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二十四孝的词?
第一行孝是舜帝,南山耕田奉双亲;二十四孝在第一,因而得做帝王身.第二行孝是木莲,木莲就母往西方;观音娘娘来点化,阴司救母还阳转.第三行孝是匡胤,有忠有孝有德行;足行千裏送母亲,因孝得做帝王身.第四行孝是王祥,母亲有病思鱼汤;将身卧在寒冰上,天赐金丝鱼一双.第五行孝是孟宗,忏逆之人天不杳;孟宗哭竹声冬笋,父寿如今松柏同.第六行孝是丁兰,丁兰刻木奉亲娘;每日焚香敬父母,至今孝名天下扬.第七行孝是黄香,黄香扇枕赐温凉;冬天温被母亲睡,新物敬给母先堂.第八行孝命不通,刘康救母孟一江;彦贵召暸黄氏女,我道容称天不容.第九行孝是曹安,曹安杀子救亲娘;孝心感动天和地,至今孝名天下传.第十行孝孟姜女,丈夫去到望裏城;哭倒长城八千裏,至今美名天下扬.十一行孝蔡白皆,孝迂恩人张秀才;若暸穴位赵氏女,麻衣兜土堆坟生.十二行孝姜秀才,姜氏弃妻好伤怀;古林相会万苦难,急著安安送米来.十三行孝王母娘,朝思夕想炼金钢;侯世点选王氏女,不知错杀白家娘.十四行孝是郭臣,郭臣埋儿奉双亲;孝心感动天和地,埋儿之人天赐金.十五行孝董秀才,董永卖身买棺材;卖身安葬父母亲,后与仙女配成双.十六行孝伍子郎,买个叫化做亲娘;他拜叫化为亲娘,后来伍子做好人.十七行孝孟圣人,孟作子经多少文;孟母为儿三千教,后来儿孙个个贤.十八行孝蠹燕山,燕山为人有义方;五子依然来敬奉,兄弟五人做好人.十九行孝香九龄,寒冬温席奉娘亲;九龄本是行孝子,孝子亲来理当然.二十行孝贺廷名,贺廷大孝敬双亲;母亲真心朝佛祖,正往灵山见世尊.廿一行孝开宗君,行孝九代家不分;上天赐下摇钱树,早落金子夜落银.廿二行孝感天地,要求鹿乳补娘亲;身穿鹿皮射鹿死,求行鹿奶母病转.廿三行孝田三郎,三兄弟人帐不分;三嫂错杀紫荆娘,臭名万古田三郎.廿四行孝满堂红,九世同居是张公;家中挂暸百思字,后来儿孙各个贤.
二人转的经典曲目竟有什么 如回杯记之类的
代表作 《西厢记》《包公断后》、《二大妈探病》、 《回杯记》、 《柜中缘》、《连心曲》、《马前泼水》、《梁赛金擀面》、《皇亲梦》、《攀亲家》、《老汉背妻》、《单出头》、《包公赔情》、《孙二娘开店》、《张郎休妻》、《禅宇寺》、《双赶集》、《送鸡还鸡》、《李翠莲还魂》、《六月雪》、《劈山救母》、《红月娥做梦》、《打龙袍》、《密建游宫》、《刘金定探病》、《罗成算卦》、《大将名五更》、《春哥对花》、《张生游寺》、《李桂香打柴》、《韩琪杀庙》、《小拜年》、《富贵九子图》、《游西湖》、《杨八姐游春》、《锯大缸》、《包公吊孝》、《冯奎卖妻》、《楼台会》 传统剧目 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三百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双玩艺儿;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作梦》、《丁郎寻父》等单出头;还有《回杯记》、《锯大缸》、《寒江》、《拉马》、《二大妈探病》等拉场戏。以后又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如《给军属拜年》《丰收桥》等等。
二人转电影有哪些
1、《贵妃还乡》《贵妃还乡》是一部二人转喜剧电影,由邢丹指导,把二人转形式用到电影里,是第一次破天荒的尝试探索。因此,这部电影在打击乐、板腔体、韵白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以往我国拍摄的戏曲电影有很大区别。《贵妃还乡》讲的是清乾隆年间,贵妃娘娘郎丽华(闫学晶饰)思乡心切,皇上恩准其回东北省亲,贵妃与御妹玉霞格格乔装改扮,轻车从简,回乡后用收下的赃银为百姓修桥,却被随行太监密告刁状,多亏佟知县(潘长江饰)冒死上殿请命,最终贪官受到惩治,正义得到了伸张。2、《跳大神》《跳大神》是部破除封建迷信、弘扬正能量的新媒体电影。由东北二人转演员魏三自导自演,臧天朔、陈柏寒、杜玉明等加盟客串。影片故事背景是在东北农村,主角胡言(魏三 饰)装疯后成为假神学大师,假大师得到不明真相人们的盲目崇拜追随。片中胡言与村里能人兰雨斗法,与漂亮风骚的王老八媳妇,正能量的女村官等等一系列正邪之争,通过这些亦正亦邪的故事情节,呼唤当今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善良,需要良好的社会公德与爱,呼吁人们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影响,抵制愚昧落后,倡导理性,激浊扬清。3、《兴风作浪3》《兴风作浪3》是由优酷、东盛柒娱传媒、辽宁民间艺术团、橙橙影业出品,李春啸、唐铁军执导,杨树林、关婷娜、董三毛、赵海燕等主演的喜剧电影,于2021年2月7日在优酷独家上线。马六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一次心血来潮的亲子鉴定,让马六偶然得知寄予厚望的儿子并非“自己亲生”,悲愤之下与妻子牛芸展开讨论,却不料揭开了自己并非父亲亲生这一身世秘密,祖孙三代原本平静的生活因此掀起风浪。为了维系家庭和睦,马六在家人之间费心经营,却适得其反,闹出不少笑话,两个家庭鸡飞狗跳,更险些分道扬镳。
二人转是有什么剧种转变而来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边说边唱,载歌载舞。二人转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所以其表演台词中带有一些乡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转内容并不以俗色酸为主、二人转的戏词中有很多都是和“评剧”“东北大鼓”“莲花落”是相通的。这种现象一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剧团二队。经过吉林民间艺术团的修改之后有很多唱段成为了二人转的知名唱段。例如《猪八戒拱地》《回杯记》《马前泼水》《西厢观画》《骂鸭》《梁祝下山》《包公断太后》《水漫蓝桥》《二大妈探病》《孙悟空三调芭蕉扇》《醉青天》等等。在改编出大批传统剧目的同时,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也培养出了众多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丑角演员有韩子平、秦志平、董连海、徐振武、尹伟民等等,旦角演员有郑淑云、董伟、李晓霞、关长荣、闫淑平、杨宏伟、孙晓丽、等等。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1]
