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暴龙
中国十大暴龙:
1、喀左中国暴龙
喀左中国暴龙居于中国十大暴龙之首,由虚骨龙类演变而来,其化石在辽宁喀左被发现。
喀左中国暴龙分布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早白垩世暴龙化石,比北美霸王龙早了六千多万年。身长约10米,这是一种极具攻击力的食肉型恐龙。
2、中国虔州龙
在江西赣州被发现,其口鼻又细又长,又被称为“雷克斯匹诺曹”。这只昵称为“匹诺曹”的霸王龙被发现于赣州南康市龙岭约66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南雄组。
保存在赣州市博物馆的相关标本是具有完整头骨的部分化石骨架。?这只霸王龙在掠食上比其它霸王龙更加快速,且隐蔽性高,有着更强大的咬合力。
3、勇猛特暴龙
勇猛特暴龙是一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属于暴龙超科,算是霸王龙的远亲。特暴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亚洲的蒙古和中国,约74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特暴龙的化石大部分在蒙古发现,而在中国发现了更多破碎骨头。
4、华丽羽王龙
这种恐龙在辽宁热河被发现,它是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华丽羽王龙标本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一发现为带羽毛恐龙的家族再添一员。
从这种恐龙的化石上来看,羽王龙体重1.4吨,体长8米,臀高2.5米。主要特征包括大型的头部、较瘦的躯体、中等长短的前肢、很长的腿、身体覆盖着羽毛。
5、甘氏四川龙
甘氏四川龙是一属中华盗龙科恐龙,其化石发现于蒙阴县宁家沟北方1.2公里处,这种恐龙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亚洲,其外表有点像小型的异特龙,体重约100-150公斤,身长约8米。
6、扶绥中国棘龙
1975年,侯连海等在广西扶绥发现的几个牙齿化石,定名为扶绥中国上龙。到2008年进一步发掘研究和实验鉴定,扶绥中国上龙被重新命名为扶绥中国棘龙。
由于仅有牙齿化石,扶绥中国上龙外貌以棘龙为参考。棘龙的背部有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高度可达1.7米(正模最大的一根)。
长棘之间推断生前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巨大帆状物(然而有极少数科学家却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类似美洲野牛的脊背)。
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功能很可能包含调节体温、储存脂肪能量、散发热量、吸引异性、威胁对手、吸引猎物等。
7、上游永川龙
上游永川龙在中国重庆被发现,是一种蜥形纲蜥臀目中华盗龙科永川龙属的异特龙类,也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
几近完整的骨骼,仅缺失前肢及部份尾椎,被挖掘出土。这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但它不是群居生活的恐龙。
这具骨架是在1976年,在建构上游水库时,一位建设工人在永川县上部沙溪庙组地层的砂岩中发掘的。永川龙体长大约11米,头骨长82厘米,高50厘米。复原的骨架放置在重庆博物馆的展示厅等多个博物馆中。
8、和平中华盗龙
和平中华盗龙是大型肉食性恐龙,在四川自贡被发现,它的头大而笨重,颌上长有匕首状的锋利牙齿;前肢短小,后肢长,靠两脚行走,爪大而尖锐。
它生活在河湖之滨的高地丛莽之中,捕食植食性恐龙和其它动物,是异常凶猛的肉食龙。这具标本长约7米,是目前亚洲最完整的肉食龙。
9、诸城暴龙
诸城暴龙是兽脚亚目暴龙科恐龙中的一种大型肉食性恐龙,生存在白垩纪晚期的东亚,距今7700万年前。发现于山东省诸城市的王氏群,该地也是世界上恐龙化石含量最高的地域之一。
诸城暴龙的正模标本被发现时包含了一个右上颌骨和一个左下颌骨。该标本被估计长达13米,身高4.5米,重10吨。和最近亲特暴龙一样,诸城暴龙也有着大脑袋、短小的前肢。
10、中华盗龙
中华盗龙(属名:Sinraptor)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双孔亚纲,蜥臀目,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晚侏罗纪的中国。
董氏中华盗龙的身长经测量大约有7.6米,高度接近3米。而和平中华盗龙大约有9米长,高3.2米。已有两个被命名种,董氏中华盗龙(S. dongi)以及和平中华盗龙(S. hepingensis)。主要特征包括:大脑袋、中等大小而强壮的前肢、长腿、粗壮的躯体。
