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一样吗
答:不一样。浅源地震是由于地表层的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地震,而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地震。浅源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表层的构造变化,如地面抬升、地面塌陷、断层活动等,这些构造变化会导致地表层的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浅源地震。构造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变化,如地壳的拉伸、压缩、断层活动等,这些构造变化会导致地壳内部的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构造地震。要想预防浅源地震,首先要加强对地表层构造变化的监测,及时发现地表层构造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地表层构造变化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地表层的维护,防止地表层的构造变化,以减少浅源地震的发生。要想预防构造地震,首先要加强对地壳内部构造变化的监测,及时发现地壳内部构造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地壳内部构造变化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地壳内部的维护,防止地壳内部的构造变化,以减少构造地震的发生。【摘要】
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一样吗【提问】
答:不一样。浅源地震是由于地表层的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地震,而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地震。浅源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表层的构造变化,如地面抬升、地面塌陷、断层活动等,这些构造变化会导致地表层的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浅源地震。构造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变化,如地壳的拉伸、压缩、断层活动等,这些构造变化会导致地壳内部的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构造地震。要想预防浅源地震,首先要加强对地表层构造变化的监测,及时发现地表层构造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地表层构造变化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地表层的维护,防止地表层的构造变化,以减少浅源地震的发生。要想预防构造地震,首先要加强对地壳内部构造变化的监测,及时发现地壳内部构造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地壳内部构造变化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地壳内部的维护,防止地壳内部的构造变化,以减少构造地震的发生。【回答】
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回答能否再详细些?【提问】
不一样。浅源地震是指发生在地壳表面的地震,其震源深度一般在70公里以下,而构造地震是指发生在地壳内部的地震,其震源深度一般在70公里以上。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浅,受到地表地貌的影响较大,其震级较低,震源机制也比较简单,一般是断层滑动或拉张滑动,发生在断层上,可以用来研究断层的活动性。而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深,受到地表地貌的影响较小,其震级较高,震源机制也比较复杂,一般是断层滑动或拉张滑动,发生在断层深处,可以用来研究地壳的构造演化。此外,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的发震机制也不同,浅源地震的发震机制一般是断层滑动或拉张滑动,而构造地震的发震机制一般是断层滑动或拉张滑动,但也可能是岩石压缩、拉张、剪切等。总之,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在震源深度、震级、震源机制、发震机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相互混淆。【回答】
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一样吗
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不完全一样。浅源地震是指发生在地球表面浅层的地震,震源深度通常在0-70千米之间。这种地震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应力积累和释放导致的,常常与火山、断层带等地质活动有关。浅源地震强度通常较小,但由于震源深度较浅,对地表造成的危害往往比深源地震更大。而构造地震是指由于地球内部构造变化或板块运动所导致的地震,通常震源深度较深,大多数都是深源地震,其震源深度达到70千米以上。这种地震的能量通常比浅源地震更大,但其影响范围较小。因此,虽然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都是地球内部的地震活动形式,但它们的震源深度、能量大小、危害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摘要】
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一样吗【提问】
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不完全一样。浅源地震是指发生在地球表面浅层的地震,震源深度通常在0-70千米之间。这种地震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应力积累和释放导致的,常常与火山、断层带等地质活动有关。浅源地震强度通常较小,但由于震源深度较浅,对地表造成的危害往往比深源地震更大。而构造地震是指由于地球内部构造变化或板块运动所导致的地震,通常震源深度较深,大多数都是深源地震,其震源深度达到70千米以上。这种地震的能量通常比浅源地震更大,但其影响范围较小。因此,虽然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都是地球内部的地震活动形式,但它们的震源深度、能量大小、危害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回答】
你讲得真棒!可否详细说一下【提问】
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不超过70千米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和上部地幔的交界处。而构造地震则是指由于构造运动造成的地震,发生在地壳的断裂带上。因此,浅源地震和构造地震是不同的概念。浅源地震可以是构造地震的一种,但构造地震不一定是浅源地震。【回答】
6、从震源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 )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从震源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震逃生常识:1、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这时候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避到洗手间、桌子、床铺等跨度小的地方,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在多少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单选
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B)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A.20公里B.70公里C.100公里震源深度是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h,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h,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浅源地震占全球地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迄今测到的最深震源深度为720公里,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通常震级愈高,破坏就愈严重,但震源深浅也对破坏程度起关键作用。震源浅,影响面积会小些,但在受影响范围内的强度就极大;震源深,影响面积会较大,但造成的破坏却相对较少。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震中是指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什么叫浅源地震?
基本概念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6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叫做浅源地震.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2.5%,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内的占多数,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分布范围 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地震浅源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浅源地震的深度为多少千米
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是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一年中,全球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有85%来自浅源地震,12%来自中源地震,3%来自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中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的地震。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下列哪一项是浅源地震的深度? a0-20千米 b20-50千米 c50-70千米 d0-70千米
因为浅源地震是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因此选d选项。即0-70千米为浅源地震的深度。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它发震的频率最多,对人类的影响也最大,若以释放的能量多少来比较,百分之八十五是浅源地震。在大陆陆地,浅源地震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地震灾害主要由浅源地震造成。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汶川8.0级大地震就是浅源地震,危害极大。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
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1、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2、中源地震:60—300公里。3、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通常3级以上的地震人类才能够感觉到。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的危害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按震源深度分类是如何划分的?