二人转的新型二人转
被称为“八角手绢之母”的二人转舞蹈家马力教授见证了二人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与变革,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二人转的“活字典”。她认为:“二人转特别与时俱进,你喜欢什么他就唱什么,什么流行唱什么。抗美援朝时北市场的二人转园子当中,二人转艺人都会用小帽的形式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过去有个《大杂调》,二人转演员有的还会唱当时的流行歌曲,如前苏联歌曲《红梅花儿开》《喀秋莎》。现在二人转演员在台上唱流行歌曲并不算是忘本的行为,而是一种对于传统二人转的继承。”传承艺术应主要传承其灵魂,而非躯壳。我们应当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二人转的前途,应鼓励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戏曲剧种和曲艺曲种之间相互交流和融合,而不是通过孤立静止的方法来只保护它的躯壳,将二人转控制在一个封闭不动的状态,那样将会抽空创新的活力。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有把不同的表演艺术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演出的传统习惯。东汉时期张衡的《西京赋》里就有杂技、歌舞等同场演出的记载。北魏时则在洛阳的寺庙里集中演出百戏。隋代在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广泛搜罗“四方散乐”,在洛阳城外临时建立戏场,占地八里,艺人们彻夜演出。唐代长安的庙会上可以看到大量说书、杂技、歌舞等表演。北宋出现的营业性的“瓦舍”更是常年集中各种技艺演出。马也指出:“这种集中演出,既促使各种艺术的互相竞争,也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吸收、渗透、融合。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不同的艺术综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于是,新的艺术形式诞生了,这就是在十二世纪形成的以歌舞手段演故事的中国戏曲。”多种艺术同台演出这种做法在清末民初时也很常见,陈公哲在《精武会五十年》(1957)记载:“1910年春,上海北四川路原有亚波罗影戏院,于影戏中加插歌舞杂技,以娱观众。”可见,安排多种艺术形式同台演出,是出于满足观众需求的目的。而这种传统习惯,却在新型二人转那里得到了保持。杨世祥指出:“二人转是当代的杂剧,如同戏曲史上的宋杂剧一样,是歌舞、说唱、戏曲几种样式混杂在一起的概称。”于海阔指出:“新型二人转现已演变为包含传统二人转、流行歌曲、单口相声、脱口秀、拉丁舞、绝活、杂技在内的综艺晚会,本身并非一个成熟的艺术形式,它还在“发酵”的状态,需要继续与其它艺术形式进行交融、碰撞。只要在健康的路上走下去,谁又敢说有朝一日不会产生出一种或多种新的艺术形式呢?纵观戏曲、曲艺的历史,很多艺术形式都是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磨合才最终形成的。只要合理引导,新型二人转有可能是新艺术形式出现前期的可贵的萌芽。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有开放、包容、理性的心态,宏观的艺术视野和一定的艺术敏感性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对新型二人转来说,真正引起争议的其实是某些节目中的“性暗示”。如能顺应形势,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去掉,从观众的合理需求出发,为民间艺人提供一条发展之路,进行综艺晚会式的表演恐怕也未尝不可。至于名称,还可进一步商榷,并不急于命名。二人转虽有三百年历史,但“二人转”这一名称直到1934年才在《泰东日报》上出现,1952年辽宁省民间艺术会演时才开始在东北推广,1953年首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才正式定名,并得到文艺界承认。也就是说在二人转发展史上的200多年,它的名称一直未固定,“蹦蹦”、“小秧歌”、“春歌戏”、“半班戏”等都是它的曾用名。因此,新型二人转的命名完全可以再等一些年,对待艺术问题我们需要有这个耐心,但“二人秀”这一名称肯定不合适。传统二人转现今虽遇到些困难,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农村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能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同观众的需求相结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在艺术的百花园里光彩夺目。新型二人转还在发展当中,可以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它仍然会继续吸收其它艺术形式的元素,与传统二人转一起在广阔的艺术天地里相映成辉,为广大观众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
“二人转”
“哈哈……”一阵欢笑声从我们班传来,原来是老师在评“班级小能人”呢,最厉害的就是陈天淮和左冬冬的淮安“二人转”了,这可是绝活!
