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先生如何解读《红楼梦》?
通行本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写到了在贾府败落之后,史湘云出嫁,但所嫁何人没有交代,只是交代了史湘云夫妻二人感情很好,这对史湘云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而对于史湘云最终的人生结局则不了了之,没有相关描写。刘心武先生认为,通行本的这种写法明显违背了曹雪芹大悲剧结构的创作意图和整体设计。刘心武先生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判断?而史湘云最终的人生结局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刘心武先生又是否能够揭示出符合曹雪芹原笔原意的史湘云结局呢?
根据对脂砚斋批语的深入分析,刘心武先生认为,在历经人生的磨难之后,史湘云与贾宝玉最终会遇合,走到一起,成为患难与共的夫妻。那么,刘心武先生的这个判断到底有什么依据呢?在《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之中,能否找到有关的蛛丝马迹吗?
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中,红学界历来对《红楼梦》第五回比较重视。在这一回中,通过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曲子,预示了红楼梦主要人物最终的人生命运走向。那么,刘心武先生会如何解读关于史湘云的判词和曲子?《红楼梦》的文本里面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据来证明史湘云与贾宝玉遇合呢?
刘心武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将自己的家世背景创造性地融入自己作品的一部小说,因此具有自传性、自叙性、家族史的特点。在主人公贾宝玉的身上,或多或少隐喻着曹雪芹的身影。根据这样一层关系,从作者曹雪芹本人的人生经历中,是否能够找到破解史湘云与贾宝玉关系的线索呢?刘心武先生对此会有怎样独特的解读呢?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历经磨难的作品。在最初的手抄流传过程中,八十回后面的文字迷失无考,留给后人巨大的文化遗憾。但是,也有一些为数不多残存的线索留存在了杂史笔记之中,为我们探佚曹雪芹在《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原笔原意提供了十分宝贵和重要的线索。那么,在这些笔记之中,是否有关于史湘云与贾宝玉遇合的记载呢?刘心武先生又是如何看待这些笔记记载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刘心武先生的分析呢?
红学界普遍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八十回后,会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的最终命运有所交代。并且,通过第五回的判词、曲子以及其他一些文字描述,预示着《红楼梦》必将是一个大悲剧的结构。而通过上面的分析,刘心武先生确认了史湘云与贾宝玉在历经磨难之后,会走到一起,成为一对贫困潦倒却又相濡以沫的患难夫妻。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与曹雪芹大悲剧结构的设计产生矛盾了吗?刘心武先生究竟会如何破解史湘云最终的人生结局呢
看完刘心武讲完红楼梦后的感受
看到很多人批评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上的品味。
我们所学的知识层次不一样讨论的东西不一样。刘先生讲的是个人的观点是红学爱好者的自己探索,然后得出的论断,就好比一个简单的科普。但到了学术研究的范畴时,就要有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给出充足的证据,严密的逻辑推理,还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讨论,不能我一个搞人脸识别算法的跟一个搞基因测序的讨论图像处理的算法吧。红学所的学者肯定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的知识储备是不一样的,他们肯定是反复研究所有的相关资料,以一种学术研究的态度去批评的。刘心武先生的研究是一种个人的研究,是草根的,不一定是严谨的。当以学术研究的高度去讨论的时候,我们很多普通人没有看过那么多史料及知识很容易先入为主。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一段时间出现的讨论中国是否应该建设大型量子实验室,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就没法跟专家进行交流,只是跟风瞎起哄。就跟最近的疫情相似,许多人还要喷专家疯狂发论文。论文的发表才是专家的努力工作的成果,才能让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加快,才是专家的本质工作。很多人是普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一些普及教育也是简单的讲解,必须要有多年的学习才能跟专家相互交流,就好比你跟家里人讲你大学所学专业,你只是用一个简单易懂的方法解释,但家人依然无法和你流畅的交流。我觉得不是所有人都能学术研究的红学,也不是所有人能达到那个高度。用一个清华学长的话说看不懂的别看别听别说。我想说爱好不等于研究,红学爱好我们普通人聊聊就行了,到了学术研究的范畴最好还是自己去看论文资料,不要瞎起哄。
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第一辑和第二辑区别
《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系列于2018年首次出版。出版三年来,曾荣获2019年度桂冠童书奖、"四川好书"奖等多个奖项,入选"书香校园暑期推荐书单"等多个榜单,也获得了朱永新、王志庚等专家的高度赞誉和隆重推荐。至今已经畅销近70万册,码洋近2000万元。 三年之间,有太多的小读者读了这套书,喜欢上这套书,并由此开启了探究《红楼梦》的文学之旅。很多小读者,包括他们的家长,希望刘心武先生能接着讲《红楼梦》,希望再多知道些《红楼梦》里面写到的人和事。应广大读者的热切期盼,刘心武先生继续创作了《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第二辑)。 《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第二辑)在内容上沿袭了第一辑的表述方式,但是更为深刻地剖析了人物的命运、暗藏的伏笔、悲剧的基调……让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原著的社会背景、深刻人性、伟大创举与跨时代的文学价值,比较适合十岁到十二岁的小读者阅读。相对而言,第一辑则侧重把《红楼梦》里那些最美好的人,最美好的事,那些诗情,那些画意,那些温馨,那些暖意,那些美景,那些趣事,一一道来,为小读者今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地阅读《红楼梦》垫下基础,适合六岁至九岁的小朋友阅读。 细心的读者发现,《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的第二辑与第一辑互为补充,共同构建起为孩子解读《红楼梦》的阅读体系。这两辑书之间存在进阶的逻辑:如果说第一辑是往孩子们心灵里,撒些花瓣,布些香草,留些亮斑,飘些美韵,让他们对《红楼梦》留下美好的印象,那么第二辑则是像一把手电筒,为小朋友在《红楼梦》的古典文学的殿堂里指路照明。正如刘心武先生说的那样,"把第一辑和第二辑合起来读,会让孩子生发出对《红楼梦》的无尽兴趣。""