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姜片虫

时间:2024-04-18 14:02:04编辑:揭秘君

布氏姜片虫的流行病学

姜片虫的幼虫所需环境要求较高,不仅温度必须温暖,且无法在干燥状态下存活很久,因此地理上的受到局限,多成点状分布,连发育时间也受到限制,大约在夏天开始以后幼虫才从螺体内钻出,因此感染症多发生在北半球下半年。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各国,仅中国大陆地区已知的第一中间宿主便有四、五种,因此防治上不易根绝,而盛行地区居民多有生饮、生食的习惯,加上环境卫生政策不良,导致排泄物污染环境,增加感染的风险。

寄生虫学 第三节 布氏姜片虫

第三节 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7)Odhner,1902]是寄生人体小肠中的一种大型吸虫,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寄生虫之一。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东晋时就有记载。临床上确诊的第一个病例是在我国广州发现的(Kerr,1873)。

  形态

  成虫(图14-10)长椭圆形、肥厚,新鲜虫体呈肉红色,背腹扁平,前窄后宽,长20~75mm,宽8~20mm,厚0.5~3mm,体表有体棘,为人体中的吸虫。口吸盘近体前端,直径约0.5mm,腹吸盘靠近口吸盘后方,漏斗状,肌肉发达,较口吸盘大4~5倍,肉眼可见。咽和食管短,肠支呈波浪状弯曲,向后延至虫体末端;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于虫体的后半部。阴茎袋呈长袋状。卵巢具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缺受精囊,有劳氏管。卵黄腺颇发达,分布于虫体的两侧。生殖孔位于腹吸盘的前缘。

  卵呈椭圆形,大小为130~140μm×80~85μm,淡黄色,卵壳薄,一端有不明显的卵盖。卵内含卵细胞一个,卵黄细胞约20~40个。


  生活史

  布氏姜片虫的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国内查见有本虫幼虫期感染的扁卷螺类常见的有:尖口圆扁螺(Hippeutis cantori)、半球多脉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大脐圆扁螺(Hippeutis umbilicalis)等。以前二种分布较广。终宿主是人、家猪、野猪等。成虫寄生在小肠,严重感染时可扩展到胃和大肠,虫体数目可多达数千条,通常仅数条至数十条。寿命一般为数年。产卵数因受虫数、虫龄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

  受精卵随终宿主粪便排出,如到达水中,在适宜温度(26~32℃)条件下经3~7周发育成熟,孵出毛螺。毛蚴侵入扁卷螺的淋巴间隙中,经1~2个月完成了胞蚴、母雷蚴、子雷蚴与尾蚴阶段的发育繁殖。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水红菱、荸荠、茭白等及其他物体的表面,分泌出成囊物质包裹其体部,脱去尾部形成囊蚴。尾蚴亦可不附着在媒介植物或其它物体上,而能在水面结囊。终宿主食入囊蚴后,在消化液和胆汁的作用下后尾蚴脱囊,经1~3个月的发育变成成虫。有人以尾蚴实验感染猪获得成虫,说明尾蚴也有感染性。

  致病

  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 检获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依据。各种虫卵浓缩法可提高检出率。但诊断为姜片虫病还需考虑寄生的虫数和临床表现,前者可用计卵法得到粗略的印象。

  虫卵应与粪便中其他吸虫卵如肝片形吸虫及棘口类吸虫卵进行鉴别。

  流行与防制原则

  布氏姜片虫的成虫与幼虫对宿主的选择较严。尾蚴从螺体逸出后活动范围小,在短时间内就在附近结囊。囊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干燥时生存的时间短。因此,活囊蚴分布的空间受到限制。这是人和猪的姜片虫病的流行区多呈小面积点状分布的原因。近年福建等地调查证实,饮用含有本虫囊蚴的生水也是感染姜片虫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引起重视。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的一些国家。国内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省外,18个省、区已有报道。近几年由于农业生产改革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养猪饲料和饲养条件的改变,我国各地人和猪姜片虫病流行情况发生明显变化,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感染率和感染率迅速下降,一些地区出现新的流行点。该病流行决定于流行区存在传染源、中间宿主与媒介,尤其是居民有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者。

