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石守信的成就

时间:2023-04-27 08:42:57编辑:揭秘君

中国历史上,功成身退、全身而退,最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功成身退、全身而退,最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1、张良明哲保身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
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
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
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
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吕后的劝告,仍就服人间烟火。前186年(汉高后二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2、范蠡
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
3、石守信杯酒释兵权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他叹了一口气,口吐苦衷,
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但是啊,做皇帝太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
“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令罢去禁军职务,地方任节度使,
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于是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4、孙武飘然高隐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
5、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 人。唐朝杰出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早年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九原太守,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
至德二年(757年),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拜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担相州兵败之责,罢职赋闲。宝应元年(762年)初年,河东兵变后,封为汾阳王,起兵平定叛乱,事后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破长安后,奉命调兵遣将,驱逐吐蕃敌军。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引领吐蕃和回纥入侵时,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增加食邑,剥夺实权。建中二年(781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

中国古代造反成功的例子

中国古代造反成功的例子

一、赵匡胤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二、太平天国洪秀全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发动了金田起义,建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并与1853年定都南京,太平天国起义发展到极盛。
之所以能称为成功,因为洪秀全在起义中首次以“拜上帝教”作为起义理论,故为儒家学派的曾国藩所痛斥。同时,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全国十八省,历时十四年,堪称农民起义的巅峰。
三、起义鼻祖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秦朝末年,苛政残暴,陈胜吴广被发配边疆驻守,结果因为雨期而延误行程,按律当斩。
随后陈胜吴广以“公子扶苏”和“项燕”之名发动起义,其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着后世不甘于命运的反抗者。虽然最后起义被扑灭,但是陈胜吴广的起义却打开这道农民起义的大门。
四、“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黄巢是唐末时期的起义领袖,其曾屡试不第,在长安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来表明自己的壮志。
公元875年,黄巢起义,后称“冲天大将军”,五年后攻克长安,于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成为唐朝第一个以农民起义攻克首都长安的人。
五、梁山聚义宋江
在历史上北宋年间宋江的起义规模并不能称之为很大,但是宋江起义经过《水浒传》所描写后就成为了史诗般波澜壮阔。北宋末年,宋江等人以“替天行道”为口号。
相聚梁山,以一百零八好汉为中坚,沉重打击了宋廷。然而,宋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还是接受了宋廷的招安,走上了不归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陈桥兵变
百度百科-宋江起义
百度百科-黄巢起义
百度百科-太平天国
百度百科-大泽乡起义

辅佐赵匡胤成就霸业的有哪些人?

社十兄弟中的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韩重赟,赵匡胤的铁杆兄弟慕容延钊大宋第一良将曹彬大宋第一名将潘美党进,曾经把杨家将老大杨业打的抱头鼠窜王全斌,66天平蜀的历史记录保持者宋太祖建国并未经历过任何战争建议你去看看高天流云的《假如这是宋史·大宋开国卷》,能比较快捷的了解那段历史

古代名字中带有“守”字的有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邢台市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 。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卒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享年八十六岁。
  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全部工程一年完成,定名通惠河。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石守信(928年—984年) 北宋开国将领。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五代后周时累官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赵匡胤建宋后,参加平定潞州、扬州等战役;961年(建隆二年)任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963年(乾德元年)春,被宋太祖杯酒释兵权。972年(开宝五年),守信之子石保吉娶宋太祖第二女延庆公主。979年(太平兴国四年),随宋太宗征辽。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徙镇陈州。

宋太宗设计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这个事件叫什么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中国古代北宋初期,宋太祖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因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决策,所以史称“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上一篇:著名财经网站,中国知名财经网站有哪些

下一篇:静音锁,什么是静音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