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四川高考理综

时间:2024-05-01 05:02:16编辑:揭秘君

四川高考各科的分数各是多少

四川高考总分为750分,语数外150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为300分语文、数学、外语科(含听力考试)满分均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满分均为300分;总分750分。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凡拟报考外语高校、系(科)、专业(含科技外语)的考生,除笔试外,还须参加外语口试。外语口试成绩满分为100分。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是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考于每年的6月7、8日举行,部分地区因其科目安排而考试延长至6月9日。二类模式招生考试藏文专业只招收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和平武、北川、石棉、汉源、宝兴五县的藏族考生,除参加全国统考外还须参加藏语文考试;二类模式招生考试彝文专业只招收凉山、甘孜、攀枝花、乐山和雅安五市(州)的彝族考生,除参加全国统考外还须参加彝语文考试。二类模式招生考试藏语文、彝语文成绩满分均为150分。批次线,决定着考生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进行学习和深造。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成绩结合高考考分情况分析,再对比往年公布的省控线,确定自己在哪个批次中,进而合理进行志愿填报的选择和取舍!批次线(又称省控线),决定着考生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进行学习和深造。批次分数线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除政策规定的特殊降分情况外,院校只能录取所在批次分数线上的考生,当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批次分数线(通常称“上线考生”),考生的档案才能被投档到所报考的高校,然后再由高校选择录取。

2011年四川高考分数线

四川在线消息(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赖波)记者今(24)日从四川省招生考试院了解到,我省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已经出炉,现公布如下: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1.文科

本科第一批533分;本科第二批473分;本科第三批441分。

2.理科

本科第一批519分;本科第二批448分;本科第三批416分。刚出来的,四川电视台都播报了,绝对可信。
祝你考个好成绩!


2003年四川高考语文最高分

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摘要】2003年四川高考语文最高分【提问】稍等一下哦亲【回答】四川泸州市2003年文科状元是徐小涵。泸州高中的徐小涵以投档分644分获得泸州市文科状元【回答】其中语文133分【回答】根据您的咨询总结如上【回答】【回答】四川2021年高考分数线,一本文540分、理547分;二本文472分、理459分;专科文150分、理150分。2018年文科一本553分,理科一本546分;文科二本492分,理科二本458分;专科文190分,理180分【回答】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回答】

2000年四川高考分数

2000年四川高考的总分为750分。这个答案可以通过查看历年四川高考的分数线得出。2000年的四川高考分为3个科目,分别为语文、数学和英语,每个科目的满分均为150分,因此总分为450分。此外,还有文化课加选考科目,满分为300分,故总分为750分。对于考生而言,了解高考的分数设定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了高考,才能进入理想的大学,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尽可能提高自己的分数。对于高考的分数设定,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熟悉考试科目和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2.了解高考的评分标准,尽可能判断出答题者想要表达的意思。3.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4.多做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增强自己的应对能力。总之,高考是考生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场考试,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付出大量的努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取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5年四川高考比2014年高考难吗

1、2015年四川省高考试卷与往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考生应该可以考出一个理想的高考成绩。高考分数线预计会有所提高。2、2015年高考各科答案已经陆续公布,考生可以到各大门户网站或当地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目前网上有各种版本的高考试题和答案,有些不是官方公布的准确答案,有可能与标准答案有误差。考生要注意鉴别。3、2015年高考已经结束了,考生应该对照答案预估一下自己的高考分数,然后按照往年的高校录取分数选择欲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查询一下这些学校的录取原则,为填报高考志愿做好准备。4、2015年高考成绩及各批次控制分数线预计在6月23日前后公布,考生要到当地官网公布的查询网站查询高考成绩和分数线。填报志愿工作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马上开始进行。具体填报志愿的时间教育考试院官网会通知。


2O17年四川高考理科难度如何

有一点难度。
作为修订考纲后的首考,试卷整体与2016年相比试题分布略有差异,试题难度有所上升。试题风格与近几年全国Ⅱ卷较为相符,还是严格遵循考纲,注重基础,忠实于教材,以基础知识为考查重点,命题方向较为稳定,考察的知识分布均衡,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考察,特别是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联系实际生活的理念,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试卷整体难度与2016相比有所上升。以下,笔者将从不同层面剖析本次高考试题。
试题分析
试题结构变动微弱

