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工

时间:2024-04-08 12:50:47编辑:揭秘君

王维工的个人经历

王维工原系上海市委办公厅秘书,并于1994年出任时任上海市书记黄菊的秘书。此后他在上海的任职,最高为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及上海市委副秘书长。2002年秋中共十六大之后,王维工进入北京,在国务院办公厅继续担任黄菊的秘书。在上海社保案件调查的早期,王维工曾在北京接受过专案组的专门谈话,其行踪实已被有关方面锁定。2007年1月,王维工被紧急调回上海,担任大型国企上海申能集团的副总经理。从行政级别而言,王维工仍然是副厅级,但享受正厅级待遇,并在申能集团内部享受专职秘书。

刘强的人物事迹

查办多起大案要案作为反贪局的一名侦查科长、案件主办人,2005年以来,刘强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大要案件26件,查处处级以上干部35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尤其是2005年,他查办吉林省电力物资总公司原总经理张某某案件时,不局限于张某某案件本身,而是注重发现新的犯罪线索,一举侦破了杨某某受贿、私分国有资产案,刘某某挪用公款案,王某某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等3件特大案件,至今还被院里传为佳话。2006年,刘强参加了中纪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上海专案,负责了上海市委原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孙路一涉嫌受贿案件的查处工作。2007年,他作为长春市检察院反贪局唯一办案人员参加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案件两项主要事实的查处工作。在办理陈良宇案件过程中,他又接受了查办原上海申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维工涉嫌受贿案件的任务,并负责其收受近千万元特大受贿事实的查处工作。心细如丝办铁案“干反贪工作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只有把案子拿下来,才能体会到办案的乐趣。”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04年年底,他在办理吉林省电力物资总公司原总经理张某某案件时,该案受贿金额巨大,共有10笔受贿事实,每一笔事实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案件,且行贿人绝大多数在外地,时间紧、工作量非常大。为了办好这一案件,他先后赴北京、天津、广东、南京、黑龙江等地调查取证。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7月近8个月的办案时间里,他没休息过一个节假日,个人累计出差办案100余天。终于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将该案件10笔受贿事实的行贿人和相关证人全部找到,并获取了大量确实、充分的证据,使赃款全部被追缴。在办理绿园区领导干部王某某受贿案时,他打破传统的“举报主导侦查”的反贪办案模式,跳出“初查撒网摸净”传统模式,主动利用各种信息和情报资料去获取案件线索。通过查办国土资源局原土地利用处处长钟某某受贿案发现王某某受贿案件线索,又通过西部新城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刘某受贿案,准确地从刘某受贿案中查出王某某收受开发商赵某某人民币10万元及两根金条的犯罪事实。在掌握了犯罪事实的基础上,刘强在询问中对王某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深受感动,逐渐交代了自己的问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刘强长期工作在反贪一线,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服从大局,从未因个人原因影响办案工作。2007年2月,刘强的舅舅检查出患有白血病,刘强本来已经订好机票决定陪舅舅到天津血液病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准备做骨髓移植手术。可就在出发前,他接到了赴上海办案的通知。几经犹豫和斗争,刘强最终选择退掉机票,告别舅舅,到上海专案组报到。参加上海专案组办案,一去就是两年,这期间刘强的爱人调动了工作、女儿上了小学、自己的家和父母家相继搬家,刘强都只能把这些重担交给妻子。工作上的苦,细细咀嚼还能咽下,当攻下一个个大要案时,虽苦犹甜;生活上的苦,有妻儿的理解支持,还能扛着。最让他感到难受的,是周围人的不理解。刘强很清楚,工作成绩越大,得罪的人就越多。在办理某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顾某某受贿案时,犯罪嫌疑人的亲属为了求得宽大处理,带着5000元钱亲自找上门,希望他能网开一面,被他严词拒绝。犯罪嫌疑人的亲属不死心,再次拿着厚厚一沓购物卡来到他办公室,放到抽屉里就走,他断然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并按有关规定将礼品上交院里,向单位说明情况,无愧于一个检察官的神圣职责。

