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是什么意思
鸟,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突起。飞得很快,是猛禽,善于袭击其他鸟类。种类很多,如猎隼、游隼等。旧称鹘(hú) 隼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隼食肉,在鸟类食物链中处顶端。隼形目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隼形目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隼形目与其它鸟类不同,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隼形目有4~5科,我国有2~3科。泛指凶猛的鸟,用来比喻凶猛或勇猛。常用于比喻天性凶狠而令人畏惧的人或勇猛的人。飞的最快的隼是游隼游隼平均飞行速度50-100千米,但俯冲时速最快可达到300多千米。由于它主要是在空中捕食,因而比其他猛禽需要更快的速度,因此具有相对较大的体重,有像高速飞机一样的可以减少阻力的狭窄翅膀,和比较短的尾羽。大多数时候都在空中飞翔巡猎,发现猎物时首先快速升上高空,占领制高点,然后将双翅折起,使翅膀上的飞羽和身体的纵轴平行,头收缩到肩部,以每秒钟75-100米的速度,近似垂直地从高空俯冲而下。
隼和鹰的区别
隼和鹰的区别:1、体型不同隼的体积通常会比鹰小很多。2、翅膀不同鹰的翅膀宽大弧线圆润,隼的则较为弯曲,且有尖角。3、眼睛不同鹰的眼睛具有突出的上眼眶,且虹膜与瞳孔界限明显,隼的眼睛瞳孔与虹膜区分不明显,眼睛圆而大。隼的种类:1、红腿小隼,这种隼差不多形同麻雀大小,典型的特征就是白色的额头和白色的上眼皮,食物主要是鸟类和蜥蜴,蛙类以及各种昆虫。2、红脚隼,属于小型猛禽,也是国家保护动物。
鹰隼是什么意思?
鹰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īngsǔn。泛指凶猛的鸟,用来比喻凶猛或勇猛。常用于比喻天性凶狠而令人畏惧的人或勇猛的人。
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鷙,四鄙入保。”
相关词:鹰架、鹰坊、鹰爪、鹰鼻、鹰派、鹰犬、鹰隼、鹰潭、鹰风、鹰嘴。
造句:
1、沼泽上的鹰隼低低地飞翔地草地上,已经在寻觅那初醒的脆弱的生物了。
2、我爷爷是个慓悍的男子汉,在阳光里眯起那两只鹰隼样的黑眼,下巴落在双手里,身体弯曲成饿鹰状,端的一个穷途英雄。
3、熊狼狐豹乃至兔獾貂鼠数量不少,野牦牛、野驴、岩羊、盘羊、白唇鹿、藏羚、原羚更是成群结队,各种雀鸟鹰隼憩息翱翔。
4、时间真可怕,像鹰隼一样啄食着记忆,使它变成千疮百孔的筛子,所有珍贵的东西都漏走了。
5、在云界有这么一句话:六脉一气摄兽棒,鹰隼獒皇遥相望。
鹰隼试翼是什么意思?
“鹰隼试翼”的意思是雄鹰隼鸟振翅欲飞。出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原文: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译文: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扩展资料:《少年中国说》主要围绕“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两个问题而展开,论证了中国处于少年时期和中国之少年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思想的形成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和梁启超所形成的“心力”哲学观有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这种思想在当时不仅起到了启迪民智、唤醒民族意识、培养民族精神的作用,而且对人的现代化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蕴涵了民主主义的思想萌芽,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对当前培养青年使命担当精神以及国民素质教育等问题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价值。
鹰隼试翼,翼的意思
一、翼的释义:1、翅膀:~翅。比~双飞。2、左右两侧中的一侧:左~。侧~。3、帮助,辅佐:~助。4、古同“翌”,明天,明年。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二、拼音:yì三、部首:羽四、笔画:横折、点、提、横折、点、提、竖、横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点。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机翼[jī yì] 用来托举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翼面。2、羽翼[yǔ yì] 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多含贬义):~已成。3、左翼[zuǒ yì] 军队作战时称左面的部队或左方的阵地为左翼;足球比赛中称左边的前锋为左翼。4、右翼[yòu yì] 军队作战时称右面的部队或右方的阵地为右翼;足球比赛中称右边的前锋为右翼。5、比翼[bǐ yì] 翅膀挨着翅膀(飞):~齐飞。
少年中国说鹰隼象征着什么?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
鹰隼怎么读
鹰隼读音是yīng sǔn。泛指凶猛的鸟,用来比喻凶猛或勇猛。常用于比喻天性凶狠而令人畏惧的人或勇猛的人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宋朝叶适《次王道夫舟中韵》之二:“鸣鸟不闻千仞远,抟风鹰隼顿能高。”鹰隼笔顺:鹰总笔画:18笔。1.丶(点)、2.一(横)、3.ノ(撇)、4.ノ(撇)、5.丨(竖)、6.ノ(撇)、7.丨(竖)、8.丶(点)、9.一(横)、10.一(横)、11.一(横)、12.丨(竖)、13.一(横)、14.ノ(撇)、15.𠃌(横折钩)、16.丶(点)、17.㇉(竖折折钩)、18.一(横)。隼总笔画:10笔。1.ノ(撇)、2.丨(竖)、3.丶(点)、4.一(横)、5.一(横)、6.一(横)、7.丨(竖)、8.一(横)、9.一(横)、10.丨(竖)。
隼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隼的读音:[sǔn]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亦称“鹘”。(1)指事。据小篆,从隹( zhuī)一。"隹"是汉字部首之一,短尾鸟的总称。"一"表示这种鸟的标识。本义:一种凶猛的鸟。(2)同本义 [falcon] 隼科(Falconidae)的各种鹰,特征是有长的翼,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凸起。飞得很快,它们通常突然从空中冲向猎物处猎取食物。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国语·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