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冢

时间:2024-04-05 02:25:48编辑:揭秘君

七十二疑冢的质疑观点

毋庸置疑,曹操的节俭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气的。曹操在其死前两年就下过一道命令,命人为他在西门豹祠西边高原上的贫瘠之地建造一座陵墓,并特别嘱咐说,陵墓要建在高地上,地面上不要堆起高高的坟头,也不要做什么记号。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同年二月葬于高陵。后人猜测,所谓高陵可能就是指西门豹祠西原上所建造的陵墓。但是,仍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对曹操的遗嘱进行了歪曲,《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说,曹操在临死前叫人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座,不让后人知道自己的遗体葬在什么地方,生怕有人去发掘。也正是他的信口胡言,使后人对曹操墓址所在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个就是西门豹祠西原上,号称高陵;第二个则是彰德府讲武城外,有疑冢七十二座。 传说毕竟还是传说,想要知道曹操的墓到底在哪里,还是要从他临终时的遗令谈起。这份遗令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于无意中在宫内秘阁发现的。全文如下: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不做记号不做高丘的曹操的临终遗言。在遗令的最后,曹操还提到了铜雀台,他吩咐他的妻妾们,在邯郸临漳邺城铜雀台的公堂上安放一张六尺大床,挂上灵帐,并供上干果祭品,逢到每月的初一、十五的上午,向灵帐奏乐歌舞。同时,遗令还嘱咐他的群臣,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后人便依据这篇遗令里所说的内容,以铜雀台为中心,寻找曹操的陵墓,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果。这封遗令虽然不能帮人找到真的曹操墓,但却解决了一件事:彻底否定了七十二疑冢的存在。在这篇遗令中,曹操明确规定他的寿陵需要建在西门豹祠的西原上,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也就是说,陵墓必须建在地势高的地方,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种树,没有任何标记。这样看来,临漳、磁县境内的七十二疑冢,却是人工封土堆积而成的,这些墓冢小的高数丈,大者则高数十丈,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其中一座叫申庄乡的天子冢,其封土长九十米,宽八十米,高四十米。这显然不符合曹操所规定的形制。 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流传千年在《聊斋志异》中叫作曹操冢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在邺城外有一条河,河水十分湍急,靠近岸边的地方尤其深邃幽暗。盛夏时有人到河里洗澡消暑,忽然从水里传来敲击刀斧的声音,下水的人就断为两截浮上水面;后来又有一人也下河洗澡,结果和第一个人一样遭到腰斩。这种现象在百姓中流传,引起百姓惊恐奇怪。当地的地方官听说了这事,就派多人到上流截断河流,让水流枯竭。于是人们发现岩崖之下有个幽深的洞穴,洞中安置了一个转轮,轮上安装着锋刃如霜的利刃。人们拆除了转轮进入洞穴,发现洞中有一座小石碑,上面的字体是汉朝的篆书。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得知原来这就是曹操的墓穴。于是人们打开曹操的棺材,抛散曹操的骨骸,把给他陪葬的金银珠宝全都拿走了。作者蒲松龄最后总结说::“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也!”(‘尽掘七十二个假墓,肯定有一个墓里葬着曹操的尸体,可怎么知道曹操的尸体竟然不在七十二个墓之内呢?’曹操奸诈啊!然而千余年后腐朽的骨头不保,使这些诈术又有什么用呢?唉!曹操的智慧,正是曹操的愚蠢啊! ) 小说家之言虽然近于荒诞,但曹操生性多疑却是史实。有一个传说这样说道,曹操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在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等到出殡的那一天,邺城内所有的城门同时打开,72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葬入事先准备好的墓室内。于是,后人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坟,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冢。这就是七十二疑冢的来历,而这些传说都是那个叫罗贯中的在《三国演义》中捏造出来的。 另一个传说,据说,在曹操设置七十二疑冢的几十年后,司马氏篡夺了曹魏的天下。朝中对曹操有宿怨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四处寻找曹操的真坟,想把他的尸体找出来打碎掉,以谢天下。可这些人挖遍了七十二座曹公墓,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尸体,最后万般无奈之下,这些人发布公告称只要有人能找到曹操的真正坟墓,他就能得到宰相之职。布告贴出去一个多月,仍没有人来应召。就在这些人几乎丧失信心时,一个白发老头揭了榜文来到京城洛阳,说自己有办法找到曹操的真墓。官员们一听半信半疑,派出了一百多名士兵跟着老头沿京城不远的洛河逆水而上。一路上,老头左看右看,终于在一个地方停下来,指着一处土丘说,就在这里。士兵们开始挖,果然挖出了曹操的尸体。老头所指的地方位于洛阳以西,是从堤旁凿穴,深入洛水河床之下。士兵们进入墓室,将金银财宝一扫而空;又把曹操的尸体搬出,剁成碎块,甩入河中喂了乌龟。最后,官员们吩咐请出白头老人,准备给他官做,可是老头消失了,像是神仙一样无影无踪。官员们后来经过多方打探,才知道老头之所以晓得曹操的墓地所在,是因为他是黄巾起义张角三兄弟的后人。曹操是以镇压黄巾起义发的家,当年,张角在广宗病死,黄巾起义失败。参加黄巾起义的将领们,为了保护自己领袖的尸骨,在邻近的县埋了许多假墓碑,欺骗官军。官兵们找遍了方圆三百里地面,挖遍了几十座立有大贤良师的张角坟,也没有找到张角的尸体。只有曹操不肯善罢甘休,他用软硬兼施的办法,从叛徒的口中得知了张角真墓的秘密。于是,亲自带领兵马开赴张角的老家巨鹿郡内,在老漳河边凿穴探墓,终于在深深的河床下找到了张角的墓室。他吩咐把张角的脑袋割下来,带着人头回京城报功。曹操由此深受启发。他生前秘密派人在洛河水下秘造墓室,又把参与修墓的人全部杀掉,想躲过后人的惩罚。可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张角兄弟的后人就猜透了曹操的诡计,为自己的祖宗报了仇。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其中说: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终令》明确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墓,陵上不堆土,也不植树。   一年后,曹操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分别盛放在四个箱子中,上面写明春夏秋冬,并留下一个遗嘱:“有不讳,随时以殓,金珥珠宝之物,一不得送。”意思是说,我如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的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在上一节引述的《遗令》中,曹操又一次重申了死后“薄葬”的要求,即“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者,勿遗。”