虽然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将选修3-5列为必考内容,但对试题结构并无明显影响。本次物理试题依然保持了选择题+实验题+解答题+选做题的模式,分值比例仍为必做题95分,选做题15分,总计110分。
选修3-5模块出题简单
表1·新加入选修3-5必做题模块分析
从今年开始选修3-5从选考题模块转战到了必做题模块,考试大纲对于其中的动量模块给予的是Ⅱ级要求,而对于原子物理部分给予的是Ⅰ级要求,本次试题,动量及原子物理原子模块在一道选择题中体现,难度不大,证明首次将选修3-5加入必考模块,还是处于尝试阶段。
动力学、电磁学模块难分伯仲
表2·动力学与电磁学两大主干知识点考查配比
动力学模块和电磁学模块历来是高考物理的两个主要模块,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两大模块所占比重基本相当。但从发展趋势来看,2014年之前的高考,电磁模块分值略占上风;而从最近的2015年、2016年两年来看,动力学分值较电磁学相比较高,但今年分值基本持平,2015年、2016年两年压轴题均为动力学问题,而今年压轴题改为电磁学,且难度较大。
试题难度上升,难易分布明显
表3·必做题部分考察难度分布
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提高,试卷整体计算量较大,难题部分较去年难度提高较大,且集中于电磁模块,主要分布在电学实验题与压轴题。例如23题电学实验,主体为测量电流表内阻。实验原理较为新颖,实验电路不常见,主要考察学生对变式实验与新型实验探究的能力。25题难度较大,模型为带电粒子在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组合场中运动,题目逻辑链较长、所给已知量较少。主要考察学生的字母运算能力,以及在简单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寻求巧妙方法的能力。
总结
纵观全卷,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认为物理试题的分布满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选择题中,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实验题中,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解答题中,重点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试卷整体难度梯度明显,计算量较大,着重考查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007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解析

第6题:此题涉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要求弄清楚其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原理。A项,苹果催熟香蕉是利用苹果产生的C2H4,属于化学变化;B项用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与CaCO3等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项酿酒属于化学变化;D项用蛋膜和水除去胶体中的食盐,是渗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D。

第7题: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考查。A项中CHCl3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B项n(H)=2n×7/14n=1mol;C项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不是18g/mol;D项Na2CO3是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要水解。故答案为B。

第8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A项电荷不守恒,Al与NaOH溶液反应时有水参加;B项不符合客观事实,电解AlCl3溶液,有Al(OH)3沉淀生成;C项是正确的,考查了Fe2+的还原性和H2O2的氧化性;D项不符合客观事实,酸式盐NaHSO4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

第9题:元素推断题。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化学键、晶体类型、分子极性、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等知识。由 “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可推出Y为Si,然后依次推出W为C,X为O,Z为S。故答案为D。

第10题: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有:n(Cu)=2n(O2),n(NaOH)=2n(Cu2+)=2n(Cu),由题意n(O2)=1.68L/22.4L.mol-1=0.075mol,n(NaOH)=2n(Cu2+)=2n(Cu)=2×2×0.075mol=0.3mol,V(NaOH)=0.3mol/5mol.L-1=0.06L。故答案为A。

第11题:有关PH值中酸碱中和的计算及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酸碱中和的实质是H+与OH-反应,PH=11的NaOH溶液中c(OH-)=10-3mol/L,PH=3的醋酸溶液中c(H+)=10-3mol/L,故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但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反应后醋酸过量,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故答案为D。

第12题:已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推断分子式及相关性质。涉及分子几何空间构型(苯的空间构型)、官能团的性质(羧基、酯键、醇羟基、酚羟基)。故答案为C。

第13题:等效平衡问题。涉及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答案为B。

第26题:实验题。涉及实验基本仪器(分液漏斗)、基本操作(溶液中固体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Cl2的实验室制取及净化、已知信息的Cl2的化学性质(Cl2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与碱溶液的反应、Cl2与水的反应)、HClO的强氧化性、溶解度曲线等知识。除去Cl2中的H Cl气体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Cl2与水反应生成H Cl和HClO,酸遇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石蕊氧化;氯水呈黄绿色。