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问出自哪首诗

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全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扩展资料: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诗画风格的评价,我能写出两句王维的诗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摘要】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诗画风格的评价,我能写出两句王维的诗景。【提问】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回答】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回答】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全文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文翻译如下: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原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赏析』首句以“独”字开篇,连下两个“异”字,是对产生孤独情怀特殊环境的交代。次句以平实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异乡异客思亲的感受。诗人用“每”和“倍”字说明平时无日不思,至佳节思念之情尤盛的情怀,极为准确传神。这两句以前句映后句,并通过“独”“异”“倍”加以多重强调,道出为常人所共有却无人道出的情感体验,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诗的后两句是诗人想象兄弟思己的情景,也是对第二句“倍思亲”缘由的补充。重阳节那天,回忆起过去家乡亲友们此时相聚的景象,想着今日当兄弟们都插上茱萸登高会饮,突然发现少了我一个人时,他们该是多么遗憾!诗人将兄弟们登高会饮的情景设想得越具体越真切,就越显得“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清。这里,“一人”与“兄弟”,“少”与“遍”,构成强烈对比,并照应首句的“独”字和“异”字,思念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在这首诗里,先写自己在佳节思念家乡亲人,后写想象中的家乡亲人在思念自己。这种表现手法委婉曲折,更能表达思念之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翻译如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白话译文:独自在异乡做异乡来的客子,每遇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时会想到少了一人。诗词赏析如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全诗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这首王维少年时期创作的抒情小诗,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写得非常朴素。但这首诗却有着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对作客他乡的人们。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上海社保基金案的案件内幕