“预备,开始!”老师一声令下,左冬冬和陈天淮快速地转动着手中的书,张明辉和刘泽宇在下面喊“左冬冬快掉,左冬冬快掉”。左冬冬被他们给逗笑了,手也开始变了形,书在他手上开始不听使唤了,一会儿朝左边斜,一会又跑到了右。陈天淮开始高兴了,“这下我赢定了”果然不出所料,左冬冬“喀嚓”笑了一声,手中的书掉了下来。陈天淮笑了,可是正在这时,他一不小心,手中的书也掉到了地,但还是陈天淮赢了,真玄啊!下次可不能轻敌了,这次差点就败了。
第二场开始,左冬冬开始不受干扰,拼命的转,陈天淮也不甘示弱,把自己全身的力气都使了出来,两人不分上下,最后几乎同时掉地,谁让左冬冬人缘不好,在同学们的选举下,陈天淮胜出。左冬冬不胜,要求再站,老师和同学都不同意,他们只能在座位上暗暗较劲。
下面是别的同学表演其它节目,但是我们的眼睛全都盯在他们俩的身上。左冬冬终于发威,转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陈天淮战败。原来左冬冬在台上不仅被别人说骂,还有老师在那儿看心里紧张,而到了台下就能正常发挥了,看来有时候老师在并不好。
张小光是谁
张小光张小光(1970年9月8日-2016年9月2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3岁开始学习二人转,中途学过两年评剧。后来在辽阳结婚后,便开始了正式的二人转生涯。2003年,加盟辽宁省民间艺术团,成为赵本山的第10位徒弟。2004年至2006年,在赵本山自导自演的电视剧《马大帅》三部曲中,饰演玉芬的前夫牛二。2010年,出演赵本山、小沈阳主演的电影《大笑江湖》。2013年,出演电视剧《樱桃红》。2016年9月21日,张小光驾驶摩托车试图加速跟随前面越野车通过ETC通道时,被自动落下的收费杆撞到,摔倒死亡。中文名:张小光出生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出生日期:1970年9月8日逝世日期:2016年9月21日职业:影视演员、二人转演员代表作品:马大帅师父:赵本山早年经历张小光1970年生于哈尔滨呼兰,后来随家搬到佳木斯。13岁开始学习二人转,中途学过两年评剧。变音期的时候开始学键盘乐器,并以此专长维持了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直到在辽阳结婚后,才开始了正式的二人转生涯。张小光夫妇曾在长春唱过两年的二人转。后来以“大嘉宾”的身份游走于各个演出场所。“非典”疫情过后,张小光同沈阳的一个剧场达成演出协议,就在当天,赵本山的徒弟王小宝打来电话,邀请其加盟辽宁省民间艺术团。就这样,张小光进了赵本山领导的团队。演艺经历2004年,在赵本山执导的电视剧《马大帅》中,饰演玉芬的前夫牛二。此后,在2005年的《马大帅2》及2006年的《马大帅3》中,继续饰演牛二。2009年4月,在电视剧中《乡村名流》中饰演大马勺;2010年12月,出演赵本山、小沈阳主演的电影《大笑江湖》。2012年1月,在乡村电视剧《乡村爱情小夜曲》中,饰演酒店老板。同年2月,出演宋小宝主演的电视剧《樱桃》。2013年3月,出演电视剧《樱桃红》,饰演发财。个人生活车祸身亡2016年9月21日,张小光驾驶的摩托车于6点02分在苏家屯收费站跟随辽AJ787S丰田车从ETC入口车道闯入高速公路,1小时左右到达彰武收费站,其通行行程为118公里,高速通行费应为55元。但在过收费站时,张小光驾驶摩托车跟随辽AG9R95丰田车后,并未有停下缴费,而是保持高速通过ETC收费车道,之后撞到自动下落的收费栏杆,最终不治身亡。主要作品参演电影大笑江湖-2010-12-03,饰演卖假药的参演电视剧樱桃红-2013-03-02,饰演发财樱桃-2012-02-19,饰演哑巴乡村爱情小夜曲-2012-01-27,饰演酒店老板乡村名流-2009-04-15,饰演大马勺马大帅3-2006-00-00,饰演牛二马大帅2-2005-03-18,饰演牛二马大帅-2004-00-00,饰演牛二人物评价张小光的演出风格很接地气,深受观众的喜爱。