及“敛以时服,葬之于邺之西冈上”。   历代帝王都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们大多从登基日起,便下令建造陵墓,而且这些陵墓大多耗费惊人。为什么曹操却反其道而行之,力主“薄葬”呢?若稍加考证,不外乎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摆在最前面和分量最重的一部分,当是与其一生崇尚节俭分不开的。   217年岁末,天气寒冷。一天,曹操登上铜雀台,环顾四周。突然,一个青年女子出现于他的视线。该妇女头戴饰物,身著绫罗,十分华丽。曹操看后,勃然大怒,立即派士兵前去盘问。士兵报告说,此女乃曹操之子曹植的妻子。曹操听后没有言语。第二日,一道诏令送到曹植府上,内容是说其妻违反家规,不事节俭,专好华丽,请其自裁。曹植之妻无奈,只好自缢身亡。原来,一生节俭的曹操曾制定了家规,规定后宫的妃嫔衣服上不得织锦饰绣,侍女的衣裙不准超过鞋帮。宫廷里的帷帐和屏风,破旧之后缝补一下继续使用,所有人员所盖的棉被和垫褥,一律不准织有花纹。   曹操不仅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自己的生活也十分俭朴。据《曹瞒传》记载:“太祖为人佻易天威重,好音乐,偶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磐囊,以盛手中细物,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治汗巾帻,其轻易如此。”当时,天下闹灾荒,中原常发生人吃人的事情。军中无粮,靠采桑椹、摸河蚌充饥。曹操颁发了《屯田令》,动员士兵种田,解决了粮食问题。由于资财匮乏,曹操带头 *** 皮革制作的衣服。曹操患头风病,官员们劝他做一顶皮帽,以御风寒。但他戴了一顶绢帛做的帽子,不破先例。在他的影响下,官员们都不戴皮帽子了。   当然,曹操毕竟是曹操,不是李操、王操、朱操、毛操和什么乱七八糟不靠谱的操。曹氏力主薄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防盗。虽说中国历史上盗墓之盛始于春秋,但无论是先行一步的秦人,还是怀着复仇心理后发制人的项羽,都没有明目张胆地设置刨坟掘墓的官吏,只是趁兵荒马乱之机劫掠一番。但自董卓之乱后,却大不一样了,蜂起争雄的各路军队经费严重不足,纷纷干起了盗墓的勾当。曹操也不例外。鲁迅在《清明时节》一文中提到的曹操设置“摸金校尉”,专门做盗墓勾当之事,最早见于《讨曹檄文》。200年,袁绍发兵进攻许昌,讨伐曹操,“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代袁绍所作讨伐曹操的《檄文》,其中有一段指责这位老奸巨滑的曹阿瞒,除设立“摸金校尉”之类的官职外,还创立了同一类型的“发丘中郎将”官职。   顾名思义,发丘就是盗墓,只是这种行当是以官家的身份出面而已,这种公开的盗掘,当是不折不扣的官盗。为了对这一行业表示重视,曹操于日理万机中,曾亲自指挥发掘古代帝王陵墓,用出土金宝换取世俗的钱财,以养活自己日渐庞大的军队。《檄文》曾言及:“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后汉书·袁绍传》)尽管此事是曹操的敌人以叫骂的形式出现,自有夸大的成分,但曹氏所设立的盗墓官职当不是空穴来风。据说曹操见到此《檄文》惊出一身冷汗,头痛病已顿有好转,遂大笑道:“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曹操虽未把儒生陈琳与匹夫袁绍放在眼里,但对说他设官盗墓之事没有辩解,这在看客眼里,似乎不值一哂,又似乎是默认了。不过,既然是《讨曹檄文》,就不能像表扬信一样尽拈好听的说,主要的功能还是要历数曹操的罪状。所以后世有研究者认为,这段话很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从各种史料记载来看,曹操确实干过盗墓的勾当。曹操在历史上不失为千代枭雄,但这一行为却为后人所不齿,有人于此评论道:“曹操无道,置发丘中郎、摸金校尉数十员,天下冢墓,无问新旧,发掘时骸骨横暴草野,人皆悲伤。其凶酷残忍如此!”   正是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不愿重蹈覆辙,所以曹操一再要求薄葬。   曹操的这一想法甚至遗传给了他的儿子曹丕。222年,曹丕在《终制》中要求他的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曹丕认为,“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至侥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   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据说,曹操还采取了非常措施,即设置疑冢。   据好事者考证,中国最早的疑冢出现于殷商时期,当时,一些奴隶主贵族死后制造几座假墓,虚虚实实,使后人难分真伪。春秋时期,随着盗墓风的盛行,疑冢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到曹操所处的三国,则达到了一个高峰。   曹操设置疑冢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盗墓。但也可能与其生前一贯奸诈多疑的性格有关。   《太平广记》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年少时曾与后来的敌人袁绍一起搞了一个恶作剧。有一户人家结婚,晚上夫妻合拜入洞房。曹操叫袁绍“站岗放哨”,自己潜入主人家园子,偷看新郎新娘的床上之事。不料看得正起劲,被主人发现,大喊:“有偷儿至!”于是主人家的家丁把园子团团围住,曹操被包围了。但曹操对此一点也不惊慌,只见他从袖内抽出一把利刀,一手拽住新娘,主人见状瑟瑟发抖,不敢动弹,反而求他放人。曹操此时却指着躲在树后的袁绍说:“偷儿在这里,你们为何不去追?”袁绍一听,转身就逃。主人也急忙带众家丁去追赶。这时的曹操,放开新娘,旁若无人地走了。   曹操性格上的多疑,不止是三国演义多有演义成分,有许多史料可以证实:曹操有一个同乡叫恒邵,过去与他有私仇。曹操得志后,恒邵向他请罪,跪在庭前。曹操说了一句:“跪而解死耶?”结果还是把他杀了。《魏书·张绣传》记载,曹操的一个侄子曾为张绣所杀,后来曹操为了打败袁绍,以摆脱军事上的劣势和被动地位,不得不释怨招徕张绣,封他为侯,食二千户。但一俟消灭袁绍,地盘巩固,曹操的儿子曹丕就出言逼迫张绣自杀。曹操在临死之前,又把张绣的儿子张泉杀死,以绝后患。凡是有宿怨的,曹操都猜忌,不放心,至死也不放过,所以《曹瞒传》中说,“故人旧怨”大都被曹操报复杀死。   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在其死后也得到了体现。传说在曹操安葬的那一天,邺城的所有城门全部打开,72具棺材,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一个千古之谜也随之悬设:七十二疑冢哪座为真?   宋代诗人俞应符对曹操的这种行径甚为不齿,他在《七十二座疑冢》一诗中,以厌恶的口气写道: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告君知。   直须发尽冢七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这位自作聪明的俞诗人,对曹操的性格和谋略还是不甚了解,如何知道曹操之尸就埋在了这七十二疑冢之内?焉知其不会埋入七十二冢之外乎?对此,鲁迅在《花边文学·清明时节》中曾这样说道:“相传曹操怕死后被人掘坟,造了七十二疑冢,令人无从下手。于是后之诗人曰:‘遍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于是后人论者又曰:“阿瞒老奸巨滑,安知其尸实不在此七十二之内乎。真是没有法子想。”又说:“阿瞒虽是老奸巨滑,我想,疑冢之流倒未必安排的,不过古来的冢墓,却大抵被发掘者居多,冢中人的主名,的确者很少,洛阳邙山,清末掘墓者极多,虽在名公巨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块志石和凌乱的陶器,大约并非原没有贵重的殉葬品,乃是早经有人掘过,拿走了,什么时候呢,无从知道。