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孔融

时间:2024-04-26 18:53:52编辑:揭秘君

孔融因何理由被曹操杀了?

孔融之所以会被曹操杀害是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对曹操心存不喜,而曹操也因此对他心存猜忌。提起曹操这个人,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是奸诈,孔融同样也是这般觉得。孔融为人刚直,故而他对奸诈的曹操一直心存不喜。在东汉朝权为董卓所控时期,孔融曾因得罪董卓而被遣派至北海国担任国相。当时的北海国可谓是黄巾军的“贼窝”,所以孔融后来也曾一度陷入险境。当时孔融正在都昌县屯兵,结果遭到管亥所率领的黄巾军的包围。因为仅靠自身力量无法突破困局,所以孔融命太史慈突围出去,前去平原国求助刘备。当时刘备的声望远不如袁绍与曹操,所以刘备在收到求助之后亦是倍感惊奇。之后,刘备派兵前去援助孔融,孔融从而得以脱离困局。虽然当时袁绍以及曹操的势力以及声望都要高于刘备,但是孔融因洞悉他们二人皆有篡汉异心而不愿投靠于他们。其中对于曹操,孔融更是没少与之针锋相对。204年的时候,曹操率军攻下邺城。当时袁绍家的女眷多数待在邺城内,其中袁绍次子的妻子甄氏因相貌出众而被被曹丕纳为妾室。孔融听闻此事之后写了一封信给曹操,其内容为:“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孔融写这份信意在借古讽今,借此内涵曹操。而后,孔融在曹操出兵讨伐乌桓一事上同样也是颇有微词。他曾话中带刺地对曹操说,肃慎与丁零这两个北方民族之前也曾分别犯下不进贡,偷盗等过错,不妨一并出兵讨伐。之后他在曹操奏请禁酒时又出面表示反对,且在写给曹操的信中表现得十分傲慢。孔融这般作为,自然引得曹操十分不爽。但是因考虑到孔融名重天下,所以曹操暂且选择了忍气吞声。而当时有一名叫郗虑的人看出了曹操对孔融的不喜,于是开始调拔离间。在他的挑拨之下,曹操变得越发不喜孔融。甚至于,他还开始担心孔融会阻碍自己的大业。随着心中猜忌的日益加深,外加郗虑的陷害,曹操终是在208年的时候动手除掉了孔融。他借由丞相路粹之口状告孔融犯下“招合徒众”、“诽谤朝廷”等罪行,孔融随即遭到关押。不久之后,孔融因这些罪名被处死,一同被处死的还有他的家人。

孔融为什么被曹操杀害

让梨的孔融,最终被曹操杀害了,而且他犯的还是被灭了族的那种重罪。 三国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已令诸侯。这时候拥护汉朝皇帝的有识之士,王公大臣,也全部投靠到了曹操这边来,这些人中就包括孔融。说白了这一时期,大汉天子的权威还在,再加上曹操的力量还不够大,他对汉献帝还是比较客气的。这时候侍奉皇帝的大臣们,还没有看出曹操想称霸的野心。在这期间孔融和曹操的关系处的还是相当融洽的,这时候的曹操正好也有结交孔融的意思。毕竟孔融是名人的后代,在当时也有比较大名声。可以说有了孔融的辅佐,多多少少可以为曹操收买一些莘莘学子的心。因为曹操对孔融不薄,所以孔融也极其的乐意为曹操服务。孔融还把自己的好朋友祢衡介绍给曹操认识。于是,祢衡又开始骂刘表 。刘彪受不了,祢衡就把送到黄祖那里。黄祖是个大块头。祢衡不高兴的时候,骂黄祖,黄祖杀了祢衡。曹操与袁绍的战争结束后,他的势力更加强大。这时,曹操开始不理皇帝,也不去朝廷,也不向咸帝汇报事情。孔融看到曹操的不屈之心,就开始在朝廷反对曹操。当时曹操正准备和刘表决斗。他不能让孔融毁了自己的事。他干脆成立了一个文字调查所,捡到孔融写的几篇有漏洞的文章,将孔融杀死。他被指控不孝。曹操在孔融的文章中找到了漏洞,大致意思是孩子长大后,不必孝顺父母,因为父亲生孩子是因为他想享受。母亲生孩子就像把东西放进锅里,刚刚熟。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感情。因此,孩子对父母没有感恩之心。孔融就是这样被曹操消灭的,或者说他想加刑的。

孔融为什么被曹操杀了?

