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生平,陈独秀孙女资料

时间:2023-04-08 20:16:57编辑:揭秘君

陈独秀孙女资料

陈独秀生前有过四任妻子,生下了七个子女,他的子孙如今也散落在各地,生活大不相同。那么陈独秀孙女有哪几位,作为一代思想家、革命家的后人,现如今都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

陈独秀孙女苗玉

陈独秀孙女苗玉

苗玉,陈独秀孙女,本名应是陈长鸿,是陈乔年烈士唯一的孩子。陈独秀的子孙中有不少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陈独秀的后代,而苗玉最终认祖归忠,也一度回安徽祭拜过陈独秀,与本族人团聚。她出生于28年,他的父亲也是在这一年牺牲的,此后她被送给一户苗姓人家收养,之后又送回陈家。她十六岁的时候参加革命,加入新四军的队伍,后来随军入闽在相关部门工作。48年被调入兵团中当仓库员,后来又加入福建的解放战役,多年来与福州结下了深厚的渊源,直到退休前都一直在福州公安局、轻工局等部门工作。苗玉到了晚年,还时常与战友相聚,回忆那段难忘的部队岁月。一位烈士遗孤,正是部队给了她家的归属感。

陈红,本名陈祯荣,陈鹤年的女儿,如今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担任教授与系副主任,这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知识女性,极具学识和涵养,她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每年都会抽一段时间赴全国各地做调研,对于自己的这份工作十分认真而负责。除了她之外,陈鹤年的几位子女都移居去了香港。

此外,另外一位陈独秀孙女陈长璞,作为陈松年之女,陈独秀晚年一直是她的父亲陪伴在身边,陈长璞曾口述过她的爷爷陈独秀。

陈独秀一家人的解密

《陈独秀一家人》是一本以陈独秀为核心的书籍,讲述了著名伟人陈独秀上至祖辈下至孙辈一共五代,其间共几十个人在近百年时间内的人生历程,他们的奋斗与命运,他们的坎坷与遭遇。对于我们后世更接近地了解这位大人物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独秀一家人》

《陈独秀一家人》

《陈独秀一家人》这本书作者是吴晓,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于2011年8月份,整本书共395页。这位吴晓,原名为吴道元,是一位记者,同时也是作家,他出生于安庆,是陈独秀的老乡,同时他也是安庆陈独秀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利用史学界对于陈独秀这位伟大人物的研究成果,敢于运用文学的体裁,以其为题材创作了多本传记文学,在多个学界引起强烈反映,声名远扬,尤其是这本《陈独秀一家人》更是多次出版,被评为是百年好书,获省级优秀文学奖。

《陈独秀一家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陈独秀变幻莫测的婚姻,一生经历四次婚变:他的原配夫人名为高晓岚,是一位统领的女儿,大家闺秀,当时陈独秀的养父母为了攀亲强行结成这段没有感情的婚姻,婚后落寞;之后,陈独秀与妻子才貌双全的妹妹高君曼走到一起,最终还是没有结成正果;之后陈独秀又与施芝英一拍即合,两人同居一段时间;陈独秀晚年的最后一段落魄时光,是年轻的潘兰珍陪在他身边不离不弃。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讲述了陈独秀后代们的经历,内容量大,值得一读。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

说起陈独秀就不得不提五四运动,说起五四运动,又不得不提为陈独秀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而说起新文化运动的开端,则不得不提及为陈独秀所创办并主编的一本杂志《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所以,陈独秀与五四运动的故事得先从《青年杂志》说起。

五四运动浮雕

五四运动浮雕

陈独秀于1915年九月份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刊物为月刊,主编就是陈独秀本人。此刊的创办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标志,并且陈独秀于青年杂志的创刊册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名作《敬告青年》。这篇文章的发表,对于整本杂志而言几乎是一篇具备纲领性的文章。陈独秀在文章中鼓励青年同志们追求自由、科学,崇尚进步、民主。

而后,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利用《新青年》这一杂志与其新文化运动的战友们共同编辑,为五四运动做最全面和及时的报道,并提出重要的运动口号和运动纲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自然而然的扮演着正面引导民众参与运动的重要作用。

所以说,陈独秀可谓是五四运动中最具关键色彩的旗手之一,在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领袖角色。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情境中,陈独秀可谓是五四运动中的总司令,但是在历史课本中确实充分肯定了陈独秀的领导地位,但并没有提出陈独秀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样一种说法。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恩怨

陈独秀,他在中国对于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国际联系颇深,关系十分复杂,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之间,可谓荣也因此,辱也因此,但是陈独秀为人一生正气,绝不为了保全而降志,宁可接受最沉痛的惩罚打击,也不愿背离自己的理想,改变对正义的追求。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

中国的革命与共产国际之间的渊源难分难舍,尤其是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得格外明显,陈独秀从头到尾的思想与路线都与苏联有着难以割裂的千丝万缕般的维系。纵观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二者之间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大革命的失败为分界线。第一阶段期间,二者直接共事;而第二阶段,陈独秀则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于共产国际的反思以及评价。

在起初的几次会谈中,陈独秀与马林之间产生了必然的分歧,其中的核心围绕着中国能否脱离共产国际的牵制,而独立自主。这个问题在之后也成为了所有矛盾的根源,纵观这些问题,陈独秀的立场始终是极其鲜明地维护共产党的独立与自主,不管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陈独秀都是完全正确的。