生活中作为一名二人转演员的他,绝活可是响当当的。有十几年的功底,张小光在二人转舞台上的绝活非常多,劈腿功只是一小部分。(腾讯娱乐、时代商报)在《马大帅》里,成天对玉芬死缠滥打的那个地痞流氓牛二着实惹人厌,这个人物在《马大帅》里的戏份其实并不多,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被二人转演员张小光表演得非常到位。(大连晚报)张小光的聪明是不争的事实,他学习键盘乐器的时候,几乎无师自通,也不需要谱本的支持。张小光的刻苦也是不争的事实,腿伤也要坚持每天压腿,不耽误表演。张小光对朋友非常宽容,他喜欢和比他年纪小的人交往,除了付出,没有索取。(新文化报)
张小光出什么事了
张小光在高速路上发生一场车祸,不幸去世。2016年,赵本山的爱徒张小光,骑着30万的摩托车,为了省下过路费,强行冲卡,结果被收费杆砸了个正着,当场丧命。由于当时人们对酒后驾车,还没有意识,没有想到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而赵本山的最得意的徒弟张小光,就是发生在高速路上发生一场车祸,不幸去世,年仅46岁。在张小光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发生一场意外,生命永远的定格那一天。张小光生平张小光1970年出生于哈尔滨呼兰,后来又随家人搬到了佳木斯,父母都是二人转演员。由于从小家里条件不太好,也没念过什么书,家里四个男孩,张小光又是大哥。于是13岁时,他就开始学习二人转。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他干。后来,他又学了两年评剧,还学了各种乐器,对于这行,他有灵气,也有天赋,能唱能跳,还会演奏多种乐器。最后成为了长春戏曲剧院顶梁柱。2003年,33岁的张小光被赵本山发掘,虽说是大器晚成,赵本山十分看好他,成为了赵本山的第10号徒弟。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久,赵本山安排张晓光在《马大帅》中饰演“牛二”。在剧中,这个角色非常出色和沉重。由此可见,赵本山非常重视他。
有谁知道二人转的小帽都有哪些?在网上哪能收到?高分回谢!
小帽 打梨 补汗 断道 探妹 捎书 对花逛灯 摘桃 采茶 拣柴 探清水河 张生游寺 美女思情 妈妈糊涂 春哥上工 文明落套 妓女悲秋 尼姑思凡 绣八出戏 艺人翻身 九反朝阳 夸哈尔滨 和尚思凡 婆媳顶嘴 审问青羊 谭香哭瓜 光棍哭妻 湘子出家 洞宾买药 梦中寻夫 三国五更 反叫五更 贫寒五更 月牙五更 情五更 黑五更 思五更 盼五更 叫五更 绣灯笼 情人迷 送情郎 绣八仙 绣云肩 绣沾布 绣花灯 绣荷包 绣取灯 绣特勒 绣耳包 绣锅台 双贤图 扛活难 跑珲春 绣花鞋 绣兜兜 绣麒麟 观花灯 俏僧尼 东北风 逃荒歌 拙姑娘 小送饭 小看戏 小拜年 小烧香 小冻冰 盼情人 小看牌 双十比 小重楼 小四景 小上庙 小做饭 蹦登歌 小挎鼓 小吊孝 闹元宵 洒金扇 吗啡针 大烟叹 看秧歌 叹烟花 铺地锦 蝴蝶飘 寡妇难 想情郎 放风筝 摘黄瓜 卖大布 扑蝴蝶 倒卷帘 画扇面 画纱灯 下盘棋 包饺子 挑女婿 瞧情郎 沙金扇 抓蝈蝈 拔白菜 推扭抽 茉莉花 做风筝 四大劝 叹青楼 探书房 拣棉花 砍柴郎 配夫妻 拿蝎子 爬墙头 打水歌 打花棍 打牙牌 游西湖 割韭菜 探情郎 打苍蝇 打秋千 打宾鸿 丢戒指 十三咳 十大想 十对花 十八摸 罗嗦五更 杨总办调兵 十补母重恩 梁山伯五更 银秀英五更 寡妇思五更 大将名五更 五更十三咳 贞节立牌坊 姑娘要赔送 丁成巧得妻 大姑娘上学 花园会书生 十二月倒花 小两口逛庙 小寡妇上坟 半拉子探病 二姑娘拜年 百花古人名 劝郎别耍钱 鸳鸯嫁老雕 二十四岁寡妇 李芳巧得妻 打渔人十二月 十二月打官司 糊弄妈妈五更 柏秀英绣蚊帐 十美图放风筝 关东城起大会 奴在婆家受折磨 《二人转剧目》 降 香 马 坡 打 画 骂 店 报 号 闯 帐 报 恩 断 桥 地 楼 退 还 画 眉 黄 病 探 窖 雁 词 摔 