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价收入比,深圳市经济基本情况,经济环境、居民可支配收入情

时间:2023-04-11 04:13:50编辑:揭秘君

深圳的最低生活水平是

十七大以来深圳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来源: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2012-10-23 09:28:00
凡个人署名文章,均不代表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观点,作者文责自负。转载或引用时务请遵守本网“服务条款”。
  十七大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惠民生、调结构、上水平、抓稳定、促和谐”的工作目标,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居民家庭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继续优化
  (一)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十七大以来,深圳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带动居民家庭收入稳步增长。根据深圳市600户(下同)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11年,深圳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5元,比2007年增长5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1.7%,年均实际增长7.1%)。从各年增长情况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年增长率几乎都在9.0%以上,2011年达到峰值,增长12.7%(详见下图)。
  (二)工资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收入结构继续优化
  十七大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多元经济日趋显现,居民收入渠道由单一的工资性收入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1.工资性收入明显增长,仍占主导地位。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459元,比2007年增加11704元,增长69.9%,年均增长14.2%。深圳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70.5%,仍是城市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十七大以来,深圳通过颁布企业职工工资指导线,多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提高;规范了各级公务员津补贴,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促进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较快增长。
  2.经营净收入增长由负转正,增速加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与2009年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分别下降6.1%和5.4%。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鼓励和帮助下岗职工和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自谋职业、自主经营的个体经营之路,创业富民工程效应显现,城市居民从事经营创造的财富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放宽了从事个体经营的税收政策,减轻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深圳居民经营净收入的持续增值。2010年全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7.4%, 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909元,比2010年增长18.1%,四年年均增长3.0%。2011年深圳个体或私营企业主及被雇就业人数0.74人/户,比2007年增加0.16人/户。
  3.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比重逐步上升。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972元,比2007年增加421元,增长27.2%,年均增长6.2%。十七大以来,人均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3.9%逐步上升至2011年的4.9%。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房租收入成倍增长,已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半壁江山。2011年人均出租房屋收入1452元,比2007年增加528元,增长57.2%,年均增长12.0%。二是出售住房的增值收入、出售艺术品、邮票收藏品溢价收入等其他投资收入大幅增加。2011年人均其他投资收入200元,比2007年年均增长2.3倍。
  4.转移性收入增长最快,四年间将近翻番。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4012元,比2007年增加1975元,增长97.0%,年均增长18.5%。其中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2579元,比2007年增加1537元,增长1.5倍,年均增长25.4%。十七大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多次提高了低收入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失业金标准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标准,使城市居民家庭的转移性收入迅速增长。
  (三)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快于高收入家庭,高低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2011年,按相对收入不等距九组分组户汇总结果,深圳市10%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2999元,比2007年增加4316元,增长49.7%,年均增长10.6%;增幅比10%最高收入家庭增加3.2个百分点,累计平均增幅比10%最高收入家庭增加0.6个百分点。10%最高与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之比由2008年的7.6倍缩小到2011年的7.3倍。
  二、消费结构优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抽样调查显示,2011年人均消费性支出24080元,比2007年的18474元增长3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3%,年均实际增长3.4%)。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7896元,比2007年增长32.8%,年均增长7.4%,增速比消费性支出快2.5个百分点。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带动居民消费全面升级,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一)食品消费更加注重营养、方便、快捷,在外饮食支出比重上升