牵连甚广一家神秘的民营投资公司“福禧”、一个管理着上海老百姓保命钱的社保局、一家优质的国企“上海电气”,一起陷入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腐败案中。为了彻查此案,中央已派出超过百人的调查组常驻上海。随着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收受贿赂被隔离审查,“福禧投资”董事长张荣坤被限制自由配合调查,“上海电气”董事长王成明、副总裁韩国璋被“双规”,宝山区区长秦裕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这起牵连甚广的重大腐败窝案、串案的黑幕正被层层揭开,其中的灰色资金链条也逐步清晰起来。秦裕落马8月24日,上海市委官员来到宝山区政府,对宝山局级以上干部通报:“有关部门在对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问题进行核查中发现,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调查。”此时,距离秦裕就任宝山区区长恰好一个月。42岁的秦裕,是2006年7月6日前往上海市宝山区报到的,7月25日正式就任宝山区区长。记者在宝山区政府采访时,多数人都对新区长尚无印象。在记忆中,人们只知道这位前市委兼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系秘书出身,跟随市委主要领导已有11年。在出任宝山区长之前,秦裕一直担任领导秘书工作;而更早前,则一直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秦裕于1981年考入华东师大政治教育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保送读研究生,1988年获伦理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改变命运的时机在1994年突然降临。一位原上海市委办公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海市委的部分领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有到高校挑选高学历秘书的习惯。据称,当时秦裕也并非上海市委组织部的首选。在华东师大党委推荐的第一候选人因英语不佳被市委组织部淘汰后,秦裕的个人材料方有机会上呈。秦裕临走前,华东师大突击授予其副教授职称,并挂名华东师大哲学系党总支副书记,“算是顺水人情。”一位老教师表示。1995年1月起,秦裕以副处级干部身份正式进入上海市委办公厅,担任当时市委一位主要领导的秘书。2002年11月,秦裕升职为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人称“上海一秘”。据熟人们回忆,在相当时间内,走上仕途的秦裕,给人的印象还是“为人谦和严谨”,其聪明才智在上海市委的秘书中颇有口碑。但近年来,人们亦可感到他渐渐发生了变化。“像秦裕这样的‘大秘’,副市级干部碰到都要礼让三分。”上海市委办公厅一位工作人员说。大小官员及各类商人都乐于结交秦裕。秦裕与上海社保基金案的主角、福禧投资董事长张荣坤的人生拐点,都出现在2002年2月,当月,秦裕当上秘书,张荣坤则注册了日后呼风唤雨的“福禧投资”,成为一个月后收购上海路桥公司的平台。现在,两人因社保基金案均在“接受调查”。上海三分之一的补充养老保险资金被借用2002年3月,30多岁的苏州青年张荣坤以32亿元拿下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收费经营权时,其掌控的“福禧投资”顿时成为上海滩颇具神秘色彩的民营企业。之后的两三年,张荣坤接连大手笔投资高速公路,到去年6月,“福禧投资”参与管理的公路里程已达200公里,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财大气粗和手眼通天令同行且惊且妒。2004年张荣坤的福禧投资参与上海电气改制,最终出资9.6亿元持有8.15%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更令投资界许多人士大跌眼镜。然而随着7月17日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因为违规拆借社保基金被查处,人们一下子看清了撬动张荣坤神速崛起的那根杠杆———社保资金。日前,上海社保局下属的“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将“福禧投资”及其股东沸点投资告上法庭,要求后两者提前归还所借资金,将张荣坤及其福禧投资当年大手笔收购高速公路资金来源大白于天下。“福禧”如此轻易借到巨款,不能不让人怀疑其本身就是上海社保资金违规投资的桥梁和工具。根据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提交的起诉书,年金发展中心先后将34.5亿元的资金通过委托资金运营的方式拆借给福禧投资及其股东沸点投资,用于收购高速公路等资产。据上海社保局福利保险处有关人士透露,截至2005年底,上海年金发展中心管理的资金在110亿元以上,占到全国年金总额的1.6%。也就是说,上海1/3的补充养老保险资金都借给了张荣坤使用。幕后代理人浮出水面年轻的张荣坤之所以能够大把拆借这些有着严格使用规定的年金,依靠的无非是权钱交易。有关消息人士透露,无论是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的落马还是上海电气的王成明、韩国璋被“双规”,均与社保资金违规拆借给福禧投资有关,而为福禧投资提供便利的祝均一在这个过程中收受了巨额好处费。祝均一掌管上海社保基金逾10年,业务娴熟,讲起社保基金的功能,管理方式头头是道,“这个技术型官僚,平时根本看不出有生活糜烂、贪赃枉法的劣迹”。不过,据中纪委初步调查的情况看,祝均一的贪腐程度却令人咋舌。其中包括祝均一到香港“玩”一个二三流的影星时,一掷就是十几万港币。据悉,有关人员到祝家调查,随便拿起一张存折,数目都在人民币百万元以上。消息人士透露,祝均一利用掌管社保基金的便利,为民营企业家张荣坤开通融资渠道,张荣坤也投桃报李,为根本没有在张荣坤公司任职的祝均一老婆开出几十万元年薪。上海社保腐败大案暴露了公共基金管理方面的漏洞,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劳动保障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表示将建立专项检查制度,每年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直接对市县进行抽查。

送元二使安西是什么诗?

