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比受好是什么意思
施比受好是给与别人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要好的意思。出处:《圣经》,基督教里有句话就是“施比受更为有福”。自己未曾贪图过任何人的金、银、衣服。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伴的需用。【摘要】
施比受好是什么意思【提问】
施比受好是给与别人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要好的意思。出处:《圣经》,基督教里有句话就是“施比受更为有福”。自己未曾贪图过任何人的金、银、衣服。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伴的需用。【回答】
施比受更有福是什么意思?
“施比授有福”的意思是:给予是一种幸福,因为你是富有的,这种富有通常跟财富无关,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富有。如果能够帮人,有能力去帮人,有爱心去关心别人,照顾别人,如果你的财富够多,你比别人过得要好,你有这个实力去扶持别人,就想办法去帮帮人。这是一件特别喜乐,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圣经上施比受更有福,施就是施舍,施就是给出去,赠送出去,当你给予别人的时候,解决了别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急难中的恩情是最大的,在急难中,看出一个人人的人品,体现了真正的友谊和价值。这是无比感恩的事情。
请问"施比受更有福“这句话是谁说的,这是什么意思啊,还有这是真的吗?
“施比授有福”的意思是:给予是一种幸福,因为你是富有的,这种富有通常跟财富无关,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富有。如果能够帮人,有能力去帮人,有爱心去关心别人,照顾别人,如果你的财富够多,你比别人过得要好,你有这个实力去扶持别人,就想办法去帮帮人。这是一件特别喜乐,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圣经上施比受更有福,施就是施舍,施就是给出去,赠送出去,当你给予别人的时候,解决了别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急难中的恩情是最大的,在急难中,看出一个人人的人品,体现了真正的友谊和价值。这是无比感恩的事情。
施比受更有福是什么意思?
施比受更有福意思是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施就是施舍、帮助,受就是接受。所谓的“施”,就是拿出去或爱心给别人,所谓的“受”,就是拿进来或接受别人的爱心,“施比受更为有福”,就是拿出去比拿进来更为有福,爱心给别人比接受别人的爱心更为有福。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人会感觉到自己是有成就的、不可缺少的,有价值的,感到很自信,于是会变得更加快乐。帮助他人,得到帮助人把感谢反馈给你,你的助人行为得到强化,更加喜欢帮助他人,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助人为乐对自己的作用常助人,心中常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平,促进了“有益激素”的分泌。精神病流行病学专家说,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助人不仅是让人们心理更加健康,研究证明,助人行为大大降低了身体疾病的发生。总之,助人行为的动机有很多,真心诚意的付出比接受得到的快乐更多。有些助人者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化解内心的内疚感,以达到心理平衡,减轻焦虑。更有人在感到悲伤的时候去帮助他人,减轻痛苦。
施比受更有福
《圣经》使徒行传20:35说:施比受更有福。给予是一种幸福,因为你是富有的,这种富有通常跟财富无关,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富有。
第一次体会这句话是我做销售工作的时候,因为当时想快速签单,就去找一些客户,先提供一些服务工作,取得客户的认同,然后再去销售。
当自己将功利心搁置,用真情面对他人,尽已所能帮助他人时,对方当然非常高兴和感动,此时无论你是做什么的,他都想去回报你,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你的客户了。
记得在做这份工作之前,我认为有福就是“接受”,因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享受他人的关注和照顾。
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学校老师同学经常给予支持和褒奖,单位领导同事都会给予帮助和指导,总之,一直是在接受。
做销售工作之后,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有能力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竟然是如此幸福之感受,这种感觉太美妙了!
有一个老故事,叫《哥哥的心愿》
圣诞节时,保罗的哥哥送他一辆新车。圣诞节当天,保罗离开办公室时,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十分赞叹地问:
"先生,这是你的车?"
保罗点点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男孩满脸惊讶,支支吾吾地说:"你是说这是你哥送的礼物,没花你一分钱?天哪,我真希望也能……"
保罗当然知道男孩他真想希望什么。他希望能有一个象那样的哥哥。但是小男孩接下来说的话却完全出乎了保罗的意料。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送车给弟弟的哥哥。"男孩继续说。
保罗惊愕地看着那男孩,冲口而出地说:"你要不要坐我的车去兜风?"
"哦,当然好了,我太想坐了!"