  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食品支出8832元,比2007年增长47.0%,年均增长10.1%。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36.7%。具体来看,肉禽蛋水产品类、干鲜瓜果类、蔬菜类食物消费支出增长迅猛,4年间分别增长57.6%、40.1%和39.0%,年均增长分别为12.0%、8.8%和8.6%。
  十七大以来,深圳市居民家庭食品消费的基本特征是: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家饮食支出比重下降,在外饮食支出比重上升。居民在外饮食服务支出由2007年的1398元上升到2011年的2290元,增长63.8%,年均递增13.1%,比食品类支出年均增速快2.0个百分点;居民在外饮食服务支出占食品类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3.3%上升到2011年的25.9%,提高2.6个百分点。
  (二)衣着支出稳步增长,比重略有上升
  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在穿着方面追求个性化、名牌化、高档化的服装,带动衣着类消费持续上升。2011年深圳居民衣着支出1913元,比2007年增长38.3%,年均增长8.4%,占消费支出比重7.9%,高出2007年0.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492元,比2007年增长46.5%,年均增长10.0%。
  (三)住房面积增加,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深圳市居民的居住面积、居住条件和住宅配套设施均明显改善。至2011年底,深圳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27.9平方米,比2007年增加3.3平方米;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带动居住支出和物业管理费等居住服务费平稳增长。2011年居民人均居住类支出2916元,增长16.7%,年均增长3.9%;其中人均居住服务费支出469元,增长59.7%,年均增长12.4%。
  (四)家电更新换代加快,家政服务支出快速增长
  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632元,比2007年增长53.7%,年均增长11.4%,占消费支出比重为6.8%,提高1.1个百分点。2011年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496元,比2007年增长46.6%,年均增长10.0%。每百户居民家庭电冰箱、洗衣机的购买量分别为7.6台和3.6台,比2007年分别增加5.4台和2.0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正越来越多的进入深圳居民家庭,家政服务支出的快速增长带动家庭服务支出的增加。2011年人均家庭服务支出270元,比2007年增长48.4%,年均增长10.4%,其中人均家政服务支出243元,增长44.9%,年均增长9.7%。
  (五)药品费支出下降,滋补保健品支出明显增长
  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900元,比2007年增长6.8%,年均增长1.7%,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为3.7%,比2007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一方面,随着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国家对药品销售价格控制力度的加大,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药品费支出370元,比2007年下降6.1%,年均下降1.6%。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滋补保健类支出增长迅速。2011年人均滋补保健品支出222元,增长39.2%,年均增长8.6%,占医疗保健类支出比重为24.6%,高于2007年5.7个百分点。
  (六)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交通类支出继续增长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用汽车普及率不断提高。到2011年末,深圳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9.1辆,比2007年增加14.7辆,增长60.1%。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交通类支出2655元,增长4.6%,年均增长1.1%;其中人均车辆用燃料及零配件、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分别为937元和422元,分别增长97.6%和30.9%,年均增长分别为18.6%和7.0%;随着收入的增长和国内旅游环境的不断完善,带动交通费支出快速增长,2011年人均交通费支出808元,比2007年增加320元,增长65.7%,年均增长13.5%;其中乘坐飞机、火车和长途汽车的支出分别增长2.3倍、1.5倍和81.6%,年均增长分别为35.0%、25.2%和16.1%。
  (七)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通信消费成亮点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居民家庭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家用电脑拥有量和联网计算机数量迅速增长,2011年末,深圳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118.5台,比2007年末增加43.1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91.0台,增加39.0台。二是移动电话拥有量和联网移动电话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末,平均每百户拥有235.9部移动电话,增加25.3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移动电话数量38.1部,增加20.5部。三是居民网购消费支出增加,2011年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144元,增长24.3倍,年均增长1.2倍。四是通信类支出快速增长,2011年人均通信类支出1470元,增长23.9%,年均增长5.5%;其中人均购买移动电话支出184元,增长34.5%,年均增长7.7%;人均电信费支出1218元,增长23.0%,年均增长5.3%;人均上网费291元,增长96.0%,年均增长18.3%。
  (八)义务教育学杂费下降,托幼费、培训班费用上升,教育费用小幅增长
  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教育类支出1226元,增长9.1%,年均增长2.2%。十七大以来,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城市居民的教育负担大幅下降。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义务教育学杂费支出仅3元,比2007年减少162元,降幅达98.2%,年均下降63.2%;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带动了托幼费、培训费的快速增长,2011年深圳居民家庭人均托幼费、培训班费支出分别为246元和395元,分别增长40.9%和1.7倍,年均分别增长9.0%和27.7%。
