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发祥地

时间:2024-05-03 04:50:31编辑:揭秘君

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在哪里

工业革命(TheIndustrialRevolution,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其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革命简介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所以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一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了。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国都无法相比的)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厂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工业革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⑴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⑵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英国圈地运动)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掠夺);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一般认为,蒸汽机、煤炭、钢铁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三项主要因素。工业革命都是以轻工业开始,向其他部门发展。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推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另外,在西欧国家和美国轰轰烈烈革命时,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英国等国是不会放过这块能掠取财富的土地,这也是诱发鸦片战争的一个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对印度、东南亚的侵略加剧,印度、埃及、缅甸相继落为英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在哪里?

工业革命(TheIndustrialRevolution)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AgeofMachines)。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起源背景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所以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但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而是瓦特改造的。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评价在较早阶段的工业革命中,人们被迫适应新的生活情况,人们从农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厂工作。于是发生了许多新的关于卫生,福利及老年照料的问题,有时是未获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住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引起清洁,住房,警察及犯罪等问题。工业化及其随同的变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但是,增加对货物的需求,就意味着原料的消耗和环境的沾污。由于大量生产技术更加强的采用,世界若干地区的文化特征在食物,衣着,住房,娱乐,及生活方式上,就趋于标准化。工业化也改变了政府。许多国家行使帝国主义以支配各种原料和市场,俾能支持工业的发展。工业工人(无产阶级)学会了组织与谈判的技术。因此,民主的过程加速,因为工人要求对于社会的管理,有更多的发言权。影响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2、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一定程度的变化。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7、生产力飞跃.8、出现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个国家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扩展资料:工业革命的影响:1、英国因为工业革命更加强大,法国因为工业革命也在欧洲保持地位,普鲁士更加强盛,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则日益衰落。2、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3、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在

英国

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的原因:
(1)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市场的迫切需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为何迅速崛起?它为什么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1.尽管德国成立时未能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了德国一个巨大的机会。德国统一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德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节省了德国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和消耗,并且从一个高起点开始。2.在德国发展到20世纪初的过程中,德国的经济实力一直仅次于美国,跃居欧洲第一。此外,快速发展所实现的高度工业化为德国带来了大量的技术工人,这使得德国的领土在两次世界大战后不但没有扩张,反而缩小了,但此后却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使德国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把整个欧洲作为其原材料来源和市场。德国回到欧洲后,以自己的力量掠夺了欧洲许多地区的财富,这也成为后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法国大革命的催化作用将旧德国推向了工业发展的新时代。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为德国的统一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落后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这个分裂的德国国家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同的国家缺乏共同的进步方向。一个稳定有效、具有广泛干预和保护功能的中央政权,是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框架条件。4.虽然德国没有完全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但这恰好成为德国发展的历史机遇。德国统一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德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节省了德国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和消耗,并且从一个高起点开始。5.据九公教育统计,在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仅次于美国,跃居欧洲第一。高度工业化为德国带来了大量熟练工人,这使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使国家面积缩小了数十万平方公里。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德国的影响

德国工业革命晚于英、法、美,这主要因为德国政治上长期分裂,以及16世纪以来农奴制的再版和连绵不断的战争,造成国内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但在最初20年,德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1848年革命后,德国工业革命才蓬勃开展起来.到60年代末,工厂制度已在各先进工业区占了主导地位.1871年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统一,并从法国手里获得大量土地、资源和赔款.这些都大大增强了德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进一步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完成.
长期政治分裂使德国无力开拓海外殖民地,工业革命所需资金主要来自国内的掠夺,主要方式是在进行农奴制改革时向农民索取赎金.据统计,仅易北河以东地区的容克就掠夺农民赎金10亿马克.贵族地主们除利用这笔赎金把原来的封建庄园逐步改造为容克-资产阶级农场外,还投资于工业.除少数人上升为富农外,赎免了封建义务的农民绝大多数走向破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德国还成立投资银行和股份公司,引导资金流入工业领域.德国工业落后及工业利润丰厚也吸引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向德国投资.
国家分裂使德国工业革命面临的市场问题特别尖锐,这个问题通过关税同盟的建立得以缓解.后来,又相继成立中德和南德关税同盟.1834年,这几个关税同盟联合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农奴的解放也扩大了国内市场.
在德国工业革命中,以铁路建筑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19世纪30年代中期,工业革命刚刚起步,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富尔特-纽伦堡铁路便建成通车了.从40年代起,铁路建筑业迅速发展,到1872年就超过了法国和英国.德国还大力修公路,开运河,建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变革,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这与当时德国的政治形势和军国主义传统也有密切关系.普鲁士正大力推行“铁血政策”,政府大量订购军事物资,鼓励军火生产,刺激了重工业的发展.由于较早实现了工业重心的转移,德国迅速建立起雄厚的工业基础,保证了其他行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物资及装备能够得到及时而充足地供应,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这成为德国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
国家政权积极干预是德国工业革命的另一突出特点.德国各邦政府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大力推进工业革命.其主要措施有:实行高关税政策;兴办国营企业,资助私营企业,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招聘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科学研究团体,及时介绍国外新技术和科研新成果等.
国家干预对于工业革命影响最为深远的还在于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业革命初期,德国就努力发展教育.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60年代,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这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的优秀人才,获得一系列重大发明.到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正因为如此,德国工业革命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取得了远比英、法等国更大的成就.


上一篇:少先队员入队誓词

下一篇:庞龙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