第27题:物质推断题。涉及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元素周期表知识、金属晶体熔沸点比较、铝热反应、硫酸的工业制法原理、NO2的物理化学性质、Fe2+与H+、NO3-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理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突破口在于:一是“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可推出I为Al;二是“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可推出K为NO2;三是框图中“FeS2+O2→A+D”(硫酸的工业制法),可推出A和D分别为SO2和Fe2O3。以后综合推断可得到:A为SO2、B为SO3、C为H2SO4、D为Fe2O3、E为Fe(OH)3、F为 含Fe3+的溶液、G为Fe、H为Al2O3、I为Al、J为HNO3、K为NO2、L为NO、M为Fe(NO3)2。反应⑦的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反应②③⑥⑨的方程式分别为:2SO2+O2=2SO3、SO3+H2O=H2SO4、2Fe(OH)3=Fe2O3+3H2O、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1)四、VIII;(2)1:2;(3)③;(4)3Fe2++NO3-+4H+=3Fe3++NO↑+2H2O;(5)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第28题:有机推断、有机信息题。涉及酯的水解、醇的化学性质、有机基本反应类型。由题给“1mol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4mol CH3COOH和1mol B”可知,A为酯,且1个分子中有4个酯键,B中至少含有4个醇羟基。由酯水解的基本原理可推出B的分子式为C13H20O8+4H2O–4CH3COOH=C5H12O4 。故答案为:(1)168;(2)C(CH2OH)4;(3)③④ 。(4)由题给信息可以看出: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醛与醛的反应基理为:醛的α-H与另一醛基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在氢氧化钠浓溶液中醛与醛的反应基理为:与C相连的醛基被还原为醇,另一醛基被氧化为羧基。故各步反应的方程为:①CH3CHO+3HCHO→(CH2OH)3CCHO ②(CH2OH)3CCHO+HCHO+NaOH(浓)→C(CH2OH)4+HCOONa 。

第29题:无机、有机综合题。 涉及同分异构体知识、已知信息写方程式、原电池原理、工业生产中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多步反应的计算等。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醇与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机化合物有CO2和H2O;原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对CH4+H2O(g)=CO+H2及CH4+CO2=2CO+2H2两反应而言,增大体系的压强,将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CH4的转化率降低。由CH4+2O2=CO2+2H2O 3CO+ Fe2O3=2Fe+3CO2 3H2+ Fe2O3=2Fe+3H2O 可知:xm3CH4可生成xm3CO2和2xm3H2O ,生成5ykgFe(y.103/11.2mol),同时生成CO2 和H2O共3y m3。故答案为:(1)CH3CH2OH和HCOOH;(2)2CO+ 4H2= CH3OCH3+ H2O 或 3CO+ 3H2= CH3OCH3+ CO2 (3)CH3OCH3+16OH――12e-=2CO32-+11 H2O (4)①减小 ② 12(x+y)。


2010年高考总分是多少?

2010年高考总分750分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150分理科综合或者文科综合则是300分理科综合分别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文科综合分别为政治,地理和历史理科综合具体分值: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文科综合具体分值:政治地理历史分别都是100分时隔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有许多省市进行了高考改革,有3+3模式,也有3+1+2模式等等以广东高考为例子,2021届考生的考试模式为语数英+物理类或者历史类物理类的意思是首选物理,在剩余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两科历史类的意思是首选历史,在剩余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两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09年四川高考理科分数段的分布情况

今年高考全省最高分为:文科634,理科655。文科上600分的考生共176人,理科上600分的共504人。文科上重点线540分的考生共有5248人,理科上重点线498分的考生共有26370人。上文科二本线480分的考生30020人,上理科二本线436分的考生90776人。
从分数统计情况来看,今年本科段的考生共169108人,高职(专科)段的考生共219348人。上文科三本线451分的考生48318人,上理科三本线412的考生120790人。二本、三本的考生最为集中,基本一分之差就有八、九百人,甚至千余人。
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分析,从今年的题型难度、考生人数看,这个人数分布和往年相比相差不大。


2010年四川高考难度和2011年比较 整体和单科差距多大?重本估计多少分??