盆 盗 扇 拷 红 补 汗 坐 楼 拉 君 拉 马 祭 天 寒 江 刚 鉴 双 拐 小送饭 小住家 小过门 小锄地 小天台 小上坟 小上寿 小上庙 小打柴 小封官 小西唐 小放牛 小重楼 小尿炕 小盘道 小寒江 小拜年 小赶船 小分家 回杯记 大清律 大观灯 大登殿 大天台 大赶船 大重楼 打金枝 打黄狼 打韩昌 打八仙 打龙袍 打瓜园 浔阳楼 尤三姐 双锁山 一 六月雪 杜十娘 刘金定观星 二 醉八仙 上兰桥 力杀四门 三 禅宇寺 下兰桥 刘金定探病 四 斩扬帆 十字坡 五雷阵 五 憎尼会 毒蛇记 扎花帐 六 秦香莲 狐玉娘 阴魂阵 七 回岗岭 井台会 三狐洞 寒江关 花烛会 牧羊圈 西施女 古城会 玉堂春 楼台会 锯大钢 白蛇传 凤仪亭 天缘配 月为煤 游古庙 香海魂 乾坤带 墙头记 柜中缘 杀狗记 老少换 绣鞋记 天公报 告扇子 香罗带 罗裙记 莲花庵 桃花庵 锯大缸 美凤楼 拣棉花 刘公案 单吊孝 贫女泪 珍珠衫 度林英 水牢记 下南唐 闹江洲 劈关西 茨儿山 哭典韦 战长沙 反樊城 忠义堂 铡国舅 相国寺 砸鸾架 献天书 夫人梦 三节烈 三丑会 下扬州 哭典韦 李陵碑 莲花俺 反樊城 华容道 彩球记 才子会 天门阵 天河配 五峰山 无底洞 忆真妃 乌金记 双配合 双休妻 双怕妻 双拜年 阴功报 民国律 对字儿 双下山 白帝城 孙纪皋 游西湖 西楼会 百忍图 血花池 华容道 全德后 抢潼关 美猴王 快活林 望儿楼 武家庄 洛阳桥 忠义厅 英雄会 金环记 看财奴 战金兵 黄鹤楼 黄阁楼 探书房 清烈传 借东风 借髦髦 调精忠 跑关东 紫竹崖 稀柿洞 铁弓缘 铁佛寺 砸銮驾 鸳鸯楼 绣忒勒 游武庙 禅宇寺 蜈蚣岭 蟠桃会 露泪缘 聚义厅 妈妈会 丝绒记 青石山 青纱帐 穷富论 夫人梦 穆苛寨 潘金莲 包公游阴 蛤嫫告状 糜氏托孤 包公铡侄 乌盆告状 单刀赴会 包公赔情 毛驴告状 夜宿花亭 包公赶驴 西厢听琴 鸿雁捎书 包公断后 西厢写书 姐妹蜴嫁 包公吊孝 西厢观画 独占花魁 薛礼打虎 崇祯观画 破镜重圆 薛礼探穴 苏武牧羊 辕门斩子 薛礼还家 罗章跪楼 父过子孝 武松杀嫂 刘全进瓜 丁郎寻父 武松打店 宋王逼婚 洞房认父 武松发配 燕青卖线 白猿教刀 武松反狱 燕青下山 王八戏女 武松打虎 燕青打擂 小王打鸟 关公辞朝 张郎休妻 刘伶醉酒 关公盘道 张飞审瓜 罗成算挂 宋江杀楼 哪吒出世 密建游宫 石秀杀楼 观音赠剑 百年长恨 韩琪杀庙 劈山救母 大闹天宫 孔名招亲 牛皋招亲 岳母刺字 何氏卖身 真假驸马 孙膑思家 秦家花园 苏岱陪妹 老汉背妻 雪玉冰霜 打狗劝夫 贤妻休夫 冯奎卖妻 刘云打母 金精戏窦 傻子相亲 五女哭坟 墓生高望 双拜花堂 五女拜寿 马前泼水 孙成打酒 王婆骂鸡 赶马下山 谭香哭瓜 貂蝉拜月 宗保抗令 二主探病 秦琼观阵 秦琼卖马 太子要表 花子拾金 南郭学艺 九龄温席 九红出嫁 十女夸夫 大破孟州 土山被困 小三分家 马失前蹄 目莲救母 正德访资 王华买父 美人查关 灶王诉功 佛门点缘 闺女出嫁 花魁游街 青菜段儿 杨广变牛 杨门女将 杨家归西 单鞭压槊 贪财害命 夜打登山 张飞跪楼 英雄刺虎 临潼斗宝 郭军反奉 耗子娶猫 疯僧扫秦 寇准斗潘 崇祯观兵 割袍断义 窦义思金 诗书巧合 燕王扫北 鹦哥对诗 秋胡戏妻 秋胡戏嫂 三关认夫 三娘教子 刘备过江 审问青羊 吴汉杀妻 昭君出塞 闯王发兵 闯王坐殿 灯下劝夫 尼姑下山 打渔杀家 白狗黑卷 白蛇诉功 孟良搬嫂 水漫金山 孙宾学艺 母女顶嘴 姐俩顶嘴 妯娌顶嘴 姑嫂降香 东吴招亲 百鸟朝凤 林冲发配 二美夺夫 三贤劝母 打碗劝婆 王小借粮 败子回头 安安送米 穆桂英指路 穆桂英搬兵 穆桂英被困 呼延庆出世 呼延庆打擂 呼延庆上坟 黄金锭下山 单臂擒方腊 楚幼主登基 三对梨花枪 三盗芭蕉扇 三打白骨精 黄爱玉上坟 王少安赶船 蔻准斗潘妃 秦雪梅吊孝 傻柱接媳妇 大战琵琶精 梁赛金擀面 李存孝打虎 韩湘子讨封 二大妈探病 扬金豹下山 赵连璧借粮 郝姚琪杀妻 伍子婿过江 炮打庆功楼 刘翠萍哭井 千里走单骑 鞭打紫金门 李翠莲游阴 高俊保招亲 李芳巧得妻 李翠莲盘道 程咬金招亲 庄金定思夫 