总之是葬后至清末的偷掘那一天之间罢。”曹操入葬后,盗墓者并没有被其“薄葬”的标榜所迷惑,也没有因为疑冢之多而望而却步。但是,尽管他们费尽了心机,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连曹操的一根毫毛也未见到。那么,曹操的尸骨到底埋于何处?   按照曹操留下的《终令》来看,曹操墓应在古邺城西门豹祠以西的地方,相当于今天河北临漳县三台村以西直到磁县境内的漳河沿岸。这里为古墓地,其中丘垄星罗棋布,森然弥望,高者如山列列,低者如丘累累,这就是历史上传说的曹操七十二疑冢所在之处。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样:“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   七十二疑冢的传说,使后人无所适从。史载,南宋诗人范成大于1170年曾在此下马,拜谒曹操陵。但是由于搞不清哪座是真正的曹操陵,只好在当地老百姓的指点下,对讲武城西侧的第一个疑冢进行了拜扫,但对于是否拜了真陵,他心里也没底。面对星罗棋布的坟堆,他只能感叹道:“一棺何冈冢如林,诸复如公负此心。”   后人不断追寻,但总是毫无结果,给七十二疑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当地老百姓有关疑冢的种种传说,更使疑冢越发显得神秘莫测。据当地的老百姓说,讲武城一带的疑冢,在雷雨天常常会冒紫光。还有的说,近代的军阀混战年代,曾有东印度公司一个名叫胡赛米的古董商人,从郑州雇了一批民工,把临漳河的疑冢一座座掘开,企图找到曹操真墓,掘取财宝。结果,民工挖了十几座墓,发现里面除了土陶、瓦罐之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当他们试图继续发掘时,关于洋人盗墓的消息传开了。愤怒的当地群众手持刀斧,将胡赛米及其雇佣的民工赶出了漳河。   还有一个传说,十分离奇。   清朝同治年间,当地有个自幼失去双亲的孤儿,名叫朱伢儿。由于无依无靠,他只好以给地主家牧羊为生。有一天,朱伢儿在讲武城东南的彭村打柴。这彭村,也叫彭城村,古时曾是一个人工湖泊,三国时曹操将其命名为玄武池,专门在此操练水兵。后来由于长年不疏浚,加上中原一带连年干旱,池水涸竭,玄武池便渐渐淤塞,长满芦苇,变为陆地。朱伢儿在这里打柴,突然在高高的蒿草丛中发现了一座大墓,墓前侧卧一块石碑。朱伢儿不识字,又觉好奇,所以就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来辨认。私塾先生一读碑文,原来这是魏武帝曹操陵墓。于是,他们便告知磁州县衙门。县令得知后,马上坐轿赶到彭村,但是奇怪的是,当他带人拨开杂草时,那座大冢已是无影无踪。县令十分生气,认为私塾先生欺骗了他,命士卒将他打了三百杖,而那个少年伢子,却从此再也未有下落。   前面已经讲过,宋代诗人俞应符针对曹操七十二疑冢,曾设想了一种办法:“直须发尽冢七二,必有一冢藏君尸。”可惜的是,这种方法被实践证明是无效的。自元明之后,这些陵墓相继被盗,但曹操尸体仍未找着。这就应了鲁迅所说的话:“安知其尸实不在此七十二之内乎。真是没有法子想。”   1988年3月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该文说,“七十二疑冢”实际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而墓的确切数量非72座,而是134座。这篇文章的全文如下:   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   磁县地处冀南,周围方圆30多公里的大地上分布着众多墓冢。《三国演义》第四回记载,曹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其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这些“曹操疑冢”进行了多次调查,根据多处墓志铭和墓形建造结构以及壁画、陶俑、古币等器物考证表明,从424年到578年,先后有东魏、北齐在磁县、临漳邺镇一带建都,其间历代皇亲国戚、天子朝臣葬于此地,逐渐形成了大型古墓群。另据磁县出土的墓志看,墓的主人也均为北魏、东魏、北齐时人,所以《磁县志》这样记道:“民国以来,经人盗掘者多有墓志,都是北朝时的王公要人……疑冢之说不攻自破。”   至此,关于曹操设置七十二疑冢的故事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随着七十二疑冢的神秘色彩的日益消退,另一个围绕漳河的神秘故事又将展开。在疑冢之说破灭的同时,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寝不是建造于地上,而是造于漳河河底。   持这种观点的人的证据是,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称帝后,曾写过一份题为《止临淄侯植术祭先王诏》的诏书,其中写道:“欲祭先王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   后人多有赞同此说的。如清人刘廷琦曾作过一首《铜雀妓》诗,诗云:“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主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望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   清人沈松在其《金健笔录》一书中,引《坚瓠续集》,叙述了一段发生于漳河河底的轶闻,来证明此说。这段故事是这样的:   清朝顺治年间,漳河发生干旱,河水枯竭,沙床 *** 。一天,一个捕鱼人在河床的水洼内捕鱼。突然,他发现河床上露出了一块大石板,石板的旁边有一条裂缝,勉强可进一个人,捕鱼人向洞里一看,洞道很长,深不可测。他想,说不定这里面有鱼。于是,他先将两脚伸入洞隙,再紧缩身子,钻了下去。进去后,约走了数十步,他被面前的一个大石门挡住了去路。他用力推门,但门纹丝不动,无奈之下,他返回了地面。这件蹊跷的事令渔夫很激动,他回去后就告诉了左邻右舍。大伙儿听了,认定这是个发财的机会,于是约定第二天一块去看看。   第二天,他们依次来到大石门前。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大石门终被推开。大家涌到门口一看,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石屋内尽是美女,一个个姿色绝伦,倾国倾城。她们有的坐着,有的互相倚着,还有的躺卧着,分列两行,一个个栩栩如生。但是这种美景并没有持续太久。转瞬间,这些女尸都化为灰尘,委顿于地。石屋很大。走到里间,只见中间放有一张石床,床上躺着一个老年男子,头上戴着官帽,身上穿着朝服,像是一个王侯。在王侯的石床前面,立着一个石碑。渔人中有识字者上前一看,原来这个戴着官帽、穿着朝服的死尸就是魏武帝曹操。在他们看来,曹操是个白脸奸臣。于是捕鱼人拿起鱼叉、棍棒对着尸体乱打乱戳,以发泄心中之愤。   在叙述的最后,沈松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漳河河底的墓室之中,那些美女是被活生生憋死以殉葬的。由于墓室内地气凝结,所以一打开石门后,她们看上去像刚断气的人一样,但是渔人进室,泄漏了地气,所以一进去就化为灰尘了。只有曹操是用水银殓尸的,所以其肌肤并没有腐烂。   就在人们对沈松的叙述的真实性还未来得及验证之时,另一位清人蒲松龄又在其《聊斋志异》一书中,写到了河底发现曹操陵寝的故事,但这次不同的是,他写的地点是许昌,而非临漳。文章写道:   许昌城外有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人闸其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有碑,字皆汉隶,细视则曹孟德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沈松所述之事,虽传得有鼻子有眼,但却经不起推敲,所以只能是一种传说;而蒲松龄向以虚构见长,加之地点又多有不符,所以其故事的真实性无疑要大打折扣。基于以上原因,曹操的陵寝是否一定在漳河附近尚难定论。