在中国发现距今最久的恐龙是什么龙
恐龙名称: 许氏禄丰龙
拉丁文名: lufengosaurus huenei young
恐龙体长: 长4.5m 宽1.55m 高2.6m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三叠纪晚期--侏罗纪早期
生存地点: 中国云南禄丰
辨认要决: 尾巴壮硕,牙齿短而密集
恐龙种类: 蜥臀目·原蜥脚类
来 历
许氏,是指德国科学家许耐
简 介
许氏禄丰龙是中国所发掘最古老的恐龙类之一,与欧洲西部三叠纪晚期岩层中所发掘的板龙极为神似。禄丰龙的第一件标本是杨钟健教授在1941年根据一具完整的骨架描述命名的。到今天,总计有超过十具的禄丰龙复原骨架分别陈列在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与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这个属,体型中等,大约4.5到6公尺体长,具有小巧的头颅及相当长的颈子。前肢为后肢的三分之二长度,强而有力的前肢推测它能够直立二足式的行走;同时前肢虽然较后肢稍为纤细,但是推测有可能它可以用四足做近距离的短程移动。新近发现到的足印化石证实了这项推论。禄丰龙壮硕的尾巴在平衡头部躯体上有重要的功能。它们的牙齿短而密集排列,是典型的食植物性齿列。它的长颈得以觅食树梢嫩叶为食,同时也可能捕捉一些小型的昆虫及其它动物做为餐点副食。
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 huenei)是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原蜥脚次亚目(Prosauropoda)、板龙科(Plateosauridae)、禄丰龙属(Lufengosaurus)的一种。植食性,体长约5米,生活在中生代的三叠纪晚期--侏罗纪早期。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的云南省禄丰。许氏禄丰龙是中国所发掘最古老的恐龙之一。
十大最强恐龙
一、棘龙 (兽脚亚目棘龙科棘龙属恐龙代称)
棘龙,一般指棘龙属(拉丁学名:Spinosaurus,意为「有棘的蜥蜴」)恐龙,是一类著名的巨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生存年代约1亿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其分布范围包括如今非洲北部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尼日尔,以及南美洲的巴西东北部。
棘龙属的化石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命名。
最初的标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而进入21世纪后,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爪子、胳膊、尾椎、头冠等身体部分的化石,基于此之上的相关研究令其复原形象逐步明晰。
一种成年体长11-15米,体重4-10吨,长有吊桥状或圆帆状背脊、拥有一系列适应水栖环境特征、步态不同于常规二足兽脚类的淡水水栖兽脚类恐龙,亦是已知最长的兽脚类恐龙。
二、霸王龙 (已灭绝的白垩纪晚期爬行动物)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
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超科的第一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一支古生物学家团队确认,于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发现的暴龙化石,是全球迄今发现的最大暴龙(Tyrannosaurus)。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团队表示,这只取名为“斯科蒂”(Scotty)的暴龙身长13米,体重很可能在8800公斤以上,超越过去所发现的所有肉食性恐龙。
三、蛮龙 (已灭绝的侏罗纪晚期爬行动物)
蛮龙属于兽脚亚目斑龙超科里的斑龙科斑龙亚科。彼得·加尔东与詹姆斯·詹森于1972年命名。蛮龙生活在侏罗纪中期至侏罗纪晚期,1.6-1.45亿年前的启莫里阶至提通阶。
分布范围包括美国、葡萄牙、西班牙、德国,可能在乌拉圭亦有分布。蛮龙是肉食性恐龙,推断会以大型草食性恐龙为食,例如蜥脚类恐龙和剑龙类。
蛮龙生活在侏罗纪中期至晚期,1.6-1.45亿年前的中侏罗纪牛津阶至晚侏罗纪的提通阶,蛮龙是侏罗纪最体型最大的兽脚亚目和食肉恐龙,也是欧洲发现最大的食肉龙。
四、坦桑尼亚蛮龙