车开了一小段路后,那孩子转过头来,眼睛闪闪发亮,对我说:"先生,你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我家门前?"
保罗微笑,他知道孩子想干什么。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邻居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部大轿车回家。但是这次保罗又猜错了。
"你能不能把车子停在那两个台阶前?"男孩要求道。
男孩跑上了阶梯,过了一会儿保罗听到他回来了,但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原来把他跛脚的弟弟带出来了,将他安置在第一个台阶上,紧紧地抱着他,指着那辆新车。
只听那男孩告诉弟弟:"你看,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对你说的那辆新车。这是保罗他哥哥送给他的哦!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像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就能自己去看那些在圣诞节时,挂窗口上的漂亮饰品了,就象我告诉过你的那样。"
保罗走下车子,把跛脚男孩抱到车子的前座。兴奋得满眼放光的哥哥也爬上车子,坐在弟弟的身旁。就这样他们三人开始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那个圣诞夜,保罗才真正体会主耶稣所说的"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这几天听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讲特蕾莎修女的故事,深受感动,她是一个将“施比受更有福”践行到极致的一个人。
1979年特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
她所做的,是每一个有手有脚的平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照顾垂死的病人,为他们洗脚、抹身,当他们被不幸的命运践踏如泥的时候,还给他们一个人的尊严,如此而已。
特蕾莎一生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她去世时,全部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粗布纱丽。她像黑暗中一盏明灯,将温暖和爱传遍全人类。
特蕾莎修女充分明白到爱的真谛,用她坚毅的精神和信念,一生身体力行,把爱、希望及欢乐带给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在《特蕾莎修女传》一书中写道:特蕾莎修女对世人的关怀、宽恕及“施比受更有福”的理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景仰。
特蕾莎修女跨越了宗教和种族的界限,她是道德力量的化身,她见证人性仍然充满美善和希望!
通过上面两个故事,我想你和我一样,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吧?
若不甘于平庸,想成为有梦想有追求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那就让我们成为施与者,将爱与温暖撒向人间!
初论施比受有福
“施比受有福”出自圣经,本人非基督徒。但是偶然间读到这句话,觉得还是很受触动的。觉得需要践行一下,然后践行了三个月发现整个人的胸襟都打开了很多,会继续践行,而在这里,就是想分享一下这里面的感受和自己的思考。
在三个月里,刻意的要求自己,坚持施比受有福,不求回报,不期待什么,也不算计得失,尽心尽力的帮助有需要的人。可能只是帮陌生同事开门,也可能是花几个小时帮朋友规划事业,还有花几天时间帮同事设计实验。之所以说刻意,其实还是有所求,有所期望,起码期望别人的感激和名声。但是做到这一点,已经让我的心态平和很多,后面几个月,要努力去掉这一点,去掉对别人感激的期待。三个月最大的改变在于,在整个思考问题的框架里面,一个度量从我能够得到什么,变成了我能够贡献什么。
老子中关于施比受有福的介绍,是目前见到的最清晰的。原文摘录如下,“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南怀瑾先生关于在《老子他说》中如是说,“得到的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世,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象的身心摆在身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不值得过分自私,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做去。那么,虽然看来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把自己身存天下最好的安排”。这句话,是道家的神韵,却也读出了儒家的风采,一如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身先士卒,公而忘私,是颠扑不破的无上法则。一如我另一篇文章《反脆弱读书笔记》所言,身先士卒,公而忘私,除了施比受有福,还没有利用其特权进行免费选择权,在做事的时候承担了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成其大,才能是圣人。
在西方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理解人性》中也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论述,他在分析虚荣的人性格时说道,“他(虚荣的人)试图通过权力或者通过手段和诡计,在他与其他所有人的关系中践行自己的准则。留意着机会,想要证明别人是错的或者正在犯错误”通过获得优越感来获得自以为的声誉。而假如说践行施比受有福,如果是后其身而身先,对他人的帮助、贡献得来的声誉,就算别人反对,也不会有什么分量,完全可以泰然处之的享受荣誉,因为他没有在虚荣心上下任何赌注,也就不担心随机性,最坏的结果也不能伤其身。
所以,无论施比受有福,还是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关键是要去除掉以自己为中心的态度,以及不断对个人地位提升的追求。通过智慧和勇气,为众人利益,即便背负风险也义所当为,奋不顾身,如此方为英雄本色。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