  (九)文化娱乐消费快速增长,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深圳居民文娱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911元,比2007年增长57.3%,年均增长12.0%。团体旅游及户外运动等文娱活动逐渐成为居民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深圳居民人均团体旅游和其他文娱活动支出分别为480元和310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60.2%和92.4%,年均增长分别为12.5%和17.8%。
  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深圳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公积金政策的实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居民社保支出逐年增加。2011年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2511元,比2007年增长2.2倍,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为6.2%,比2007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支出360元,增长7.3倍,年均增长69.9%;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支出1672元,增长1.9倍,年均增长30.8%;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支出453元,增长2.0倍,年均增长31.6%;个人交纳的失业基金和其他社会保障支出分别为9元和16元,分别增长2.1倍和2.5倍,年均增长分别为32.4%和36.9%。十七大以来,深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求高手解答大学课程形势与政策考试的题目。

2008年我州经济形势分析及明年趋势预测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全州各族人民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之多、突发事件冲击之大、社会局势之复杂的严峻挑战,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取向,坚持稳定发展两手抓,坚定不移推进“富民安康”工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全州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全年走势预测
今年以来,我州经济增长呈高位趋稳、逐季回落的态势,但全年经济将依然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前三季度,全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8.15亿元,增长11.5%,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17位。分季度看,三季度GDP增长9.4%,比二季度回落3.2个百分点,同比大幅回落3.9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12.6%,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逐季惯性下滑趋势非常明显。因此,初步预计全年GDP突破90亿元大关,达到94亿元,增长10.2%左右,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测算,全州人均GDP可达9640元。今年经济增长减缓的主因是工业增速大幅回落,初步测算因工业增速回落而导致GDP增长减少2.9个百分点左右。尽管全年经济增长率比上年有所回落,但这个速度仍然快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州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实现了全州经济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全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有效供给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
一是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增长。在“农业科技发展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各项补贴优惠政策等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村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18.72万吨,增长6.5%,其中小春粮食产量2.51万吨,增长1.5%;油料产量可达2344吨,增长64.3%,其中油菜籽产量1458吨,增长105.6%,创历史新高。畜牧业遭受雪灾的影响,牲畜存栏、出栏数呈下减趋势。预计全年各类牲畜存栏478万头(只、匹),比上年减4.3%左右;出栏123万头(只、匹),比上年减3.1%左右。初步预计,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1.3%左右,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速大幅下滑。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国际国内需求减弱、我州主要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电力供求矛盾、缺少新增的投产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减弱等不利因素的冲击及其滞后影响的相互叠加,今年全州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长呈明显回落趋势。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9亿元,增长18.4%,增幅比1-9月回落3.2个百分点,同比大幅回落15.4个百分点。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7.5倍,实现利税总额11.92亿元,增长24%,同比大幅下滑32个百分点。全年在需求减弱、矿产品价格可能继续下跌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和效益整体回落趋势不会改变。初步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5亿元,增长17.5%左右,比上年回落16.9个百分点,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下跌1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效益在成本上升和需求减弱的双重压力下,将呈大幅下滑之势。
三是服务业继续稳步发展。尽管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住宿餐饮业及居民服务业等行业遭受重创,但我州第三产业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全州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46亿元,增长10.7%。考虑到后几个月运输、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的复苏,初步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5.4亿元,增长11.5%左右,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二) 有效需求增长仍较强劲。