坦桑尼亚蛮龙,是一种尚未弄清其分类的恐龙,唯一的化石记录是一颗巨大的牙齿,齿冠达到了15.5厘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食肉恐龙和陆地食肉动物的牙齿,刷新了吉尼斯纪录。
但由于化石记录实在太少因此至今无法确认其具体分类属种,一些科学家认为属于角鼻龙,但是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属于原始的鲨齿龙类。
五、马普龙
马普龙(属名:Mapusaurus)意为“大地蜥蜴”,是种巨型肉食龙下目恐龙,小于霸王龙和蛮龙,但也是目前第3大的食肉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阿根廷,约8700万年前的科尼亚克阶。
马普龙的体型大于它们的近亲鲨齿龙和南方巨兽龙,目前发现的最大个体,体长约14.5米,体重可达12吨。在2006年,科里亚、科尔根据编号MCF-PVPH-208.203标本,估计马普龙的身长约14.5米。
马普龙的其他零散骨头来自于略小一些的个体,这些标本体型要小于南方巨兽龙,而科里亚、科尔估计南方巨兽龙约13.8米。因此马普龙的身长约10到14米。体重则是根据编号MCF-PVPH-208.234标本的股骨,重量接近10吨。而目前最大的马普龙个体,体重达到了12吨。
这使得马普龙成为了已知第三大的食肉恐龙,也是目前异特龙超科、鲨齿龙科、南美洲食肉恐龙里体型最大的。
六、鲨齿龙
鲨齿龙(学名Carcharodontosaurus)又名望齿龙,名字含义是“像噬人鲨的蜥蜴。
(Carcharodon是噬人鲨属的拉丁学名,在希腊语中καρχαρο(karcharo),意思是锯齿状的。
οδοντο(odonto)意思是‘牙齿’,而σαυρο?(sauros)意思则是蜥蜴。)”,属于兽脚亚目鲨齿龙科,生活于10000万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生存时代为白垩纪的阿尔布阶到土仑阶。
鲨齿龙是种巨大的肉食性恐龙,也是发现最大的兽脚亚目和食肉恐龙之一,成年的估计可达11~14米,体重6~11.5吨。体型超过了魁纣龙,南方巨兽龙和西雅茨龙。
主要特征包括:极其锋利并类似鲨鱼的牙齿、长牙齿、大而酷似骷髅眼睛的眶前孔、较为短小的前肢、巨大而长的头颅骨、比例上较窄的吻部、瘦的躯干、比例上略微短的后肢。
七、奥沙拉龙
歌伦波 奥沙拉龙 Oxalaia quilombensis,被建立及描述基于其吻尖和上颌骨残片。这些化石发现在Laje do Coringa。
晚白垩世(森诺曼阶)的伊塔佩库鲁群(Alcantara Formation),伊塔佩库鲁群( Itapecuru Group),圣路易斯盆地(Sao Luis Basin)。
奥沙拉龙是棘龙的同物异名,所以被棘龙属吞并。奥沙拉龙是种较大的兽脚亚目恐龙,生活在9800至9300万年前白垩纪中期到晚期森诺曼阶的巴西,属于兽脚亚目坚尾龙类中的棘龙科棘龙亚科。体长可达11米,体重可达3.5吨,是巴西已命名的最大兽脚亚目恐龙。
八、南方巨兽龙
南方巨兽龙(拉丁学名Giganotosaurus)的含义为“巨大的南部爬行动物”。
最大体长13.8米,最大体重10.52吨。生活在1亿到9600万年前白垩纪的南美洲阿根廷。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和极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钢刀一样锋利的牙齿。陆地动物里咬合力仅次于霸王龙。
南方巨兽龙是一种大型肉食性恐龙,头部很大,下巴略呈方形,硕大的嘴巴里长了一口锋利的牙齿。为了支撑庞大的体形,南方巨兽龙有一副强壮的骨骼,而他们的尾巴则又尖又细又长。
九、魁纣龙
魁纣龙(Tyrannotitan chubutensis),其学名中的tyrannos(τ?ραννο?)。
译为英语中的Tyrant,意思是暴君;而Titan(Tītanes)意思就是巨人。故可以理解名称含义为“暴君巨人”。
其中文名称中的魁象征高大,纣则取自商朝后期的有名暴君纣王,最大体长可达12.5米,最大体重9.3吨,是最大的肉食恐龙之一。魁纣龙生活于约1.08亿年前的阿根廷,是最早的南方巨兽龙族成员。
魁纣龙的名字含义是“暴君巨人”,最大体长可达12.5米,最大体重9.3吨。
十、西雅茨龙
西雅茨龙是生活在美国的一种巨型食肉恐龙,生活在白垩纪中期到晚期的白垩纪,生存年代为9900万年至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森诺曼阶,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兽脚亚目和食肉恐龙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别名噬人龙、食人妖怪龙。
2014年的研究表明,它应属于兽脚亚目大盗龙类,但哪一科暂时存在着争议。根据目前发现的化石显示,成年西雅茨龙体长12.8米、臀高3.95米、体重8.7吨,根据研究证明,西雅茨龙的主要猎物包括中到大型的蜥脚亚目恐龙,但包括各种体型的鸟臀目恐龙。