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这两辑书打底儿,就会乐于捧读《红楼梦》原书,顺畅地进入《红楼梦》那丰富曼妙的世界。"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先生赞誉《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是一套传达真善美的精神,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红楼梦原著中适合儿童的精髓的儿童读物,非常适合我们的孩子。 首都图书馆馆长王志庚先生则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我们大力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我认为《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具有新时代的意义,能让具备文字阅读能力的小学生(也包括学前的孩子们),建立最初的文学格局和文学冲动,埋下经典的种子,激发全本阅读的兴趣。 "我们的孩子应该从小就接触民族文化,我们的母语、文字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直接让孩子阅读名著原文,孩子可能会读不下去,但阅读《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这样的普及性文本,是可以让他们从小就有阅读《红楼梦》的童子功,这种童子功特别重要。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向少年儿童普及。"刘心武先生与天地出版社合作出版《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时如是说。
对于刘心武揭秘秦可卿之谜的一点点疑惑
对于红楼梦,作为文艺青年恐怕都不陌生。我读红楼梦的历史很短,只能算作小学生。而同为红楼一族,我想大家都有我这样的好奇。红楼梦后四十回到底写了些什么?林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贾宝玉最终和谁在一起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程高版和87版红楼梦电视剧给出的答案是病死,这似乎也是林黛玉最终的归宿,从书的开头到结束都在吃药,病死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缺少了曹雪芹的结局,所以我们又不太愿意林黛玉就这么普普通通的死去。我曾经在想,林黛玉最美的结局莫过于随风而逝,亦或者死后百花裹尸,覆香而终,亦或者被葬于冰天雪地之中,永远与至洁至净为伴。最近看了几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视频,对于刘先生续红楼梦有了点儿兴趣。在刘先生的续书里,林黛玉是沉湖自尽。这样的结局美么?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的林黛玉真的是这样死的么。我不敢相信这样的结局,我突然想起了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如果自沉于湖,不是与污淖为伍了么?林黛玉即使自杀我想也不会选择如此的方式吧!第二个问题我暂时没有答案,但是我特别希望有那么一天,考古学家在某个历史的角落里寻觅到了答案,这样还是一个多么值得期待的发现阿!贾宝玉跟了谁呢?我们都很想有情人终成眷属,林黛玉跟贾宝玉结合是众望所归。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无奇缘,为何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木石前盟也好,金玉良缘也罢,都是结局都有不是结局。无论哪个版本,宝黛恋都没有好的结局,宝钗都结了婚。在刘心武续的红楼梦里,宝玉先娶了宝钗,宝钗最后病死了。又娶了史湘云,在贫病交加中史湘云也死了,最终贾宝玉看破红尘出家了。这样的结局你满意么?看似说的过去哈,金玉良缘嘛,薛宝钗和史湘云都有这个条件,但是呢,贾宝玉却不是钟情于林黛玉一个人的情种了,倒是对他好的都不可辜负的“好好先生”了,想来自然是无趣的! 在百家讲坛中,刘心武用了二十集还要多的篇幅,为我们做了一个所谓的揭秘,那就是秦可卿的血统高于贾府,她的身份是一个公主,映射到清朝,很有可能是康熙朝废太子的女儿,弘皙的妹妹。而之所以把她匿藏在宁国府,是因为贾珍想做政治投资,同时两者之间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通过二十几集的介绍,刘心武先生奠定了自己“秦学”奠基人的地位。摇身一变,使“秦学”成为了红学的重要分支,堂而皇之的成为了红学大家。
对于刘先生我是向来尊重的,曾经读过他的小说《班主任》,一度对他佩服至极,也很欣赏他的作品,不愧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但是,是著名的作家,就一定是一个使人信服的红学家么?研究了所谓十几年红楼梦就可以信口雌黄,满口胡诌么?如果说刘先生的讲座是刘心武的一颗红楼心,或者说刘心武式红楼梦的话,我会特别喜欢刘先生讲的,因为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想象。对于刘先生的续红楼梦我虽然不喜欢他设定的结局,但是我还是很尊重他的创作。但是,对于他的揭秘,尤其是秦可卿的有些解读,真的是不敢苟同。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秦可卿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那么她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从原文中别人对她的评价和态度得出结论。首先贾母: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众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在她的婆婆尤氏眼中她是个什么样人呢,书中在她得病时是这样写的:倘或她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个媳妇,这么个模样,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她这为人行事,哪个亲戚,哪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她?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
她在家人眼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书中是这样写的,当听说秦可卿死了之后,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她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她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她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她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这就是大概书中秦可卿给人的形象。可以说人见人爱。
依照刘心武先生分析的意思,之所以秦可卿之所以赢得人见人爱的尊重,来源于她的血统高于贾府的每一个人,她是有着皇族的血统,是康熙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弘皙的妹妹。刘先生认为,按书中所说,秦可卿是秦业在养生堂抱来的野种,身份卑微,地位较低,不可能赢得贾府的尊重,因为贾府的每个人都长着一双富贵眼,连贾宝玉也不例外,不可能对于一个贫贱女孩儿有如此的待遇。真的是这样么?来自养生堂的弃婴就不能逆袭成为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么?
