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成语解释
【拼音】 wàn zhng yī xīn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汉灵帝派朱隽率军去镇压,朱隽在城外堆了一个比城墙还高的山丘,对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用计攻下外城。义军将领韩忠和谈。朱隽不同意和谈,同时也不急于攻城,害怕城内的军民万众一心不好对付。 【典故】 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后汉书·朱擕传》 【释义】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团结一致 【近义词】 同心同德 【相反词】 挂一漏万、各自为政 【其它使用】 ◎ 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为下世纪的开局规划了宏伟蓝图,中华民族正万众一心开创美好未来。 ◎ 中国大地上涌动起全民族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澎湃热潮,展现出全民族万众一心战胜洪涝灾害的壮丽画卷。 ◎ 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精品源自(哦),万众一心
成语万众一心解释
【成语名字】 万众一心 【汉语拼音】 wàn zhòng yī xīn 【近义词】: 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 众志成城、 众擎易举 【反义词】: 离心离德、 一盘散沙 【成语出处】 《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成语解释】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万众一心造句】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的团结起来就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问题。 【万众一心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汉灵帝派朱隽率军去镇压,朝廷派出朱隽在南阳城外堆了一个比城墙还高的山丘,对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用计攻下外城。义军将领韩忠和谈。朱隽不同意和谈,同时也不急于攻城,害怕城内的军民万众一心不好对付。
万众一心下一句?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下句是众口铄金。有这么一件事,是我们心中的信念与希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拼搏;是发自内心为它奉献一切的精神。我们是这样的一群人,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当中,有萝莉,有型男,有女汉纸,有大暖男;每个不同的我们,构成了这支优秀的团队。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同一个信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忘掉小我,成就大我,努力奋斗。从不满足于现状,永远追求完美。
万众一心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 wàn zhòng yī xīn 【解释】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 《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例子】 万众一心 ,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 【近义词】 万全之策 , 同心同德 【反义词】 挂一漏万 , 各自为政 【相关】百度“万众一心”
“万众一心”是什么意思?
“万众一心”指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读音:[ wàn zhòng yī xīn ]万众一心来自典故: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汉灵帝派朱隽率军去镇压,朝廷派出朱隽在南阳城(今河南南阳)外堆了一个比城墙还高的山丘,对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用计攻下外城。义军将领韩忠和谈。朱隽不同意和谈,同时也不急于攻城,害怕城内的军民万众一心不好对付。造句:1、只要万众一心,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2、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打败了美帝国主义。3、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4、要使国家富裕,全国人民必须群策群力,万众一心,努力工作。5、只要大家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万众一心的意思
千万人一条心。 形容 团结 一致。 成语出处: 《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成语例句: 万众一心 ,同声呼吁,力抗汉奸, 唤醒 政府。 繁体写法: 万众一心 注音: ㄨㄢˋ ㄓㄨㄙˋ ㄧ ㄒㄧㄣ 万众一心的近义词: 万全之策 绝对周密稳妥的计策或办法。 同心同德 心、德:都指思想认识。思想认识一致、行动一致 万众一心的反义词: 挂一漏万 考虑事情仅及一端,多所缺漏。常作为谦词 各自为政 各自行使各自的政令。比喻步调不一致,各行其是他们俩是我们科室的领导,可是两人面和心不和,布置工作时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英语翻译: unite as one 俄语翻译: все как один 日语翻译: 万人(まんにん)が心(こころ)を一つにする 其他翻译: ein herz und eine seele sein d'un commun accord 成语谜语: 最团结的集体 读音注意: 众,不能读作“zǒnɡ”;一,不能读作“yì”。
一心一意的四字成语
类似于一心一意的四字成语有:专心致志、表里如一、聚精会神、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一心一意、情有独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滴水穿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夜以继日、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乐此不彼、兢兢业业、雷打不动、坚定不移、不遗余力、誓不罢休、弱水三千、马首是瞻。解释:一…一…:分别用在两个同类的名词前面,表示“整个”,起强调作用。一个心思,一个意念。形容心意专一,没有别的想法。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例句:从懂事的时候起,他就下定决心,要一心一意地跟着父亲学医。近义:全心全意、一心无二、专心一志。反义:三心二意、心猿意马、见异思迁。一心一意造句:1、他工作时精神格外集中,一心一意想着快点完成任务。2、只要肯一心一意专注做事,成功的机会就会相对增加。3、她一心一意想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4、姐姐从小到大一心一意只想当画家,努力多年后,终于在今天开办个人画展,完成宿愿。5、陈妈妈总是一心一意为了儿女付出,只要是孩子要求的,她一定努力给予满足。