一是投资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投资规模创新高。今年以来,在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下,投资结构继续调整,社会薄弱环节和优势产业投资得到加强,投资仍将持续增长,投资规模明显扩大。1-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4亿元,增长25.8%,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增长21.2%左右,比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剔除物价上涨,实际增长6.5%左右。其中重点项目完成95.5亿元。
二是消费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住宿餐饮业增幅大幅回落。今年以来,在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民生明显改善、居民消费方式进一步转变以及市场物价上涨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州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住宿餐饮业增速大幅回落。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亿元,增长18.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剔除物价上涨,实际增长5.5%。其中住宿餐饮业仅增长10.3%,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初步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27.19亿元,增长18.4%左右,剔除物价上涨,实际增长7.6%左右。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1.5%左右,比上年回落7.4个百分点。
(三)财政收入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积极培植重点财源,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了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1-10月,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82亿元,增长43.6%,同比回落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性收入4.7亿元,增长44.9%。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完成8.65 亿元,增长30%;力争完成10 亿元,增长50.4%,实现连续4年保持在50%以上的高速度,占GDP的比重达9.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四)民生改善,实惠增多。
我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67个“惠民行动民生工程”项目,重民意,顺民意,解民忧,助民困,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实惠增多。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2元,增长28.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65元,增长18.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分别达到4.18、2.39和6.18亿元,分别增长10.8%、27.2%和25.6%。初步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1450元,比去年增收1200元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1890元,增长12%,实现了连续7年保持在12%以上的增幅。
(五)民营经济增速大幅回落。
受“3.14”和“5.12”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州民营经济特别是二、三产业中的个体私营经济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民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9.05亿元,增长11.7%,同比大幅下滑3.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同比下跌3.5个百分点。初步预计,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4.8亿元,增长10%左右,比上年大幅回落4.6个百分点,是2001年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
(六)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异扩大。
今年,我州县域经济呈现发展极不平衡,差异明显扩大、经济发展协调性差的运行特征。前三季度,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白玉、乡城七县GDP总量占全州的59%,成为推动全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GDP增长最高的县达 25.8%,最低的县仅3.8%,悬殊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最高的县达33.8%,最低的县下降43.1%,悬殊76.9个百分点。
(七)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今年5月份以来,我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上呈逐月回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甘孜调查队调查显示,前三季度,我州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8.5%,比1-5月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回落5.9个百分点,但涨幅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及物价翘尾因素的明显减弱,全年物价涨幅将进一步回落。
二、2009年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
展望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州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加严峻,但也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平稳较快增长的主流不会改变,前景依然看好。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增长周期性的一般规律,结合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对2009年全州经济作出以下简要分析和预测。
(一)国际国内经济放缓制约全州经济上行通道。国际经济环境愈趋严峻,美国次贷危机已发展成全球金融危机,美、欧、日、俄、印、巴等国经济纷纷走低或对明年的预测值调低,直接影响到我国、我省外部需求减弱,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降低。初步预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8%-9%,我省GDP增长10%左右,通胀压力明显缓解。与此同时,受国际需求减少,石油、铅、锌、铜等初级产品价格存在继续大幅回落趋势,这将制约全州经济加快发展。