孔融退任闲职之后,依旧在努力的提拔年轻人,天天宾客满门,再加上他本身的好名声,声望非常高。曹操本就是一个多疑之人,又明知孔融是汉室的忠臣,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对孔融放心呢。更何况,此时还有一个名叫郗虑的人,揣测到了曹操的心事,故意诬陷孔融,说他蔑视国法,给了曹操发作的由头。于是孔融最终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等罪名杀害了。孔融仅是一个读书人,就算能够操控舆论,也会被曹操扼杀在摇篮中,根本掀不起太大的浪花。而且孔融虽然忠于汉室,但是只要曹操不正式篡权,他大约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毕竟他的重心不在于政治,而在于社会风气和学问。虽然真实历史上的曹操,不像演义中那样小肚鸡肠,但依旧有两个著名的谋士,折在了他的手中,即许攸和娄圭,这二人,一个在官渡之战中为他力挽狂澜,一个在渭水之战中,助他反败为胜,都立下了大功。可是,许攸拿曹操不当领导,张口阿瞒,闭口阿瞒,还时常问曹操,是不是如果没有我,就没有你的今天。最终曹操忍无可忍,将其处斩。娄圭比起许攸,也不遑多让,同样是居功自傲,然后出言不逊,最终被杀。

孔融为什么被曹操杀了

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其侮慢曹操,孔融心怀天下,所以对曹操的专横跋扈非常反感。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简介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则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孔融为什么被曹操处死

四岁就懂让梨的孔融,长大后因“不孝”被曹操处死。曹操为何会以“不孝”的罪名杀害孔融。原因在于一篇文章,他提了一个观点:“亲子无亲论”。讲了一个什么意思呢?我们看看原文,根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我们单看这一段话,觉得孔融这是在为不孝找借口,简直就是“名教罪人”,实在是该杀。但如果我们熟悉汉末三国时代的社会风气的话,就不会这样说了。那么,当时是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呢?正如当时有一句童谣叫“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当时朝廷所提倡的“孝”已经成为了一种假名节了。孔融长大后原因:儒学变得越来越形式化,本来是以“孝廉”选官的,但“孝廉”变成了一种名声。而这种名声是可以被世家大族所操纵的,所以选了一批“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假名节之辈。这种虚伪的名节是对名节最大的破坏,而孔融则对这提出反抗,他要撕毁这层假面具。正是因为“尚真”的主张,所以要在根源上摧毁这一假名节的根据,于是在理论上便提出了“亲子无亲论”。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无疑是“惑世诬民”,不容于“礼法”(用来麻醉民众的假礼法),所以孔融就被杀害了。他虽然被以“不孝”的罪名杀害了,但他恰恰是真孝。我们再看看稍后的嵇康等人就明白了,“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表面看起来是反对名教,而在鲁迅看来,他们正是把名教当宝贝,所以容不得半点虚伪。