根据我多年对四川高考形势的了解, 我个人觉得2010年四川高考整体难度比2011年要略高一些,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 语文方面其实差别并不是很大, 只要语文基础知识过关, 110左右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也不排除临场发挥不是很好的情况. 数学方面我觉得2010年数学是要比2011年数学难一些的, 2010年数学给人感觉不常规, 不是按照历年的题目顺序走的, 而且部分题目有些偏.如果你2010年数学能考110分的话, 2011年数学120分应该问题不大. 英语我个人感觉2010年的难度也稍微大一点, 但其实影响不是很大. 因为我学的是理科, 所以文综的了解不多不好比较. 相比2010年和2011年的理综应该是持平的, 都还是比较难, 去年解答过程要难点, 今年文字要多点, 看起来比较复杂, 其实理综最难的还是2009年, 文字又臭又多, 而且还不好解答.
至于一本线的划分, 我根据文科朋友和我对理科的估计, 我估计都会涨, 理科方面应该比2010年高一点, 但高多少确实不好估计. 大概会在530以上吧.


2010福建高考理综卷

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解析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生物部分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台题目要求。
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的基础知识。人教版必修三课本37页最后一段叙述如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就会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就会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一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一核糖体一细胞膜
C.转录的mRNA:细胞核一细胞质基质一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一细胞质基质一细胞核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有机化合物在细胞内合成有运输的过程。A项吸收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计入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H】和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项膜蛋白与分泌蛋白一样,都是在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然后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装,通过具膜小泡运输到细胞表面。C项在细胞核内经过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出来与核糖体结合,准备开始翻译。D项DNA聚合酶是由于游离核糖体合成后,到细胞质基质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10年福建省考试说明》生物知识表中所列出的16个实验。A项低温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是着丝点照常会分裂,使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形成子染色体。B项解离液是由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而成,其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C项人教版必修二88页《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人教版必修一115页《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D项在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看不到染色体,因为间期时间较长;而且只有少数细胞染色体会加倍,因为突变具有低频率性。
4.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索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及其结构基础。胰岛素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使血糖浓度降低的途径是,1、加快细胞加速摄取血糖,使血糖浓度降低;2、阻止肝糖原分解;3、促使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受体缺失使得细胞无法识别胰岛素,从而使胰岛素作用丧失,哪么就会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敬交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转录、翻译等基础知识,及突变对性状的影响。第一步先根据基因结构和氨基酸种类先确定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即mRNA上建基排列顺序(…GGG AAG CAG…)。由于1169位赖氨敬(AAG)交为谷氨酸(GAA GAG),结合题干意思即①②③④四处只有一处发生突变可确定谷氨酸密码子是(GAG)从而推出是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所以选B项。
26.(25分)
回答下列I、II题
I.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O、10.0,在黑暗中放置12 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涮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 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若甲藻{圭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 (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

(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 有关。
(二)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
答案:(1)CO2 (2)原设定的PH值(起始PH值) 自
(3)不能 因为长时间处于PH10.0的条件下,甲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负值,甲藻不能生长繁殖。
(4)富营养化(N、P含量 或 矿质元素含量)
(二)



解析:本题关注生态环境方面,以引发东海赤潮的东海原甲藻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分析温度与pH等环境因素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东海赤潮发生的机理。
(一)净光合速率的观察指标有氧气释放量、二氧化碳吸收量、淀粉的产生量。有题意可知本题是为了探究pH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所以PH值是自变量,且开始时pH分别设定为6.0、7.0、8.0、9.O、10.0,但是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作为实验的自变量要保持稳定,才能说明不同实验组所出现的实验结果不同是由自变量不同引起的。所以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原设定PH值或起始PH值或者分别调到6.0、7.0、8.0、9.O、10.0,都可以。从图中可以看出在pH=10.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所以甲藻不能正常生长。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与N、P元素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被大量消耗致使水体缺氧,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加剧氧气的消耗引起的现象成为赤潮。
(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在这个温度范围来净光合速率必须大于零;最适温度为25℃左右,所以在25℃曲线达到最高点;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在9℃和33℃时,净光合速率必须小于或等于零。
II. 棉蚜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林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 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lO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


调查日期(月—日)6—l06—15 6—206—25 6—30 7—5 7—10 7—15 7—20
棉蚜数量(只/株)0.424.794l.58261.731181.941976.962175.632171.462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 。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 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型,在 (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 。(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1)寄生(2)样方 S 6—30(3)增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法,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寄生关系有两点,1、寄生虫必须生活在寄主体内或体表;2、必须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以上两点棉蚜虫与棉花植林都满足。人教版必修三P62第一段的叙述“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采用样方法。”样方法主要适用与活动能力弱的生物。从上表数据中得知到7月10日种群增长就停止了,说明达到了环境容纳量即K值。由此可知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量最大,应在6月30日。长期使用农药,不断挑选出具有抗药性的棉蚜虫,淘汰没有抗药性的棉蚜虫,最终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27.(15分)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乔化园桃 矮化蠕桃矮化园桃