和极其著名的霸王龙一样,西雅茨龙也拥有着大型的头颅骨、粗壮的躯体和长而发达的双腿,但它的前肢的发达和爪子的大小明显强过霸王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棘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霸王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蛮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坦桑尼亚蛮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普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鲨齿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奥沙拉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方巨兽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魁纣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雅茨龙
世界上还原度最好的恐龙
世界上还原度最好的恐龙是永川龙科学复原雕像。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永川龙科学复原雕像作为全球同比例复原的该物种中精确度最高的作品之一,这只侏罗纪中国最凶猛的肉食恐龙——永川龙,长8米、高4米,回头张望的它,仿佛正行走在荒漠中,傲视群雄。
大型爬行动物——恐龙
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个纲,绝大部分为陆生,少数生活于水中,但均用肺呼吸,有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方式。最早出现于石炭纪,盛于中生代,现代只有残存的类别如龟、鳖、鳄类等。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意为“恐怖的蜥蜴”,是蜥臀目和鸟臀目化石的泛称,化石记录出现于晚三叠世,绝灭于晚白垩世,是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脊椎动物,主宰地球1亿6千多万年。
根据生活习性又可将恐龙分为肉食类和植食类。有的恐龙个体特别巨大,最大长可达数十米,体重可达吨级。
图3.126 恐龙骨架的结构图
图3.127 恐龙、翼龙及鸟类的关系图
恐龙的骨骼块数极多,不同部位的骨骼其形态结构不同,不同种类的恐龙相同部位的骨骼也不一样,这就是根据零星的骨骼化石可以装架和鉴定恐龙种属的原因。
这里要提及的是翼龙虽然也叫“龙”,但它们并不是恐龙,而是恐龙的伙伴,是爬行动物的演化支。翼龙类是第一群飞上天空的脊椎动物。翼龙和恐龙的生活时间几乎一样,也和恐龙一起,在大约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消失。翼龙的特征是前肢第四指骨特别加长,支撑由身体侧面延展的皮膜,变成翅膀,适于空中飞行。
恐龙是卵生动物。目前对恐龙蛋的分类尚不完全统一。赵资奎等将莱阳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分为长形蛋、圆形蛋、椭圆形蛋和网形蛋4个蛋科、5个蛋属、11个蛋种。分别如下
图3.128 翼龙复原图
长形蛋科Elangatoolithidae
长形蛋属Elongatoolithus
长形长形蛋Elongatoolithus elongatus
安氏长形蛋Elongatoolithus andrewsi;
圆形蛋科Spheroolithidae
圆形蛋属Spheroolithus
将军顶圆形蛋Spheroolithus chiangchiungtingensis
厚皮圆形蛋?S.megadermus
副圆形蛋属Paraspheroolithus
二连副圆形蛋Paraspheroolithus irensis;
椭圆形蛋科Ovaloolithidae
椭圆形蛋属Ovalooltihus
金刚口椭圆形蛋Ovalooltihus chinkangkotlensis;
单纹椭圆形蛋Ovalooltihus monostriatus;
三条纹椭圆形蛋Ovalooltihus tristriatus;
混杂纹椭圆形蛋Ovalooltihus mixtriatus;
薄皮椭圆形蛋Ovalooltihus laminadermus;
网形蛋科Dictyoolithidae
网形蛋属Dictyoolithus
蒋氏网形蛋Dictyoolithus jiangi。
恐龙足迹的分类方案较多,但目前主要采用Richard Swann Lull的足迹科、足迹属、足迹的分类方法。同时将足迹科归入到自然分类系统中的目和纲之中。