  防治原则包括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体;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勿生食未经刷洗及沸水烫过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勿饮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在流行区开展人和猪的姜片虫病普查普治工作,吡喹酮是首选药物;选择适宜的杀灭扁卷螺的措施。


布氏姜片虫的生活史

布氏姜片虫的中间宿主为扁卷螺。 中国查见有本虫幼虫期感染的扁卷螺类常见的有:尖口圆扁螺(Hippeutiscantori)、半球多脉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凸旋螺(Gyraulusconvexiusculus)、大脐圆扁螺(Hippeutisumbilicalis)等。以前二种分布较广。终宿主是人、家猪、野猪等。成虫寄生在小肠,严重感染时可扩展到胃和大肠,虫体数目可多达数千条,通常仅数条至数十条。寿命一般为数年。产卵数因受虫数、虫龄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 受精卵随终宿主粪便排出,如到达水中,在适宜温度(26-32℃)条件下经3-7周发育成熟,孵出毛螺。毛蚴侵入扁卷螺的淋巴间隙中,经1-2个月完成了胞蚴、母雷蚴、子雷蚴与尾蚴阶段的发育繁殖。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水红菱、荸荠、茭白等及其他物体的表面,分泌出成囊物质包裹其体部,脱去尾部形成囊蚴。尾蚴亦可不附着在媒介植物或其它物体上,而能在水面结囊。终宿主食入囊蚴后,在消化液和胆汁的作用下后尾蚴脱囊,经1-3个月的发育变成成虫。有人以尾蚴实验感染猪获得成虫,说明尾蚴也有感染性。

布氏姜片虫的简介

布氏姜片虫是寄生人体小肠中的一种大型吸虫,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在小肠,严重感染时可扩展到胃和大肠,虫体数目可多达数千条,通常仅数条至数十条。寿命一般为数年。产卵数因受虫数、虫龄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 姜片虫病是布氏姜片虫感染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早在1600多年前中国东晋时就有记载。临床上确诊的第一个病例是在中国广州发现的。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的一些国家。