曹操七十二疑冢解密

曹操七十二疑冢解密   曹操陵寝至今仍是考古界的一大谜案。在新近推出的《中外重大历史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作者徐作生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史料考证,对这一谜案提出了诸多颇有新意的见地,内容涉及传说中的七十二疑冢、甄后朝阳陵、漳河河底之谜等。   在《遗令》中设下机关   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于无意中在宫内秘阁发现曹操所写的《遗令》。这篇《遗令》中提到了铜雀台,曹操吩咐他的妻妾们,在铜雀台的工堂上安放一张六尺大床,挂上灵帐,并供上干果祭品,逢到每月的初一、十五的上午,向灵帐奏乐歌舞。同时,《遗令》还嘱咐他的群臣,“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后人便依据这篇《遗令》里所说的内容,以铜雀台为中心,寻找曹操的陵墓,然而终莫得其所。   玄武池中“曹操墓志”   如果你从北京乘坐京广线火车,过石家庄、邯郸,进入磁州境内时,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在铁路沿线,矗立着一座座像小山似的大土堆由北及南,直至济水之滨而止。这些土堆,便是举世闻名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在临漳、磁州一带流传很广。据当地老百姓说,讲武城一带的疑冢,在雷雨天常常会冒紫光。还有的老百姓说,军阀混战的年代,曾有东印度公司的叫胡赛米的古董商人,从郑州出钱雇了一批民工,到临漳将疑冢一座座掘开,企图找到曹操的真墓,以攫取财宝。结果,那些民工接连挖了十几座墓,里面的随葬品不过是一些土陶、瓦罐之类的东西。   关于七十二疑冢,最为蹊跷的传说还有这么一件:   清朝同治年间,当地有个叫朱伢儿的少年在讲武城东南的彭村打柴。彭村,古时候这里曾是一个人工挖出来的大湖泊,曹操命名为玄武池,专门在这里操练水兵。后来因长年不疏竣,加上中原一带连年干旱,池水涸竭,玄武池便渐渐淤塞,长满芦苇,变为陆地。牛伢儿在这里打柴时,突然在一人多高的蒿草丛中发现一座大冢,大冢墓砖已显露,墓前倒卧一块石碑,他赶忙从几里外的村子里叫来一位私塾先生,辨认石碑上的字。一读,才知道这是魏武帝曹操陵墓。于是村人立即将这件事报告到磁州县衙门。县令得知后,马上坐轿赶到彭村,可是再拨开蒿草丛看,那座大冢竟无影无踪,连石碑也找不到了。县令十分生气,认为私塾先生欺骗他,命役卒将他一顿毒打,而再去寻找牛伢儿,这少年却从此没了下落。   解开疑冢之谜   前世学者考证曹操疑冢时,都疏忽了曹操的《终令》,这篇《终令)对寻找曹操陵寝起到启示作用。《终令》的全文是这样的: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细细研究,这篇《终令》中最可注意的是,曹操规定他的寿陵在西门豹祠的西原上,“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也就是说,陵墓必须建在地势高的地方,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种树,没有任何标识。而临漳、磁州境内的七十二疑冢,却是人工封土堆积而成的,这些墓冢,小的高数丈,大者则高数十丈,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如申庄乡天子冢,其封土长90米,宽80米,高40米。所以仅从形制看来,疑冢就不符合曹操(终令)中所规定的“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要求。   另外,笔者在临漳、磁州实地勘访时,曾于疑冢边拾起一些瓦当残片,保存于身边。从这些瓦当的纹饰考证,俱晚于曹魏之后(大多制于北齐或西晋)。在上述基础上,笔者又进一步核对县志,获知晚清年间,因闹饥荒,民盗发疑冢,冢内皆有尸骨,一为齐王陵,一为齐献武帝第十一子高阳王浞墓。一碑额题曰:“墓主为齐王四叔”。民国初,经人盗掘的疑冢内多有墓志,均系北魏、北齐时代王公要人墓。据此,笔者提出,七十二疑冢可能是曹操生前所设,以惑后人;而北朝王公命妇则是“坐享其成”了。   1988年3月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一文,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确切数字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在古人看来,七十二只是个概数,非实指。因此七十二疑冢,仅举大数而言,说明曹操疑冢之多。这些疑冢,都有巍峨高大的封土,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这些冢都在七十二冢之内,但与曹操无关。   翁媳陵寝互倚傍   打开干隆五十二年成书的《彰德府志》,在一幅描绘详细的临漳县图上,位于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清清楚楚地标着一座“魏武帝陵”;然而更为令人惊诧的是,在这座“魏武帝陵”之南,紧邻甄后朝阳陵!   甄后,即曹操的儿媳、曹丕的妻子甄文昭。临漳县志图上的魏武帝陵和甄后陵相连一起,总使人感到跷蹊而不解,而这也不符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要解开这个疑团,话还得从头说起:   建安九年,曹操领兵攻破了袁绍的府邸——邺城。曹丕仗剑冲入袁府,只见正堂上,一个女人披散着头发,伏在袁绍妻子刘氏的膝盖上啼哭,他觉得奇怪,于是命令刘氏把这个哭泣的女人捧起头来,让他看一看。一看,曹丕惊呆了,这是个楚楚动人的年轻女子,姿色绝伦,即把她带回住处。曹操虽也倾慕甄氏的美貌,但怎能夺儿子之美呢?甄后嫁给曹丕之后,开始颇为得宠,但曹操一死,曹丕就冷落了她,最后下诏书给她,赐她以毒酒,令她自杀。这是为什么?甄后与曹操,两人之间是否真有私情?这段历史上的公案,有关文献也只是点到而已,真实情况谁也不知道。《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认为,曹丕做皇帝不立甄氏为皇后,并进而杀害她,“事有明审”,事情已是十分明白的了。当然,裴松之只是隐讳地点出曹魏宫廷的内幕,并没有直言;至于那些编撰《彰德府志》的老学究们,则公开认为曹操与甄氏公媳之间有暧昧隐私之事,所以在绘制县图时,把公媳两人的陵墓画在一起了。当然,这个大胆假设,在曹操的真正陵墓还没确认之前,还不能完全排除。   曹操陵在漳河底吗?   自从清代起,曹操七十二疑冢不断被人盗掘,“疑冢”之说也就不攻自破,当时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寝不是建造在地面上,而是造在漳河的河床下面。