(二)“3.14”事件和地震对全州经济的滞后影响不可低估。今年,全州经济增长率由一季度的14.1%回落到三季度的11.5%,初步预计全年增速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而且,不利因素影响程度较深,对我州经济社会的冲击前所未有,要完全实现恢复发展,还需要一二年的时间。
(三)经济波动增长的周期性特征明显。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州经济增长周期性特点显示,伴随着全州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是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循环,以及工业、投资和消费增速的快慢变化。比如,“十五”期增长12%,“九五”期增长2.2%,相差9.8个百分点。目前,我州经济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5次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2001-2008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3%,按照经济增长周期性的一般规律,明年仍将保持12%以上的较快增长。
(四)全州经济总体上将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尽管今年我州经济受“3.14” 事件、“5•12”汶川特大地震、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及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明显减缓。但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与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发展、投资和消费需求扩大、质量提高,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支持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当前,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加快建设民生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快“三农”、水利、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从明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因此,这些利好政策都将促进全州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在农业科技发展年的推动作用下,粮食、牲畜生产形势会好于今年,若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明年粮食产量有望达19.3万吨,增3%左右;牲畜存栏达480万头(只),牲畜出栏达124万头(只),增1%左右。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达25.2亿元,增长2.5%左右。
2、工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将会放慢。一是在“工业强州”战略的推动下,水电、采矿、中藏药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步伐将逐步加快;二是将新增3户电力工业企业;三是随着工业投资力度的加大,电站、输出网、站、矿等项目的建成,增加49.8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将形成明年新的增长点。但是,受国际需求减少,铅、锌、铜等初级产品价格有可能继续低位运行,PPI增速有望回落,将影响我州工业经济增长。预计明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1亿元,增长16%左右,增速有所回落。
3、投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一是水电、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牧民定居等投资项目的释放和启动,对总投资增长将形成重大支撑作用;二是各县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在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投入;三是随着州内稳定形势的好转,投资能力和投资者信心将明显提升;四是反映投资者意愿的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在建规模较大,截止今年10月末统计,全部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1.99亿元,增长126.2%,增幅较大,将形成明年的投资需求;五是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扩大了对投资的贷款和融资,项目建设资金瓶颈制约将得到缓解。但是,国家相关的产业、土地、信贷、环保、安全评估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资需求。预计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亿元,增长25%左右。其中重点项目完成120亿元,增长25.7%左右。
4、消费需求增长将放慢。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放慢,将导致明年消费增长减速,影响未来居民购买力水平。今年,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比上年回落了14.2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比上年回落了2.2个百分点;二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镇就业矛盾突出,居民收入和预期收入不乐观,阻碍了居民预期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三是股指大幅下挫将形成较明显的财富负效应,耐用消费品消费增长有可能明显减速;四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有可能呈下降趋势,预计明年中石油甘孜分公司下降20.6%左右。但是,在生产供给能力增强、民生逐步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改善、消费者信心和旅游业回升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下,我州消费需求仍可保持增长态势,只是增幅有所回落。预计明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1亿元,增长14%左右,增速比今年回落4.4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09年全州经济总体上将呈现加快发展态势。据初步预计,2009年我州GDP将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7亿元左右,增长11%左右,人均GDP将达10700元;如果国家政策调整明显,再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力争达到109亿元左右,增长13%左右。

申请深圳经济住房需要什么条件?

  一、深圳经济适用住房概念: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出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或单身居民配售的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
  二、深圳经济适用住房最新的申请条件指南
  龙悦居、莲馨家园都属于深圳经济适用住房,并于2014年6月公布发售。那么深圳经济适用住房最新的申请条件指南是什么呢?