孔融为什么被曹操杀了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但是长大之后的孔融却因为弑杀母亲而被曹操杀了,这个原因不仅很是让人匪夷所思,毕竟一个小时候这么懂事的孩子怎么会丧失了本性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是曹操为了杀害孔融编造出来的一个借口而已,孔融的死是和曹操分不开关系的。曹操想杀了孔融,可是又不能没有一个完美的借口,弑杀母亲这种借口,就没有人能够拒绝,所以曹操就用这个借口杀害了孔融。一、孔融是一个很有才情的人。孔融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也是因此这种才华才得到曹操的赏识,进入了曹操的麾下之后,却因为自己的恃才傲物,而且比较鄙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而且对曹操的很多做法都不满意,才会上书指责曹操,曹操毕竟是一个枭雄,有些看问题的角度和孔融这种文人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被杀。二、曹丕娶袁绍的儿媳,孔融反对。曹丕身为曹操的儿子,也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他看上了袁绍儿子的妻子,后来就娶了甄氏。孔融对于这种行为,自然是很不理解的,于是上书讽刺曹操,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曹操并没有做什么表示,忍了下来,没有因为孔融的表述不当而去处罚孔融,但是又发生了一件事。三、孔融反对曹操的禁酒令。猛地看到这个标题,可能很多人是觉得,肯定是孔融喜欢喝酒,曹操颁布了禁酒令,所以孔融才会反对,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孔融是一个滴酒不沾的,但是却因为自己不喜欢曹操这种人而情愿和曹操唱反调。曹操本来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孔融这般上书职责自己,然后又加上别人的弹劾,曹操就以弑杀母亲的罪名把他杀害了。

曹操杀孔融,你有哪些了解?

曹操之所以要杀害孔融,实在是因为孔融太作了,都作到让曹操忍无可忍的地步。被孔融嘲讽、弹劾了数年之久的曹操,到公元208年再也忍不下去了,于是就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等罪名,处斩了孔融。看看孔融做的这些事情,就能理解孔融有多么的作死了。毫无疑问,作为孔子的后代,儒家的代表性人物,孔融的才华是十分优秀的。但也正是这个原因,就导致孔融过于理想化,他的很多想法实际上是不具备可行性的。孔融担任过北海相,袁绍即将攻破北海,孔融都可以镇定自若的在府邸里看书。但后果也是十分尴尬的,因为城破之后,孔融是独自一人逃走,而他的妻子、孩子、家眷,是全部被袁绍俘虏。这事做的,实在是不地道,好歹也应该提前把家人送出城去。为人清高的孔融,是看不上曹操的。不过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征召孔融的时候,孔融还是选择了前往许昌。可能在他看来,许昌虽然是曹操的地盘,但他是汉臣,接受的是汉献帝的领导,这就跟曹操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到达许昌后孔融,就时不时的弹劾曹操,压根都忘了他同时也在接受曹操的庇护。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就趁机霸占了袁绍的儿媳妇,也就是袁熙的妻子甄宓。这种事情在战争年代是经常发生的,再加上曹操兵强马壮,因此也没什么人敢讨论这件事。但孔融就不,硬是将这件事情大肆宣扬一番,还说曹丕做出这种败坏道德的事情,那曹操的人品也好不到哪去,同时孔融专门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上面写着“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一时间看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于是就去询问孔融。结果又遭到孔融的嘲讽,还被说成没文化、不读书。虽然曹操很生气,但看在孔融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上,也只能强行忍住这口气。在古代,酿酒是需要粮食的。可那时候正在打仗,一切粮食都得优先供应给军队,于是曹操就颁布了禁酒令。这下好了,孔融又跳出来指责曹操,说历史上很多名人、很多圣贤都喜欢喝酒,这个禁酒令就是错误的,还说孔子就是因为千杯不醉,所以才会被称作圣人。为此曹操还解释道,说喝酒误事,很多执政者就是因为喝酒导致了国家灭亡,就比如夏桀、商纣王。十分头铁的孔融又继续说道,说夏朝和商朝亡国,有一个原因是夏桀和商纣王喜欢女人。这么说的话,岂不是要禁止全天下的男人结婚?不得不说,孔融的情商实在是太差劲了。从196年投奔曹操,到208年被曹操斩杀,这期间的12年,曹操是经常被孔融嘲讽的下不来台。换句话来说,曹操能够忍让孔融12年,也真的是很不容易了。

曹操为什么杀孔融

【注释】
①"孔融"句:这里叙述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中外:指朝廷内外.
②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了:完全.遽(jù)容:恐惧的脸色.
③大人:对父亲的敬称.完:完整,按:这句话比喻主体倾覆,依附的东西不能幸免,必受株
连.
【译文】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才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 "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 "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曹操爱才,为什么还会杀掉才华横溢的孔融?