其论据为,曹丕废汉称帝之后,曾写过一份诏书,诏书的题名叫《止临淄侯植求祭先王诏》,其中有“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之句。   1980年代,财政部副部长江东平先生仍在世。他早在抗战时期曾任太行区磁武县县长之职,对磁武、临漳一带的名胜极为熟悉。谈及踪迹难觅的曹操陵墓,他曾说道:   “曹操墓究竟在何处?史书上说是在漳水边。我在磁县工作时(指抗战时期),只听民众说,这一带到处是曹操坟,即所谓‘七十二疑冢’。现在发掘了几个,都是北齐时的陵墓。据推测,曹操墓总的是在漳河、滏阳河之间,曹丕使于禁赴邺谒‘高陵’,见壁画有被俘乞降状,惭恚而死,可见曹操陵墓离邺城不会太远。现在临漳、磁县还有习文村、讲武城,说是魏武习文、讲武之处,讲武城还有遗迹,也许是可能的……   “过去漳河河道在丘陵区以下到冀南、豫北平原,经常滚动。据明代修撰的《邯郸县志》(我在四十年前看的),漳河到邯郸一分为二。冀南平原到处是老漳河(即漳河古道)。说曹丕要祭先王,‘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似乎是找不到曹操坟。有无可能由于漳河滚动,而把曹冢淹没了?!因为北齐时,邺都规模宏大,城中还筑有大湖、仙岛、楼阁,供帝王玩乐,以后被淹没。铜雀台也是被漳河冲垮的。河北巨鹿县城地下,就是巨鹿老城,抗战前即曾挖出老城,古建筑及古物很多。曹操冢被埋在河底,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何打破曹操冢疑案,恐怕只有将漳河两岸都发掘了才能打破。‘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但也许尽掘古冢千百座,仍然无法找曹尸……”   临漳这一段的漳河河道,逢到夏季,常会干涸。清人沈松在他的《全健笔录》一书中,引《坚瓠续集》,叙述了发生在漳河河底的一段轶闻:清朝顺治年间,有捕鱼人曾在河床底下发现过曹操陵墓,墓内还有许多随殉的宫女。这段轶闻听来十分离奇,但现在的漳河边上捕鱼人家犹能带你前往,指出那段埋有曹操寝宫的河床地点。   无独有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也载有河底发现曹操冢事,不过,《聊斋》里的传闻,写的是许昌,不是临漳。   操陵外形应像一座大燧   《终令》告诉我们,其寿陵的大致地点位于邺城“西门豹祠西原上”,陵寝形制“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围有诸侯、公卿陪葬墓。曹操殓后不久,曹丕曾写过《武帝哀策文》,这篇哀策文无意中透露,曹操陵寝的外形像一座“大燧”。大燧者,古代烽火台也,高可数丈,也可数十丈。陵内设有“玄宫”,玄宫也就是地宫。哀策文形容玄宫“窈窈”,说明它既深远,又秘不可测。   关于曹操陵墓的形制,江东平先生在世时也曾提供一些线索,他查阅《资治通鉴》卷六十九,其中俱述及曹丕使于禁谒高陵这一史实:益寿亭侯于禁,是曹操麾下的一员大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与蜀将关羽拒于樊城,于禁率军增援,时汉水暴涨,所部七军皆没,遂投降。孙权夺取荆州,他被遣还魏。途中,曹丕恨其英雄气短,便带他赶赴邺城,拜谒高陵。高陵,就是曹操陵名,于禁见陵寝壁画上有自己被俘乞降之状,遂羞惭撞壁而死。   由此可知,曹操陵墓前曾建有寝殿。表面上看,这似乎与曹操《终令》中规定的“不封不树”有违,而实际上,魏文帝曹丕最初殡葬其父亲时,并未按这一规定去做,命令有司依照汉制,在陵上设立祭殿。但这是否就断定《终令》有伪呢?不是。至黄初三年,曹丕颁诏说:先帝(指曹操)一生躬履节俭,他老人家遗诏天下,要求以省约为原则,作为人子,我应该遵守孝道,听从父训。他的陵墓上的殿屋皆予以拆毁,车马还给军库,所藏的衣服也送到府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是遵从和继承先帝俭朴的美德。这篇诏书告诉我们,曹操陵墓原有地面建筑,且规模很大,除设有祭殿、配殿外,还有车马坊等。曹丕最初建造陵殿,是为了殓葬曹操时祭祀之用,后来又平毁这些建筑,正是按照其父遗诏“不封不树”的话去做的。   曹操陵墓原来除有地面建筑外,还有铜驼、石犬各二。据《历代陵寝备考》引《述异记》云:“魏武帝陵下铜驼、石犬各二。古诗云:‘石犬不可吠,铜驼徒尔为。’又俗说,魏武帝陵中有泉,谓之香水。”   综合上述文献、史料,我们可对曹操墓形制考之如下:   陵址在今临漳县邺城遗址附近,傍漳河古道,其东面为西门豹祠。陵墓倚地势而筑,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外形如烽堠。陵前曾设有寝殿、车马坊等建筑。殿内饰有壁画。黄初年间,曹丕下诏,将陵前建筑全部平毁。陵内有地宫,颇深奥。陵前神道旁,曾遗有铜驼、石犬各二。   “曹操陵址在今临漳县邺城遗址附近”,这仅是作大面积概念而言。倘若再把范围缩小,它又在哪里呢?   据临漳三台村一带的群众口碑传说,曹操居邺,最爱登台赋诗吟唱,还喜欢给士兵讲武,而死后又遗诏葬高陵,那么,位于铜雀台和讲武城之间的高庄,地处漳河古道西南,与西门豹祠隔河相望,曹操陵是否就在高庄呢?此为其一。   另外,曹操引漳流自城西,东入经铜雀台下,伏流入城东注,谓“长明沟”。渠水又南流,经至东门下。魏武封于邺,筑北宫,沟水南北夹道,东出石宝下,注之湟水。曹操《登台赋》中有一句“引长明,灌街里”,说的就是这条渠。据方位实测,今邺城东南约4。5公里的仁寿、洛安台一带,就是曹魏长明沟出境处,这里是古西门豹祠的考察注意区。由此往西稍偏南,行约2。5公里,为甄后朝阳陵。会不会曹操真的就葬在这里呢?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之谜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之谜   曹孟德风云一世,曹操墓千古难寻。漳河底不断浮出的断肢,荒野里遍布的疑冢,是阿蛮生性多疑的证明,还是一代枭雄与众不同的嘱托。从秦始皇、武则天、成吉思汗到雍正,为什么传奇人物的墓室特别地与众不同,流沙积石鬼吹灯,古人究竟布下了什么迷魂阵,等着冒失的后人一步步地闯入?   河南安阳西高穴村的“曹操墓”横空出世,但世人的疑问却越来越多,既然魏武王不是曹操的专利,那么曹操墓的谜团就依然会持续下去……   一、吃人的水怪   二百年前的一个盛夏,人们一直在盛传漳河的水怪又开始吃人了。不听劝阻在河中洗澡的人们,洗着洗着就突然被什么东西拽入河底,不久河面就会浮现出一条胳膊或者半个脑袋,惊恐万分的人们注视着水面,发现河底接近悬崖的地方有个黑影在不停地晃动,于是村民们认定这就是传说中的水怪,从此再没有人敢接近这条河了。当地的县令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大为震惊,(三国历史 )为了探查出究竟,他下令趁着枯水期的来临,把河流上游的水截住,可是当河水落下去之后,河底并没有什么怪物,却在这个山崖底部,发现了一个很深的洞穴,洞穴的四周还架着一排排的水轮转刀,等到众人把转刀撤下来走进洞中,这才看到原来洞里还有一个石碑,石碑的上面清楚地写着:曹孟德之墓。