但由于当时现状,陈独秀处于夹缝的位置,不得不违心地被迫屈从于共产国际的指挥,但在其错误的指导方针导致大革命失败以后,陈独秀忍无可忍,便与共产国际彻底决裂了。然而此时的共产国际却事不关己地将所有的责任推诿于陈独秀一人身上,使他背负了如此大的一个黑锅,遭到了沉重的惩罚,直到最后都没能将这个帽子摘下。

陈独秀新闻思想是什么

作为一个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陈独秀的一生都投身于新闻事业当中,创办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报刊刊物。陈独秀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他鼓吹民主与科学,具有强烈的启蒙意识;第二,陈独秀倡导白话文,并且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第三,他追求的是自由新闻,但同时也注重新闻真实性。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陈独秀的新闻思想既推动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些许历史局限性。

陈独秀

陈独秀

陈独秀新闻思想中,鼓励民主与科学,是具有强烈的启蒙意识。民主与科学一直是作为陈独秀宣传的主题。特别是在《新青年》中更是大力宣传。由于长期在封建统治制度下的中国,形成了顽强的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在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崇尚复古的知识分子,就更加大范围的诋毁共和制度,诬蔑民主思想。所以想要救中国,这能深化民主意识,强化科学内涵。

陈独秀新闻思想的第二条是提倡白话文,开始文学改革,大力宣扬社会主义。陈独秀将文学改革作为解放人民思想,拯救中国,开发文明的武器,他与政治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是陈独秀报刊白话文报刊的主要内容之一。

陈独秀新闻思想的第三条就是追求新闻的自由,但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舆论和新闻的真实性。陈独秀曾经指出,思想言论自由是对进化文明的第一重要条件。

政治家陈独秀是怎么死的

陈独秀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杰出的革命家,他是我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反思和总结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经验的人。那么他如此光辉的一生,最后陈独秀是怎么死的呢?

陈独秀

陈独秀

陈独秀是病逝的。陈独秀由于在当时反对国际共产党,所以被开除了书记一职。两年以后,国际共产党想留住陈独秀,但陈独秀认为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不同,是走不到一起的,于是就拒绝了,被罢免了党内外一切职位。事实证明了陈独秀是被冤枉的,但是当时犯错的是斯大林,为了逃避责任,他将责任全推给了陈独秀。之后陈独秀一直隐居在四川,直到1924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

陈独秀的死是由于他喝了发了霉的蚕豆花泡的茶水,中毒而亡的。这是根据陈独秀的孙女陈长璞所说的。在1942年5月12日时,陈独秀和往常一样,喝蚕豆花泡的茶,但是在喝了半小时之后,他就开始腹胀难

陈独秀生平简介

一、生平简介
陈独秀(1879~1942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在1925年到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中,多次反对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为了保证合作,共产国际要求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统的、独立的阶级纲领指导,使得陈独秀等一次次被共产国际领导层错误的行政指令压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民党,引起党内外轰动,因为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服从后者的纪律,是共产国际为确保国共合作的既定战略路线的中心政策(共产国际为何执行这一政策的部分原因参见百度百科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词条)。但不久后共产国际领导层发来的指令,使大多数中共党员继续坚持旧政策,而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异议分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要与这种路线彻底决裂,另立独立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因为他们并没有形成完全有别于共产国际的另一种国际国内革命纲领,更不了解当时国际领导层内部托洛茨基一派与斯大林一派正在就同一个中国革命问题进行激烈的纲领斗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陈独秀等少数共产党人的异议外,其他大多数中共党员(包括被后人认为有先见之明、当时在党中央还一名不闻的毛泽东)都没有对共产国际指令,提出哪怕一鳞半爪的反对意见和公开质疑。这就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员虽然是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者,却是为国民党做苦力的政治局面(随便举个例子:1927年上海第三次大罢工的实际领导者是中共党员,但他们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党员,全世界都看到的是国民党取得了大权,而不是共产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对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强烈冲击,大批优秀干部在反革命屠杀中丧失,27年到30年代初的失败浪潮使中共在城市工人中的影响力严重削弱,直到20世纪末也未能恢复过来。对这次革命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产国际领导层(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首)把全部责任推卸在它的中国支部——中共的头上,中共又把主要责任推卸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这个栽赃陷害也是中共党史上最大的冤案。

其后,陈独秀在苦闷中反思,开始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线,即反对斯大林主义荒唐透顶的左倾暴动路线,同时也反对盲目向农村发展力量甚至把游击队高抬为红军(诚然,不仅陈独秀而且当时相当多数国际国内共产党人都低估了农民运动),而主张以国民会议为中心,主张从民权民主斗争开始重新聚集力量。1929年11月,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主义领导层。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1932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此时的陈独秀已偏离了托派纲领,而倾向庸俗的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并遭到多数中国托派的反对,但仍与托派组织保持关系直至逝世也未曾脱离过这种组织和思想、政治关系。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主张无产阶级专政,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则上。1942年5月,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战士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陈独秀生平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上一篇:北京天上人间梁海玲,北京天上人间夜总会梁海玲被谁所杀呢?

下一篇:杨贵妃是哪里人,杨贵妃是哪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