布氏姜片吸虫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布氏姜片吸虫形态 4 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 5 布氏姜片吸虫致病 6 布氏姜片吸虫实验诊断 7 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与防治 1 拼音 bù shì jiāng piàn xī chóng 2 英文参考 fasciolopsis buski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7)Odhner,1902]简称姜片虫,是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可致姜片虫病(fasciolopsiasis)。祖国医书中早有“肉虫”,“赤虫”等记述。姜片虫病的流行常常与种植水生植物和养猪业有密切关系。本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故又称亚洲大型肠吸虫(giant asian intestinal fluke)。 3 布氏姜片吸虫形态 姜片虫成虫(图1)硕大、肉红色,虫体肥厚,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窄后宽,长为20~75mm, 宽8~2mm,厚为0.5~3mm,体表有细皮棘。两吸盘相距很近,口吸盘亚顶位,直径约0.5 mm,腹吸盘呈漏斗状,肌肉发达,较口吸盘大4~5倍,肉眼可见。咽和食管短;肠支在腹吸盘前分叉,呈波浪状弯曲,向后延至体末端;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如珊瑚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的大半。 *** 袋为长袋状,内含贮精囊、 *** 管、前列腺和 *** 。卵巢位于体中部稍前方,分三瓣,每瓣再分支。无受精囊,有劳氏管。子宫盘曲在腹吸盘和卵巢之间。卵黄腺较发达,分布于虫体两侧。两性生殖系统均开口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 虫卵呈椭圆形(图1),大小为130~140mm×80~85mm,淡黄色,卵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小盖。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个卵黄细胞。 图1 布氏姜片虫 4 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 姜片虫需有两种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中间宿主是扁卷螺,终宿主是人和猪(或野猪)。国内查见感染姜片虫幼虫期的扁卷螺类有:大脐圆扁螺(Hippeutis umbilicalis)、尖口圈扁螺(H.cantori)、半球多腺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及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等。以菱角、荸荠、茭白、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为传播媒介。 姜片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上段,虫卵随终宿主粪便排入水中,在适宜温度(26~32℃)下经3~7周的发育孵出毛蚴。毛蚴侵入扁卷螺的淋巴间隙中,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阶段而形成许多尾蚴自螺体陆续逸出。在螺体内的发育约需1~2个月。尾蚴在水中吸附于水生植物等物体的表面,分泌成囊物质包裹其体部,脱去尾部而成囊蚴。囊蚴呈半圆形,光镜下可见两层囊壁:外层草帽状,脆弱易破;内层扁圆形,透明而较坚韧。囊内后尾蚴的排泄囊两侧的集合管中含许多折光颗粒,为其特征。宿主食入囊蚴后,在消化液和胆汁作用下,后尾蚴逸出并附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的粘膜上吸取营养,约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在猪体观察,感染后5~7个月内产卵量最多,一天约可产25,000个卵,9个月后排卵数渐减少,估计姜片虫的寿命,在猪体不超过两年,在人体最长可达4年半(图2)。 图2 布氏姜片虫生活史 5 布氏姜片吸虫致病 姜片虫成虫的致病作用,包括机械性损伤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姜片虫的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可使被吸附的粘膜坏死、脱落,肠粘膜发生炎症、点状出血、水肿以至形成溃疡或脓肿。病变部位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感染轻度者可无明显症状。寄生虫数较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并表现消化不良,排便量多,稀薄而臭,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发生肠梗阻。在营养不足、又反复中度感染的病例,尤其是儿童,可出现低热、消瘦、贫血、浮肿、腹水以及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等,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死。 6 布氏姜片吸虫实验诊断 检查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因姜片虫卵大,容易识别,用直接涂片法检查三张涂片,即可查出绝大多数患者,但轻度感染的病例往往漏检。应用浓集方法可提高检出率,常用的有离心沉淀法及水洗自然沉淀法;定量透明厚涂片法(即改良加藤氏法)的检出效果与沉淀法相仿,既可定性检查,又可进行虫卵记数,以了解感染度。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有时少数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中偶可发现成虫。 用免疫学方法对早期感染或大面积普查,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常用的有ELISA和IFA等。 7 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与防治 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亚洲的印度、孟加拉、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和我国。在我国已发现有人或动物(猪)姜片虫病流行的有: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北、陜西和台湾等省、市、自治区。根据我国一些地区的调查,姜片虫病主要流行于种植菱角及其他可供生食的水生植物、地势低洼、水源丰富的地区,猪姜片虫病也流行于种植和以水生青饲料喂猪的地区。我国姜片虫病的流行多见于东南沿海的平原水网地区、湖泊区及江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带,以及内陆的平原及盆地。随着水利建设和养猪业的发展,水生植物种植面积的相应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必将对姜片虫病的流行产生不良影响。 人体姜片虫病一般以青少年为多见,但在严重流行区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均很高,这主要取决于感染姜片虫囊蚴的机会。生食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尤其在收摘菱角时,边采边食易于感染。在城镇集市上购得的菱角也有活的囊蚴。曾在一只菱角上找到688个囊蚴。如为保鲜经常在菱角上洒水,囊蚴生活力可保持较久。猪感染姜片虫较普遍,是最重要的保虫宿主。用含有活囊蚴的青饲料(如水浮莲、水萍莲、蕹菜、菱叶、浮萍等)喂猪是感染的原因。将猪舍或厕所建在种植水生植物的塘边、河旁,或用粪便施肥,都可造成粪内虫卵入水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水体含有机物多,有利于扁卷螺类的孳生繁殖。这样就构成了姜片虫完成生活史所需的全部条件。 实验证实姜片虫尾蚴可在水面上成囊,如自然水体中存在此种情况,则饮用生水可能引起感染。 人、猪感染姜片虫有季节性,因虫卵在水中的发育及幼虫期在扁卷螺体内的发育繁殖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夏秋季是感染的主要季节;而南方早一些、长一些,北方迟一些、短一些。江浙一带水生植物上囊蚴以8~l0月为多,而此时正是菱角等水生果品成熟的季节。 姜片虫囊蚴具有一定抵抗力。实验证明,28~30℃时,囊蚴在湿纸上可活lO天以上,5℃可活一年。囊蚴不耐高热,在沸水中一分钟,或阳光下曝晒一天即死亡。对干燥的抵抗力也很弱,所以在离种植地较远的人群中一般感染率低或无感染者。 防治原则: 1.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体。 2.关键的措施是勿生食未经刷洗及沸水烫过的菱角等水生果品,不喝河塘的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

人体中有多少种寄生虫?