首先,作为弃婴的秦可卿就注定了她就本不应该受到尊重么?我想是否定的。贾府的确每个人都长着一双富贵眼,对于贫下中农有着一定的看法,比如在对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上,刘姥姥成为了一个跳梁小丑,成为了众人拿她取悦于贾母的噱头。但是,刘姥姥第一次来毕竟是远方亲戚,彼此并不熟悉,第二次来的时候,还是受到一定尊重的。还有,贾府上下对待丫头的态度,主仆有别不假,却从没有不把仆人当人看,思议虐待。能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主要不是看血统,而是看各人的修行。同样为庶出,一母同胞,探春就混的很好,赢得了王夫人的信任,在凤姐患病期间,她实际上成为了荣国府的掌权人。而她的弟弟贾环呢,却形象猥琐,做事欠妥当,连荣国府里的丫鬟婆子都看不起他。可见血统不是决定一人是否赢得尊重的决定性条件。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来了,秦可卿是简单的弃婴么?显然不是的。第九回说道,秦业任工部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报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下女儿,小名儿唤做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这说明什么呢,第一,说明秦可卿虽然是个弃婴,但是从小并不在养生堂长大,而是被秦业从小就抱到了秦家,从弃婴变成了秦家大小姐。而它弃婴的身份秦业从来没有对其他人说过,即使贾家人都不知道她是领养的姑娘。第六回当宝玉呼唤她的小名的时候,她很纳闷儿:我的小名这里从无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这说明秦家对此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书中没有交代,我们不知道秦可卿是否知道她弃婴的身份,我想她可能是不知道的,我相信秦业夫妻没有告诉过她的身世,要不然也不会让她嫁给贾家的,嫁给贾家,我相信他们是爱这个女儿的。由第一我们可以推及第二,既然不知道身世抑或即使知道了身世又怎样,最起码她是从小就来到秦家的,秦家的教育和家风肯定深深地影响了她。书中介绍说秦业很穷,但是这不影响他对于儿女的教育和礼仪的培养,从贾家人对她的喜欢可见一般。秦业的官职在京城不算大,正如那句俗话所说: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钱少。不过相对于贾珍或者贾政,他的官职并不算小,贾珍因为蒽荫得到是外放从五品的官职,据专家研究,工部营缮郎也是从五品或者就是五品,这样的话,他们两家也算门当户对。京官虽小,一旦到地方上去,就是封疆大吏。与林黛玉的父亲相比,秦业并不逊色。之所以穷,是因为为官清廉。既然林如海能够培养出林黛玉,以此类推,秦业培养出秦可卿也不足为奇了。我们再进一步想一下,贾蓉和秦可卿结合算委屈么,从后面贾珍父子的表现来看,秦家没有攀高枝,秦家父子荒淫无度,自然在那个圈名声不怎么好,两相比较,这段婚姻不存在多少落差。
所以说,刘心武先生由于秦可卿是弃婴,野孩子,即使由秦业抱养也不会由此得不到贾家“都有一双富贵眼”的尊重是不成立的。
按着刘心武先生的思路往下来,刘先生认为,因为如果秦可卿只是个弃婴的话,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贾家阖府上下的尊重的。故此推出了秦可卿“真实的身份”,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的嫡孙女,废太子胤礽的女儿,郡王弘皙的妹妹。说到底秦可卿不是一般人,她是一个公主级别的人物。当初因为太子坏了事,被身边的人抱出了东宫,寄养在曹家。以期有一天郡王弘皙东山再起,成就一番事业后,曹家就成了开国功臣。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个历史基本常识,即使秦可卿是太子的女儿,太子的女儿是不是该称为公主呢。我查了一下,清朝是这样划分的: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的女儿
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和硕公主为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
县君:对贝子女儿的称呼。
乡君:对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称呼。
格格:对亲王到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的满语称呼。亲王女儿称和硕格格,郡王、贝勒女儿称多罗格格,贝子女儿称固伦格格,入八分镇国公与辅国公的女儿就称格格。
其实太子胤礽因为是废太子,所以是没有封号的,既不是亲王,也不是郡王,所以他的女儿什么都不是,只能称为格格。当然,后来弘皙由于太子故,被封为郡王后来又加封为亲王,那么他的妹妹自然也会沾光,可以是和硕格格,也是格格级别的,不是公主。
我们先不管秦可卿的原型是不是公主,我们按照刘先生的思路往下走。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公主或者格格的秦可卿有必要私逃出去藏匿民间么?我查了一下历史,雍正当朝对于废太子一家并没有反攻倒算,不仅如此,还格外开恩,封废太子之子弘皙为多理郡王,我不禁纳闷了,既然作为哥哥的弘皙都被封为郡王了,雍正皇帝也没有对太子一党赶尽杀绝,作为郡王的妹妹又何必逃走藏匿民间呢。有人也许会反驳,弘皙在乾隆朝造反了。的确,这是事实,问题又来了,弘皙都败下去,当时曹家也败下去了,何来藏匿他妹妹之说呢?