  根据《深圳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暂行办法》22条规定:
  申请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均具有本市户籍;
  (二)申请人与共同申请人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包括申请人及配偶、子女、父母等;
  申请人已婚的,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必须作为共同申请人。投靠子女取得本市户籍的居民,只能作为共同申请人;
  (三)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不拥有任何自有形式的住房和建房用地。自有形式的住房包括安居房(含准成本房、全成本房、社会微利房、全成本微利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住房,集资房,拆迁安置房,军产房,商品房,自建私房等;
  (四)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在本市及户籍迁入本市前在国内其他城市未购买过政策性住房,未领取过未购房补差款;一定年限内未曾转让过自有形式的住房;
  (五)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提出申请前连续两年均低于本市低收入标准线;
  (六)家庭总资产不超过一定限额;
  (七)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没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四、深圳低生活收入线
  深圳保障性住房申请收入线标准而言,参考上批次保障性住房规定。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26529元。假家三口年收入30000元,老婆年收入30000元,小孩没收入,平均下来家庭人均年收入20000元,但申请保障性住房要符合收入规定还要符合规定其申请条件。
  收入线标准、财产限额、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由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人居环境、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等相关部门,每年根据本市居民收入水平、家庭财产状况、住房状况以及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住房市场发展状况等因素划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申请条件中收入和财产的构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五、材料 提交书面申请资料
  申请对象(申请人或配偶)须按预约时间凭《龙悦居、莲馨家园保障性住房提交书面申请资料通知书》到申请人现户籍所在地的区住房保障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资料。逾期未提交书面申请资料的,视为放弃申请本次经济适用住房。
  1、第一、三类申请对象须提交的书面资料
  (1)《深圳市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须在线打印,经申请人和所有共同申请人签字、按手印后,在指定位置粘贴一寸近期免冠照片)。
  (2)自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请以来,家庭户籍、人口、住房、计生、婚姻等情况未发生变化的申请对象,只需提交申请表;发生变化的,一并提交相关书面证明资料。
  2、第二类申请对象须提交的书面申请资料
  (1)《深圳市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须在线打印,经申请人和所有共同申请人签字、按手印后,在指定位置粘贴一寸近期免冠照片)。
  (2)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
  ①现役军人须提交军人身份证号码表、军官证或士兵证。若户口簿等证件不能反映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之间的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须取得公证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
  ②婚姻状况证明:未婚证明、结婚证、离婚证(包括离婚协议)或者法院判决书(调解书)等。
  (3)户籍迁出证明和服役证明或者在学证明。共同申请人因就学、服兵役等原因户籍迁出深圳市的,户籍迁出时间及原因的证明由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予以出具,服役证明或者在学证明由所在服役单位、学校予以出具。
  (4)申请人或者配偶的计划生育证明。计划生育证明以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为准。
  (5)抚恤定补优抚对象证明。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以民政部门核定的为准。
  (6)残疾人证明。残疾人证明以市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人证为准,2009年前(含2009年)办理的残疾人证须以市残疾人联合会重新换发的新证为准。
  (7)参战退役人员或工程兵相关证明资料。
  (8)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注:上述有关证件验原件,交a4纸复印件;有关证明交原件。
  点击查看图片
  申请程序
  (一)网上申报
  申请对象应在2013年10月11日至2013年11月4日期间,登录深圳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售房中心)网站,点击“经济适用住房专栏”,凭身份证号码、姓名、手机号码注册申请账号。注册成功后,点击“我要申请”专栏,系统将自动跳转至网上申报系统。
  网上申报确有困难的,可在上述时限内(工作日9:00-12:00和14:00-18:00),到申请人现户籍所在地的区住房保障部门,请工作人员代为网上录入并打印。网上申报时间截止后,将不再受理申请对象的申报。各类申请对象的网上申报内容如下:
  点击查看图片
  1、第一、三类申请对象
  申请对象登录网上申报系统,根据系统自动显示的原第一次或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请信息,结合申请条件和实际情况,仔细核对申报系统中的相关申请信息,对原申请表中发生变化的信息予以变更。其中,家庭(含单身居民,下同)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以2011年、2012年为准,家庭总资产和婚姻状况以本通告发布前一日为准。2011年及之后新组建家庭的,以新家庭存续时间计算年可支配收入。
  2、第二类申请对象
  申请对象登录网上申报系统,在线如实填写《深圳市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核对无误后在线提交并打印。
  (二)网上预约受理时间
  申请对象网上提交申请信息后,须在线预约书面资料受理时间,系统将根据申请对象的意向安排申请对象提交书面资料的时间。预约成功后,打印《龙悦居、莲馨家园保障性住房提交书面申请资料通知书》。各区受理书面申请资料的时间为2013年10月15日至2013年11月11日期间(工作日9:00-12:00和14:00-18:00)。
  (三)提交书面申请资料
  申请对象(申请人或配偶)须按预约时间凭《龙悦居、莲馨家园保障性住房提交书面申请资料通知书》到申请人现户籍所在地的区住房保障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资料。逾期未提交书面申请资料的,视为放弃申请本次经济适用住房。
  1、第一、三类申请对象须提交的书面资料