我国主要人体寄生虫
原虫: 疟原虫 弓形虫 阿米巴原虫 各种滴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吸虫: 血吸虫 肝吸虫 肺吸虫 布氏姜片虫
绦虫: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曼氏迭宫绦虫
线虫: 蛔虫 丝虫 桡虫 钩虫 广州管圆线虫
节肢动物 蜱 螨 虱 蚤
还有很多我就不举例了...反正人体寄生虫很多的...正常人体也有很多是隐性感染....

请问,人体体内有多少种寄生虫

我国主要人体寄生虫
原虫: 疟原虫 弓形虫 阿米巴原虫 各种滴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吸虫: 血吸虫 肝吸虫 肺吸虫 布氏姜片虫
绦虫: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曼氏迭宫绦虫
线虫: 蛔虫 丝虫 桡虫 钩虫 广州管圆线虫
节肢动物 蜱 螨 虱 蚤
还有很多我就不举例了...反正人体寄生虫很多的...正常人体也有很多是隐性感染....


布氏姜片吸虫的成虫形态

姜片虫成虫的致病作用包括机械性损伤及虫体代谢产物被宿主吸收引起的变态反应。姜片虫的吸盘发达、吸附能力强,可使被吸附的粘膜坏死、脱落,肠粘膜发生炎症、点状出血、水肿以至形成溃疡或脓肿。病变部位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寄生虫数较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及消化不良,排便量多、稀薄而臭,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发生肠梗阻。在营养不良又反复中度感染的病例,尤其是儿童,可出现低热、消瘦、贫血、水肿、腹水以及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死。 致病作用 机械性损伤:姜片吸虫以强大的口吸盘和腹吸盘仅仅吸住肠黏膜,使吸着部位发生机械性损伤,引起肠炎、肠黏膜脱落、出血甚至发生脓肿。 机械性堵塞:感染强度高时可机械性阻塞肠道,影响消化和吸收,甚至引起肠破裂或肠套叠而死亡。 夺取营养:由于虫体大,虫体吸取大量养料,使病畜生长发育迟缓,呈现贫血,消瘦和营养不良现象。 虫体的毒素作用:虫体代谢产物被动物吸收后,可使动物发生贫血和水肿,肠黏膜炎症、出血、水肿、溃疡、坏死等。 症状姜片吸虫多侵害幼猪,导致幼猪发育不良,被毛稀疏无光泽,精神沉郁,低头,流涎,眼黏膜苍白,呆滞。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但有时有饥饿感。有下痢症状,粪便稀薄,混有黏液。严重时表现为腹痛,水泻,浮肿,腹水等症状。患病母猪泌乳量减少,影响仔猪生长。

姜片虫病的治疗

对姜片虫重症患者先进行积极的支持疗法,改善营养和纠正贫血,体力和精神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酌情驱虫,驱虫药的剂量也不宜过大。1.硫双二氯酚本品对肺吸虫囊蚴有明显杀灭作用,临床用于肺吸虫病、牛肉绦虫病、姜片虫病。2.呋喃丙胺本品为我国首创的非锑剂内服抗血吸虫病药物。内服后主要由小肠吸收,其作用机制是对血吸虫糖代谢有明显影响,通过糖酵解的抑制,阻断虫体能源供应,使虫体麻痹,起到了直接杀虫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血吸虫、姜片虫和华支睾吸虫病。3.吡喹酮为广谱抗吸虫和绦虫药物。适用于各种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姜片虫病以及绦虫病和囊虫病。4.噻苯咪唑本品为广谱驱肠虫药,对蛔、钩、鞭、蛲、粪圆线虫和旋毛虫感染,均有驱除作用;以驱蛲虫效果最佳;亦是粪圆线虫的常选药物。主要用于粪圆线虫和旋毛虫感染,以及皮肤和内脏蠕虫蚴(幼虫阶段)移行症。5.槟榔此药是祖国医学中最早用来治疗姜片虫的药物之一。槟榔中含有槟榔素,能够麻痹姜片虫体的神经系统,增进人的肠道蠕动,因此,有驱姜片虫的作用。槟榔治疗姜片虫的方法有多种。

姜片虫病的介绍

姜片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寄生于人、猪肠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虫数多发生感染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水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上一篇:贴吧打不开

下一篇:70版本魔道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