刘心武先生推理说,曹家藏匿“公主”是为了政治投资,一旦弘皙举事成功,他就是从龙功臣,就可以一飞冲天,加官进爵。真的是这样么?难道曹家真的想效仿程婴救孤的典故么?我想以当时曹家的境遇和雍正朝的高压政策,曹家是没有理由和胆量做这样没有胜算的投资的。自己的屁股还没有擦干净,还把手伸到风险极大,甚至会灭族的所谓政治投资上,简直是疯了。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秦可卿是个女人,在封建社会,即使她是皇族血脉,曹家也不会愚蠢到投资一个女人身上,即使成功了,女人又能换来什么呢!
刘心武先生还推理说,正是因为贾珍藏匿“公主”秦可卿,才导致了后来宁荣两府被抄家。这一点我也不能苟同。我想刘先生有点儿本末倒置了,藏匿“公主”的主谋是秦业,不是贾家,即使后来贾家担了这个重担,始作俑者秦业应该首当其冲,可是书里在抄家的时候并没有涉及到秦业。这不很奇怪么。还有一点更为可笑,刘先生分析,之所以秦可卿受到宁荣两府的优待,在于阖府上下都知道他“公主”的高贵身份,这样明目张胆的藏匿废太子之女,造反逆党之妹,贾家是不是真的都吃错药了,雍正朝对于皇族的打压搞得人人自危,躲祸都来不及,即使真藏匿了居然也不收敛,这样真的好么?推及到贾府,也不可能这样。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太医不可以给贾府的人看病么?刘先生在分析秦可卿死因说,张太医不可能给秦可卿看病,因为太医是皇家的专职医生,贾家不够资格。我想这一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太医的确算的上皇家的专职医生,平民百姓是不可能让太医给瞧病的。但是,贾家是一般人家么?显然不是,首先贾家的大女儿元春是当朝皇妃,贾家自然是皇亲国戚,贾政是国丈,贾宝玉最起码也是国舅爷了。其次,贾家都是开国功臣,祖上是国公,让太医看病也不全是僭越吧。刘先生把张太医开的药方当做暗语来解读,真是令人脑洞大开,这难道是贾府版的潜伏么?
最后一个问题,秦可卿是怎么死的呢?八十回版里写的扑朔迷离,一会儿太虚幻境,一会儿又从焦大口里骂出“爬灰的爬灰,找小叔子的找小叔子”,这似乎在向我们暗示,秦可卿之死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可能是因为和公公有奸情有关。在其他版本红楼梦和脂砚斋的暗语里,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说法,如果是这样,秦可卿之死的一些疑惑也可以解释通了。但究竟是秦可卿自愿和贾珍爬灰的呢,还是被迫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从后文看,贾珍父子有共享一女的习惯,比如尤氏姐妹就是这样。
我个人觉得,秦可卿可能是这样的。秦可卿之所以受到贾府上下的尊重,源于她良好的教养和曾经的出身经历。良好的家庭素养,使她得到贾府上层人士的认可和喜欢。曾经的出身,使她同时能够善待下层服务人员。秦可卿之死呢,我想是这样的,他的公公是个老不正经,对她的美貌早已垂涎三尺,机缘巧合(这得加个引号,巧合来源于人为,她的丫头出卖了她),他们共同来到了添香楼,贾珍对她行了不轨之事,这使一向心气儿很高的秦可卿羞愧难当,又由于家丑不可外扬,心病加气不过也就自缢于天香楼了。贾珍怀愧,才有了后边大办丧事的故事。至于丫鬟,自己是帮凶,难辞其咎,死也好,做义女也好都可以解释的通。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有哪些系列
这个系列一共有四部,有关的详解如下:
一、丛书简介: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是2005-2007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图书,作者是著名作家刘心武。该书共四册:从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着手,详细考证了书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复原了《红楼梦》诞生时的时代风貌。
二、有关这四部书的详解:
第一部
基本信息
书名: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一部
目录
说在前头
第一讲 追寻“红学”谜踪(上)
第二讲 追寻“红学”谜踪(下)
第三讲 贾府婚配之谜
第四讲 秦可卿抱养之谜
第五讲 秦可卿生存之谜
第六讲 秦可卿出身之谜
第七讲 帐殿夜警之谜
第八讲 曹家浮沉之谜
第九讲 日月双悬之谜
第十讲 蒋玉菡之谜
第十一讲 北静王之谜
第十二讲 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
第十三讲 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下)
第十四讲 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上)
第十五讲 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下)
第十六讲 贾元春原型之谜
第十七讲 贾元春判词之谜
第十八讲 贾元春死亡之谜
第十九讲 刘心武创作简历
第二部
基本信息
书名: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二部
内容简介