众人协力打开墓室,发现里面奇珍异宝无数。   各位看官,刚才说的这段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讲的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民间传奇,但关于曹操墓的这个故事,可并不完全是捕风捉影。想当初在清代野史中也曾记载,顺治初年,漳河由于干涸,一个渔夫就在河底部发现了一块大石板,掀起石板底下是个石门。走进石门,就是一个墓室,墓室的正中央是一个石床,上面躺着一具尸体,穿的还是帝王的服饰,这人靠上前去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曹操。要说这渔夫真是好眼力,居然一眼就能认出是曹孟德,要知道那可是放了上千年的尸体,难道这尸体上贴标签了?   扯远了,咱接着聊墓地的事儿。历史上关于曹操墓的故事有很多,但是流传最广的是曹操生性多疑,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生前就作了周密的安排。等到出殡的那一天,邺城内所有的城门同时打开,七十二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葬入事先准备好的墓室内。于是,后人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才是曹操的真坟,而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冢,这就是有名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说到这个疑冢,现在在河北的临漳和磁州之间的原野上,的确还存在着一百多个坟头,当地的百姓传说这就是曹操当年建的疑冢。不过据考古发现,这些所谓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并不是曹操自己修建的,其实只是北朝时期东魏、北齐等帝王贵族们的一个墓葬群,那么曹操的墓到底在哪儿呢?   要说这曹操被称为一代奸雄可是一点都不冤,三国时流传最广的就是曹操的多疑,比如他杀死了正在为他准备饭菜的朋友,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能教天下人负我”,让全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了这位白面汉子。此外,曹操还总害怕别人去暗杀他,对外宣称自己好在梦中杀人,所以自己睡觉期间生人勿近。别说还真有不信邪的,一次一个侍者献殷勤,为睡梦中的曹操去盖被子,结果这个倒霉蛋真就被曹操当场宰了。像这种例子三国里举不胜举,杀蔡瑁、张允也是因为他的多疑。   曹操身为一代奸雄,生前虽杀人无数却也建下赫赫功绩,死后千年始终是世人关注的对象,包括他的最终归宿之地也成为了解那段历史的重要证据。而曹操似乎也预料到了这个结果,身为魏王的他,为了不被后世打扰,想尽一切办法隐藏自己最后的秘密。曹操墓,究竟在哪里……   二、疑冢?疑冢!   不过说句公道话,古人对阴宅,也就是坟墓还是非常重视的。这个阴宅在我们国家来说,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从根上说,咱们孔老夫子就曾经讲过“唯送死者以当大事”,这死人可是一档子大事。在古人看来,这个坟更是有关死者家族今后人丁兴旺不兴旺的一个重要标志。风水也中有阴宅和阳宅之说,阳宅大家都知道要风水好,这叫什么?上风上水。等到阴宅更讲究依山傍水了,反正甭管是靠山还是临水,它总得占一头。至于说到曹操,人家毕竟也是当年权倾一时的人物,为了后世着想,这个坟怎么着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   如今关于曹操墓究竟在哪里,各种说法不一。第一种是说曹操生前在邺城西南,也就是现今的河北省磁县境内,先后建造了七十二个疑冢;第二种说法是,曹操葬于水下,他在漳河的河底铺设暗道,巧立机关,以防止盗墓,也就是在《聊斋志异》中提到的那个故事,只有在河水干枯的时候,才能看见传说中的暗道;第三种说法是,曹 *** 后并没有葬于邺城,而是埋在了河南省中部的许昌城外;第四种是曹操葬于邺城的铜雀台等三台之下,也就是现今的三台村;第五种说法就更有意思了,七十二座疑冢,根本就不可信,这所谓的七十二或许只是一个虚数,而真正的墓穴或许正藏在第七十三座之中。   有关曹操墓的说法千奇百怪,那到底哪个是最正确、最确切的呢?别急您听我慢慢道来。   三、曹操的墓碑   要说这古墓,不管是帝王将相的也好,还是有没有钱的普通老百姓的也好,常规上来讲,墓前都有块碑,碑上写着某某之墓,那曹操的墓前面有没有立过这种碑呢?   您还别说,这事还是有据可查的。当年曹操曾经做过一篇文章叫《让县自明本志令》,那么在篇文章里头,曹操曾经提到,他当时的志向是,等死了以后,在神道里头立一块碑,这个碑他自己都拟好了,叫做什么呢?叫做汉征西将军曹侯墓,这是建安十年,也就是说公元210年的事。可是到了曹操临死之前,就是建安二十五年之前的一年多,也就是建安二十三年的时候,曹操又下了一个令,他说自己死了以后,要以时服来葬,并且墓上要不封不树。不封不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没有土堆,而且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那么如果曹操最后的遗言被认真执行了的话,民间传说以及小说当中提到的,说有些人看到了曹操墓里头的碑,这就值得商榷了。   但是当时汉代,魏晋时期在墓里面确实有一种木制的小型墓碑存在。20世纪初,北大教授邓之诚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叫《骨董琐记》,根据他在书里头的记载,当时确确实实磁县有一个老乡得到了这个碑,并且存在了磁县的县衙里。但是作者本身并没有亲自去看,所以后来的情况怎么样,那就不得而知了。从这两件事上来看,曹操是否给自己立了墓碑,现在也成了一个悬案。   四、近在咫尺的曹操墓   有意思的是,近两年一位考古专家发现了曹操墓所在地的一个重要的新证据,就是在河北临漳发现了一个南北朝时期的古墓。这个古墓上的墓志铭清楚地写着,这座墓就建在曹操墓的旁边,通过这句话,人们可以大概判断出曹操墓的一个位置。   根据现有的一些证据,曹操墓应该是临近漳河的,但是问题是漳河曾经多次改造,当年的曹操墓很有可能已经被漳河水冲毁了。而且民间也有传言,据说曹丕当初就是因为漳河冲毁了曹操墓,无处祭祀而感到悲伤。   由此看来前面提到的,百姓传说在河底发现过曹操墓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了。您想想,这个墓上有很多的封土,被洪水冲去之后,墓室剩下的结构可能就是砖石结构了,由于很牢固,就留在了河底,等到后来被人发现,这就是有可能的了。