我国科学家正式命名的中国恐龙足迹化石已超过28个属,35个种。山东恐龙足迹化石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已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达10000枚之多,主要分布在诸城、临沭、莒南、莱阳、新泰等地。目前已经正式命名的有5种,分别为:杨氏拟跷脚龙足迹、山东驰龙足迹、东方强壮百合足迹、刘氏莱阳足迹、甑朔南小龙足迹。
山东是产恐龙化石的大省,主要产于白垩纪地层中,莱阳群、大盛群和王氏群地层中均有发现,既有骨骼化石,又有恐龙蛋和足迹化石,有的成群分布,典型产地有诸诚、莱阳、临沭、莒南、新泰等地。
2014年,由著名古生物学家董枝明等12人组成的恐龙科普科研专家团在首届国际恐龙节上发布了“中国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龙”。其中山东省的师氏盘足龙、棘鼻青岛龙、巨型山东龙榜上有名。
图3.129 巨型诸城暴龙复原图
图3.130 巨型山东龙复原图(据王丽霞等,2012)
图3.131 棘鼻青岛龙复原图(据王丽霞等,2012)
●鸟臂目 鸭嘴龙科 诸城龙属
诸城龙(Zhuchengosaurus):属鸟脚龙类恐龙,图3.132是一具诸城龙骨架,体长17m,宽2.6m,高7.2m,全身骨架含20%化石。产于山东诸城晚白垩世红土崖组。恐龙骨架现存于诸城恐龙博物馆。
图3.132 诸城龙
图3.133 诸城龙
图3.133诸城龙骨架,体长6m,宽1.5m,高2m,全身骨架含20%化石。产于诸城晚白垩世红土崖组。
●鸟臂目 鸭嘴龙科 诸城龙属
巨大诸城龙(Zhuchengosaurus maximus):头骨粗壮而长,头骨后面平陷,在中央部位有一纵脊;上颌骨呈粗壮三角形,下颌骨高,底部平直,下牙床薄,牙列稍长于前端无牙部分;齿骨的冠状突起垂直于齿骨上缘。
图3.134 巨大诸城龙(头骨,×0.3)
图3.135 巨大诸城龙
巨大诸城龙(图3.135)荐椎部分由9个椎体组成,其腹面较平,仅在中央处有一不明显的凹陷;耻骨略弯,坐骨突发达;坐骨长而直。体高9.1m,长16.6m。是199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喜进装架并命名的巨大诸城龙。是当时世界最高大的鸟脚类个体。
产于山东诸城龙骨涧晚白垩世王氏群辛格庄组。
●鸟臀目 角龙科 中国角龙属
中国角龙(sinoceratops):属角龙类恐龙,图3.136为一具中国角龙骨架,体长6m,宽1.2m,高1.7m,全身骨架含30%化石,化石产于山东诸城晚白垩世红土崖组。
图3.136 中国角龙
●鸟臀目 角龙科 中国角龙属
诸城中国角龙(Sinoceratops zhuchengensis):图3.137是一块诸城中国角龙骨骼化石,其大小为长0.71m,宽0.15m,高0.1m,产于诸城晚白垩世红土崖组。
图3.137 诸城中国角龙骨骼
图3.138是一块诸城中国角龙颈盾骨化石,产于诸城,晚白垩世红土崖组地层,其大小为长0.98m,宽0.2m,高0.15m。
图3.138 诸城中国角龙颈盾骨骼化石
诸城中国角龙的头骨长度超过180cm,宽度至少105cm,在它的头前部长有一个超过30cm的粗壮的角;在头后缘长有超过10个弯曲的角。
图3.139 诸城中国角龙
图3.140 意外诸城角龙肋骨化石
●鸟臀目 纤角龙科 诸城角龙属
意外诸城角龙(Zhuchengceratops inexpectus):图3.140为一块意外诸城角龙肋骨化石,其大小为长46.5cm,宽8cm,高6cm。产于诸城晚白垩世红土崖组。
上颌骨具有一具齿腹后枝,下颚高且薄,下颚表面还具2大孔,这两孔被齿骨与夹板骨接口处的弯脊所分开,前齿骨近于垂直,齿骨前缘比喙状突深,麦氏沟上覆盖有齿骨和夹板骨,前端比后端宽,上隅骨在关节窝之前的位置有一特殊孔,从侧面看,上隅骨有一背前枝深入齿骨,与关节窝之前的半月窝相关节,内视夹板骨背缘成步进式,颈肋分叉,有一显著的背向枝。
图3.141 意外诸城角龙
●鸟臂目 鸭嘴龙科 华夏龙属
巨大华夏龙(Huaxiaosaurus aigahtens):图3.142为一块尾椎化石,长77cm,宽32cm,高15cm。
图3.142 华夏龙尾椎骨骼
图3.143为一具巨大华夏龙骨架,体长21m,宽3m,高12m,全身骨架含30%化石,荐部脊椎由10个椎骨愈合在一起组成,头骨硕大而窄长,头骨顶面下陷明显,顶面后端下陷11cm,前端下陷5cm,头小,颈细,显示了以植物为食的体型特征。产于山东省诸城晚白垩世红土崖组。
图3.143 巨大华夏龙
●鸟臂目 鸭嘴龙科 山东龙属
巨型山东龙(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头骨长,后部宽而高,顶面较平,自上颞颥孔后部向前至额骨部分十分向下凹入。齿骨牙列长,有60~63个齿沟,牙前无牙齿部分较长。荐部脊椎由10个脊椎骨组成,腹面有较深的直沟。坐骨直长,末端有极微弱扩展的小尖顶。动物个体很大,全长14m以上。产于诸城晚白垩世经土崖组。
图3.144 巨型山东龙
●鸟臀目 鹦鹉嘴龙科 鹦鹉嘴龙属
