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怎么读
rǎn。冉,异体字:冄;汉字首尾分解:冂土;汉字部件分解:冂土。书写顺序:竖、横折钩、竖、横、横。1、龟甲的边。2、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冉冉;慢慢地,如月亮冉冉升起。3、姓。
形容词
1、?象形。本义:毛柔弱下垂的样子。
2.、同本义
冄,毛冄冄也。——《说文》
又如:冉弱(荏弱)。
3、逐渐,渐进。常作“冉冉”
老冉冉其将至兮。——《离骚》。注:“行貌。”
4、又如:冉冉悠悠(行动飘忽貌)、冉冉缠缠(慢慢腾腾)、冉内趋(指仕宦为政)。
名词
1.、龟壳的边缘。
2.、姓。如:冉魏(国名,东晋冉闵灭后赵自立,国号魏,史称冉魏。后为前燕所灭);冉求、冉雍、冉伯牛(春秋鲁人,均为孔子弟子)。
冉怎么读?
冉冉拼音rǎ,部首冂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5画1、龟甲的边。2、〔冉冉〕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冉冉”;慢慢地,如“月亮冉冉升起”。3、姓。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渐冉[jiàn rǎn] 逐渐;渐渐过去。2、颜冉[yán rǎn] 颜回、冉耕的并称。3、冉弱[rǎn ruò] 荏弱。4、黯冉[àn rǎn] 昏暗下垂。5、颜冉[yán rǎn] 颜回、冉耕的并称。
冉闵怎么念 词语冉闵的读音
1、rǎn mǐn 五胡十六国时的第一勇将,北方最厉害的汉族英雄。初名石闵,乃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石虎待他就如同亲孙儿一般。 [2] 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后赵授游击将军,封修成侯。数从征伐,屡立战功。石虎死后,拥立石鉴,然后屠胡灭石。
2、青龙元年(350年),即位称帝,恢复冉姓,建立魏国,史称冉魏,改元永兴。
3、永兴三年(352年),兵败突围不遂,遭前燕太原王慕容恪击败,后为燕王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追谥武悼天王。冉闵的玄孙冉华(染华)的墓志铭则称冉闵为“平帝”。
冉闵怎么读
Rǎn mǐn冉闵,读音rǎn mǐn,武悼天王冉闵(324?-352),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国时期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也作“染闵”。冉闵是谁:武悼天王冉闵(324?-352),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国时期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也作“染闵”。冉魏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燕王慕容儁所执,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冉闵人物介绍:中文名:冉闵别名:石闵,李闵,染闵国籍:冉魏民族:汉族出生日期:324?逝世日期:352年6月1日职业:皇帝主要成就:灭后赵,建立冉魏政权相关事件:颁布“杀胡令”祖籍: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在位时间:350年―352年年号:永兴史称:武悼天王,冉魏平帝。
冉字怎么读
“冉”字是一个汉字,它的拼音读音为rǎn。在汉语中,冉字是一个多音字,它可以作为姓氏,也可以作为名字,还可以作为普通汉字使用。不同的读音和用法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冉”字的读音为rǎn,是一个声调为第二声的音节。“r”是一个带有轻声的辅音,发音时喉咙不发声,舌头轻轻点在上颚齿龈之间,然后立即转换为“ǎn”,其中“ǎ”是一个带有二声的元音,发音时嘴唇微微张开,舌头放松,然后声音逐渐上升,最后停留在高音上,发出“ǎ”的音。接着是“n”,它是一个带有鼻音的辅音,发音时将舌头紧贴上颚齿龈,将气流通过口鼻共振腔发出鼻音。在中国,冉字作为姓氏使用比较常见,例如著名的古代文学家冉雍、冉求等都是以冉为姓氏。此外,冉字还可以作为名字使用,例如著名的演员冉莹颖、歌手冉翊伦等都是以冉为名字。此外,冉字还可以作为普通汉字使用,例如“冉冉”、“冉然”等常见的词语中都包含了冉字。总之,“冉”字的读音为rǎn,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和姓氏名字。它有多个不同的含义和用途,通过不同的使用方式和语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和用途。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