四字成语什么一心
1. 四字成语,后面两字为(一心) 【成语】:同德一心 【拼音】:tóng dé yī xīn 【解释】: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出处】: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 【成语】:戮力一心 【拼音】:lù lì yī xīn 【解释】: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四》:“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 【成语】:万人一心 【拼音】:wàn rén yī xīn 【解释】:一万人一条心。比喻众人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傅燮传》:“今率不习之人,越大陇之阻,将十举十危,而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 【成语】:克肩一心 【拼音】:kè jiān yī xīn 【解释】:指能一心以事君。 【出处】:语出《书·盘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孔传:“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 【成语】:万众一心 【拼音】:wàn zhòng yī xīn 【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示例】:~,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 *** 。 【成语】:一德一心 【拼音】:yī dé yī xīn 【解释】: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成语】:上下一心 【拼音】:shàng xià yī xīn 【解释】:上上下下一条心。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 【成语】:亿兆一心 【拼音】:yì zhào yī xīn 【解释】:全国人民一条心。 【出处】: *** 《祭文·祭黄帝陵》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2. 填写四字词语:一(什么)一(什么),如一心一意 一班一辈 指同等,不相上下。 一班一级 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一板一眼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一悲一喜 既悲伤又高兴。 一步一鬼 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 形容遇事多疑。 一步一趋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 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一草一木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一长一短 形容说话絮叨,琐谈不休。 一倡一和 ①指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 倡,亦作“唱”。②指鸣声相呼应。 一唱一和 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 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一朝一夕 朝:早晨;夕:晚上。 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一成一旅 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一弛一张 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 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同“一张一弛”。 一吹一唱 吹:吹嘘。唱:唱和。 两个人说话,互相帮衬。 一搭一档 指互相配合,彼此协作。 有时含贬意。 一箪一瓢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一旦一夕 形容很短的时间。 同“一朝一夕”。 一德一心 德:心意。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一点一滴 形容微小零星。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数量。 一根一板 方言。 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一鼓一板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一还一报 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一晦一明 一暗一明。 常指昼夜循环。 一家一火 指所有家当什物。 一家一计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亦引申为一家人。 一举一动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一口一声 犹口口声声。 一夔一契 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之喻良辅。 一来一往 形容动作的反复或交替。 一鳞一爪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龙一猪 一是龙,一是猪。 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一马一鞍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一模一样 样子完全相同。 一年一度 指每年一次。 一喷一醒 原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 一嚬一笑 指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一颦一笑 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一琴一鹤 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一丘一壑 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 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一觞一咏 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 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一生一代 指一辈子。 同“一生一世”。 一生一世 一辈子。 一式一样 完全是一个式样。形容完全相同。 一手一脚 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 同“一手一足”。 一手一足 一个人的手足。 指单薄的力量。 一丝一毫 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 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一死一生 指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 一天一地 满天满地。形容到处都是。 