中国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si-nensis):个体较小,标本全长675mm。头骨短而宽,颧骨突居中,颧骨突中棱很发达,下颌前端与上颌齐平。颈椎9个,背椎13个,荐椎6个,尾椎31个左右。腹肋不很发达。上牙8个,下牙9个,第5个牙最大,每牙中棱前后各4条小棱。腔骨甚长于股骨。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林家庄组。
图3.145 中国鹦鹉嘴龙(×0.2)
图3.146 中国鹦鹉嘴龙
图3.147 中国鹦鹉嘴龙
●鸟臀目 鹦鹉嘴龙科 鹦鹉嘴龙属
杨氏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yo-ungi):体长中等,全长小于1m。头骨在已知所有种中为最短,头长大于头宽,其比例为1∶0.88。颧骨突位置偏后,其至头后端距离为头长的三分之一。枕骨大孔发达,为枕髁2倍大。耳缺不明显。方骨窝很发育。上、下颌牙齿皆8个,其中上颌的第4牙为最大;牙齿中棱前后各有3条小棱。椎体平凹型,背椎15个,荐椎7个,第2荐椎最大。肋骨粗壮,肠骨上缘棱脊发达。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林家庄组。
图3.148 杨氏鹦鹉嘴龙(头骨,×0.4)
图3.149 棘鼻青岛龙
●鸟臂目 鸭嘴龙科 青岛龙属
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头骨的鼻骨形成管状突起,向上前方伸出,其末端加宽。头骨后上部有很发育的横棱。上颞颥孔左右宽,前额骨末端微向上卷曲。牙齿数目较少。荐部脊椎似有8个脊椎骨合成,腹侧有明显的中间直棱,后有沟状。脊椎约为颈部11个,背部15个,尾部60个。前肢、肩胛骨硕大,末端宽阔,肱骨较挠骨为长;后肢、肠骨上部相当隆起,坐骨末端成原始足状扩大,股骨硕大,末端穿孔,胫骨比股骨略长。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150 棘鼻青岛龙左肱骨、右肩胛、骨乌喙骨
图3.151 莱阳谭氏龙骨骼(×0.14)
●鸟臂目 鸭嘴龙科 谭氏龙属
莱阳谭氏龙(Tanius laiyangen-sis):荐部脊椎有9个脊椎骨组成,第6-9脊椎骨的腹面有较深的直沟,并穿过由前后两个脊椎所并成的横棱。荐部脊椎的神经棘较高,呈薄片状,横突几乎呈水平状,最后两个较大。髋骨比较粗壮,肠骨突较小。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152 中国谭氏龙复原图
●鸟臀目 鸭嘴龙科 谭氏龙属
中国谭氏龙(Tanius sinensis):身长4~5m,头骨顶部平坦无装饰,荐椎包括9~11个愈合脊椎和片状神经棘,荐椎腹面有深沟。坐骨末端略扩大。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
●鸟臀目 平头龙科 微肿头龙属
红土崖小肿头龙(Micropachycephalo-saurus hongtuyanensis):为一小的肿头龙,身长50~60cm。头上的顶鳞骨肿厚,但比较平,不拱起,上颞孔不封闭。头上无明显的隆起栉饰。下颌骨较高,牙齿纤细,单排,牙齿的外侧有中嵴,前后侧有对称的小齿。荐椎体双平型,有6个愈合的荐椎,第2荐椎体膨大,横突与荐肋愈合,变得粗壮。荐部上有荐背肋。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153 红土崖小肿头龙骨骼(×0.55)
●蜥臀目 暴龙科 诸城暴龙属
巨型诸城暴龙(Zhuchengtyrannu-s magnus):属兽脚类恐龙。图3.154中为一块诸城暴龙头骨化石,其大小为长54cm,宽20cm,高8cm。化石产于诸城晚白垩世红土崖组。
图3.154 巨型诸城暴龙头骨
图3.155 巨型诸城暴龙骨架
●蜥臀目 盘足龙科 盘足龙属
师氏盘足龙(Euhelopus zdanskyi):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巨龙形类恐龙,同时还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只蜥脚类恐龙,现保存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1913年,麦尔登神甫(Pater R.Merten)在蒙阴宁家沟(现属于新泰市)发现了恐龙化石;1922年到1923年,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和我国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省新泰市宁家沟的白垩系莱阳群水南组发现并挖掘了一些恐龙化石,其中包括兽脚类牙齿和剑龙类的骨板,同时还有两具不完整的蜥脚类恐龙骨骼。当时只发现了盘足龙化石头骨、颈椎、肩带、前肢、背椎、腰带和后肢等部分化石。由于化石不完整,尾巴的形态只能推测。盘足龙的头骨比较粗壮而高大,而且鼻孔也很大,牙齿也都属于粗壮的勺形齿,颈椎很长,而且数量很多,有十七个,估计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后部颈椎的神经棘低,而且分叉;肩带很发达,肩臼窝很浅,中部形成一个斜面,后肢较短,所以古生物学家推测盘足龙的前肢很可能很发达。产于新泰宁家沟早白垩世莱阳群水南组。