  (1)《深圳市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须在线打印,经申请人和所有共同申请人签字、按手印后,在指定位置粘贴一寸近期免冠照片)。
  (2)自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请以来,家庭户籍、人口、住房、计生、婚姻等情况未发生变化的申请对象,只需提交申请表;发生变化的,一并提交相关书面证明资料。
  2、第二类申请对象须提交的书面申请资料
  (1)《深圳市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须在线打印,经申请人和所有共同申请人签字、按手印后,在指定位置粘贴一寸近期免冠照片)。
  (2)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
  ①现役军人须提交军人身份证号码表、军官证或士兵证。若户口簿等证件不能反映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之间的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须取得公证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
  ②婚姻状况证明:未婚证明、结婚证、离婚证(包括离婚协议)或者法院判决书(调解书)等。
  (3)户籍迁出证明和服役证明或者在学证明。共同申请人因就学、服兵役等原因户籍迁出深圳市的,户籍迁出时间及原因的证明由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予以出具,服役证明或者在学证明由所在服役单位、学校予以出具。
  (4)申请人或者配偶的计划生育证明。计划生育证明以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为准。
  (5)抚恤定补优抚对象证明。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以民政部门核定的为准。
  (6)残疾人证明。残疾人证明以市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人证为准,2009年前(含2009年)办理的残疾人证须以市残疾人联合会重新换发的新证为准。
  (7)参战退役人员或工程兵相关证明资料。
  (8)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注:上述有关证件验原件,交a4纸复印件;有关证明交原件。
  (四)资格审核
  各区住房保障部门对申请对象的申请资格进行审核。市住房保障部门对申请对象的申请资格进行核查。
  (五)初榜公示
  经区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合格的申请对象名单,将在市、区住房保障部门网站予以公示。
  (六)查看并核对初榜公示信息
  申请对象查看并核对初榜公示信息,如信息有误,应在初榜公示期内向现户籍所在地的区住房保障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市、区住房保障部门同时接受社会公众的投诉、申诉和举报。
  (七)终榜公示
  经市住房保障部门核查合格的申请对象名单和选房排位顺序,将在市、区住房保障部门网站予以公示。
  (八)领取选房通知书等选房资料
  经审核合格的申请对象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领取选房通知书等选房资料。
  (九)按规定时间依序看房
  市住房保障部门将组织合格申请对象到龙悦居现场看房。莲馨家园看房事宜将由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另行安排。
  (十)现场选房并签订认购协议
  申请对象凭《选房通知书》和身份证按通知时间到指定地点依次选房,选定住房后按规定交纳1万元认购定金后现场签订《认购协议书》。
  (十一)签订买卖合同
  申请对象凭《认购协议书》、缴款凭证及身份证按预约时间到指定地点签订买卖合同。

经济要素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战略要素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支出、储蓄和信贷、GDP水平、利率水平、通货膨胀或紧缩情况、失业率水平、汇率波动、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等。
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更替变化的,表现出经济周期(economic cycle,trade cycle)性。即世界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经济扩张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包括繁荣、萧条(紧缩)、危机和复苏4个阶段(图3-1)。
图3-1 世界经济变化周期示意图
繁荣期即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的阶段(高涨)。衰退期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危机)。萧条期即经济活动收缩或向下的阶段。复苏期即由萧条转向繁荣的过渡阶段。
任何一个市场都会受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居民的收入不同,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购买力是市场构成的基本因素,它也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直接经济因素。而购买力与收入呈正强相关关系。收入的多少又会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的影响。因此还要注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等。
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购买力的重要指标。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人均国民收入是国民收入总量除以总人口的比值。这个指标大体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品需求的构成。一般来说,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大,反之就小。
虽然购买力来自收入,但是任何一个人并不一定会把全部收入都用来消费,购买力往往只显示了部分收入。因此,在研究消费收入时,还要注意个人可支配收入与可任意支配收入的比例,注意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

深圳经济现在比香港如何??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25 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保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迅速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1980-2004年,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8%, 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 40.2%,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 35.2%, 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7.9%。2004年 ,全市实现 GDP3423 亿元 , 在内地大中城市中名列第5位;人均 GDP 超过 7100美元,居第1位;外贸 出口总额 778亿美元,连续 12年居全国首位;全口径财税收入11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2亿元,居全国第 3 位.
