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哪些地方属于贫困县?
截止2018年9月18日,贵州以下地方属于贫困县。
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松桃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
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三都县。
贫困县一般指国家级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又称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地区设立的一种标准。
扩展资料:
国家级贫困县的划定标准以当地人年均纯收入作为依据,而少数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则相应的降低标准。
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且大多集中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疆地区(通常合称为“老少边穷”)。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更改,部分县也随之退出国家扶持范围。
依照2017年名单,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全中国17个省级行政区内,其中以云南省为最多,其后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
341个民族自治区贫困县分布于全中国17个省级行政区内,以西藏自治区为最多,其次为云南省、贵州省、河北省、甘肃省、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国家级贫困县
贵州最贫穷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历史以来的交通闭塞、土地石漠化、高寒等等客观因素,导致贵州整体经济发展滞后于其它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连片贫困地区:
乌蒙山区。没错,那句著名的诗词“乌蒙磅礴走泥丸”说的就是这里。地处云贵川交界地带,沟壑纵横山谷幽深,土地贫瘠,严重缺水,少田,土地以产土豆、玉米为主。当地人的住房以石块堆砌、土砖为墙、毛草瓦。人口众多。这是几十年以前的状况,最近几年扶贫力度空前加大,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落后于山外。
麻山瑶山地区。这一说法也许很多80年后、90后没有听说过,在80年代以前,“麻山、瑶山”就是贫穷的代名词。麻山地区说的是安顺市的紫云县与黔南州的惠水县、黔西南州的望谟县交界一带山区,这里的土地石漠化极其严重,缺水少粮,交通闭塞;你有没有听说过有个苗寨一百多号人在一个硕大的天然山洞里住了上百年的故事?那个故事说的就是麻山腹地一处真实存在,至今仍在。
你有没有听说过“两片瑶”?有没有看过两片瑶女子只用一块土布搭住前胸后背而弯腰时啥也能被人看见的照片?这种服饰很奇特,形成原因之一就是穷,没钱买布做衣服。这是瑶山,在贵州广西交界地带,那里因为交通闭塞而保留下一片植被茂密的森林,形成了如今的荔波小七孔景区。
月亮山区。湖北神龙架野人传说闻名世界,在贵州与广西湖南交界的月亮山区也有很多关于野人的传说。这里是苗岭腹地,地跨贵州广西两地的榕江、从江、环江、荔波、三都、融水等6县,居住着苗、侗、水、瑶等民族。十多年前,仍有零星村寨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武陵山区。这里是黔东,贵州、湖南、重庆交界地带。红军长征之前,贺龙的红三军曾奉命开拔至此,开辟了黔东革命根据地。细想一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根据地都是在贫困地区。
大娄山区。娄山关你肯定知道。大娄山脉地处黔北与重庆交界处。
最近一二十年以来,随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这些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贫困面貌有了重大改观,许多不宜人居的村寨得到整体生态移民搬迁,脱贫了,不再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日子。
但是,这些连片贫困地区仍有不少人的生活处于困境,贫困程度仍是外人所无法想象的。
贵州哪些地方属于贫困县
贵州省 50个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从江县、剑河县、榕江县、黎平县、麻江县、丹寨县、台江县、岑巩县、锦屏县、三穗县、天柱县、黄平县、施秉县[5]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望谟县、册亨县、平塘县、贞丰县、普安县、兴仁县、安龙县
毕节地区:纳雍县、赫章县、大方县、织金县、威宁县
铜仁地区:沿河县、松桃县、思南县、石阡县、印江县、江口县、德江县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县、长顺县、罗甸县、荔波县、独山县
六盘水市:水城县、六枝特区、盘县
安顺市:紫云县、关岭县、普定县、镇宁县
遵义市:道真县、务川县、正安县、习水县
贵州省有哪些贫困县
晴隆县\威宁县
贵州最穷的是哪一个县?
比节地区的威宁县。
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贵州西大门。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全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盖率33.28%;县境中部为开阔平缓的高原面,四周低矮,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属毕节地区管辖。
2、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居)委会。2007年末总人口120.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5.1%。县府驻草海镇。
3、春秋时为莫国之地。汉属犍为郡。唐置羁縻宝州。元置乌撒路,后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乌撒卫,隶云南都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隶贵州都司。清康熙五年(1666)改乌撒府为威宁府。1914年改府为县。1954年11月成立民族自治县。
4、威宁80%以上地区海拔超过2000米,是贵州省地势最高的县。县境气候温凉,适于马铃薯、甜菜作物生长,是贵州马铃薯良种基地和甜菜生产基地。
5、高原草场面积大,畜牧业发达。特产威宁火腿。盛产黄梨和苹果。农收产品加工业发达。县城西边是著名的草海。中河区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1.2℃,1月均温3.9℃,7月均温17.0℃ ,年降水量739毫米 。森林面积 18 万公顷 。有煤 、石膏 、铅锌、铁、铜等矿产资源 。产玉米 、马铃薯 、小麦 、水稻 、豆类、荞麦、甜菜。有火腿、苹果、黄梨、党参等特产。
7、工业以煤炭、地毯工业为支柱。贵昆、贵大铁路过县境。名迹胜地有石门坝教堂、双霞洞摩岩石刻、草海黑颈鹤保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