彬先生的《围炉夜话》,体味作者以平淡而优美的话语,讳讳叙出的琐碎的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就如炎夏饮一杯清凉的酸梅汤,令人神清气爽,茅塞顿开。
  《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中国传统文人是快乐是超俗,亦或痛苦、压抑,现在难以说得清楚。那代文人即使在生活安逸、仕途得意时,心中也常存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的忧患意识,而在陡遭不测,倾家荡产时,又能常常保持一份无怨无悔的淡然心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因其博大,受其滋润的中国文人的心胸也是宽广大度的,其精神世界更是丰富多彩。


围炉夜话经典名句100句

1、见人行善,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语出清·王永斌《围炉夜话·卷一》。看到别人好的行为,就要大加赞赏。见到别人错误的行为,就要尽力提醒。与友人交往,与同事相处,必须出于本心、出于真诚。当别人有善举时,要主动赞美对方,当别人出现差错时,要主动提醒对方,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2、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出自《围炉夜话》。如果做事情,自身懂得墨守成规,完全不懂得随机应变,这样只是依样画葫芦,不会取得任何实际的效果。3、“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出自《围炉夜话》。心神安详意气沉稳,拥有深邃的智慧和沉稳的勇气,这些都是成就大事业的要素。4、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常常看在对待子孙的问题上,严厉的人,他们的子孙往往容易养成好的品德;而那些姑息迁就的人,他们的子孙大多会有败家的行为——这完全是父亲、兄长的教育的关系。5、打算精明,自谓得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精明计划,自认为已经取得了成功,但却败坏了祖辈们留下好的名声,这样做是不可取的。6、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男子汉大丈夫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只应当关注事情的对错,而不去关注这样做对自身是福还是祸。士人君子著书立传,贵在能够公正,尤其贵在能够精当详尽。7、但患我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须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出自《围炉夜话》。只是担心自己不肯去帮助别人,而不去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应当使得别人不忍心去羞辱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畏惧自己而不敢欺辱。8、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抱着追求功名利禄心思的人,未必会有享乐琴棋书画的雅兴;讲求心性天命的学者,不能没有经世济国的才能。9、以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出自《围炉夜话》。用诚恳的心灵来对待他人,即使他人不理解而产生误会,但日子一久自然会明白你心,无须急着去辩解。10、事当难处之时,只退让一步,便容易处矣;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出自《围炉夜话》。事情到了困难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的退一步,这样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事情即将成功的时候,如果稍加懈怠,这样往往会造成失败。

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什么

“礼乐制度”,也就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这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周武王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乐有“房中”、“雅”、“颂”之分,舞有“大武”、“勺”、“象”之别。礼、乐、刑、政四术是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重要手段。其中礼、乐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立的一种等级制度,而刑、政则是对下民的、礼可以区分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敬和礼、乐的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所以,“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

简述西周礼乐制度的形成

西周礼乐制度的形成如下:1、礼乐制度的基础是商时期的“礼法“,“礼乐制度”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殷商时期的多种“礼法”,且在殷商时期 ,“刘法”已经大量的融入到百姓生活之中,在此基础上创立新的制度能够更快的推广到全国各地能够大大减少新制度施行的阳力。2、周朝保持稳定的需要,周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交通不便,但士却非常的广阔。周天子能够直接有效管辖的仅有都城魔地附近。正是因为“礼乐制度”的出现达成了其初衷,周王朝才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的于朝。而“礼乐制度”,也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礼乐制度的影响如下:1、对周朝的影响:"礼乐制度”通过“礼”严格的进行阶级划分,使被分封出去的诸侯能够各安其位,接受周天子的领导;通过“乐”在贵族和民众之间建立了一条有效的沟通途径,缓和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同时向民众传达了周天子的治国理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政权的稳定。2、对后世的影响:"礼乐制度”之中的众多思想主张被后世众多思想流派所借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支莫过于儒家思想。面对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的局面,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提出“克己复礼”的理念,希望可以恢复周朝时的“礼,乐制度”,但并不为各国所用。

西周开创了礼、刑结合的治国模式,为什么?