  2004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 3266 亿元 ,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2%,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 56.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351 亿美元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5%,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5 强。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建自主创新型城市已显雏形。近 5 年,深圳新技术研发投入超过400亿元 ,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逐年快速增长,发明专利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全国第三大专利申请城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跃居全国第一。涌现出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一批以自主创新为特征、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民族高科技企业。以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视听产品、软件等为主体的IT产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5%,在平板显示、存储技术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高端领域已初步形成发展优势,生物制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高技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从1999年起,深圳已成功举办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作为高科技城市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深圳已基本建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比较合理的现代金融体系,初步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深圳的金融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在内地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金融业的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赢利水平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均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深圳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在大中城市中排第4位,证券交易、基金、创业投资、黄金、债券和外汇市场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以港口运输为龙头的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深圳港是华南地区连接世界市场的枢纽港,2004 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366万标箱,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 4 位。深圳机场是中国大陆第四大繁忙空港,机场旅客和货邮行吞吐量分别进入全球 100 强和50强。
  文化产业正迅速发展成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2004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7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文化娱乐服务、传媒、创意设计、影视动漫制作等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行业。
  良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良好的发展质量和效益。2004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上产生 1.75 亿元的GDP和6000万元的税收,每万元GDP能耗只有 0.55 吨标准煤(全国为 1.4,上海、北京均为1.07), 万元GDP用水量47.2立方米,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4.6%,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市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每万元GDP耗水量下降了13%。此外,深圳还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的城市。可以说,相对国内其他地区而言,深圳走的是一条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路子。这样一条发展道路,使得深圳能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004 年 , 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6 万元 , 比 1985年提高了13倍。已形成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覆盖率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截至 2004年底,全市户籍职工五大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 以上,并逐步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养老、工伤保险。大力实施富裕工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真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完善公共危机处置机制,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力实施文化立市和科教兴市战略,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荣获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各类国家级以上奖励600多项 ,成功举办首届文博会。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市,六个区全部建成省教育强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http://news.tom.com/1002/20050819-2402118.html
  香港经济情况:
  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城市,过去20年来,整体经济增超过两倍。人均GDP(2003年为23,03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经济实力雄厚,截至2004年8月底,外汇储备为1,185亿美元,居世界第五。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及物流业比重较大,占GDP的35%左右。
  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香港的政府一向奉行市场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并在国际上捍卫和促进香港的商业利益。自1983年10月起,香港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把港元汇率固定于每7.8港元兑1美元,目的是维持货币汇率稳定。
  香港实行简单低税制,采用地域来源税制概念,即只有来自香港的收入才需交税。主要税种有利得税、薪俸税及物业税、博彩税、物业及股票买卖印花税、以及对若干指定商品如烟、酒、碳氢油等征收的税款。政府其它收入来源还有政府服务各项收费、差饷、土地基金、物业及投资回报、来自土地交易的收入等。
  香港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金融服务业主要表现在发达的银行业,世界前100 家大银行中有74家在港营业,业务以对外为主,约55%以外币为单位,主要从事零售及批发性银行业务;香港同时还是全球最开放的保险业中心之一。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民航、航运、旅游、与贸易有关的服务及旅游服务,以服务出口总值计算,香港在亚太区内仅次于日本排名第二,在世界则排名第九。香港的服务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67%上升至2002年的87%。目前,香港共有27万多家服务业机构,约占全港商业机构总数的94%,雇用约195万名工人,约占全港商业机构雇员总人数的89%。
  自1978年祖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贸易及投资均大幅增长。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也是内地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除提供直接投资外,还在为内地筹措资金,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及股票等方式。直接投资方面,截止到2004年6月底,香港在内地的已实现直接投资金额达2,330亿美元,占内地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44%左右。内地在香港也有巨大的投资,目前,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在港中资企业有2000多家,总资产2,200亿美元。中资企业已经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几乎涉及各个领域,中资企业在航运和旅游业的市场份额约占25%左右。中资银行的存款额占香港银行存款总额的23%,而贷款额则占22%,中资建筑行业的市场份额约占15%。到2003年10月底,共有247家内地国有企业和驻港中资企业在港上市,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24%;市值约为14,398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28%。
  http://www.tlbook.net/hk97/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01

上一篇:降火的食物,降火的食物有什么

下一篇:世界上最年轻的父母,世界上最年轻的父母是多少岁啊?