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
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得陇望蜀: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详细解释:
【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望:期望。既已得到陇地,还想攻取蜀地。比喻贪心不足。
【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示例】:《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
【褒贬】:贬义词。
【英语】:covet Sichuan after capturing Gansu -- have insatiable desires;be insatiable。
成语辨析:
“得陇望蜀”和“得寸进尺”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不同点是,前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后者表示逐步进逼,越要越多。
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
得陇望蜀: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
得陇望蜀的字面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陇指甘肃东部,蜀指四川中西部。是连动式结构成语,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造句如他们得陇望蜀,永远无法使他们心满意足。
得陇望蜀读音是dé lǒng wàng shǔ,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白话文意思是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西,又想着去割据巴蜀,每次应征入伍的军士,头发胡须都在战争的岁月中变白。
扩展资料
与得陇望蜀语义相近的近义词有:
1、得寸进尺
读音dé cùn jìn chǐ
释义:意思是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指贪心不满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处:出自《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
翻译:意思是不敢采取攻势而宁可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
2、贪得无厌
读音tān dé wú yàn
释义:原意是贪婪到无法满足的地步,现多用以形容贪图名利或金钱之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翻译:意思是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忿恨没有结束的时候。
3、欲壑难填
汉语拼音yù hè nán tián
释义:欲:欲望;壑:山沟,深谷。形容欲望像深谷一样,很难填满,指贪心重,无法满足,也作“欲壑难平”。
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道理。
4、贪心不足
读音是tān xīn bù zú
释义:意思是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指人的需求永不满足。
出处: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翻译:意思是你贪得无厌,已经得到了吴郡,又强行吞并我的地界。
得陇望蜀的意思是什么?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国有很多从历史故事中引申出来的成语,大部分的成语在使用中还保持了其原有的隐喻和价值判断。那么得陇望蜀的意思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比喻贪得无厌。
2、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3、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关于得陇望蜀的意思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