扬七郎打擂 薛丁山招亲 猪八戒拱地 扬八姐游春 扬玉春招亲 朱洪武放牛 扬六郎哭棂 刘金定招亲 马寡妇开店 佘太君辞朝 猪八戒招亲 王美容观花 刘三姐上寿 李老虎抢亲 祝九红吊孝 张云昌讨饭 黄氏女游阴 洞滨戏牡丹 扬二舍化缘 白娘子诉宫 红月娥做梦 吕蒙正赶斋 马前龙走国 李香莲卖画 一枝花捎书 丁成巧得妻 鸳鸯嫁老雕 云秀英劝夫 关公斩貂蝉 大雁笑群儒 小白龙造反 小两口顶嘴 小两口争灯 许士林祭塔 白桂香割肝 吕蒙正教学 朱买臣打柴 朱买臣赶考 朱买臣休妻 杨八姐盗刀 杨文广收妻 杨闹红要表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卖面 柳展雄抢亲 安禄山造反 炮打烂菜沟 柴郡主送饭 赵匡胤被困 马红眼上当 咬脐郎接母 樊梨花骂城 樊金宝骂城 吴三桂借兵 狄仁灰赶考 王魁元逃学 王令安借档 王定宝借当 王天宝讨饭 王员外休妻 王久来休妻 王登云休妻 索罗颜查关 夜审周子琴 棒打薄情郎 韩相子出家 柳迎春守寒窑 马娘娘害东宫 桃花女战周公 王三姐抛彩球 刘二姐拴娃娃 陈玉生接姑娘 杨八姐下幽州 孟姜女哭长城 王姣兰百年长恨 小两口串门儿 四季花鸟虫子名 武松大闹董家庙 《二十四孝》 1 虑舜行孝 2 扮鹿行孝 3 老莱逗乐 4 鞭打芦花 5 仲由借来 6 母子连心 7 刘恒尝药 8 郭巨埋儿 9 背母逃难 10 采果孝母 11 磕头求泉 12 丁兰刻像 13 王祥卧鱼 14 黄香温糜 15 董永葬父 16 揣桔孝母 17 哭竹生笋 18 听雷哭坟 19 杨香勒虎 20 默娄尝粪 21 汝汁喂婆 22 吴猛为蚊 23 弃官寻母 24 刷桶孝母 《拉场戏》 祭天 茨山 三贤 寒江 拣柴 杀狗 杀江 杀家 拉君 杀楼 双拐 挂画 王婆骂鸡 发财还家 花魁游街 劝婆打碗 刘云打母 独占花魁 独占花魁 糊涂县官 冯奎卖妻 卖子孙贤 摔子劝夫 佛门点缘 婆媳顶嘴 高成借嫂 老少换妻 小老妈开 雪玉冰霜 马前泼水 小姑不贤 二美夺夫 三贤劝母 打碗劝婆 王小借粮 败子回头 安安送米 高成借嫂 李桂香打柴 赵匡胤打枣 补背褡 双下山 僧尼会 双怕妻 拾玉镯 混官断 苦中苦 打杠子 拣棉花 双背凳 清官断 上北楼 刘公案 鲍不平 乌龙院 罗裙记 铁弓缘 纺棉花 喜荣归 锯大缸 小姑贤 回杯记 双怕妻 双顶灯 旋风案 香罗帕 香罗带 小天台 小放牛 小借年 大观灯 小姑恶 墙头记 傻柱子接媳妇 杨八姐拉马 王登云休妻 李桂香打柴 秦雪梅吊孝 黄爱玉上坟 赵匡胤打枣 二大妈探病 黄氏女游阴 梁赛金擀面 三请樊梨花 三打苏二姐 孙纪皋卖水 夜审周子琴 索罗颜查关 棒打薄情郎 梁赛金擀面 桃花女战周公 韩相子出家 《灞桥》又叫《关公辞朝》 《思情》又叫《美女思情》 《野猪林》又叫《林冲发配》 《劈关西》又叫《鲁达除霸》 《五龙堂》又叫《李虎抢亲》 《洵阳楼》又叫《宋江发配》 《甘露寺》又叫《刘备招亲》 《双锁山》又叫《下南唐》 《禅宇寺》又叫《伍子胥救主》 《汾河湾》又叫《薛礼还乡》 《寒江关》又叫《三请樊梨花》 《秦香莲》又叫《铡美案》 《双下山》又叫《尼姑思凡》 《后店房》又叫《状元图》片断 《十八摸》又叫《老热河十八摸》 《北上楼》又叫《老热河本门上北楼》 《花间会》又叫《大西厢?茶蘼架下》 《凤仪亭》又叫《吕布戏貂蝉》 《彩球记》又叫《三击掌》 《宋江杀楼》又叫《乌龙院》 《李逵夺鱼》又叫《闹江州》 《武松打虎》又叫《景阳岗》 《武松杀嫂》又叫《武松哭灵》 《燕青卖线》又叫《走神州》 《罗成算卦》又叫《白虎星归位》 《罗章跪楼》又叫《小西唐》 《包公断后》又叫《凤还朝》 《貂蝉拜月》又叫《连环计》 《观音赐箭》又叫《白袍征东》 《丁郎寻父》又叫《乌绫记》 《小王打鸟》又叫《龙凤配》 《丁香孝母》又叫《二十四孝》 《密建游宫》又叫《父霸子妻》 《太子要表》又叫《临潼会》 《鸿雁捎书》又叫《伍家坡》 《西厢写书》又叫《红娘下书》 《西厢观画》又叫《西厢院》 《二本蓝桥》又叫《井台劝》 《姑爷钻门》又叫《咕咚后角门儿》 《王二姐思夫》又叫《摔镜架》 《关公斩貂蝉》又叫《十问十答》 《诸葛亮招亲》又叫《黄老打犬》 《孙二娘开店》又叫《十字坡》 《赵匡胤出世》又叫《王八戏女》 《穆桂英指路》又叫《杨宗保招亲》 《杨八郎探母》又叫《回岗岭》 《杨八姐打店》又叫《挡马》 《杨金豹出世》又叫《仙人指路》 《朱洪武放牛》又叫《封宫院》 《云秀英劝夫》又叫《南北合》 《鞭打紫金门》又叫《割袍断义》 《宫门挂玉带》又叫《监斩李世民》 《唐二主探病》又叫《探臣》
