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母

时间:2024-04-28 20:30:50编辑:揭秘君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经》上篇中的第二十五章 原文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直接译成现代白话文的话 内容如下

有个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到他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
2、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3、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
4、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之意。
5、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
6、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道”。
7、大:形容“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
8、逝: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
9、反:另一本作“返”。意为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
10、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
12、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这一章里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是“独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是第一位的。它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


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地间的事物产生都是不确定,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这往往就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常怀“无知”去接受事物往往更加深刻,常怀“知道”的心态去观察事物,只能观察事物表象无法达到事物的本质。无,便是玄妙之门,事物真理。什么是道,一件事情一种事物形成的过程,发展的规律称之为“道”。

大道至简,就像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有人追求高情商,往往忘记了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真诚”,其实真诚才是最高级的情商。往往事物最本身,是好的,但是人们常怀“知道”的心理去面对事物,往往就会变味,一件事情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不同的看法,但往往都背离事情本身。所以在生活中,要常怀“无知”的心态去看世间万物,才能看清时间的本质,当然,这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断句是: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因为这是对上文的论证,用“无”和“有”都可以被定义来论证“名可名也”;有了这个论证和定义,才有下文的结论:故,恒无欲也...有人说这种断句,其中的“名”字就多余了,其实不然,因为这是对“有无”下定义,讲的是“意识”,“有无”并不等同于事物的状态,而是被“意识”到的状态;下文的“有无”也是承接这个定义,开篇逻辑缜密,非这样断句不可!【翻译】“道”是可以被阐述的,但并不是恒久不变的阐述;“名”是可以被定义的,但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定义;(这里,将“道”和“名”并列,两者自然就产生了联系)(那么,什么是“道”,又什么是“名”呢?)(先讲什么是“名”)无,可定义为万物初开时的状态;有,可定义为万物存在时的状态;(用最极端的“有无”举例,让人明白“名”就是“认知”)(既然“有无”都能被定义,那么一切认知都可定义)(这是对上文的论证,也讲了什么是“名”)(既然万物的认知可被定义,那么什么“道”是呢?)所以,如果想要窥探事物初始状态,就要保持对它最原本的看法(不干预它);如果想要探究事物的边界特性,就要保持对它更多的看法(研究它);(因为事物特性随着你想法会被更多发掘,这里就蕴含着“变化”的含义,也是对“非恒”的论证)“名”和“道”是同出一处的,没有根本区别,只是定义上的不同;把两者放在一起不停推敲(玄:像绳子一样缠绕),就是窥探万物奥秘的基本方法。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

和色与空的关系差不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说的什么那,就是告诉你,不要执着(故恒无欲),不贪着亦不厌离,心不被外物(外境)所转,
不执着于“表相”,是在叫你为人处世的准则,无论是物质层次还是精神层次,都不“动”心,
都不扰乱你的“心”,这个心是“正心”,前提是你要知道何为善恶。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何解?

意思是:“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出处: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译文: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译文: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扩展资料”《道德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聚讼纷纭的一大疑窦。通行的说法是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代表著作就是五千言的《道德经》,其书成于春秋战国之际。然而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问题出于早在司马迁撰著《史记》之时,就已经讲不清老子其人与《道德经》其书的来龙去脉了。按司马迁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共有三个被称为“老子”的思想家,一位是春秋末年曾任职于周王朝档案图书馆的老聃(李耳),另两位便是同时代的楚国大隐士老莱子、战国时期的周太史儋。不过,在三人之中,司马迁还是作出了选择,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他将后两者作了存疑处理,而将笔墨集中在老聃的身上,作为传主加以正面记述。可见,司马迁考证研究的结果,老子很可能就是老聃。

上一篇:ctfmon.exe

下一篇:install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