乔化蟠桃×矮化园桃
410042


乔化蟠桃×乔化园桃
30 13014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
答案:(1)乙 乔化 (2)DdHh ddhh (3)4 1 :1 :1 :1
(4)蟠桃(Hh)自交 或 蟠桃和蟠桃杂交
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2 :1 ②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3 :1
解析:本题主要以蟠桃生物育种为题材考查遗传规律。通过乙组乔化蟠桃与乔化园桃杂交,后代出现了矮化园桃,说明矮化为隐性。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乔化与矮化交配后,后代出现乔化与矮化且比例为1 :1,所以亲本一定测交类型即乔化基因型Dd 与矮化基因型dd,同理可推出另外一对为蟠桃基因型Hh与园桃基因型hh,所以乔化蟠桃基因型是DdHh、 矮化园桃基因型是ddhh。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得知甲组乔化蟠桃DdHh与矮化园桃ddhh测交,结果后代应该有乔化蟠桃、乔化园桃、矮化蠕桃、矮化园桃四种表现型,而且比例为1 :1 :1 :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这两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2.[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0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期间要生产流程如右图
(1)图中①所指的是 技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 ,③所指的物质是 。
(3)培养重组CHO 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严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 。
(4)检测 rhEPO外活性需用抗rhEPO单克隆抗体。分泌单克隆抗体的 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答案:(1)PCR (2)mRNA rhEPO (3)培养液 (4)杂交瘤
解析:本题主要以人红细胞生成素生产为材料来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四种(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用PCR扩增技术、用反转录法、用化学合成法)由图以核DNA为模板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可知①为PCR技术。进行反转录的模板是mRNA。由题意可知重组CHO细胞适用于生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所以重组CHO细胞能过表达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或者红细胞生成素。培养动物细胞是用液体培养基——即培养液,细胞从培养液中吸收营养,并同时向培养液中排放代谢废物,当代谢废物积累时会危害细胞,因此要不断更新培养液。制备单克隆抗体是让淋巴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然后由杂交瘤细胞来分泌抗体。


2010年上海高考零距离突破生物答案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生命科学试卷



后二位 校验码
号 码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2页)两
部分。全卷共l2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 (共60分)
考生注意: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I卷(1-31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题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一)1分题(共6题)
1.右图是某生物模式图,组成结构a的物质最有可能是
A.蛋白质 B RNA
C.DNA D.脂质

2.以“-GAATTG-”的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A的序列是
A.-GAAUUG- B.-CTTAAC- C.-CUUAAC- D.-GAATTG-
3.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4.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A.G的含量为30% B.U的含量为30%
C.嘌呤含量为50% D.嘧啶含量为40%
5•右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需要解旋酶 B.属于水解反应
C.会有能量变化 D.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



6.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二)2分题(共21题)
7.在人和植物体内部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①葡萄糖彻底氧化 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③葡萄糖脱水缩合 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 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 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9.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A. 纤维素和尿素 B.脂肪酸和磷脂
C. 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 D. 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10.右图 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
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D. 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
11.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A. 33% B.50% C.67% D.100%
12.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颤 B. 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13.下列关于人体血压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心排血量不变,血管管径变小,则收缩压也会相应升高
B. 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动脉血压回升
C. 心舒期血液向外周 流动的速度减慢,则舒张压降低
D. 长期过度紧张,可使大脑心血管中枢平衡失调,导致血压升高
14.右图为a、b、c、d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意图。据圈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2000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3000米处
B. b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C. 海拔3000米处,b、c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生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 海拔4000米处, a、b、c、d的数量差异体班遗传多样性
15.右图表示人体某细胞及发生在其中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细胞既能合成胆固醇,又能将多余胆固醇加工后再排出体外
B. 在该细胞中,甘油转变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糖代谢
C.在该细胞中,甘油转变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糖代谢
D.该细胞中的代谢受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16.如果母亲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抗A和抗B,而父亲的血清中含凝集素抗A,则后代红
细胞膜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有凝集原A B. 有凝集原B C. 有凝集原A和B D.无凝集原A和B
17.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18.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②处发生三羧酸循环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二碳化合物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19.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20.右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21.右图是酵母菌发酵实验示意图,
其中X、Y、Z分别代表
A.石蜡油、CO2、蓝色 B.石蜡油、O2、黄色
C.菜油、O2、蓝色 D.菜油、CO2、黄色

