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韵方晓丝竹雅

时间:2024-04-30 22:58:48编辑:揭秘君

品韵方晓丝竹雅-----(猜一爱好)

古人云: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

所以该爱好为音乐

又有题目:
、1、读对联要注意揣摩其中的寓意。下面是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题写的两副对联,请写出此人具体有那些兴趣爱好。

(1)品韵方晓丝竹雅① 执毫始觉草篆神②

(2)和二弦撷趣生旦净③ 调七彩寄情梅竹松④

1、依次为:音乐、书法、戏剧、绘画


对对联:品韵方晓丝竹雅

这四句本身已经组成两副对联: 品韵方晓丝竹雅 执毫始觉草篆神 和二弦撷趣生旦净 调七彩寄情梅竹松 如果要把这两副对联拆散每句各对一联也可以,不过原上联应仍作上联,原下联应仍作下联,不能全作上联: 品韵方晓丝竹雅 研辞才感诗赋深 下子原知棋枰广 执毫始觉草篆神 和二弦撷趣生旦净 读五经领悟天地人 作百诗取意风雅颂 调七彩寄情梅竹松


关于对联的问题。

要想了解对联怎么对,就要普及一下对联的知识。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体,拥有严谨的格律,用现代话来理解,至少具备六大基本要素,即: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 其中⑥平仄相谐是最大的难点。所谓的平仄,是指汉语发音的音调,古音分两大类五音调,其中用现代汉语的音调来描述,即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属于平声字,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和入声(古音(现代普通话话没有了,仅存于地方语言内,如粤语等)属于仄声字。对联的规律是上联的平仄要和下联的平仄恰恰想法,且无特殊语言的前提下,最后一字是仄声字的为上联,最后一字是平声字的是下联,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下联的平仄推出来。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七言对联而论的,若是五言对联,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与上联的平仄是相反的。 其次,对联的九大禁忌也要熟悉,不然写了错句,行家一看就会知道你的底细: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这个我就不赘述了。 ——然后我们依据这六大元素来看


有关对联的问题

【对联的基本规范】1、上下联字数相等。2、上下联句子结构相同。3、上下联同位字平仄相对。宽泛的要求是“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句子的节奏点上或韵点上的字,必须平仄相对。4、上联尾字应该是仄声,下联尾字平声。5、对仗工整。上下联同位字词词性相同。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同时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对联的平仄不可以失替。也就是指对联的上联或下联之中,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对(一般算两字为一组),不能连接出现平声或仄声。否则就为失替、平仄失调。进一步讲就是在对联中,位于句子节奏点上(词组的最后一个字),比如节奏为△△_△△_△△△的第二、第四、第七个字,都应该是平仄互相交替的形式出现。还有,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上仄下平”。同时,联尾三个字不可以连续平声,或连续仄声。贴对联,首先要辨别哪一联上联,哪一个是下联。上下联的判别,一般看最后一个字的声调。规范的对联,尾字声调是上仄(三四声,包括古韵的入声字)下平(一二声)。如果对联平仄声律不规范,则只能按照对联句子含义的逻辑顺序判断。比如对联中有“辞旧”“迎新”的内容,则含有“辞旧”的为上联。贴对联时,上下联的位置应该看横批的格式。如果横批是传统的从右到左读,则右侧贴上联。如果横批是从左到右,则左边贴上联。

上一篇:龙之谷 祭祀加点

下一篇:2010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