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墓到底有何蹊跷之处
战国时期厚葬之风兴起,盗墓也随之风行,汉末尤为突出,呈现了十墓九空的现象,三国有人就吸取了教训,死后葬的尽量隐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曹操72疑冢,不过曹操墓还是在2009年被发现,2013年进行考古发掘,与其相比,诸葛亮的墓至今安然无恙,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聪明。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以垦植维持生存,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完成三分全国的大业,可是刘备死后,蜀汉也失去了锐气,上将们死的死、老的老,刘阿斗又没有他老爹的风格派头,诸葛亮选择与时间赛跑,匆促北伐华夏、六出祁山,终后命丧五丈原。
据《三国志》记实,诸葛亮死后葬在了汉中定军山,也便是陕西勉县武侯墓,武侯墓真实存在,并且和史籍记实一致,要是有盗墓者心存歹念,武侯墓绝对会蒙受破碎摧毁,诸葛亮墓存在了1700多年,却一向安全无恙,由于无人敢脱手。
武侯墓之所以千年无人盗,一说是众人都很是钦佩,连盗墓贼都不忍心下手,再说是诸葛亮生前阮囊羞怯,死后也没有好东西随葬,第三种说法便是墓里机关重重,要是有人胆敢冲入,必死无疑,第四种说法是此墓只是衣冠冢,其真身葬在哪里无人知晓。
诸葛亮足智多谋毋庸置疑,但后人仍旧把他神话了,以至于其死后有许多故事,如诸葛亮死后命人抬棺一憧憬南走,绳断之处便是他的葬身处,尚有刘伯温挖诸葛亮墓,见一刻字石碑,吓得赶快跪地讨饶,就连武侯墓上面长的一颗黄果树,民间都说是诸葛亮老婆黄阿丑的化身,说是为他遮风挡雨。
诸葛亮的墓地在哪里?
诸葛亮葬在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
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司马懿在渭河两岸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汉中的定军山下。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现存墓冢系后代起封。
诸葛亮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由青沟、罔子沟、井沟、斩地沟、田家沟、牛角沟、瓦洞沟、龙嘴沟八条小溪分割而成。
墓前上岗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古称“三台书案”。
1996年,诸葛亮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墓区,岗峦起伏,山环水抱,素有“陕南天然公园”之称。墓上和庙内的建筑,多是明、清两代一所三院并连的大庙,围有垣墙,面积约45000平方米。
入陵园大门,一片汉柏古松,清幽、古朴。大殿院中,有许多历代歌颂诸葛亮的诗词和复修墓庙记文的石碑。大殿龛上,端坐着诸葛亮的塑像,纶巾,羽扇,鹤氅,方据,神态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