荣登王府井、西单等各大书店排行榜第1名,平民红学大师再出击——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2部全新推出!CCTV-10《百家讲坛》同名节目全新内容提前曝光。
本书是《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第二部,与前一部相同,亦包括完整的18讲。在这本书中,作者将那些在第一部中未曾解开谜团——破解。内容包括妙玉、王熙凤等在第一部中未曾深入探讨的金陵诸钗的命运之谜、贾宝玉的人格之谜等,并最终将自己的探佚成果浓缩小为一张囊括了红楼各色人物的“情榜”,还原了作者心目中的这部皇皇巨著的本初模样,从而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红学”观点,彻底“洗刷”了第一部留给部分读者的“政治解读”“秦学研究”印象。继等一部中的“秦可卿之谜”“元春之谜”等内容后,作者在本书中将他的研究范围扩展至深广得多的层面,带读者踏上了一段更为精彩的“红楼揭秘之旅”。
目录
第十九讲 妙玉入正册与排序之谜/1
第二十讲 太虚幻境四仙姑命名之谜/14
第二十一讲 妙玉身世之谜/28
第二十二讲 妙玉情爱之谜/43
第二十三讲 妙玉结局大揭秘/57
第二十四讲 玉石之谜/72
第二十五讲 贾宝玉人格之谜(上)/90
第二十六讲 贾宝玉人格之谜(下)/107
第二十七讲 黛、钗合一之谜/122
第二十八讲 黛、钗婚配之谜/138
第二十九讲 黛、钗结局之谜/150
第三十讲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谜/167
第三十一讲 迎春、探春、惜春命运之谜/183
第三十二讲 王熙凤、巧姐命运之谜/201
第三十三讲 李纨命运之谜/216
第三十四讲 金陵十二钗副册之谜/232
第三十五讲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谜/249
第三十六讲 情榜之谜/267
第三部
基本信息
书名: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第三部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刘心武对《红楼梦》的揭秘向更深的层次发展,《红楼梦》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林黛玉身上的重重谜团被一一揭开:她本有可能继承父亲的大笔遗产,为何却最终一无所获?她和贾宝玉真的是姑表兄妹近亲相恋?林黛玉和薛宝钗怎么就和好了?在贾府中有多少林黛玉的敌人?除了王夫人和薛姨妈之外,还存在着一股更为危险的邪恶力量?林黛玉是怎么死的?这些谜团的破解,将会大大有助于我们了解《红楼梦》的深层内涵。而本书还参照周汝昌汇校本《红楼梦》,对被高鹗等人篡改歪曲了的《红楼梦》进行了古本复原,并对八十回后内容进行探佚,誓将《红楼梦》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目录
上编:林黛玉之谜
林黛玉家产之谜
林黛玉血缘之谜
林黛玉眉眼之谜
黛、钗关系之谜
林黛玉险境之谜
林黛玉沉湖之谜
中编:古本《红楼梦》真貌揭秘
古本和通行本的故事
不读凡例真遗憾
女娲补天剩余石、通灵宝玉、贾宝玉是三位一体吗?
曹雪芹的《红楼梦》有回前诗
家族史的投射
四大家族惹人眼
钟情大士?种情大士?
曹雪芹的《红楼梦》以三种人称灵活叙述
读不懂第七回,莫读《红楼梦》
白骨累累忘姓氏
细抠精选为求真
从《风月宝鉴》中撷取改造?
史湘云的原型:曹雪芹的一个李姓表妹——脂砚斋
“真事隐”后以“假语存”
“秦人旧舍”越发过露——秦之孝如何演化为林之孝
不可不知的几条脂砚斋批语
莫忽略:得到与谋求差事的贾氏宗族子弟们
小红是贯穿全书的重要角色
六足龟·四月二十六·五月初三
四月二十六日是遮天大王圣诞
金麒麟的奥秘
谁是告密者·如何看袭人·贾母巧夸钗
枕霞阁十二钗
贾母论窗需细品·书至三十八回已过三分之一有余
不可小觑尤氏·李纨也有尖刻时
三个关于欲望的故事
芦雪广不是芦雪庵·薛小妹灯谜诗大揭秘
不要忽略过场戏
“零碎杂角”、“无意随手”皆见功力
刺绣复杂的人生图像
从《红楼梦》中选出最美的四个场景,你选哪四个?
“红楼二尤”的自救悲剧
或打、或杀、或卖——为什么把“或杀”搁在“或卖”前面?
毛刺·油冻佛手·玻璃围屏·官中
风起于青萍之末——小鹊报信
缺中秋诗俟雪芹·玉田胭脂米
不稀罕那功名,不为世人观阅称赞
这两回是否是曹雪芹原笔?如系补作,作者当非高鹗
下编:遗失了的后二十八回:次第检索
你一定要知道: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
探佚《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至一百零八回
第四部
基本信息
书名: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第四部 宝钗湘云之谜暨红楼心语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第四部,继续对书中隐藏的诸多谜团进行破解。薛宝钗历来被认为是一个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大家闺秀,可是,在她冰肌雪骨的外表之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波涛汹涌?而作为“金玉良缘”的又一个可能,史湘云到底与贾宝玉有哪些情感纠葛?她最终会与谁共渡“白首”呢?