一五一十 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 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一夕一朝 一个晚上或一个早晨。形容很短的时间。 同“一朝一夕”。 一笑一颦 指脸上的表情。 同“一颦一笑”。 一心一德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一心一腹 指一条心。 一心一计 一心一意。 一心一力 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一熏一莸 熏:香草;莸:臭草。 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一薰一莸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 薰莸混在一起,只闻到臭闻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一言一行 每句话,每个行动。 一吟一咏 指吟诗作赋。 一饮一啄 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 后也指人的饮食。 一迎一和 指一味迎合。 一缘一会 指有缘相合。 一张一弛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一针一线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一针一缐 比喻细微的东西。缐,亦作“线”。 一枝一节 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比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一枝一栖 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一肢一节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同“一肢半节”。 一重一掩 指山峦重迭稠密。 一字一板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一字一句 形容人说话清楚从容。 一字一泪 一个字就仿佛是一滴眼泪。形容文字写得凄楚感人。 亦作“一言一泪”。 一字一珠 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一坐一起 犹言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3. 四字成语什么心什么什么 用心良苦、 小心bai翼翼、 苦心孤诣、 称心如意、du 人心不古、 灰心丧气、 人心不足蛇吞象、 回心转意、 惊心动魄、 甘心情愿、 处心积虑、 丧心病狂、 随心所欲、 专心致志、 呕心沥血、zhi 心心相印、 将心比心、 忧心忡忡、 勾心斗角dao、 赏心悦目、 痛心疾首、 推心置腹、 扪心自问、 清心寡欲、 问心无愧、 人心叵测内、 仁心仁术容、 明心见性、 居心叵测、 死心塌地~~~~~~~~~~~~ 4. 带有心字的四字成语 有成语十指连心、一心一意、心直口快、语重心长、三心二意。 1、十指连心(shí zhǐ lián xīn)表示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 译文:十个指头连着心,可怜啊,昏死在地上。 2、一心一意,汉语成语,yī xīn yī yì,形容做事专心一意,一门心思的只做一件事。 出自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译文:想了解一个人的心意,要不断寻找,找到内心深处共同一个心。专心一意,相合而密不可分。 3、心直口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 zhí kǒu kuài,形容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出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藏尾的事。” 4、语重心长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ǔ zhòng xīn cháng,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出自清·洛日生《海国英雄记·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译文:感叹别离的困境,忘了母亲的情意深长。 5、三心二意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ān xīn èr yì,意思是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也指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 出自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译文:无奈是 *** ,都是三心二意的。
万众一心的意思
万众一心(拼音:wàn zhòng yī xī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后汉书》。“万众一心”意为千万人一条心,后多用来形容广大人民团结一致。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定语,也作状语;含褒义。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傅燮传》:“今率不习之人,越大陇之阻,将十举十危,而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又《后汉书·朱儁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成语“万众一心”由句中的“万人一心”演变而来。成语故事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汉灵帝派出军队镇压。朝廷派出的朱儁(jùn)率部在宛城城外堆了一座比城墙还高的山丘。朱儁登上土丘细细观察宛城城内起义军将领韩忠的军事部署,发现城东北的守备比较空虚。第二天,朱儁让一支兵马佯攻宛城西南,故意把战鼓擂得震天响,吸引韩忠增兵西南,自己却带领主力急攻城东北,乘虚拿下了外城。朱儁不理会韩忠的谈判要求,加紧围攻内城,可一连几天都遭到了起义军的有力抵抗。攻城屡屡受挫,朱儁又登上外城城墙向内城眺望,接着,下命令叫部队后撤几里。撤退后不久,城内守军纷纷冲出城外,试图突围,朱儁的兵马乘机从侧翼杀过来。韩忠不备,再退回内城已来不及,起义军只得四散而逃,伤亡很大。事后,朱儁的部下问他用的什么计谋,他得意地说:“我从高处看得很清楚,内城十分坚固,城内尽是守兵。他们想谈判谈不成,想突围又出不去,这不是逼着他们万众一心跟我军拼命吗?一万个人齐了心尚且势不可当,何况他们有十万人马呢!倒不如先缓—缓,暂且松动一下包围圈,让他们产生突围的念头,然后乘乱杀上去,那他们的士气也就瓦解了。”成语寓意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团结互助、和衷共济,并引此为美德。中国有句古话,叫“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说的就是团结的重要意义。一个团体万众一心,充满凝聚力,就算是艰难的事情,只要能够齐心协力,再怎么困难,怎么重大的问题也能够在共同合作和齐心努力之下迎刃而解。在灾难面前,最需要的是团结,上下一心、团结互助是战胜困难的必需精神,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上有些事情虽然看起来难办,但只要众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就能形成强大合力,再难的事也会变容易。这就是“万众一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