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是什么意思
苦行僧是印度盛行的修炼方式,经常有苦行僧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带着三叉杖,一边行走一边吟诵古经文。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情。比如长期断食,或者断水、行走在木炭上、躺在全是钉子的床上等等,主要是用来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和欲望。
苦行僧也被称为禁欲者或者苦行修道者,在印度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印度教将人的一生为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一般在经历了学业、工作以及成家立业等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然后等到子女长大成人后,就会离家出走,去作为神的使者或者仆从。
印度的苦行僧大概有400-500万人,占据全国人口的0.5%,其中女性占据了10%。有学者分析苦行僧的兴起是因为要对抗种姓制度。在几千年前,一些主张废除种姓制度的人希望通过加入不分尊卑贵贱的苦行僧行列,进而拥有人民平等的世界。
初入门道的苦行僧在加入前必须要举行仪式,表示“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他们也要像出家人一样将头发剃光,之后的年龄计算是从削发后开始的。按照苦行僧的规定,他们要做到“三不”,一是不性交,二是不撒谎,三是不杀生。
假行僧表达了什么意思?
《假行僧》当中存在着鲜明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他拒绝了爱情及其他一切作为自己行为的座标,如同米兰·昆德拉笔下的人物一样,因为一种对总体性的不信任和对异化的抵制而拒绝在社会中按照社会的期许扮演自己的角色。
除了一种拒绝的姿态,崔健在《假行僧》和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其它歌曲中还建立起来一个“从南走到北”的浪子形象。
对于摇滚乐的创作,崔健从不单纯的模仿国外的音乐,而是借用西方音乐的形式,引入中国民歌的旋律风格,唱出中国人自己的生活。
他还建立了和朋友一起建立了一只自己的乐队——“七合板乐队”。这是中国第首支摇滚乐队,只存在了时间不到一年,在1985年6月就被迫解散,但那个时候的崔健已经在北京的地下音乐圈小有名气。
在自己的第一首摇滚歌曲中写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是的,就是那首后来被无数迷茫小青年高声唱起的《不是我不明白》。
他坚持着推陈出新,一点一点地让人们知道摇滚音乐并不是垃圾音乐,也不是玩摇滚的青年就是无所作为的混混。
他带着自己的摇滚精神,在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转变的过程中,透过从缝隙中照进的时代光芒,摆脱彷徨并且大声呐喊。

扩展资料
崔健历程:
1986年5月9日,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上演唱了《一无所有》,宣告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
1988年1月,崔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了第一次个人演唱会。
1989年2月,崔健创作并完成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同年3月,崔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个唱。
1991年2月,崔健发行《解决》;10月,崔健独立完成的电视音乐片《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在美国获MTV音乐录影带大奖“国际观众选择奖”。
1992年12月,崔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感觉——为中国癌症基金会义演”。
1993年,崔健和张元合作拍摄了实验性影片《北京杂种》。
1994年8月,崔健发行《红旗下的蛋》。
1995年8月,崔健在美国举办巡演。1998年4月,崔健发行《无能的力量》。2002年,崔健发起真唱运动。2005年3月28日,崔健发行《给你一点颜色》。
2014年10月17日,崔健导演的首部作品《蓝色骨头》在中国内地上映。2015年12月25日,崔健发行《光冻》。
崔健的唱片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张(盒),崔健也是第一位在中国各地巡演并且超过1000场的内地音乐。
百科百科—假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