西周开创的礼、刑结合的治国模式

A.礼、刑二种手段的共同性
从宏观上看,西周时期的礼、刑两种手段,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则,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筑了西周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凡礼之所禁,必为刑所不容,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B.礼居主导地位
在西周礼、刑二者的关系上,礼居于主导地位,刑要服从礼的指导。因为礼是积极的主动性规范,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其功能在于全面地预防社会犯罪。
C.刑居辅助地位
在西周礼刑关系上,刑是居于辅导地位,在礼的指导下对已然发生的犯罪进行制裁,处于消极与被动的状态。刑是礼的必然补充,礼以刑的强制力为后盾,用刑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礼。
D.西周礼刑结合的治国模式,影响中华法系二千余年
(1)开创了一种新的治国模式
西周时期将礼、刑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共同治理国家的方式,开创了世界上的一种独有治国模式,影响了中华法系二千余年。
(2)影响深远
西汉的“德主刑辅”,唐初的“德本刑用”,明朝的“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的治国模式,都渊源于西周的礼刑结合的方式,西周在治国模式上,作出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至关重要的。


西周开创了礼、刑结合的治国模式对吗?

西周开创的礼、刑结合的治国模式

A.礼、刑二种手段的共同性
从宏观上看,西周时期的礼、刑两种手段,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则,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筑了西周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凡礼之所禁,必为刑所不容,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B.礼居主导地位
在西周礼、刑二者的关系上,礼居于主导地位,刑要服从礼的指导。因为礼是积极的主动性规范,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其功能在于全面地预防社会犯罪。
C.刑居辅助地位
在西周礼刑关系上,刑是居于辅导地位,在礼的指导下对已然发生的犯罪进行制裁,处于消极与被动的状态。刑是礼的必然补充,礼以刑的强制力为后盾,用刑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礼。
D.西周礼刑结合的治国模式,影响中华法系二千余年
(1)开创了一种新的治国模式
西周时期将礼、刑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共同治理国家的方式,开创了世界上的一种独有治国模式,影响了中华法系二千余年。
(2)影响深远
西汉的“德主刑辅”,唐初的“德本刑用”,明朝的“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的治国模式,都渊源于西周的礼刑结合的方式,西周在治国模式上,作出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至关重要的。


关于《礼记》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正确解释是什么?

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这句话前面还有几句,要完整来看,意思可能更容易理解。故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礼记·曲礼在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段话所强调的主要是政治秩序。国君、大夫、士,庶人不是在这个序列里,而是处于这个序列的最底端,没有提及。礼和刑在当时的意思和我们今天说的意思已经很不相同了。今天,我们可能会把礼理解为一种普通的礼仪、礼节、礼貌,把刑理解为刑罚。其实在春秋时期,都不是这个意思。春秋时期的礼首先是一种制度性的规定,婚丧嫁娶都有一定的制度性的礼仪规定,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礼制,而不是礼仪。比如说,祭祀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礼制。关于祭祀的制度规定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没有。也就是说,天子可以为自己的七代祖先立庙祭祀,诸侯可以给自己的五代祖先立庙祭祀,大夫可以给自己的三代祖先立庙祭祀,但庶人是没有的。比如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国家有大功,在蜀汉国内又有惠政,所以他死的时候,蜀中老百姓都很怀念他,希望后主刘禅能够在成都为他立庙,可以让老百姓祭祀。但是刘禅没有同意。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刘禅对诸葛亮在世时独揽大权,刘禅对自己“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处境非常不满,对诸葛亮怀恨在心,所以不允许老百姓为诸葛亮立庙,不让老百姓祭奠他。这个角度说,所谓的“礼不下庶人”的意思就是,每个社会等级都应该适用相应的礼仪制度规定,而庶人是在这个制度规定之外的,庶人没有相应的礼制规定,就不应该适用这一套。而“刑不上大夫”的意思则是,大夫、诸侯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应当给予他们相应的尊重,不要适用肉刑。当然,这套关于礼制和刑罚的规定都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这套秩序实际上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崩溃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商鞅变法中,就是在贯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理念,这和刑不上大夫已经完全不一致了。礼不下庶人随着门阀士族体系的崩溃,也逐渐崩溃了。但这个过程持续得时间相当长,前后近千年,差不多到隋唐时期才大体完成。

周朝礼乐制度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呢?

