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的标志都是什么意思
核武器:一般化学炸药如梯恩梯(TNT)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在这些化学反应里,碳、氢、氧、氮等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有了变化。核反应与化学反应则不一样。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人们习惯上称这类武器为原子武器。但实质上是原子核的反应与转变,所以称核武器更为确切。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生物战剂包括立克次体、病毒、毒素、衣原体、真菌等。化学武器是指:各种化学弹药和毒剂布洒器。化学弹药是指战斗部内主要装填毒剂(或二元化学武器前体)的弹药。主要有化学炮弹、化学航弹、化学手榴弹、化学枪榴弹、化学地雷、化学火箭弹和导弹的化学弹头等。由两种以上可以生成毒剂的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构成的武器称为二元化学武器。化学物质分装在弹体中由隔膜隔开的容器内,在投射过程中隔膜破裂,上述物质依靠旋转或搅拌混合而迅速生成毒剂。扩展资料:三种武器的特点:1、核武器:突发性强、杀伤破坏性严重、危害地域广泛、救援工作艰巨。2、生物武器:致病性强、污染面积大、传染途径多、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受影响因素复杂。3、化学武器:毒性作用强、中毒途径多、持续时间长、杀伤范围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核武器百度百科-生物武器百度百科-化学武器
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有什么区别?
核武器:一般化学炸药如梯恩梯(TNT)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在这些化学反应里,碳、氢、氧、氮等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有了变化。核反应与化学反应则不一样。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人们习惯上称这类武器为原子武器。但实质上是原子核的反应与转变,所以称核武器更为确切。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生物战剂包括立克次体、病毒、毒素、衣原体、真菌等。化学武器是指:各种化学弹药和毒剂布洒器。化学弹药是指战斗部内主要装填毒剂(或二元化学武器前体)的弹药。主要有化学炮弹、化学航弹、化学手榴弹、化学枪榴弹、化学地雷、化学火箭弹和导弹的化学弹头等。由两种以上可以生成毒剂的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构成的武器称为二元化学武器。化学物质分装在弹体中由隔膜隔开的容器内,在投射过程中隔膜破裂,上述物质依靠旋转或搅拌混合而迅速生成毒剂。扩展资料:三种武器的特点:1、核武器:突发性强、杀伤破坏性严重、危害地域广泛、救援工作艰巨。2、生物武器:致病性强、污染面积大、传染途径多、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受影响因素复杂。3、化学武器:毒性作用强、中毒途径多、持续时间长、杀伤范围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核武器百度百科-生物武器百度百科-化学武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哪几种?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一般简称为WMD(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是用来大规模屠杀人民的武器,一般针对的是平民,但是也可以针对军事人员。一般而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具备实用性,因为一旦使用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弹和灾难性后果。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最早出现于1937年,但是今天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般只指以下三种(总称为ABC):
核武器(包括放射性武器)Atomic
生物武器Biological
化学武器Chemical
历史
1937年德国在西班牙内战中针对非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就是在这时被提出的,最早只是指这种轰炸行为。在冷战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的就是核武器。由于核武器的威力要比生物或化学武器都巨大,一些人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应该只包括核武器。
第一次将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并称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在1991年的联合国安理会第687号决议中,该决议提到“因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引起的对和平和安全的威胁”,然后特别指出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提到了三个相关的国际条约:
《核不扩散条约》
《化学武器公约》
《生物武器公约》
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回应
事实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很少被用于战场,因为一旦使用就意味着对方也将以类似的武器回击,最终的后果是无可设想的,伤害规模之大足以摧毁整个人类文明。冷战中这就被称为“确保相互毁灭”(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也是为何冷战最终没有演变为美国和苏联之间真正的战争的原因。
一般而言,大多数人不欢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担心一旦落入危险的领导人手中所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很多人士都在推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以及对现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销毁。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经常成为布什主义“先发制人”打击“流氓国家”的借口,对此各国的意见都不相同。反对者认为,美国是地球上拥有最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而且是唯一曾经在战争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因此没有资格来指责别国,更无资格以此为由而发动战争。但是支持者就认为,应该防止一些危险的独裁领导人取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确保世界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1999年的推测,中国拥有大约500枚核武器,1964年进行首次核试验,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国之一,该国否认拥有和发展化学与生物武器,并在1984年加入《生物及有毒武器公约》,1996年加入《化学武器公约》。
俄罗斯、美国和英国都对中国否认拥有生物武器的说法表示怀疑。俄罗斯认为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就在从事生物武器开发,并从未间断;美国称中国在1984年加入《生物及有毒武器公约》之前就开始进行生物武器的开发,并且在整个1980年代不曾间断。