谁知道二人转小帽双回门的歌词
又叫《小拜年》吧?你看是不是: 正月里来是新年,大年初一头一天,家家团圆会呀,少的给老的拜年,也不分啊,男和女啊哎……呦……都把那新衣服穿哪。 初二到初八呀,小媳妇住妈家啊,带上我的小女婿啊,果子拿两匣啊,丈母娘啊迎出门啊,哎哟…… 拍手笑哈哈呀,姑爷子到咱家啊,咱给他做点啥啊,粉条炖猪肉啊,再把那小鸡杀啊,小鸡炖蘑菇啊,哎呦…… 我的姑爷爱吃它,我的姑爷长得俊呀,我女儿赛天仙啊,小两口多么般配啊,恩爱到百年那,等到明月二月二啊,哎呦……我给大家拜个早年。 还有一个闫学晶版的《双回门》 演唱:闫学晶 佟长江 正月也是里儿呀正月初三四儿呀 社里头放年假我们两个去串门儿呀 转回身来叫了一声他呀 你过来我有点事儿 你看那外面有没有风丝儿 咱们两个人 抱着孩子儿 去串门当天去咱们当天回儿呀 看一看我爹我妈你的那个老丈人儿呀 哎哎哎哎哎哎 哎哎哎哎哎哎哎呀哎哎呀 小伙我心中想啊 拿点啥东西儿呀 曹子糕上八件儿 一样我买上一斤儿 转回身来打开箱子柜儿呀 取出来呀新上衣儿 裤子本是那个毛料的儿呀 又没沾灰儿又没挂泥儿 劳模会上我穿一回儿 还是娶我(你)那年你(我)新买的儿呀 这回咱穿上试试还是正合身儿呀 哎哎哎哎哎哎 哎哎哎哎哎哎哎呀哎哎呀 二人收拾好哇出门奔正西儿呀 路过了西下洼来到了杨树林儿 西下洼也不洼变成溜平地儿 杨树林遮住人儿 地里跑开拖拉机儿 想起来呀笑死个人儿 咱们两个在这谈过心儿 一晃都过去了 这孩子抱出门儿呀 哎哎哎哎哎哎 哎哎哎哎哎哎哎呀哎哎呀 说笑就往前走呀 来到丈人儿门儿呀 七大姑八大姨儿 迎出了一大群儿呀 丈母娘接过外孙亲了一个嘴儿呀 看一看我的小外孙儿 虎头虎脑有精神儿 高鼻梁儿双眼皮儿 不象他舅象他姨儿 这孩子又白又胖活象个虎羔子儿呀 哎哎哎哎哎哎 哎哎哎哎哎哎哎呀哎哎呀 二人吃完饭哪太阳偏了西儿 小两口收拾收拾要回家里儿 丈母娘留哇留也留不住哇 我们回去儿要开个会儿 研究社里大问题儿 开开茺地儿买化肥儿 还要买一台拖拉机儿 等社里在放假 我们两个在串门儿呀 哎哎哎哎哎哎 哎哎哎哎哎哎哎呀哎哎哎哎呀
东北二人转演员排名
东北二人转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名叫“对口相声”表演形式,以东北方言为表演语言,通常由两位演员通过对话、歌唱和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它以幽默风趣、诙谐幽默、口胡入耳为特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在东北二人转演员中,排名靠前的有马三立、李连杰、贾玲等。马三立因其搞笑幽默的表演风格而广受欢迎,被誉为东北二人转的“小品之王”。李连杰则以其唱功出色、天赋异禀的才华获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誉。而贾玲则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迅速走红,以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征服了大量粉丝。除了这些知名演员外,许多业内人士也在默默耕耘,为传承发展东北二人转作出了贡献。通过他们的努力,东北二人转不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更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表演和创作发展。此外,也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新生代东北二人转演员,这些演员代表了东北二人转的未来和发展方向。