《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送元二使安西的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如下:作者: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赏析《送元二使安西》中只用14个字就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环境与氛围。时间是初春的早晨,地点是渭城的客舍之中,环境与氛围是微雨润泽轻尘之际与柳色呈现新绿之时。多好的季节,多好的地方,朋友元二却要到遥远而荒凉的边疆去。2.用了双关的艺术手法,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古代送别如果在有柳树的地方,往往会联想到“留”字: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从古到今,诗词中出现了“柳”字,多与送别有关。于是,“柳”渐渐成为离别的象征。王维送别朋友,正好在柳树新绿之时,于是他不失时机地写出“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妙句,收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使至塞上诗歌赏析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原文: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作者介绍: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_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王维逝世。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使至塞上全诗赏析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中创作的记行诗。全诗赏析:首联交代出使的缘由和经过的地方。“单车”谓轻车简从。“问边” 指慰问边疆的立功将士。诗起句开门见山先表明此行的目的,十分自 然地引出下面的旅程所历。属国原指边地附庸小国,这里用来指边疆 少数民族归附的地区,居延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首联两句点明了 诗题“使至塞上”的内容,韵调轻快,给全诗定下一个慨然赴边的豪 迈的基调。次联作者开始描写所见之景。“征蓬”是被风吹起远飞的蓬草,“归 雁”是回归北方的大雁。枯草随风飘飏,天暖鸿雁北归,说明这是初 春时节。两句一天上、一地下,以汉塞胡天相对,展现了一个辽阔的 空间,诗人的旅程放置到这样一个背景下显得愈加辽远。这里请注意, 两句从字面上看是写景,而实际上寓有象征意义。在古诗中,“蓬” 和“雁”是和行旅密切联系的两个意象,蓬转常象征人的行踪飘泊不 定,雁归则常暗示着季节并反衬人的不归。它们在这首诗里同样含有 上述意味,不仅描绘出一个空阔苍茫的背景,也映衬出 “单车”的孤 独和寂寞。然而,这点寂寞又算得了什么呢? 它完全没有悲哀的色彩,相反 充满了崇高感。第三联的壮美景象使这崇高感达到了顶峰: “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不愧是千古绝唱,即使没到过边塞,只 要闭眼一想,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上,一股燧烟滚滚直上升入云天; 曲 折的黄河上,一轮落日,浑圆、黯红的身影安详地浮在水面,那是何 等壮丽的情景!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勾划了一个独特的空间、 一个独特的时刻——塞上宁静的黄昏。而孤烟的直,落日的圆,又以 几何图案的美妙组合,给画面添上一些奇趣,使它成了典型的沙漠和 边塞的图景。结联笔调一转,又回过来写自己的出使: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 燕然。”侯骑即骑马的探子,都护为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这里代 指崔希逸。这两句说在萧关遇到侯骑,听说都护正在燕然山。燕然山 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崔希逸破吐蕃不会到那儿去,诗人这里是用 东汉窦宪的典故。窦宪曾大破匈奴,登离边塞三千余里的燕然山刻石 纪功。“都护在燕然”一句将崔希逸比作窦宪,说他正在胜利的最前线, 切此度出使的事由。结联这两句漫笔貌似偶然,实际上充满了豪迈昂 扬的情调,与前面奇伟壮丽的边塞风光相呼应,构成了全诗雄劲壮阔 的气势。全诗如下: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代诗人王维的介绍

王维(中国唐朝诗人、画家)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 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辋川图》,现存于世的只有这幅作品的临摹作品,真迹已经遗失。《辋川图》绘画了一个亭台在美丽山水之中的景象,其中人物各个潇洒至极,端着酒杯游临于山水间,各个神态昂然自若。王维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于整个绘画作品的创作之中,显现出了独特的文人气息,对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除了《辋川图》以外,《雪溪图》也是王维的重要作品之一,它被认为是最能够体现王维诗画风格的一件作品。和《辋川图》一样,这件作品的真迹也遗失了,现存的也是一幅临摹之作。在左幅绘画作品之中,有茅屋,有小桥,有树木,甚至透过树木丛林的缝隙还可以看到有庙宇隐秘在其中。《雪溪图》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仅仅将绘画之中的空灵之感描绘了出来,还将生活的气息也跃然于纸上。在这幅绘画中,欣赏者不仅仅能够洗涤自己心中的浮躁之气还可以体会到那个时代的风情和气息。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王维还有一幅作品非常有趣,那就是人物图《伏生传经图》。在这幅绘画纸上,只有伏生一个人,画面上的伏生正在保下儒家的一本《尚书》。这幅画的内容和当时的社会历史是很多关系的,是以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背景的。整个画面虽然没有丰富的色彩,但却用线条将整个人物勾勒的十分生动。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唐代诗人王维的简介资料?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据其《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据《蓝田县志》记载,王维墓位于辋川乡白家坪村东60米处,墓地前临飞云山下的辋川河岸,原墓地约13.3亩。现被压在向阳公司14号厂房下。《唐右丞王公维墓》碑石被向阳公司14号按石料使用,压在水洞里。墓前遗物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督邮程兆声和陕西巡抚毕沅竖立的碑石两座,“文革”中被毁。王维的母亲也葬在此地。交通部六处修辋川公路时将王维母坟塔平毁。当年建设中的短视行为给蓝田的文物旅游资源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缺憾。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上一篇:刺莲

下一篇:斐济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