作者除了对 “金玉姻缘“作了一次完整的梳理,还将多年研究成果“红楼心语”倾情奉献,就《红楼梦》中的人性之谜结合现实进行了深度分析与探讨,为红迷们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提供了全新的解读方法。半部红楼千古遗恨。今天的我们虽无缘一睹曹雪芹原书的风采,却有幸能从刘心武的字斟句酌中一窥作者的良苦用心。
目录
序
上编:薛宝钗之谜
薛宝钗选秀之谜
薛宝钗红麝串之谜
薛宝钗情爱之谜
薛宝钗雪洞之谜
薛宝钗审黛之谜
薛宝钗结局大揭秘
中编:史湘云之谜
史湘云出场之谜
史湘云寄养之谜
史湘云定亲之谜
史湘云金麒麟之谜
史湘云结局大揭秘
史湘云脂砚斋之谜
下编:红楼心语
观花修竹能几时
独在花阴下穿茉莉花
夹缝里的人生
五月之柳梦正酣
得了玉的益似的
秋纹器小究可哀
原是天真烂漫之人
惜春懒画大观图
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的介绍
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是刘心武先生揭秘红楼系列的第四本专著。所谓古本,是对照程伟元、高鹗刻本而言。古本红楼梦均以手抄本形式存在于世,多残缺不全,共同特征是只存留《红楼梦》前八十回。清末陆续被发现。其中脂本系列包含有脂砚斋批语,被认为是较古老的版本。这些古本现存十一种,分别是: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蒙府本、列藏本、舒序本、郑藏本、戚序本(大字本、小字本)、卞藏本和杨藏本。还有一种曾经出现,又消失的靖藏本,真伪不知。
请看了刘心武解读红楼梦什么感觉?
我觉得他讲的大多是不合理的,从逻辑上说,他的推理大多是书中文字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或"充要条件".举例来说吧,他最主要的成果"秦可卿是皇室遗孤"就是这样的,如果先行假设出这个结论,再到文中咬文嚼字,还是有一丝可能成立的,但绝不能因为这样就可以认为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就好比一件凶杀案,我们如果得知凶案发生时恰巧有一个人在现场,我们只能说他有嫌疑,绝不能因此认定他就是凶手.
但是,我觉得他是功大于过的,原因有几点:一,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引起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和普通人对的兴趣,这对于这部奇书的研究和流传,是有极大裨益的.二,他使很多人了解到了古本红楼梦,了解了红楼梦的成书历史,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好处太大了.三,他上电视去发表自己的意见,绝对无可厚非,正如楼上说的,"每个喜欢红楼的人都有权利去评论和研究."他说的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他在评论前早已声明了这一点,结果如此谨慎,还被一些红学家批评,我实在认为他没什么过错,值得同情,反倒是那些红学家的做法,令人不敢苟同.红学家如果不满意,完全可以上电视告诉大家什么是正确的.我想这才是广大群众所希望看到的.
这些仅属我一家之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加批评.
刘心武解密红楼梦--观点摘抄
看完了《红楼梦》以后意犹未尽,找了很多的红学书籍来读,这个是第一本读完的,红楼梦这是一本奇书,养活了无数红学家,不同作者关于红楼梦的解密观点各异,但都能自成一家。
刘心武应该属于依靠文本细读和寻找原型的方式来解读红楼梦的,他的基本观点是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序性质的小说,多数人物是曹雪芹身边有原型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写完了的,为了躲避乾隆时期的文字狱自己和合作者脂砚斋删除改动了一部分(比如秦可卿相关),被牵连入政治审查遗失一部分(根据刘心武的观点,红楼梦应该是108回,证据是在38回脂砚斋评语说全书已三分之一由余)(据说80回后被人借阅遗失,根据刘心武观点,非普通人借阅,而是牵扯到文字狱审查),书稿尚未最终定稿,流传的古本甚多,又因古本均为手工抄写存在错抄漏抄的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古本对照来探求红楼梦的意图。
摘录几个刘心武的观点:
关于秦可卿原型,参考曹雪芹家室背景,康熙朝显赫一时,后来支持太子一派,在雍正朝一度失矢,乾隆上台善待皇亲贵胄贾家重获地位,贾母在行酒令时说“头上有晴天”等,属于对重获地位后对皇帝的歌颂,在随后贾家卷入康熙嫡长孙,废太子之子弘皙的弘晳逆案中彻底被抄而没落(关于弘皙逆案,在文中的反应是有一句诗“双悬日月照乾坤”,日派人物就是乾隆,月派就是弘皙),根据书中记载例如秦可卿态度(小门户抱养的,在门第很重的家庭中地位很高,不像探春、黛玉等有自卑感)、贾府娶媳妇儿的惯例(正妻一定是显赫出身,四大家族出身,邢夫人尤氏这种只能是填房)、家庭地位(在门第很重的家庭中很受尊重)、他人评价(贾母说是重孙媳中第一等的人物,尤式跟儿子说,她若有什么,你上天入地再找不出这样的)、室内陈设(各种妃子、公主之物),跟公公关系后婆婆的态度,最终层层推论引出结论,秦可卿的原型应该是废太子的女儿,弘皙的妹妹,也就是一个公主,贾府私藏秦可卿,可能是作为一项对月派的政治投资,但贾府不是只有一处投资,另一处对日派的投资就是贾元春,刘心武的观点还认为,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应该是因为告密了秦可卿的藏匿,导致秦可卿不得不自尽以保全月派其他人的势力,原红楼梦关于秦可卿的章节题目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也就是上吊自尽,后来出于脂砚斋的建议防止文字狱删除很多,改了很多内容,改成了“秦可卿死封龙禁卫”,秦可卿的身世也写得很模糊