1999年4月5日,美国《纽约时报》报导,一前苏联武器专家表示,对于中国向伊朗转移生物武器技术表示担心。2002年,美国对几家向伊朗出售用于生物和化学武器研发材料的中国公司进行制裁,中国方面否认,并在2002年底通过立法,控制相关生物技术的出口。
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虽然目前军事领域还没有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做一个比较准确的界定,但从其涵盖范围来看,通常是指造成较大的区域性伤害的武器系统。美国政府在2002年12月公布的《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报告中,则是将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认定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接下来,许多问题便好理解了。原子弹、氢弹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而造成大规模破坏效果的武器,所以,核武器是名副其实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洲际导弹也就是战略弹道导弹,通常是指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的导弹系统。它是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只要我们看一下它的弹头便能知晓。洲际导弹的弹头一般由壳体、核装药和引爆控制系统等组成,这就是核弹头,其威力用梯恩梯当量来表示,有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甚至是千万吨级的。如美国的“民兵”系列、“和平卫士”弹道导弹,俄罗斯的SS-18和SS-19弹道导弹等。所以,洲际导弹也是典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如果将核武器与生化武器相比,生化武器更加面目可憎。长期以来,生化武器因其具有杀伤范围广、扩散速度快、威力大和持续作用时间长等特点,早就被列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列。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一架战略轰炸机对完全无防护的人群进行(想像)袭击所造成的杀伤面积是:1枚100万吨级当量的核武器为300平方千米,15吨神经性毒剂为600平方千米,而10吨生物战剂可达到10万平方千米。不久前在我国东北的齐齐哈尔市发生的50多年前侵华日军遗留的芥子气泄露事件,截止8月15日12时,已使49人受到伤害。
有数据表明,在核武器方面,目前全球有近40个国家具有(或潜在具有)核武器或核材料生产能力;在化学武器方面,目前已有近10个国家拥有化学武器,另外至少有10多个国家正在研发化学武器,还有10多个国家宣布有生物武器研发计划
核生化武器简称什么
核生化武器(NBC武器),即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nuclear,biologicalandchemicalweapons(NBCweapons)。核生化武器中以化学武器最早被运用,化学武器又称为化学战剂,是利用化学物质对敌人遂行战斗的武器。化学战剂可概分为杀伤性、纵火性和烟幕性三类,人类在数千年前就懂得运用化学战剂,主要是使用非毒性化学战剂,用火攻坚和以烟幕掩蔽军事行动都是经常运用的战斗技巧。
更多关于核生化武器简称什么,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7f7e4161582764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冷战时期军事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以什么为技术标志的
核武器冷战时期军事思想的最大特征是核武器为技术标志的。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保证毁灭。因此核武器为技术标志的。扩展资料:冷战时期的影响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冷战时期军事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以什么为技术标志的?
冷战时期军事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以核武器为技术标志的。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超级大国之间的斗争,也使得世界陷入了长期不安宁的境遇。为了争霸夺权,两国都储存了大量的核导弹头。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因为实力相当,同时又都想做世界的霸主,所以双方储存了大量的核弹头,以此来在实力上威慑对方。美苏双方自冷战以来,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对峙,对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局部的国家分裂,比如德国朝鲜分裂,引发了局部的战争。冷战大环境之下,由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尽力的避免战争的一触即发,由于前面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球带来了经济,军事上的重创,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太敢再一次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只是手里握着原子弹,但是并没有放出来,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苏联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是能够长期共存的,但似乎双方都不愿意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吸取教训,用于内部的推动和改革,并不能够携手一致的推动世界整体的发展,反而是各自为营,为了称霸全球而开始了冷战。美苏均有着核武器技术和核武器投放技术,包括远程火箭,可发射导弹以及核潜艇等,两方在冷战的期间,也在积极的调试核武器的投放能力和远程战略的轰炸能力。不过,受制于世界大环境的发展,再加上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确会带来两败俱伤,所以美苏之间的冷战最终以苏联的瓦解而告终。综上所述,冷战时期军事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以核武器为技术标志的,主要表现为,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长达40多年的对峙。但战略上基本保持大家相互确保摧毁,属于相互制衡。
核辐射标志是什么?
核辐射标志如下图所示: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线,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外照射穿透能力很弱,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核辐射的标志是什么?
核辐射的标志如下图所示:这个标志中扇形和圆形的相对大小关系也有明确规定:图案正中心是一个直径为D的实心圆形,在其周围有三个对称放置的大小相等的扇叶,其中一个扇叶位于正下方,中心轴在竖直方向。扇叶展开的角度为60度,靠近实心圆的扇叶到实心圆圆心的距离为0.75D,远离实心圆的扇叶到实心圆圆心的距离为2.5D。三个扇叶和实心圆是黑色的,背景则是亮黄色的。含义:核辐射标志含义为了预防放射性事故的发生,全世界都通行三叶形的电离辐射标志。使用该标志旨在引起人们对电离辐射危险因素的注意,以期对防止发生不安全事件或事故能起到警示作用。该标志应粘贴在放射性物质外包装上、射线装置上以及存在电离辐射的工作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