图3.156 师氏盘足龙
●网形蛋科 网形蛋属
蒋氏网形蛋(Dictyoolithus):蛋壳一般由2~3个长短不一的基本结构单元重叠一起组成;在某些部位,蛋壳层则由3~4个相对比较短小的基本结构单元重叠一起组成;蛋壳外表面的气孔形状不规则。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157 蒋氏网形蛋(×0.15)
●圆形蛋科 圆形蛋属
短圆形蛋(Spheroolithus spheroides):蛋较小,短圆形,平均长度约80mm,横大径与长径之比为77∶100~92∶100,横大径与横短径相差不大,大端与小端之差不显著。蛋面具小丘点形纹饰,并介以低凹部分。蛋壳厚度相差较大,为1.1~3.3mm,平均厚约2mm。蛋壳内面不平光,乳突层相对厚度较大,乳突特别发育。棱柱层分带清楚,气孔道直,上部扩大,气孔外口低凹。据研究,可能为肉食龙类的蛋。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158 短圆形蛋之一部分(×0.13)
厚皮蛋(Spheroolithus megade-rmus):蛋壳巨厚(5~7mm)。蛋面粗糙,具鸡皮疙瘩状饰。棱柱层被气孔道所穿凿,气孔外口极宽。乳突层不够发育,乳突不清楚。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159 厚皮蛋部分蛋壳外面视(×0.6)
图3.159 厚皮蛋部分蛋壳侧面视(×0.6)
●圆形蛋科 圆形蛋属
将军顶圆形蛋(Spheroolithus chiangchiungtingensis):山东莱阳市将军顶赵村发现一窝较完整的恐龙蛋,鉴定为将军顶圆形蛋,共6枚。时代为晚白垩世。
图3.160 将军顶圆形蛋
●长形蛋科 长形蛋属
长形长形蛋(Elongatoolit-hus elongatus):山东莱阳市金刚口东沟发现一窝恐龙蛋,经鉴定为长形长形蛋。时代为晚白垩世。
图3.161 长形长形蛋
●鸟臀目 安琪龙足迹科 拟跷脚龙足迹属
杨氏拟跷脚龙足迹(Paragrallator yangi):图3.162为正型标本,呈层底凸型保存。标本为三趾型,Ⅱ、Ⅲ、Ⅳ趾均较直,Ⅲ趾下陷较浅且趾端爪细、尖,可能由于保存的原因,Ⅱ、Ⅳ趾爪不很清晰,Ⅱ趾也略短于Ⅳ趾。足迹长13.5cm,Ⅲ趾长7.5c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163为小型三趾型足迹,足迹长10~13cm,趾迹纤细,趾垫清晰。从形态和的大小上看应属于Paragrallator yangi,但特征比Paragrallator yangi的模式标本更加清晰。产于诸城皇龙沟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162 杨氏拟跷脚龙足迹照片及轮廓
图3.163 诸城黄龙沟的杨氏拟跷脚龙足迹
●鸟臀目 驰龙足迹科 驰龙足迹属
山东驰龙足迹(Dromaeopodus shandongensis):图3.164为驰龙足迹正摸标本,经鉴定为两足行走,二趾型足迹,足迹尺寸较大,长26~28.5cm,宽9.5~12.5cm;仅有Ⅲ趾和Ⅳ趾趾迹,Ⅲ趾和Ⅳ趾趾迹近平行,Ⅲ趾略长于Ⅳ趾,趾迹弯曲,每个趾上有三个趾垫及爪迹,Ⅱ趾表现为较大的半圆形凹痕,位于足垫内侧和Ⅲ趾近端之间,足垫迹卵圆形,约为足迹总长的1/3;行迹较窄,复步长92~103cm,复步角170°,脚底的皮肤褶皱清晰可见。该两趾型足迹的发现证明了恐爪龙类恐龙在行走和奔跑时Ⅱ趾上的大爪子是被举起来的,并不落地,而且,发现的大量足迹和行迹也证明了恐爪龙类恐龙是群体活动的(图3.165)。山东驰龙足迹产于莒南县早白垩世大盛群,为中国境内第二例。
图3.164 山东驰龙足迹正模标本及轮廓图(轮廓图引自Li et al.,2008)
图3.165 山东驰龙足迹行迹,包含正模标本中的后三个连续足迹(图中比例尺为5cm)
东方强壮百合足迹(Corpulentapus lilasia):图3.166,3.167为东方强壮百合的模式标本,为小型两足行走,三趾型足迹,脚趾粗,足迹形态类似百合花朵,足迹长略大于宽(足迹长11.8cm,足迹宽10.8cm),趾迹粗,肉质感觉丰满,趾垫连续,垫间缝不明显,三个功能趾为Ⅱ、Ⅲ、Ⅳ,Ⅲ趾较短,凸出于两侧趾程度很弱,与两侧趾平齐;趾间角较小,爪迹向行迹中线偏转,轴系对称很弱(形态上看似辐射对称),趾迹近端相连,趾间不完全;行迹窄,单步和复步较长。根据脚跟部的踱趾垫Ⅳ位于踱趾垫Ⅱ之后,以及复步很长的特点属于典型的兽脚类恐龙。产于诸城皇龙沟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166 东方强壮百合足迹模式标本,现仍然保存在野外模式产地
