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这句话是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
唐太宗: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魏征:
魏征,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征询问得失,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
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出处:《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征去世了,唐太宗哭得很伤心,他说:我有三面镜子(以前都是铜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把他的衣服、帽子戴好;“以史为镜”,用历史来观照自己的施政,“可以知兴替”,怎么做才可以让朝代兴,怎么做会让朝代败,他可以从历史观照的到;“以人为镜”,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进而去修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是何意思?
意思是: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详解如下:一、原文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 ,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魏徵没,朕亡一镜矣!”二、译文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戊辰(十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灵车痛哭,非常悲哀。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三、出处《旧唐书·魏徵传》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因为书成时刘昫正在执政,按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刘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三任监修之外,参预纂修工作的,先后总计9人。他们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一作光)。其中,张昭远始终具体负责其事,用力最勤。贾纬受诏不久即去职守丧,书成前一年起复,主要贡献是其《唐年补遗录》65卷提供了唐武宗以后的许多难得史料。二、作品赏析尽管《旧唐书》存在着缺陷,但其同时也具有了不可抹杀的价值。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比如对唐顺宗朝王叔文集团当政时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记载比较具体。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里较详细地记载了宠勋起义、黄巢起义的情况。昭宗、哀帝本纪则较详细地记载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情况。因为《旧唐书》记事详细明确,所以司马光着《资治通鉴》的《唐纪》部分,大抵采用《旧唐书》。三、作者简介刘昫(公元887—946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时期历史学家,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其是二十四史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太宗论“三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旧唐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唐太宗鉴于隋亡于虐民的教训,把"存百姓"当作"为君之道"的先决条件,同时又把"存百姓"跟帝王"正其身"相联系.他的思路是很明确的: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取决于百姓的能否生存,百姓的存亡取决于君主自身能否克己寡欲.他把国治,民存,君贤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反复强调民存取决于君贤.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意思是说,人们用铜镜照自己,可以看到穿戴是否整齐;用历史做借鉴,可以知道历代兴衰和更替的原因;看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可以汲取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唐太宗能纳谏,大臣们都敢于直言进谏,所以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 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闇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贞观政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意思是: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详解如下:一、原文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 ,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魏徵没,朕亡一镜矣!”二、译文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戊辰(十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灵车痛哭,非常悲哀。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三、出处《旧唐书·魏徵传》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因为书成时刘昫正在执政,按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刘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三任监修之外,参预纂修工作的,先后总计9人。他们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一作光)。其中,张昭远始终具体负责其事,用力最勤。贾纬受诏不久即去职守丧,书成前一年起复,主要贡献是其《唐年补遗录》65卷提供了唐武宗以后的许多难得史料。二、作品赏析尽管《旧唐书》存在着缺陷,但其同时也具有了不可抹杀的价值。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比如对唐顺宗朝王叔文集团当政时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记载比较具体。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里较详细地记载了宠勋起义、黄巢起义的情况。昭宗、哀帝本纪则较详细地记载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情况。因为《旧唐书》记事详细明确,所以司马光着《资治通鉴》的《唐纪》部分,大抵采用《旧唐书》。三、作者简介刘昫(公元887—946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时期历史学家,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其是二十四史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太宗论“三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旧唐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出自谁之口?