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由周公创建。它主要分为两部分:礼和乐。礼根据人们的不同身份分为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而音乐则是以礼的等级制度为基础,用音乐缓解社会矛盾。礼仪是重要的内部基础,而音乐是外部的表达形式。所以,礼仪系统并不仅仅指古代的传统音乐。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四大制度之一。封建制度是政治制度,井田制度是经济制度,宗族制度是社会制度,而礼乐制度是西周的文化制度。那么,为什么西周王朝的礼乐制度能够控制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呢?西周建立后,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反对 "淫乐",采取了 "救乐 "措施。意思是说,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音乐。例如,不同阶层的歌舞队数量规定。皇帝八夷(8864人队);诸侯六夷(66 36人队);清大夫四夷(441 16人队);士二夷(22进4小队)。同一身份的人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音乐。如。周天子拜神,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奏太簇,歌英忠,舞《仙池》;二君子相见,用大雅《王文》。普通百姓和奴隶是没有资格演奏和欣赏这种正式音乐的,只能听一些乡间小调。礼乐制度的等级划分后,人们按规矩入座,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遵循礼的规则,按礼的规矩行事。在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足,容易对自然现象进行崇拜,逐渐演变为用巫术与神沟通。风雷之声、山河之声与音乐的起源密切相关。所以音乐诞生后,人们把它和巫术魔法联系起来,以此来推测国家的命运。音乐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生死,所以统治者对音乐自然更加重视。因此,西周提出以礼乐治国,以礼乐划分等级,以礼乐缓解矛盾。老百姓出于无知、崇拜和恐惧,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如此,不敢违背。

周公制礼作乐的内容有哪些?

据文献记载,为了更好地管理好国家,周公经常夜以继日地思索如何把古代圣王的功业发扬光大,如果遇到想通的地方,便会尽快付之于行动。周公认为,“礼”的主要功能是区别贵贱,如果让各个等级的人各归其位,各安其分,社会就不会出现混乱,也就不会产生争夺,这样就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和谐。周公颁布了一系列典章制度,来规范社会各阶级的职能,其中昀重要的就是宗法制。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王位继承制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意思是兄长去世后,由其弟接替王位。这样的制度,传位不定,会使统治集团内部因为争夺王位而产生矛盾,进而引发争夺,客观上会削弱统治集团自身的力量。为了克服这个弊端,周公以血缘关系为出发点,规定王位由嫡长子来继承,遵循“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其余的诸子,则分封为诸侯,这样从制度上避免了因继承而发生的流血冲突。此外,周公制定了一系列礼乐制度,涉及君臣父子、言谈行为、男女性别等各个方面,在多个方面维护了周王朝的稳固。周公规定的礼非常细致,如办丧事的时候不能谈笑;远望灵柩的时候不许唱歌;吃饭的时候不能叹息,不能说话,不能发出咀嚼声;邻居们有丧事,不能兴冲冲地走路;听音乐的时候,不许唉声叹气等。在周公制定的周礼中,还有一种礼叫“谥”,或者叫“谥法”。就是在每个天子乃至诸侯去世后,根据他生前的政绩和为人的好坏取一个代号,以概括他的一生。周公制定的“乐”,更多的是强调“和”。礼制森严的社会,虽然保证了秩序井然有序,但这样的体系过于僵硬,而“乐”正好可以进行调和。通过艺术手段的“乐”来感化人心,使百姓在心中认同社会。乐与礼相辅相成,二者有尊有亲,有别有和,构成治理社会的一个有机整体。传说,周公曾作《三象》、《大武》等乐歌,描述了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及周初盛世的情景。周公制定的“乐”虽指音乐却超越了音乐,带有浓厚的社会功能,如《诗》原是用音乐伴奏的歌词,有《风》、《雅》、《颂》之分。《风》是指不同国家地区、不同风格的乐曲;《雅》是指西周京畿的乐歌;《颂》是天子用于祭祀和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雅》和《颂》的乐曲由于用途、声调不同,所以要使用不同的乐器。如果用错了,例如应该用琴的时候却用了瑟,就是违礼,乐师就要受惩罚。而琴又有雅琴、颂琴之分,绝对不能搞混。在当时,招待宾客,举行宴会,举办典礼,都必须由乐工奏乐或歌唱,所唱的乐歌、所用的乐器都分出等级,不能乱来。

周公在制礼作乐中反映了什么思想?

反映了敬天保民观念。“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意思是人主不要把水当镜子,而应该把臣民当作镜子。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其他的人民都是应该被保障。历史意义:1、“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2、周公用“民情可见”的观点解释天命,把天命理解为可以认识的客体。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虽主张要敬从天命,但又不盲目地依赖天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路向。3、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也表明他对于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这一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扩展资料:敬天保民主要内容:1、要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周公一再告诫人们,殷商王朝之所以丧国,就是因为沉湎于酒,作为继商而立的周王朝的统治者,应该时刻牢记这一历史教训。2、要体察民情。周公认为,治理民众是十分严肃的事情,统治者应该谨慎小心,一刻也不能荒怠。要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得以巩固,就必须使民众安乐,而能否使民众安乐,则在于统治者能否体察民情。3、要慎用刑罚。周公认为,刑罚是国家用来维持秩序的手段,但是,如果用刑不当,则将招致民怨。商王朝后期滥用刑罚,导致民怨沸腾,是应该汲取的历史教训。因此,周公主张统治者应该修明自己的道德,慎用刑罚。