关于林妹妹的死法,刘心武认为林妹妹是沉湖而死,且一定在贾母死后,因为对前八十回进行文本细读会发现,贾母是木石姻缘的坚定支持者,高鹗续书说贾母支持调包计导致林妹妹惨死一定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林妹妹的悲剧在于她卷入了贾府内部争夺管理权控制权的斗争旋涡中心,在诗句中有暗示她的身世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分析一下可知,螳螂指的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她们作为姐妹是坚持支持金玉良缘(金玉良缘的舆论压力也是她们放出来的),这样,宝玉作为未来继承人,王夫人,薛姨妈是亲姐妹,加上薛宝钗,都是她们自己家的人,就可以进一步控制贾府,她们一定会给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设阻,想办法清除林黛玉,是为螳螂;所谓黄雀应该指的是赵姨娘,她明显需要为自己和贾环争夺地位,而贾宝玉一直在说林妹妹死了,他当和尚去,因此她一定会设法害林黛玉,起到排除宝玉的目的,因此是黄雀。在贾母活着时候是坚定的林黛玉靠山,证据是元妃曾经借着班次节礼给宝玉和宝钗一样的,其意图很明显,是有指婚的意味的,然而贾母的反应是装傻,并对给宝玉提亲的道士说(实际是对王夫人和薛姨妈说)“如果有合适的,只要模样配得上,不管家室如何,你只管来告诉我,我这里给她几个钱就是了”,并在宝玉黛玉吵架后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贾母跟薛宝钗最大冲突发生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进了林黛玉的房间,贾母很满意,又进了薛宝钗的房间发现是个雪洞,贾母就说“你们年轻人都这样了,我们老人越发该住马厩去了”其实是很不赞赏宝钗的,贾母的情趣和品位是很高的,陈设都很讲究,更不可能想要娶一个本身的存在就像一个道德谴责一样的人物做自己孙媳妇了。贾母作为林妹妹的靠山,在贾母死后,林黛玉的处境一定很惨,最后沉湖而死(关于为什么是沉湖,作者还考证了好多诗词),在沉湖前可能是把某些衣物放在湖边,于是玉带在湖边的林中挂,对应了判词,关于金钗雪里埋,作者的解释是后来,薛宝钗应该是病死在大雪天内,而当时宝玉并不在身边。宝玉应该一度两次出家,第一次出家应该是甄宝玉劝回,对应了点戏时候脂砚斋批语“伏甄宝玉送玉”,甄宝玉送的玉应该就是贾宝玉
作者指出了贾府中贾政贾赦地位的反常,若如书中所写,贾赦作为长子却地位很低不跟贾母住在一起,而是弟弟贾政,这一点作者考究了曹雪芹家,发现贾母原型李氏的丈和儿子死亡,留下两个遗孀,李氏(贾母)和怀孕的马氏(李纨,曹雪芹写书时候给她矮写了一辈),后来康熙对两个遗孀颇为照顾,给了很高的评价,让李氏过继一个侄子袭爵位,就是贾政的原型,而贾赦原型是贾政原型的哥哥,缺并没有一同过继,是另一个家庭的人。也正因为这样,跟贾母血缘关系最近的只有林黛玉,贾母最疼宝玉,因此一定是支持玉石姻缘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纨作为大媳妇儿却不管家,曹雪芹应该是遵照原型来写的,原型的马氏地位很尴尬,她因为王夫人和贾政的到来,失去了女主人的地位,是一个边缘人物。也解释了为什么最后荣国府衰败后独留了李纨和贾兰,因为他们原本是康熙评价很高的前江宁织造的遗孀和遗腹子
刘心武认为脂砚斋的原型就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
关于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应该指的是贾琏对她三个时期的态度,贾母不仅是林黛玉的靠山,也是王熙凤的靠山,贾母在世,贾琏对王熙凤的态度是从,后贾母去世,对尤二姐的事贾琏一定是耿耿于怀,尚未休妻但一定嫌恶,可能扶正了平儿,后来王熙凤放高利贷,逼迫别人的很多事爆出来,贾琏借机休妻
刘心武认为探春的远嫁应该是政治上派她去跟外族和亲了,而两族短暂的和亲之后和平也没有维持多久。证据是探春判词下面的图画,两个风筝,随时会缠绕在一起(对应书中描写的放风筝的情节)
作者认为巧姐的狠舅奸兄里,狠舅很明显指的是王仁(忘仁)这点没有争议,但是奸兄不应该指贾芸,根据脂砚斋前文对贾芸的批语,贾芸应该是一个正面形象,并在后文和妻子小红对贾宝玉和王熙凤有救助行为,刘心武认为的奸兄应该是贾兰,体现在巧姐可能是被卖,板儿贾芸等去救助,此时只有李纨和贾兰独善其身,应该是有钱的,而狠心拒绝,证据可以参考李纨的判词“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一本残缺的小说,本来就有无数种可能的解读,关于这类解谜的作品,原本都是一家之言,需要辩证地接受。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共有几集?麻烦列一下,全!!!