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1.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2.中源地震:60—300公里.
3.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按震源深度不同地震可分为
按震源深度不同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三种。1、浅源地震: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2、中源地震:中源地震(intermediate-depth earthquake )是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做深源地震。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是720公里。深源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4%,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地震总释放能量的3%。深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太平洋一带的深海沟附近。深源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灾害。
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是
深源地震。按震源深度不同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三种。1、浅源地震: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2、中源地震:中源地震(intermediate-depth earthquake )是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做深源地震。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是720公里。深源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4%,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地震总释放能量的3%。深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太平洋一带的深海沟附近。深源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灾害。
()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
(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按照震源的不同深度,通常把地震分为三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千米到300千米范围内的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按照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把地震分为两类:板内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主要包括大洋地震和大陆地震。其中大洋地震是指发生在大洋地壳中的板内地震,大陆地震是指发生在大陆地壳中的板内地震。板间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的地震。震源是指发生地震的源,即地下岩层断裂错动的地区。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千米。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越深,影响范围越大,地表破坏越小;震源越浅,影响范围越小,但地表破坏越严重。中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70千米到300千米之间的地震。这种地震的破坏力较弱,震感不明显,但是对地下设施和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中源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深,能量释放在地下,导致地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的变化,因此对地下设施和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地震前兆:1、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2、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3、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4、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浅源地震的深度为多少千米
浅源地震的深度为60千米以下。浅源地震的深度为60千米以下。浅层地震是地震发生频率最高、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地震,如果与释放的能量相比,85%的地震是浅层地震。浅层地震多分布在岛弧的外缘、深海沟的内侧和大陆弧山地的沿海部分。它发震的频率最多,对人类的影响也最大,在大陆上,浅源地震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地震灾害主要由浅源地震造成。 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km深度以下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km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中源地震。绝大多数中源地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分布在岛弧的里侧和海岸山脉一带。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大多分布在太平洋一带的深海沟附近,但又相隔有一段距离。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边的6.9级地震,震源深度达720公里,是已知震源最深的地震。深源地震即使震级很高,一般也不会造成灾害。
震源深度在多少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0到60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详细介绍如下:一、震源深度介绍:1、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浅源地震占全球地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迄今测到的最深震源深度为720公里。2、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离,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二、震源构造:1、相关部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震源深度资料作了系统研究,震源深度的研究,对于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环境,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以及地壳内部构造变形及其力学属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中国大陆地震深度最大的地区是新疆西南部地区,即塔里木地块的西端和西南缘。震源深度与构造分区的关系密切。3、完整地块边界上的地震较深,其中最明显的是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北缘,准噶尔盆地的南边缘,阿拉善地块的南边缘,鄂尔多斯地块的东西两侧以及四川盆地的西边缘。4、在新生性的破裂带上地震偏浅,如滇西南地震带及张渤地震。另外还根据中国震源深度分布特征,讨论了壳幔力学行为变形属性和破坏方式。
什么是震源、震源深度、震源地震波?
在地震学中,震源(hypocenter)是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震源向上投影到地表即为震央。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1]。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称人工震源,如人工爆破(炸药爆破,核弹试验)等。 一个震源是不会移动的。每次地震包括主震和每次余震都会有不同位置的震源,这些不同时间的震源位置叠加在一起就可以看出震源的分布。
震源分类
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质有很大区别。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发生在断层上,以剪切错动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却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周围膨胀的过程。采用地震波形资料进行地震矩张量反演,人们可以大致地区分这两种震源的特性。
震源强度
强度达到黎克特制8级的地震,平均每年只1次,7级则有18次。通常震级愈高,破坏就愈严重,但震源深浅也对破坏程度起关键作用。震源浅,影响面积会小些,但在受影响范围内的强度就极大;震源深,影响面积会较大,但造成的破坏却相对较少。
震源研究
对地震震源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叶。1910年提出的弹性回跳理论,首次明确表述了地震断层成因的概念(见地震成因)。在地震学的早期研究中,人们就已注意到P波到达时地面的初始振动有时是向上的,有时是向下的。20世纪的10~20年代,许多地震学者在日本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几乎同时发现,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点的台站记录,所得的P波初动方向具有四象限分布。日本的中野广最早提出了震源的单力偶力系,第一次把断层的弹性回跳理论和 P波初动的四象限分布联系起来。此后,本多弘吉又提出双力偶力系,事实证明它比单力偶力系更接近实际。美国的拜尔利(P.Byerly)发展了最初的震源机制求解法,1938年第一次利用P波初动求出完整的地震断层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