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周公制礼作乐,为后世西周社会的稳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西周社会正是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支撑下得以保持社会的安宁与平静。周公的制礼作乐,奠定了我国礼乐文明的基础,使我国成为一个礼仪之邦,从此以后,礼乐制度一直是规范国家生活的主要手段。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我国在治理国家方面以教化为主的思想基础。周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旦,亦称叔旦。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封于曲阜,留朝执政,长子伯禽就封。武王卒,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联合殷贵族武庚和东夷反叛。他率师东征,平定叛乱,灭奄(今山东曲阜东)后大举分封诸侯,营建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又制礼作乐,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主张 “明德慎罚”,以“礼”治国,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

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完整点的,不要只言片语

背景:周初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制定礼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进行了认真分析,揭示出周公制礼作乐的依据是“亲”“孝”血缘伦理这一社会基础,并把它推广到政治统治领域,使之与政治上的“尊”与“忠”结合起来,即把伦理与政治结合起来,这是周代礼乐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和政治的基本特点。但周初的制礼作乐原则上说只是制定了礼乐的大纲,“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系统、盛大的礼乐,盖由成康及西周后世诸王诸代不断丰富与完善的结果,然在现有文献资料中,关于成康之世和西周其他诸王制礼作乐的记载极少,致使西周三百多年的历史只有后人描绘的礼乐盛世的几句话,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相符。在这一节里.我们通过对《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和金文资科中透露出的一些零散信息,对西周礼乐的发展做了一些推测性研究,认为作为礼乐制度的《周礼》和作为伦理规范的《仪礼》及与二者相配合的乐一-《诗经》,在西周时期都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而且是在政治社会生活中是切实实行的。 春秋之世,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开始分化,政治制度方面的礼乐文化遭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破坏,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都在不断地瓦解中,诸侯效天,大夫“八佾舞于庭”等僭越礼乐的事情时有发生,周天子及其礼乐制度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已经荡然无存。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是崩坏了。但恰恰是这种政治制度方面的礼乐的崩坏,剥去了礼乐的神秘面纱,使人们有可能直接面对礼乐,认识礼乐,思考礼乐,从中把握礼乐的合理内核,抽绎出礼乐的基本精神,形成了系统的礼乐文化理论,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的儒家哲学即是在此基础上涎生的。扩展资料开国元勋故事要从帝国的开国元勋——周公旦说起,他在建国初期制定了一系列礼乐制度,这些制度成为了后世法律的雏形。老祖宗传下来的故事村民们对于周公旦的传说并不陌生,他们从小就围拢在皮影戏的周围,听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故事。今天,皮影戏的内容有些离奇:一个官职低微的家族摆脱了等级森严的西周礼制约束。用通俗的话讲,就是采取一些手段,钻了法律的空子,通过一系列的官司,使自己家族跻身豪门之列。那么,他的家族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造型古怪的宝贝1975年2月,刚刚掠过一丝暖意的宝鸡市周原大地,寒气还没有褪尽,但是农民已经挥舞起锄头,开始了向坡地要粮的辛勤劳作。这一天早晨,董家村生产队长董宏哲在挖土时,他的铁锹好像砸在了石头上。他蹲下身,用手拨开泥土仔细查看,黄绿的,不是石头,上面还有细密的花纹。他几乎喊出口来:“挖到宝贝了!”农民们停下手中的农活,团坐在田埂旁商量怎么处理这些造型古怪的宝贝。挖宝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当地文管所。职业的敏感使考古队员觉得里面大有文章。于是,他们连夜组织了当地的村民进行挖掘。铁锹此起彼伏的挥舞着,人们焦急地期待揭开黄土地里埋藏的秘密。就在挖到离地面以下半米的地方,赫然露出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考古工作者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为数众多的“宝贝”。这些 “宝贝”蒙着厚厚的绿锈,无疑告诉人们这一定是遥远时代的遗物。经初步断定,这些器物是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考古专家将其命名为歧山董家村窖藏。这个窖藏里面一共发现了37件文物,是从穆王开始一直到宣王时代的器物,历经数代铸造者。其中有一件器物吸引了专家的目光。它的铭文指明器物的制作者名叫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公制礼

上一篇:古日

下一篇:喧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