22.右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
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
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
D.着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
23.下列关于颤藻和水绵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活状态下颤藻呈蓝绿色,水绵呈绿色
B.相同长度丝状体中颤藻细胞个数少于水绵
C.颤藻细胞内有色素,水绵中有带状叶绿体
D.滴加碘液后,水绵细胞内呈现山黄色结构,颤藻则无
24. 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右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
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
B. 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
C. 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
D. 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25.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 一定有35S,可能有12P B. 只有35S
C. 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 只有32P
26. 右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右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
A. 水培的洋葱叶 B. 生长的柳树幼叶
C. 培养的衣藻 D. 秋冬的银杏落叶
27. 右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 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 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 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三)3分题(共4题)
28. 某白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
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55%和32.5% B. 55%和42.5%
C.45%和42.5% D. 45%和32.5%
29. 图中a表示基因工程,c表示发酵工程,d表示克隆技术,则e和b分别表示
A.胚胎移植和细胞培养 B.显微注射技术和细胞培养
C. 细胞培养和花粉离体培养 D. 显微注射技术和花粉离体培养
30.豌豆的红花对白花是显性,长花粉对圆花粉是显性。现有红花长花粉与白花圆花粉
植株杂交,F1都是红花长花粉。若F1自交获得200株F2植株,其中白花圆花粉个
体为32株,则F2中杂合的红花圆花粉植株所占比例是
A.7% B.8% C.9% D.10%
31.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买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 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


[来源:Z。xx。k.Com]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生命科学试卷
第Ⅱ卷 (共90分)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四)回答有关值物生长发育以及杂交育种的问题。(9分)
取优质高产燕麦幼苗若干,在胚芽鞘顶端以下插入云母片,如下图所示。
32. 在图中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结果幼苗 。解释幼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33. 切取若干光照后幼苗a处的组织块,消毒后,接种到诱导再分化的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浓度相同。从理论上分析,分化的结果是 ;
原因是 。
34. 现欲进行该优质高产燕麦与玉米的杂交研究,可采用 技术, 因为该技术可解决 ,并有可能培育出新的 。

(五)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10分)
35. 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 (至少答出两个)。
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

36. 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 。
A.溶酶体 B.汗液 C.口腔粘膜 D.胃酸
37. 图中细菌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 。
38. 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 和 ;⑧和⑨分别表示和 。
39. 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
40. 接种疫苗属于 免疫方法。

(六)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11分)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相等时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
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 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 cm2叶•小时)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41. 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 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42.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 ,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 跟不上 反应。
43. 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 (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mg CO2/100 cm2叶•小时)

光合速率也受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速率的影响。
某植物正处于结果期,如右图①。
44. 若只留一张叶片,其他叶片全部摘除,如右图②,则留下叶片的光合速率 ,原因是 。

(七)分析有关基因表达的资料,回答问题。(9分)
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右图。

45. 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 。
46. 图所示细胞中功能最为近似的是细胞 。
A.1与6 B.2与5
C.2与3 D.4与5

47. 判断图中细胞功能近似程度的依据是 。

48. 现欲研究基因1和基因7连接后形成的新基因的功能,导入质粒前,用限制酶切割的正确位置是 。







49. 右上图是表达新基因用的质粒的示意图,若要将新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的A处,则切割基因时可用的限制酶是 。
A. Hind Ⅲ B. EcoR I
C. Eco B D. Pst I
50. 新基因与质粒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很小,因此需进行 ,才能确定受体细胞已含有目的基因。
51. 在已确定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中,若质粒的抗青霉素基因缺失了两个碱基,将这样的受体细胞接种到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该细胞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抗青霉素基因不能转录 B.基因1和7没有表达
C.基因1和7不能连接 D.质粒上的酶切位置发生改变

(八)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9分)
52. 写出图中A、B的名称:A 、B 。
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38℃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
53. 此时,体内温度调节的主要反射弧是