图3.167 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东方强壮百合足迹模式标本
●未定足迹科 莱阳足迹属
刘氏莱阳足迹(Laiyangpus liui):小型足迹,四足行走,前足具三趾,后足四趾,趾迹清晰。后足的Ⅰ趾和前足的Ⅰ、Ⅴ指均未保存。各趾纤细,趾尖尖锐,各趾间近乎平行,前足长1.2~1.9cm,宽1.7~2.3cm。后足长1.8~2.2cm,宽2.1~2.6cm。有尾迹。杨钟键于1960年在莱阳市龙旺庄镇水南村杨家庄组发现并命名。杨钟键认为其属于虚骨龙类恐龙足迹,但随着对虚骨龙概念认识的变化,Lockley et al.(2010)认为其特征是典型的鳄形类动物在水中游泳时的足迹特点。但是,Laiyangpus liui保留有尾迹,这在游泳状态下是很难形成的。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168 刘氏莱阳足迹化石(比例尺为4cm)及足迹分布图(引自Lockley,et al 2010)
●小龙足迹属
甄朔南小龙足迹Minisauripus zhenshuonani Lockley,Kim,Kim,Kim,Matsukawa,Li,Li,et Yang,2008
图3.169为甄朔南小龙足迹,足迹个体小,长大于宽(长/宽比值为1.25~2),足迹纵长,三趾型,趾迹平行,趾末端较钝,趾端具爪,但爪迹较尖,趾垫式为2-3-4,Ⅲ趾比Ⅳ趾略长,而Ⅳ趾比Ⅱ趾略长且窄;此外,步幅较长,足长与步幅之比约为10:1。足迹比M.chuanzhuensis(川主小龙足迹)窄,单步很长,行迹很窄。Minisauripus zhenshuonani其个体较大,长度为6厘米,是目前Minisauripus足迹属中个体最大的种。在山东省莒南的足迹化石产地,共发现了4枚属于Minisauripus的足迹,其中三枚较大的属于M.zhenshuonani,还有一枚个体较小的由于保存不佳,无法鉴定到种。但其长度为3cm,仅从足迹长来看,与模式种M.chuanzhuensis相似。M.zhenshuonani显示了清晰的爪迹。这是继四川峨眉地区、韩国Namhae之后第三次发现的Minisauripus,也是中国发现的Minisauripus的第二个种。
图3.169 山东莒南 甄朔南小龙足迹标本及轮廓图(引自Lockley et al.2008,左图比例尺为3cm)
中国最大恐龙足迹点在四川,生物复原技术能否再现当时盛况?
3月3日,多名中外古生物学家联名发布消息,确认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三比罗嘎二号足迹点,为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恐龙足迹点,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足迹至少有933个。
此次研究结果,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自贡恐龙博物馆专家彭光照、叶勇,美国科罗卡多大学丹佛分校马丁·洛克利教授,德国足迹学者亨德里克·克莱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王妙言等共同发表。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地质学期刊《地学前缘》杂志上。
昭觉县三比罗嘎恐龙足迹,位于当地一处铜矿的矿区内。
昭觉县文管所原所长俄比解放,是这些恐龙足迹的发现者和保护者。据他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开矿爆破时,就有大量恐龙足迹暴露。这些年来,也因矿石开采、侵蚀或崩塌,足迹被损毁了不少。
作为恐龙足迹学者,邢立达从2013年开始,他连续多年到三比罗嘎对恐龙足迹进行考察,封面新闻记者也曾多次跟随前往。
邢立达说,三比罗嘎化石点,从北向南延伸约1公里,从东向西延伸约0.5公里。这些恐龙足迹,位于白垩纪早期飞天山组碎屑岩中的多个陡倾岩面上。
根据目前已经确定的四个重要的足迹点,被编为一号、二号、二号北和三号。其中,一号足迹点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其它足迹点,为古生物学家在2012年至2019年间陆续发现。
二号足迹点,经历过两次暴露。2013年,古生物学家描述了该足迹点较小的足迹面,其中包括中国首例确凿的恐龙游泳迹。此后,持续的采矿增加了该足迹点的暴露面,使其成为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恐龙足迹点。
其中,还包括中国目前记录的,最长的蜥脚类和鸟脚类行迹,分别约80米、52米。这些足迹,还展示了造迹者运动方向的明显变化。
生物复原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当时的情况,但是完全复原还是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