曹操墓究竟在什么地方?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

民间很长一段时间都流传着曹操为自己建造了七十二座疑冢的故事,说得有模有样有理有据的,虽然很多人都在怀疑真假,但是在曹操墓被发掘之前,也没有别的能证明的说法了。直到1988年,终于证实了曹操墓的存在。那么被发现的曹操墓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呢?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又是不是真的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曹操这个人。但是这里所说的了解,并不是指他一生的事迹或者功过,我们来了解一下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毋庸置疑的性格自然是自负,休教天下人负我,但是他有能力有资格骄傲到自负的程度。其次,疑心重,这也是罗贯中会说他给自己安排七十二疑冢的事情的原因,防止日后有人盗墓。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了,曹操非常的节俭。他自己穿着朴素,并且要求家里人也一样,房间的布置、用具非常普通,什么装饰品都没有,而且战胜缴获的战利品全部论功行赏,即便是其他地方进献来的东西也要拿出来分享,不仅如此,还非常鄙视铺张浪费的行为,鄙视袁绍,指责儿子曹植。

而且史料和考古显示,曹操死后并没有大肆操办,而是简单办了丧事,没有封土建陵、随葬器物,以至于太过普通到人们根本察觉不到哪一个是曹操的墓。

其实,单单就这一点上来看,曹操就根本不可能弄出一个七十二疑冢来,他没理由生前一辈子节俭,死了反而奢侈铺张。而之所以会有贬低曹操的说法,完全是从宋朝开始,当时面对的是北方蛮夷的侵略,这种情况下便会格外强调“华夷之辨”与所谓的“正统”,那么自然会抬高刘家的刘备而贬低曹操。况且在曹操死后的数百年间,人们对他的评价基本都是正面的,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

如果还是有人不相信,那也没关系。早在1988年,《人民日报》就已经发布文章公开了曹操墓的所在地和发掘结果,那就是在现在的河南安阳的安陵。既然已经发现,七十二疑冢的说法自然就不攻自破了。只不过当地虽然发现那一片有很多古墓,但并非是七十二座,更不是疑冢,而是一个一百三十四座古墓的北朝大型古墓群。

至此,曹操疑冢和曹操墓的真相都揭开了,没有那么神秘,曹操这个人的人物形象也被大大改观。


七十二疑冢的意思?

注音 ㄑ一 ㄕˊ ㄦˋ 一ˊ ㄓㄨㄥˇ 拼音 qī shí èr yí zhǒng 基本释义 ⒈ 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 引证解释 ⒈ 传说 曹操 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 漳河 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疑冢》:“曹操 疑冢七十二,在 漳河 上。 引宋 俞应符 有诗题之曰:‘生前欺天绝 汉 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此亦诗之斧钺也。”宋 范成大 有《七十二冢》诗,自注曰:“在 讲武城 外, 曹操 疑冢也。”

揭秘:三国时期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真假传说

七十二疑冢,是指传说中的曹操坟墓。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河北省磁县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关于曹操陵墓,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特别是“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传说演变由来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寿数将尽,曹操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因曹操对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磁县和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一带)有着特殊的感情,敬仰西门豹在邺地投巫开渠的英明果决,他希望自己的墓地与西门豹祠比邻。 两年后,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病逝于洛阳,临终前他留下《遗令》:“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的遗嘱,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从现存的史料看,曹操对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认真的落实。 曹操七十二疑冢,自此起始传天下。但这个传说能让人相信,更是因为确实有众多墓冢小山似的罗列于漳河两岸,即所谓“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在宋代以后进一步强化。宋代后期,宋金对峙,宋朝出于政治需要,以蜀汉自居,谩骂金朝为夺权窃国的曹魏。金朝干脆就以曹魏为正统,推崇曹操,每年到陵上祭祀曹操。但因曹操陵在地面上已经难以辨认,于是,金人也就将错就错,就以七十二冢为曹操的墓葬祭奠之。 到了元代,人们对软弱惨遭灭亡的宋王朝既同情又怀念,同时对元朝异族统治极度不满,于是借古讽今,更加丑化曹操的形象。元末罗贯中写《三国志通俗演义》时,也是秉承了这种思想。 清代毛宗岗根据陶宗仪的《辍耕录》等数据,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加入了“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的句子来。从此以后,漳河岸边的北朝墓地也就被传成了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了。 七十二疑冢的历史简载 史料显示,由于曹操丧葬从简,过了没几年,曹操墓上的祭殿就毁坏了。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不为盗墓者所重视,再加上没有封土建陵,没有植树,几个朝代之后,曹操墓所在便无人知晓了。 到唐代人们对曹操墓的位置还没有什么疑问,唐太宗李世民曾为曹操墓作祭文,但从北宋开始,虽然曹操墓位置在史书上有记载,但现实之中没有人知道曹操墓的所在。也是从北宋开始,曹操被定型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邺城以西有北朝墓群,被传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称,曹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渲染了曹操的奸诈。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曹操冢》点出曹操墓可能在其设的七十二疑冢之外,更显示出其诡诈。随着这些杰作的流传,曹操墓之谜就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扑朔迷离。


半史三国:曹操之七十二疑冢

早期的 《三国演义》 ,如明嘉靖壬午刊刻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 等,在讲述曹操临终前的遗嘱时,都无 「疑冢」 之说。

反而是清初毛纶、毛宗岗之《三国演义》,格外添加了“ 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之语,不仅将曹操 「七十二疑冢」 盖棺定论,更是将其历史谜团推向顶峰……







