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团
目前发现人类已经发现的超星系团至少有35个,其中最近的有10个,较远的有24个,还有1个最遥远的天猫座超星系团,但是宇宙中至少还存在几十万的超星系团,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宇宙有多少个超星系团?

宇宙的半径是137亿光年,一个超星系团的直径是1-2亿光年,就算除去其中50%的太空巨大空洞,也还可能存在至少几十个超星系团的空间。但是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还有限,所以目前已经发现的最亮最靠近的只有35个超星系团。

只有包含50个星系以上的星系群,才能被称为星系团,它是比星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再向上一级就是宇宙了,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37年,由霍姆·伯格提出的,直到五十年底,才明确的规定了超星系团的长经必须为30-75百万秒差距,而且必须包含50个以上的星系。

其中和我们最临近的超星系团有10个,分别是本超星系团,长蛇-半人马超星系团,英仙-双鱼超星系团,孔雀-印第安超星系团,后发座超星系团,凤凰座超星系团,玉夫座超星系团,武仙座超星系团,狮子座超星系团,沙普利超星系团。

本超星系团是银河系的所在,以室女座星系团为核心,银河系就位于本超星系团的边缘位置。
后发座超星系团呈现球形,是CfA长城的一部分,也是最早被发现的超星系团,其中包含着超过3000个星系,而CfA长城是最早发现的宇宙长城,是一种星系团相互连接的丝状结构,这在宇宙长城为什么这么大中曾提到过。

沙普利超星系团是人类发现的第二个超星系团。
长蛇-半人马超星系团被分为两个瓣结构,一般被示为同一个超星系团,也可分开叫做长蛇超星系团,或半人马超星系团。
宇宙有多少个星系团?

星系团是比超星系团低一级的天体系统,而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星系有1250亿个,每一个星系中还含有千亿颗恒星,光是银河系中的恒星数就达到了2000-6000亿颗。但是星系肯定还不止这些,因为以目前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程度,还无法看清每一颗宇宙中的星系。

而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更是多不胜数,推测达到了1000亿-2000亿,按照一个星系中有2000亿颗恒星推算,整个宇宙可能会有40万亿亿颗恒星。
所以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是十分渺小的,但是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于宇宙的探索还会越来越深入。
宇宙中星系团有多少
恒星系或称星系,是宇宙中庞大的星星的“岛屿”,它也是宇宙中最大、最美丽的天体系统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在宇宙观测到了约一千亿个星系.它们中有的离我们较近,可以清楚地观测到它们的结构;有的非常遥远,目前所知最远的最系离我们有近两百亿光年.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第一代星系大概形成于大爆炸发生后十亿年.在宇宙诞生的最初瞬间,有一次原始能量的爆发.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引力开始发挥作用,然后,幼年宇宙进入一个称为“暴涨”的短暂阶段.原始能量分布中的微小涨落随着宇宙的暴涨也从微观尺度急剧放大,从而形成了一些“沟”,星系团就是沿着这些“沟”形成的.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遥远的年轻星系照片,其中包含有正在形成中的星系团(原星系).
十八个正在形成中的星系团的单独照片.每个团快距地球约一百十亿光年.
著名的“哈勃深空”照片.展示了一千多个在宇宙形成后不到十亿年内形成的年轻星系.
哈勃深空图片.箭头所指的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遥远的星系.
阿贝尔2218星系群.照片反映了宇宙中的“引力透镜”现象.
两个相邻的星系NGC1410、NGC1409因引力作用而互相吸取物质.
随着暴涨的转瞬即逝,宇宙又回复到如今日所见的那样通常的膨胀速率.在宇宙诞生后的第一秒钟,随着宇宙的持续膨胀冷却,在能量较为“稠密”的区域,大量质子、中子和电子从背景能量中凝聚出来.一百秒后,质子和中子开始结合成氦原子核.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构成自然界的所有原子的成分就都产生出来了.大约再经过三十万年,宇宙就已冷却到氢原子核和氦原子核足以俘获电子而形成原子了.这些原子在引力作用下缓慢地聚集成巨大的纤维状的云.不久,星系就在其中形成了.大爆炸发生过后十亿年,氢云和氦云开始在引力作用下集结成团.随着云团的成长,初生的星系即原星系开始形成.那时的宇宙较小,各个原星系之间靠得比较近,因此相互作用很强.于是,在较稀薄较大的云中凝聚出一些较小的云,而其余部分则被邻近的云所吞并.
同时,原星系由于氢和氦的不断落入而逐渐增大.原星系的质量变得越大,它们吸引的气体也就越多.一个个云团各自的运动加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使得原星系开始缓慢自转.这些云团在引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坍缩,一些自转较快的云团形成了盘状;其余的大致成为椭球形.这些原始的星系在获得了足够的物质后,便在其中开始形成恒星.这时的宇宙面貌与今天便已经差不多了.星系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就像我们地球上海洋中的群岛一样镶嵌在宇宙空间浩瀚的气体云中,这样的星系团和星系际气体伸展成纤维状的结构,长度可以达到数亿光年.如此大尺度的星系的群集在广阔的空间呈现为球形.
宇宙中没有两个星系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每一个星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但是由于星系都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范围内形成,因此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使人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大体的分类.在多种星系分类系统中,天文学家哈勃于1925年提出的分类系统是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哈勃根据星系的形态把它们分成三大类:椭圆星系、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椭圆星系分为七种类型,按星系椭圆的扁率从小到大分别用E0-E7表示,最大值7是任意确定的.该分类法只限于从地球上所见的星系外形,原因是很难确定椭圆星系在空间中的角度.旋涡星系分为两族,一族是中央有棒状结构的棒旋星系,用SB表示;另一种是无棒状结构的旋涡星系,用S表示.这两类星系又分别被细分为三个次型,分别用下标a、b、c表示星系核的大小和旋臂缠绕的松紧程度.不规则星系没有一定的形状,而且含有更多的尘埃和气体,用Irr表示.另有一类用S0表示的透镜型星系,表示介于椭圆星系和旋涡星系之间的过渡阶段的星系.
属E0型椭圆星系的NGC4552.该星系位于室女座.
NGC4486,同样位于室女座,属E1型椭圆星系.
NGC4479属于E4型椭圆星系,位于室女座.
NGC205椭圆星系,属于E6型,位于仙女座.
位于六分仪座的NGC3115,属E7型椭圆星系,也有把它归为S0型的.
位于狮子座的NGC3623,属Sa型旋涡星系.
属Sb型的NGC3627旋涡星系,位于狮子座.
猎犬座的NGC5194旋涡星系,属Sc型.左侧是一个矮星系.
NGC3351位于狮子座,属SBb型棒旋星系.
SBc型棒旋星系NGC3992,位于狮子座.
银河系的卫星系“大麦哲伦云”,属不规则星系.
NGC3034不规则星系,位于大熊星座.
宇宙中的大部分大星系都是旋涡星系,其次是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占的比较最小.旋涡星系自转得比较快,其盘面中含有大量尘埃和气体,这些物质聚集成能供恒星形成的区域.这些区域发育出含有许多蓝星的旋臂,所以盘面的颜色看上去偏蓝.而在其棒状结构和中央核球上稠密地分布着许多年老的恒星.与旋涡星系相比,椭圆星系自转得非常慢,其结构是均匀而对称的,没有旋臂,尘埃和气体也极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早在数十亿年前恒星迅速形成时就已经将椭圆星系中的所有尘埃和气体消耗完了.其结果是造成这些星系中无法诞生新的恒星,因此椭圆星系中包含的全都是老年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