54. 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55.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A的调节效应是 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 。

(九)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9分)
56. 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
57. 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
右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 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90至2000年间3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58. 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
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年份 种群A[ 种群C
规模 t(%) w(%) 规模 t(%) w(%)
1900 46000 5 1 1000 5 1
1920 45000 5.5 1 850 7 1
1940 48000 7 1 850 9 0.8
1960 44000 8 1 800 12 0.6
1980 42000 6 1 600 10 0.8
2000 400 00 5 1 550 1 1 1
59. 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 。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受气候影响更大
60. 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 ;种群规模与基因 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十)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61. 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 。

62. 上图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3.5g/L)中的生长状态,其中②号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由图判断,该菌在 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甲烷细菌的生长状态最能由试管 代表。
63. 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 葡萄糖 KH2PO4 MgSO4 NaCl CaSO4 CaCO3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0.2g 0.2g 0.2g 0.2g 5g 3.5g 1L
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 ,主要原因是: 。
幽门螺杆菌形态如右图所示,该菌在人体中可引起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64. 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7,人体胃腔内pH在1~2之间,但胃粘膜的粘液层靠近上皮细胞侧pH为7.4左右。若幽门螺杆菌随食物进入胃腔,结合其结构特点以及能导致胃溃疡的特性,推测该菌在胃内如何存活?


65. 依据第十题中信息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否属于古细菌? 。
原因是 。

(十一)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11分)
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

66. 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1代中的 。
67. 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
68. 若Ⅲ-14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后的概率是 。
69. 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 。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Ⅳ-17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是 。
若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不患病的概率是 。
70. 采取 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十二)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豆科作物的根瘤菌能够固氮,而禾本科植物不能。所以在农业实践中,将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间作以提高禾本科植物的产量。研究发现产量提高与土壤中吸收氢气的细菌有直接关系,为探究其中的具体机制,进行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
:豆科植物固氮反应能产生氢气,且氢气被土壤吸收。
供选材料:豆科植物苜蓿苗,禾本科植物小麦苗;灭菌的沙子,普通土壤。
供选仪器:收集氢气的设备
实验方案:
71. 若假设成立,完成右表

植物名称 种植的基质 实验结果(有无氢气)
实验组
土壤 无
对照组


实验结果:实验组土壤中无法测得氢气,其余见上表。
[ 实验二]为探究氢气通过何种途径被土壤吸收,进行如下假设。
假设:氢气被土壤中的细菌吸收。
供选材料:苜蓿苗,普通土壤,抗生素(根瘤菌不敏感),杀真菌剂,2,4-D,萃乙酸。
供选仪器:收集氢气的设备
实验方案:
72. 针对假设在实验中除了选择 和 分别对土壤进行处理后栽培苜蓿苗,还需使用 的土壤栽培苜蓿苗作为对照。
73. 若假设成立,针对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结果: 。
[实验三]土壤中吸收氢气的细菌(氢氧化细菌)是否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继续探究
假设:氢氧化细菌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供选材料:1.2m×2m的实验田,小麦种子,氢氧化细菌菌株A1,B1,C1,D1,E1;非氧化细菌菌株A2,B2,C2,D2,E2;大肠杆菌。
实验方案:用不同的菌株分别拌种,种植在实验田中,一段时间后记录小麦初生菌的相数据。
实验结果:平均胚根长度(mm),根相对生长(%)。
A1:平均胚根长度13,根相对生长163; E2: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D2: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B1:平均胚根长度30,根相对生长375;
C2: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C1:平均胚根长度12,根相对生长150;
D1:平均胚根长度33 ,根相对生长4.63; E1:平均胚根长度20,根相对生长250;
A2: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B2:平均胚根长度3,根相对生长38;
大肠杆菌: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74. 针对假设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合适的表格表达。



【结论】综合以上三个实验的结果可见,土壤中的氢氧化细菌在促进植物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生命科学试卷
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如写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标准给分。
2.生名科学专用名词写错别字要适当扣分。
3.本试卷包括两大部分,总计150分

第Ⅰ卷(共60分)

第Ⅱ卷(共90分)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32.向光弯曲(向左侧弯曲)
胚芽鞘顶端合成生长素,并向胚芽鞘下方运输,促进胚芽鞘细胞的伸长;光照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多;同时幼苗左侧插入的云母片阻碍了向光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导致背光侧细胞伸长不均匀,因此幼苗向光弯曲。