历史中,是否真的存在 「七十二疑冢」 ……

参西晋·陆机在《吊魏武帝文并序》尝言,‘ 元康八年(298),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 ……’

首先,《遗令》是陆机在宫内秘阁,无意中发现。

其次,陆机是东吴名将陆逊之孙,故其所述《遗令》相对可信。




据《遗令》云,‘ 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 。’换言之,曹操西陵之位置,登铜雀台即可见。

且《遗令》所云,曹操坦坦荡荡,并未涉及任何隐秘。







《晋书·宣帝纪》载,‘ 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三国志·贾逵传》亦载,曾‘ 遂奉梓宫还邺 。’

皆有护送曹操灵柩,到邺城入葬之记载。




又《艺文类聚》(卷十三)载曹丕《武帝策文》云:“ 卜葬既从,大隧既通。漫漫长夜,窈窈玄宫。有晦无明,曷有所穷。卤簿既整,三官骈罗。前驱建旗,方相执戈,弃此宫庭,陟彼山阿 。”

(占卜葬日既定,墓冢隧道竣通。面对漫漫长夜,相伴幽幽深宫。如此昏暗无明,何时有所穷尽。卤簿已备整齐待命,三官已绪骈比罗列。前方旗纛飘扬高引,避邪方相舞戈相护。要永离那宫廷故居,去登程这陵岳山阿。)




曹植亦存《诔文》云,“ 既次西陵,幽闺启路。群臣奉迎,我王安厝。窈窕玄宇,三光不晰。幽闼一扃,尊灵永蛰 ……”

即曹操的安葬仪式,公开而盛大。三官、卤簿、群臣皆参与其中,曹丕、曹植亦皆对墓室有过描述。换言之,参与安葬之人皆知曹操墓的确切位置,在当时并非什么隐秘之事。







而且在古代帝王中,曹操是中国史上第一位提出 「薄葬」 的帝王。

其在《遗令》中道,‘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




曹植亦在《诔文》有云‘ 明器无饰,陶素是嘉 ’。

即在陪葬品中,最值钱的不过是些素色的陶器而已。那么,参照曹操如此节俭之作风,又岂会在生前耗费巨资,去设所谓的 「七十二疑冢」 乎……







即使至后世几百年间,亦并无 「七十二疑冢」 之说……

《太平御览》晋·陆云的《与兄平原书》中,两次提及曾亲自至邺县参观过铜雀三台,并谈及至邺县之行的所见所闻,其中并无曹操墓在当时已然成迷、难觅踪迹的任何相关言辞。

南朝·谢眺在《同谢谘议铜雀台诗》中道,‘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说明谢眺知晓曹操高陵的确切位置。




后至唐朝时期,亦是如此……

参《资治通鉴》(唐纪十三)载,贞观十九年(645)二月……上至邺,自为文祭魏太祖,曰:“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 。” 即曹操去逝420多年后,李世民亲征高丽,大军路过邺城故址。

尝亲自撰写祭文(《祭魏太祖文》),祭奠于曹操墓前,并收录在《全唐文》(卷十)中。




唐·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对「邺县」注云:“ 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 。”

且在唐诗中,多有提及铜雀台、曹操墓的诗作,却并无任何 「曹操疑冢」 之提问。由此可见,从三国到唐代,世人应是知晓 「曹操墓」 的确切地理位置,并无「曹操疑冢」之说。







既然如此,曹操 「七十二疑冢」 之说,又是盖因何来……

参《三国志·武帝纪》载,‘ 建安二十三年(218)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即曹操意将墓地设于邺县城西,西门豹祠西侧高岗之上。

但既不封土,亦不种树,并无任何标记。

而曹魏以后,朝代几经更迭,作为魏国国都的邺县,亦随之兴衰几重。




又《资治通鉴》载,‘ 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坚徙相州于安阳,毁邺城及邑居 ……’

即杨坚镇压相州总管尉迟迥的同时,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尝下令火焚邺城,并将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加之邺城临近漳河,随着漳河不断改道。

城池及祭殿、藏玺室、陵屋、铜驼、石犬等标志,亦荡然无存。







南宋·王明清《挥尘录》(卷二)中载,‘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十月诏,魏武帝葬高陵,在邺县西……置三户,岁一飨以太牢 。’

即宋初,应至少知晓高陵之大体方位。

而百年后,王安石于《将次相州》道:‘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虽未提及 「八九丘」 之义,但显然虽知方位,却已无法区分邺县西,群墓中的曹操陵墓。




至南宋朱熹理学确立蜀汉正统后,南宋·李壁为 「八九丘」 作注曰,“ 余使燕,过相州,道边高冢累累,云是曹操疑冢也 。”

即 「曹操疑冢」 的首次出现。

而南宋·俞应符在《漳河疑冢》诗中道:‘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直须发尽冢七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即「七十二冢」的首次提出。不过此处之「七十二」,并非实数,而是源于华夏之五行观。

譬如,儒家有七十二贤人、道家有七十二福地……亦表示数量多。







而「七十二疑冢」,却是出自南宋·范成大《七十二冢》云:‘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北人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

是范成大奉旨出使金国,路过漳河所作。并且其于《揽辔录》中曰:‘ 七十二冢在讲武城外,曹操疑冢也。森然弥望,北人比常增封之 ’。

换言之,「曹操疑冢」之说,滥觞于北宋,兴盛于南宋。

因为南宋时,尝将北方金朝喻为夺权窃国之曹魏,以致曹操之形象出现了翻天的变化,进而形成「七十二冢」之说。




元·杨涣的《山陵杂记》云:‘ 曹操没,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之上 。’

而明代官修地理总志《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八)亦云:‘曹操疑冢“ 在讲武城外,凡七十二处,森然弥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 。’即「七十二疑冢」之说,在明代甚至被载入史志之中。

此后,不仅民间传说,戏剧、曲艺中亦经常提及。至清代,甚至被蒲松龄写进 《聊斋志异》 。




然而宋元之后被人文墨客,来此凭吊的 「曹操疑冢」 ,实际上是邺城故址以西,漳河沿岸的一片古墓群。

1956年河北省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尚将其冠以 「磁县七十二疑冢」 。后经考古证实,所谓「曹操疑冢」的陵墓只是东魏、北齐皇室与贵族的墓葬群,共一百三十四座。

至1992年,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其正式更名为「北朝墓群」。




而曹操墓已于2009年,经由考古发掘。经过中国考古学界一致认定,确认其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并通过国家文物局认可通过。至此,推翻了「疑冢」的所有猜测。

并最终终结了,曹操 「七十二疑冢」 的千古历史疑案。


上一篇:表示稀少的成语

下一篇:信用风险缓释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