我们中国人都了解一个故事——“孔融让梨”,4岁的小孔融礼让自身的兄妹,吃梨挑选最少的,这个故事一时间广为传颂,大家都说孔融是一个优秀人才。殊不知针对孔融而言,这个故事仅仅他悠长人生道路的一个稍纵即逝的精彩片段。孔融自小给人的印像便是品行心地善良、尊重哥哥、爸爸妈妈。可是他却被曹操以大逆不道和造反之罪处决,徒交给后代感慨。那麼曹操为什么就一定非要干掉孔融呢?孔融很有才华,博闻强识,假如他仅仅一个文人墨客,那麼他一定会很取得成功,可是针对孔融而言,他一生较大的不正确很有可能便是踏入政途。孔融不具有政冶才可以,可是他仍有一番理想。他想的是我国和天下,悲哀的是他并没有相对应的才可以。曹操敏感多疑,尽管重才可是杀起人来也是毫不手软。在他手下办事,稍有知人之明的人就该了解收敛性做事,谦虚为人处事。可是孔融则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人,他仗着手上的笔与在天地士子中的声望,目空一切。他经常与人争执,言语出众不讲情面,长久以往,容易得罪人不用说最终却引来言多必失的结局。公年197年,袁术在寿春即位。曹操看见是十分糟心,可是一时间则是拿他一点方法也没有。满腔怒火无从发泄,因此便找了一个替罪羔羊杨彪,为此来发泄一下心里的怒气。曹操污蔑杨彪造反,上疏要求让杨彪下狱。孔融听了,立刻找曹操讲理,言语出众让曹操一时哑口无言,无可奈何下只有释放出来杨彪。杨彪获救,孔融那一个开心啊,可是曹操则是更为生气了。孔融凭一己之力救下了杨彪,虽然够朋友可是也应当收敛性一点,给曹操一点阶梯下。怎奈孔融不但不收敛性,反倒大肆宣扬,找各种各样机遇讥讽、讥讽曹操。曹操了解后,忍了。之后曹操施行禁酒令,本领一件好事,但孔融又不高兴了,打开了网络喷子方式,曹操忍了。再之后曹操提前准备罚吴、蜀,孔融又不高兴了,此次曹操没憋住。由于孔融讲了一句:“以无义之师征讨仁义之师,岂有无败之理?”这一次曹操为什么没有忍,由于孔融说的话早已威协到他的影响力,将他放到了社会道德至底点。所以说,曹操重才,为什么又杀孔融,并不是由于他衡量小,只是他不允许所有人威协到他的影响力。

从孔融全家被杀的史实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操是一个偏信小人谗言的人,对孔融有所嫉妒,正好照应了他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心狠手辣。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孔融为什么会被曹操所杀呢?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社会思潮渐趋解放,儒家思想已经不能完全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了。孔融虽然身为圣裔,自幼习儒,但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再加上他耿介豪纵的性格,其言论行为常有出格之处,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孔融时常不穿官服,不戴头巾,便装出行。在孔融心中,所谓孝道也是不足守的,他甚至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谁能想到竟然出自他这位孔圣人的子孙之口呢?我们再联系到当时汉代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什么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无稽之谈不断见诸正史,那么,我们不得不佩服孔融的胆识了。

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早年刚刚踏入仕途,他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陈对罪恶,言无阿挠。”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彪,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且声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三国志·崔琰传》注引《续汉书》)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姐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是早怀嫉恨的,只因当时北方形势还不稳定,而孔融的名声又太大,不便对他怎样。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他授意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欲规(谋划)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市,妻子儿女同时遇害。


上一篇:晚安有什么含义

下一篇:月球在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