33.生根
原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相等,而经光照后的a处组织块含较多生长素,因此组织块处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小于1,故诱导生根。
34.细胞融合(细胞杂交) 远缘杂交不亲和(生殖隔离)
物种(种或杂种)
(五)(10分)
35.胸腺 脾脏 骨髓 淋巴结(至少答出2个)
36.A

(八)(9分)
52.下丘脑 垂体
53.皮肤温度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汗腺
54.此时出汗增加,血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
素分泌增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同时,下
丘脑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55.抑制(负反馈) 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系统∕机体的相对稳定)
(九)(9分)
56.生存斗争 (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57.① ③
58.
由于与种群A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B与种群A、种群B与种群C的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内的基因突变开始积累,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新适应了生存环境,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生殖隔离,新种形成。
59.A
60.小
61.拟核(核区)
62.氧气浓度过高或过低 ③
63.少 缺少氮源(缺少氮源和生长因子)

(十二)
71.
植物名称 种植的基质 实验结果(有无氢气)
实验组 苜蓿苗 沙子 有

对照组 小麦苗 沙子 无
土壤 无
72.抗生素(杀真菌剂) 杀真菌剂(抗生素) 不予处理
73.用抗生素处理的土壤种植苜蓿苗可以收集到氢气,用杀真菌剂和不予处理的土壤种植苜蓿苗均无法收集到氢气。
74.
菌株类型 平均胚根长度(mm) 根相对生长(%)
范围 均值 范围 均值
大肠杆菌 8.0 100.0
非氢氧化细菌菌株 3-8 7.0 38-100 87.6
氢氧化细菌菌株 12-33 21.6 150-413 270.2


2013四川高考难度与2008年难度比较,哪年较简单?四川2008年分数线为什么那么高?

综述:2013四川高考难度与2008年难度相对2013年的高一些,具体的分数线可以咨询教务处。例如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Chengdu No. 7 High School),又名成都中学,简称成都七中,是一所闻名华夏的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入选原“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15个教学班,高中生753人;有初中生315名,其中艺体特长生人数35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市第七中学

2013四川高考难度预测?急。。。

  你好,据成都学大教育专职的学科老师指出,2013年四川高考是新课改第一年高考,“一诊”考试最能反映出高考的变化,从2013年“一诊”的出题情况来看,2013年四川高考理科综合在分值、试卷和试题上均有较大变化。以前理综中,物理、化学、生科三科每科100分,今年,物理变为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但文综的分值并没有发生变化。预计2013年高考难度不会很大,基础很重要。  成都学大教育有着优秀的教学团队和专业的教育专家团队,结合每个孩子的学习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快速提高成绩。  提分热线:400-012-4008。  学大一对一辅导提分优势明显: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辅导,补习特别薄弱的科目或者不明白的指示点,所以提分快!一对一辅导能够使孩子更加集中精神,效率更高,提分更快。一对一辅导上课时间灵活,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灵活调整上课时间,学习时间更合理。一对一辅导可以任意挑选适合自己的,自己满意的老师,师生关系融洽,有助于更快提分。 家长想了解详细情况请拨打: 400-012-4008   成都各个校区地址:  跳伞塔:成都市紫竹北街85号大世界商业广场1F  八宝街:东城根下街28号国信广场8、10楼(家乐福对面)  双楠:成都市武侯区二环路西一段5号附5号、6号(新希望红南港)  金沙:青羊区金凤路13号附9号5栋3楼(消防队对面)  科大:二环路东二段龙湖三千里二期6号2楼1号铺  双流:成都市双流县南昌路通缆大厦3楼  大慈寺: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7号1栋2层2号  浆洗街:成都市青羊区锦里东路10号(上池北街2号)农资大厦地上【2】层

2015年四川省高考理综题难吗

1、四川省2015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与往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考生应该可以考出一个理想的高考成绩。
2、2015年高考各科答案已经陆续公布,考生可以到各大门户网站或当地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3、2015年高考已经结束了,考生应该对照答案预估一下自己的高考分数,然后按照往年的高校录取分数选择欲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查询一下这些学校的录取原则。


上一篇:2.1音箱

下一篇:360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