他们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积极尝试创新,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和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总之,东北二人转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拥有许多优秀的演员和传承者。这些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深入人心的表演内容,成功的将东北二人转表演推向了更高的境界,给观众带来了难忘的演出体验。
东北二人转特点是什么?
东北二人转特点是: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唱词特点:二人转唱词以七言和十言为主,兼有长短句式;表演讲究唱、说、做、舞四功的综合运用,其中唱功讲究"字儿、句儿、味儿、板儿、腔儿、劲儿",高亢火爆,亲切动听;说功分"说口"、"成口"和"零口",丑逗旦捧,多用韵白,也有说白和数板,语言风趣幽默,招人讨笑。做功讲究以身段和动作辅助演唱,强调手、眼、身、法、步等功法的综合运用;舞功以跳东北大秧歌舞为主,也吸收有其他民间舞蹈和武打的成分,并有耍扇子、耍手绢、打手玉子、打大竹板等杂技性的绝活穿插其间,舞台效果十分热闹火爆。
最好听的东北二人转
最好听的东北二人转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丁郎寻父》等。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三百多个。其中最好听及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丁郎寻父》等。二人转,又称小秧歌、双玩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东三省、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地区。它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融合了东北秧歌、莲花落、戏曲等曲艺形式。表演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二人转名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等,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转的唱腔特点唱腔受东北大鼓、单弦、河北梆子影响很大。唱词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二人转的唱腔音乐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主要曲调;辅助曲调;专腔专调;小曲小帽杂曲杂调。
二人转唱词燕青卖线
吉剧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二人转剧种的基础上创作出的新剧种,吉剧有很多腔调和二人转腔调差不多一样二人转有三百多年历史,有主调辅调等等两百多个曲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比如《靠山调》《红柳子》《青柳子》《文嗨嗨》《武嗨嗨》《哭糜子》《羊调》《喇叭牌子》《呼呼腔》《大救驾》等,传统剧目五百多块戏,现代剧目两百多块戏传统剧目比如《包公铡侄》《古城会》《武松杀嫂》《丁香孝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