意思是: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出处:《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翻译: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有个流传甚广的笑话:农场主抓住了一头猪,猪大声哀嚎,奋力挣扎,绵羊和奶牛看不顺眼,批评猪说,我们经常被抓,不像你这样大惊小怪。猪回答说,他们只要剪你的毛,挤你的奶,可是却要吃我的肉呢。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明显,绵羊和奶牛不能站在猪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以它们永远无法了解猪的痛苦。所以我们要了解别人,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才能同情,才能宽容。扩展资料:魏征也常常在唐太宗有些许过失的时候对他直言不讳。他常常提醒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可以拥护你,成就你的功业,当你不爱惜人民时,他们同样可以把你推翻。所以,唐太宗也是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地治理国家。有一次魏征激烈进谏,把唐太宗气得半死。太宗皇帝气冲冲地跑回他的寝宫,边走边喊:“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见他怒发冲冠暴躁如雷,心里思索——谁能令堂堂天子发怒到如此地步还不被立即处斩?只有魏征办得到。于是长孙皇后去换了套端庄华丽的衣服,走到唐太宗面前,跪下来诚挚地恭贺: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唐太宗本来气得半死,见长孙皇后这番举动,莫名其妙。长孙皇后道:皇上,惟有明主出现,臣子才敢直言不讳。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如此,吾明主耳!所以,一个太太对先生可以有很大的影响,假如这个时候皇后进几句谗言,“贞观之治”可能就会改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原文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句为: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译文: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摘要】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原文【提问】
这句话的原文是《史记·司马迁自传》中的一句话:“夫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通过研究历史可以了解国家的兴衰变迁,通过观察他人的经历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这句话强调了历史和人生经验对于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性。【回答】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句为: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译文: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回答】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吸取别人的教训,可防止错误。出自汉代刘昫《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以铜为镜,可以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吸取别人的教训,可防止错误。”扩展资料:一、以人为镜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笑话:农场主抓住了一头猪,猪大声哀嚎,奋力挣扎,绵羊和奶牛看不顺眼,批评猪说,我们经常被抓,不像你这样大惊小怪。猪回答说,他们只要剪你的毛,挤你的奶,可是却要吃我的肉呢。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明显,绵羊和奶牛不能站在猪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以它们永远无法了解猪的痛苦。所以我们要了解别人,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才能同情,才能宽容。二、可以明得失曾有一期《变形记》讲述了两位少年的故事:一位少年生活在繁华的西安都市,家庭条件优渥,却颓废消沉,终日沉迷网络;另一位少年生活在贫瘠的贵州山村,父母务农,他一人在家操持繁重家务。在湖南卫视的安排下,两位少年交换角色生活。这一段互换的生活经历,其意义两点:一,使人跳出原有的生活圈子,以另一种眼光,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观照自己,对原来的自己更加冷静客观地评价;二,使人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因此有更宽阔的视野与更丰富的参照系统,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事实也的确如此。贵州农家少年走出大山,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了解到山外更广阔的天地,从而对人生有了更高远的追求,收获尤大。那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西安都市少年,终于懂得生活艰难,尽管此后他的成长仍会充满矛盾与挣扎,但他至少不再满足于那方狭小虚幻的网络世界。这一段经历,终会成为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是谁说的?
意思为: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此句出自李世民,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意思是: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扩展资料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洛阳没有了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交战。”郑颋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的。魏徵说了一句:“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拂袖离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是什么意思?
释义: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意思是: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扩展资料相关故事:唐代魏征固然是敢于死谏的忠直大臣,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个不能明辨是非的昏君,那魏征就可能脑袋落地了。一次,魏征问唐太宗:“隆下,听说您准备出巡,车马都已备好,为什么又取消了呢?”唐太宗说:“想到你会批评我的奢侈、张扬,就不去了。”君臣二人哈哈一笑,相视而去。魏征是巨鹿人,出身低微,做过道士,早年参加过瓦岗军,归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属官,为太子做事。见太宗与太子暗中倾轧,争做帝位继承人,他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李世民,以便铲除政敌,顺利登上皇位,可以说是李世民的仇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把魏征召来责问他:“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魏征从容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了我的话,一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在场的人看到魏征态度这样固执,都以为他必死无疑。但唐太宗被魏征对李建成的忠诚所打动,赞赏魏征为人刚直。他从魏征这种至死不悔的态度中,看到魏征有经国之才,并能忠诚奉国,所以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厚加礼遇,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还多次召他进入寝宫,询问治国的得失。魏征颇具治国的才能,性格又刚正不阿,没有什么能使他退缩。唐太宗常常把魏征引到卧室内,就一些重大问题向他征询得失,鼓励他犯颜直谏,并把他比作明得失的“镜子”。贞观三年,魏征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朝政,他深谋远虑,对国家的治理多有大的裨益。太宗曾对魏征说:“你所劝谏我的,前后共二百多件事,都很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诚为国,哪能这样?你的罪比射中齐桓公带钩的管仲还大,我对你的信任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有像我和你这样的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太宗(李世民)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什么意思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吸取别人的教训,可防止错误。
这句话出自五代 ·刘昫 《旧唐书 ·魏徵传》: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做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道理; 用人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
我们通常所主张的换位思考,只停留在想象、假设的层面,所获得的印象自然也是浮浅的。 要了解别人,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设身处地,才能同情,才能宽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这句话的意思为: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代兴衰更替;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摘自《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这句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用,他手下有一直谏大臣魏征。魏征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后来魏征病故,唐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感叹:“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唐太宗的短短数语,蕴含深刻的道理,他告诉我们:我们要“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对于成败得失,都要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过去的历史我们不要忘记,现在的繁荣我们更要好好珍惜。正所谓:”不忘国耻,牢记使命“,我们更应该立正心,强国门,努力振兴我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