(01)刘心武谈红学(上)
(02)刘心武谈红学(下)
(一)
(03)贾府婚配之谜
(04)秦可卿抱养之谜
(05)秦可卿生存之谜
(06)秦可卿出身之谜
(07)帐殿夜警之谜
(08)曹家浮沉之谜
(09)日月双悬之谜
(10)蒋玉菡之谜
(11)北静王之谜
(12)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
(13)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下)
(二)
(14)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上)
(15)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下)
(16)贾元春原型之谜
(17)贾元春判词之谜
(18)贾元春死亡之谜
(三)
(19)妙玉排序之谜(上)
(20)妙玉排序之谜(下)
(21)妙玉身世之谜
(22)妙玉情爱之谜
(23)妙玉结局大揭秘
(四)
(24)林黛玉血缘之谜
(25)林黛玉眉眼之谜
(26)黛钗合一之谜
(27)林黛玉险境之谜
(28)林黛玉结局大揭谜
(五)
(29)薛宝钗选秀之谜
(30)薛宝钗指婚之谜
(31)薛宝钗情爱之谜
(32)薛宝钗与贾母关系之谜
(33)薛宝钗情障之谜
(34)薛宝钗结局大揭秘
(六)
(35)玉石之谜
(36)贾宝玉人格之谜
(37)贾宝玉意淫之谜
(38)贾宝玉多重人格之谜
(39)贾宝玉结局大揭秘
(七)
(40)史湘云出场之谜
(41)史湘云寄养之谜
(42)史湘云定亲之谜
(43)金麒麟之谜
(44)史湘云结局大揭秘
(八)
(45)全本《红楼梦》之谜
(46)《红楼梦》结构之谜
(47)贾迎春之谜
(48)香菱之谜
(49)贾家获罪之谜
(50)贾惜春之谜
(51)袭人、麝月之谜
(52)贾探春之谜
(53)王熙凤、巧姐之谜
(54)李纨之谜
(55)狱神庙之谜
(56)金陵十二钗副册之谜
(57)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谜
(58)“情榜”之谜
(59)八十回后回目之谜(上)
(60)八十回后回目之谜(中)
(61)八十回后回目之谜(下)
看到刘心武的红楼梦百家讲坛里,就是如果脂砚斋看过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了
目前红学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亲人(表兄弟?叔父?妻子?众说纷纭……),连同畸笏叟、松斋等人(也是雪芹家人)参与了石头记的创作,主要工作是整理稿件、写批语,所以有机会看到后三十回(或者是后二十八回?)。后来雪芹逝世后,他们把稿子借给亲戚看,弄丢了,脂砚斋感到很惋惜,但应该是为了尊重雪芹,没有盲目补写,只是在批语里透露情节。几十年后,与曹雪芹素不相识的高鹗(现在又有人质疑,一般不承认是高鹗续写的了,人文社出版的红楼梦已改成了曹雪芹著、无名氏续),这个续写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了今天广泛流传的八十一到一百二十回,但很多新红学家把这四十回骂得很惨。综上,真正看过原稿的脂砚斋不愿续写,而搭不上边的无名氏先生心血来潮,写了冒牌的结局。
最后弱弱的说一句,红学界几乎没什么是有定论的,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上面的说法应该算是主流,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真的是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了。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几回
1、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宁府上下为贾敬贺寿,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宝玉前去祝贺。尔后凤姐和宝玉去看望秦可卿,宝玉落泪。宝玉走后,凤姐又和可卿深谈良久方告辞。凤姐在园中散步,遇见贾瑞。贾瑞言辞挑逗凤姐,凤姐表面迎合,内心却十分恼怒。秦可卿病情渐重,凤姐不敢将实情告诉贾母。凤姐回家后听平儿说贾瑞要来请安,知其用意,准备用计处置。2、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贾瑞来找凤姐。按约定晚上钻入穿堂。腊月天寒,白冻一晚而归。代儒惩罚贾瑞跪在院内读文章,打了三四十大板,不许吃饭。第二次又在凤姐房后小过道里那座空房子,被贾蓉、贾蔷捉弄。贾瑞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风月宝鉴,一命鸣呼。3、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氏病夭,给凤姐托梦。凤姐听秦氏死吓了一身冷汗;宝玉心中似戳了一刀。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奢华办丧事,秦氏丫环瑞珠触柱而亡。小丫环宝珠甘为义女。尤氏犯旧疾不出。宝玉向贾珍荐凤姐理家。贾珍拄个拐请凤姐理家。凤姐协理宁国府显才华。4、第十五回 王凤姐权弄铁槛寺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北静王看宝玉的通灵宝玉而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的礼物。凤姐带着宝玉和秦钟盱中途在农人家打尖。宝玉观二丫头纺绩。来至铁槛寺,凤姐到馒头庵(水月庵)要两间房作下处。宝玉,秦钟与智能玩笑;凤姐弄权图银害命。智能向秦钟提出“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的要求。凤姐为落人情,图三千银,又住一宿。5、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凤姐患了“血山崩”,却逞强不告诉别人。贾琏请求鸳鸯暂把老太太查不到的金银偷运出一箱子,支腾过去。林之孝说旺儿的小子吃酒赌钱,无所不至;凤姐已给彩霞母亲说准了把彩霞配给旺儿小子,贾琏不同意。彩霞怕旺儿媳妇倚仗凤姐之势一时作成,去求赵姨娘,赵又去求贾政,贾政说他已瞅准了两个丫头,一给宝玉,一给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